爱爱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红楼沉浸式围观 >

第11章

红楼沉浸式围观-第11章

小说: 红楼沉浸式围观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悬的是同昌公主制的联珠帐。
  (唐朝唐懿宗的女儿,当初嫁人的时候,嫁妆非常豪华,据说是清空了国库给她做嫁妆。公主本人十分受宠。《新唐书》中说,公主病中,生母郭妃上门看望,与驸马韦保衡暗生情愫,据说有私通,公主得知郁郁而亡。死亡之后有盛大葬礼,然而驸马借着同昌公主之死在唐懿宗伤心的时候进谏谗言,掀起波及极广的诬陷和报复,当时光是冤杀的太医就有二十多位,被这件事牵连的大臣宗室更多,被称为同昌公主案。)
  很多人觉得秦可卿是公主的原因,是因为这里大部分的人物是和宫闱秘事有关。然而这些人物除了寿昌公主那句之外,都干过一件或者经历过挑战伦理道德的事儿。原著作者是一个高人,在一段话里嵌套着好几层的意思,目前得到大家认可的是这几句是暗示了她的真是性格和生活作风,为她在后来和贾珍之间的事儿做了暗示。至于是不是皇家遗珠的身份,见仁见智吧。


第18章 谋划多 上
  “明朝大贪官严嵩家被抄了之后,有人把他的家产写成了一本册子,叫做《天水冰山录》。”
  只不过这个世界没有了明朝也没有了大贪官严嵩,这本书也不会再出现。云芳和贾瑭从同一个社会来的,自然知道这件事儿。所以当云芳说出来之后,贾瑭立即明白了过来:“下面埋藏着的全部是贪来的钱财。”
  云芳点了点头:“我是没有亲眼见到,光是听我哥哥跟我说,就觉得那些被贪赃枉法得到的财物堆在一起,跟一座山一样蔚然壮观。听我哥哥说,里面的金银珠宝字画古玩不计其数,光是那些金砖银砖,就有上千万两。”
  贾瑭听完之后笑了笑:“这也太夸张了,上千万两就是三百多吨,不可能。这京城的小院子能藏这么多?光想想上辈子有些发展中国家的国库金银储备,那还是工业社会,都没有你说的那么夸张。”
  “我如果跟你说那个大贪官私下里开采了金矿银矿呢?”
  “他这是不要命了!”私开矿藏,特别是金银铜矿,那是死罪一条,无可辩驳的死罪。
  “若是有人生出贪婪之心,自然是觉得命不如金银,或者是有侥幸之心。那个大贪官也就是前相爷有什么下场暂时还不清楚,反正他的罪名不止这一条,还有就是私藏贡品听我哥哥说,南疆一些小国进攻的上等香木和一些珍珠玉石都被他截留了。开国也就是区区几十年而已,荣国府这样开国勋贵还没经历君子之泽五世当斩,朝廷就养出来这样的一个大贪官,只能说吏治糜烂。我以前听外面掌柜的说某地旱灾或者是洪灾,百姓卖儿卖女,又说各地蟊贼遍布商队频繁被打劫……天下如一锅粥一样,但是就在这京城里面,有人不思如何扭转局势治理天下,因为这一笔张银也生了贪婪之心。”
  贾瑭何其聪明,稍微一想就惊恐的问:“该不会是隔壁荣国府宁国府吧?他们何德何能能从这些脏物里面咬下一口肉来,这些都是要交到国库里面的。”
  贾瑭甚至还在想,若真是因为如此,那么皇帝看他们不顺眼也是正常的,若是证据确凿,那真的是要抄家的。姓贾的不会这么大胆吧!!
  云芳摇摇头:“那些金银都还是小事儿,珠宝玉石也有人看上了,生出这贪婪之心的除了四王八公这些小鱼小虾,最要紧的是上头的那个。”
  说着云芳用手指指了指上面。
  四王八公效忠的是太上皇,这么说生出贪婪之心,想要克扣或者是侵吞这笔账物的是太上皇。话又说回来了,这老皇帝都已经富有四海了——虽然现在这个富有四海打了一个折扣,但是也不能像没见过银子一样啊。
  “这是为什么?”
  “为的是什么我也不知道,我只是道听途说,这种没有第一手消息而揣测君心是要不得的。我只跟你说四王八公都得到了好处,只不过大家闷声发大财都没有声张而已。东府那边既然有这笔银子,人家想给自己心爱的女人风光大葬谁又能拦得住呢?”云芳没跟他说实话,刚结婚,以前不了解,不会什么话都往外说的。
  当初殷祺回来后悄悄的跟云芳说,从太上皇到诸位王爷都伸手拿好处了,甚至有人当着皇帝的面,说‘皇位你坐,银子我们拿。都是父皇的儿子,你不能富有四海还不给我们兄弟一条活路,既然你不给我们活路,我们也不给你活路’。
  为了拉所有宗室臣公下水,太上皇听从几个小儿子的话,把银子藏在了臣子家里,为的就是利益共沾风险平摊。这些人拿了银子,就是站在了新皇的对面,新皇容不得他们,他们也没法再去投靠新皇,太上皇以此绝了这些老臣们的“卖主求荣”。
  只是贾瑭还是想不清楚:“话虽如此,但是他更应该知道畏惧才行,那金丝檀木的棺材板怎么说?还说那是义忠亲王老千岁要用的,后来坏了事儿……”
  “这个我只能说是贾珍昏了头了,薛家猪油糊了心,或者是以为事情过去了,千岁早就化作了枯骨,连一丝余威都没有了,就随便处理了那一副棺材板。我哥哥早些年在宫里做侍卫,见过义忠亲王,说是老千岁,人家当年也是壮年,当年铁网山上发生了什么,新皇是知道的,或许新皇和诸位王爷身边的亲近人也是知道的……宫里让禁言,关于老千岁的一些记录一概抹去,我大哥只跟我和二哥说过‘千岁忠义’,而且这个‘忠义’二字,还是当年一群老臣们争取来的,除了这俩个字,真的是没任何的记录了。”
  这个问题讨论不下去了,贾瑭就问:“为什么要娶秦家的女孩?说白了,为什么要娶秦可卿呢?她既然没有什么隐秘的背景,为什么?”
  “她十有**没有隐秘的背景,为什么会嫁到贾家,我觉得,大概是因为她养父秦邦业是以前的工部营缮司郎中了。”
  “哦?”
  “营缮司郎中是不是肥差?”
  肯定是,营缮司管着宫殿陵墓的修缮,工程款在手里过一遭,肯定要留下点油水的,当然是肥差。
  “既然是肥差,为什么秦邦业那么穷呢?”
  人口简单,经手的油水多,家里花不了多少钱,为什么没钱呢?钱去哪儿了?
  钱去哪儿了?
  秦邦业的日子过的十分清贫。云芳的爹殷庆当初在兵部也是个小官儿,兵部没工部和户部两处油水那么大。就这样还能时不时的往家里拿点银子补贴家用,养着一家八口人和几个下人。和秦家比,殷家的主要收入来源更多的是店铺,但是殷家花钱也多,当初把殷祺弄到宫里也是花了钱的,再给殷祺买马置办行头,后来把殷叡弄进国子监,光是这兄弟两的前程把铺子里的收益差不多都花出去了,家里的开销全是靠殷庆衙门的收入支撑。
  所以秦邦业清贫的日子过的有点不正常。
  看贾瑭还明白不过来,云芳提醒他:“你这个二叔一直在工部啊!”
  “你的意思是说?”
  “你想想,原著开篇,荣国府保举贾雨村为金陵主官,他贾政不过是一个五品郎中,怎么能保举一个人去金陵做主官?”
  “那是因为贾家的势力还在。”
  “贾家的势力盘踞在什么部门?”
  “你的意思是工部?”
  “这是我的猜测:我想着,当年宁国工和荣国公兄弟两个,关系自然不错,他们当年是不是分开发展权利的。如今王家把女儿嫁给了荣国府,王子腾又是武官,说白了,如果不是图荣国府在兵部的利益,如果真的要联姻,贾珍比贾琏更合适。
  先不提贾珍人品怎么样,他是有爵位的人,而且是贾家的族长,从任何一方面来说,都比贾琏强。除了人品,这个假设的婚姻有瑕疵的地方就是贾珍的原配没了,再娶就是填房,但是和利益相比,这有算的了什么?没这么操作,只能说王子腾不图谋宁国府的权利,因为他暂时用不上,或者是用处不大。宁国府的势力范围在工部。”
  这自然不是云芳猜测的,在前几天,殷祺告诉妹妹,贾瑭成亲后就有差事,因为他的长处在于治水,所以皇帝有意让他去工部取代贾政,把工部贾家的势力掌握了。比起贾政和贾珍,皇帝更信任主动投诚的贾瑭,或者说在没选择的时候,只能选还算主动的贾瑭。
  贾瑭在房间里来来回回的走了一会,觉得云芳说的有道理。秦家和贾家,必定是在暗中有什么交易,贾家承诺照顾秦家,最好的办法就是拉扯亲家!
  工部营缮司郎中……营缮司修的是宫殿陵寝……
  他想了一会想不明白,觉得把这事儿先放在一边,毕竟能参考的条件不多,等以后来慢慢分析。就坐下去搂着云芳的肩膀:“辛苦你了,实在是这边一堆烂事儿千头万绪。我不常在家里,恐怕要你撑着了。咱们什么都不必插手,也不必管太多,荣国府是大船,船大难掉头。咱们需要弄一只小船预备着,将来荣国府这艘大船遇水将要沉下去的时候,咱们也不至于跟着一块淹死。”
  

第19章 谋划多 下
  云芳窝在贾瑭怀里,“要不是因为你,我也不想和这一群人有那么多的接触。说白了,天下也仅仅只有你和我来自同一个地方,咱们也只能抱团取暖。”
  贾瑭小声的保证,“我会对你好的。”
  中午还好,两个人吃了饭还休息了一会儿,可是到了下午,周妈妈就来通知云芳:“奶奶,该出门了,老太太那里冬日里摆饭早。”
  这是要伺候太婆婆吃晚饭了!!
  没想到来的这么快。
  云芳站起来就走,贾瑭跟着送到门口:“辛苦你了,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我等着你一块吃。”
  “别等了,我可能在老太太哪儿吃上几口剩菜,你先吃吧。”
  “就算你在那边吃了,我也要等到你回来再吃。”
  “随你。”
  云芳打定主意要看看贾瑭是不是嘴里保证的和他做的一模一样,这年头要论迹不论心。
  到了荣庆堂,邢夫人在跟前伺候,王夫人,李纨,王熙凤都不见。
  老太太看到云芳进来,就笑了:“这是喊你太太回去的吗?我就说不必守着我老婆子了。”
  云芳就笑着回话:“老太太说哪里话,这不是我看着快摆饭了就找过来了,还等着看老太太平时吃什么呢?也跟着老太太学学怎么吃。要说起来吃的学问就大了,什么季节该吃什么都是有讲究的,老太太别藏着掖着不肯教我。”
  一屋子都笑了起来,老太太对邢夫人说:“你这俩个儿媳妇都伶俐,是你的福气。”
  邢夫人只是笑了笑,心想我儿媳妇的福气我是能享的,贾琏两口子的福气我可受不了。
  老太太虽然是说笑,里面也有安慰敲打之意,原因是最近王熙凤追着王夫人,对邢夫人怠慢了,邢夫人不痛快,开始对王熙凤视而不见。可偏偏王熙凤也是一个要强的,既然这个婆婆不给好脸色,她也不上赶着巴结。
  老太太一把年纪,追求的是家和万事兴。心里面也确实疼王熙凤,王熙凤终究是邢夫人的儿媳妇,将来分家了也是要跟着邢夫人过日子的。如今和她婆婆有了一些不痛快要及时化解了,要不然时间久了不是什么好事儿。
  可偏偏老太太左边劝了王熙凤,王熙凤不知道听懂了没有,右边劝这个儿媳妇儿,这个儿媳妇儿又牛心左心。
  只要话不明说,事就难办,老太太只能叹口气,对着云芳伸手拉她在自己身边坐下。
  “你刚来,我怕你脸皮薄缺什么不好说,你婆婆平时也不管家,帮不上你们,所以把我身边黄晶那丫头给了你,将来缺什么让她来找你嫂子要。以后都是一家人了,大家过日子都要往一处使劲才行。你那两个嫂子都是好性,你大嫂子不说了,二嫂子纵然要强一些,人也不坏。有什么话当场说出来了反而好,憋在心里面将来自个难受。”
  说完拍了拍云芳的手。
  云芳笑着点了点头,看了看婆婆。
  云芳是听明白了,老太太话里话外说王熙凤掐尖要强,但是人还好,这话其实是说给邢夫人听的。
  老太太就发现这新来的孙媳妇儿是个聪明的,话题一点拨人家就明白了,顿时高兴了不少,伸手搂着云芳的肩膀。“我年轻的时候跟你一样,是个圆圆胖胖的脸儿,那时候做了很多头面,现在用不上了,等会你带走了用,白放着可惜了。”
  邢夫人一听非常高兴,对于她说,嘘寒问暖不如巨款,真金白银的拿到手才是稳妥的。给儿媳妇的就是给儿子的,四舍五入就是给自己的。
  但是云芳立即推辞:“老太太的东西留着呗,给我干嘛?毕竟是年轻时候心爱的东西,将来就是不给这些孙女,还有重孙女呢。给她们放嫁妆里,又体面又吉祥,比给我这个不懂的人强多了。”
  老太太笑了一回,“我倒是想给重孙女呢,就看你们什么时候生了,给你了也一样,将来你传给你的姑娘,也是体面吉祥的。”
  邢夫人就把眼神放在了云芳的肚子上,心里暗暗想着把周妈妈叫过来吩咐一回,先盯着儿子的的院子,凡是有那敢在小爷跟前淘气的丫鬟都撵出去,先让他们小两口恩恩爱爱的生下个一男半女。
  云芳又推让了两回,只得让人把东西收了,这时候看屋子里人少,就问老太太:“怎么不见二太太和两位嫂子。”
  老太太就说:“你大嫂子在家照顾你珠大哥呢,二太太和你二嫂子一起接待王家的娘们,今天不来了,等会她们姐妹和宝玉回来,咱们就摆饭。”
  云芳就应了一声。
  陪着老太太刚说笑了几句,就听见外边说宝儿回来了。
  贾宝玉先进来,后面跟着三个姑娘,贾宝玉一双灵动的眼睛配着白嫩嫩的小脸儿,欢喜地问了老太太和大太太安,又问云芳:“嫂子也来了,多谢嫂子上午赏给我的那几只玉雕小鹿。我已经摆起来了,都说好看呢。”
  “那也不值得什么,都是一些边角料子,丢弃在一边可惜了,好在手艺可以看一看。”
  上午见面的时候云芳给了贾宝玉一套小鹿,大大小小十几只,给其他几位姑娘都是镶嵌宝石的金镯子。所以宝玉谢了一番,这几个姑娘又轮着上来陪云芳说了一两句话。
  贾元春没有来,老太太知道陪着二太太和王熙凤见王家的女人呢,没放在心上,便让人开始摆饭。
  贾宝玉和三个姐妹陪着老太太上了桌,云芳先安放了筷子调羹,又安排丫鬟婆子端饭上来。
  邢夫人就拿着公筷给老太太布菜,云芳站在一边管着他们兄弟姐妹吃喝。一顿饭吃得寂静无声,吃完饭之后端上茶来漱了漱口,将残羹撤了下去,邢夫人亲自捧了茶给老太太。
  冬天黑的早,外面也冷,老太太对邢夫人说:“你带着媳妇回去吧,回去也热热的用一顿饭,别再来了。”
  邢夫人答应了一声。
  婆媳两个从荣庆堂出来,云芳上了邢夫人的车。
  邢夫人就让人把老太太给云芳的首饰拿出来,映着车里昏暗的灯光看着,“是老物件了,用的都是好料子呢。”
  老太太年轻的时候是史家和贾家的上升期,自然是有好东西的。
  想到邢夫人贪财,这东西不好转送给邢夫人,云芳估摸着昨日贾瑭给自己的银票,就决定拿一套自己的新首饰给邢夫人。
  “这些还要再收拾一下才能用,这黄金看着不亮了,需要找人炸一炸才行。对了,今儿事儿多,我没有来得及跟太太说,我来的时候我娘特意准备了一套头面让我孝敬太太呢,回去我给您送来。”
  邢夫人一听放下手里的东西,满脸欢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