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穿成被卖原女主以后 >

第39章

穿成被卖原女主以后-第39章

小说: 穿成被卖原女主以后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往日是送菜送鱼给方木匠家的。就是这些日子不见方木匠人,不知西风食肆还收不收菜?”

    安琳琅这才注意到敞开的后门口摆着好几个大框。扁担还担在上面,眼看这父子三人小腿以下都是泥巴。立即明白了怎么回事。往日方老汉每隔半个月或者几天都会跟乡下汉子买一回食材。半个月是青菜萝卜,几天买一回的是鱼。鱼要吃新鲜的,都是他们下河去抓的。

    这回桂花婶子的事儿,方婆子大受打击。方老汉为着照顾方婆子,空了好些天没去买。这般可不叫给村子里的人着急了。这中年汉子等了好几日不见人,才鼓足勇气带着东西上门来问问。

    事出有因,这些日子,安琳琅食肆里用的食材都是去瓦市或者菜市口买的。先不说东西够不够新鲜,确实比方老汉去乡下买贵不少。

    “收的,自然是收的。”安琳琅正愁没鱼没菜,他们就送上门,“不过我的看看有什么。”

    话音一落,窘迫的父子三人眼睛都亮起来。

    站在父亲身后的两个黑皮小子头刷地抬起来,其中一个嗓门很大。立即道:“鱼,草鱼,胖头鱼,还有一些泥鳅!这个时候天气渐渐暖和了,水里也有虾。不知道你要不要虾,我抓了一篓子!”

    “有虾?”安琳琅也惊喜了,“带我去瞧瞧。”

    外头的雨还在下,三个人看安琳琅这模样,哪里让她去。中年汉子连忙摆摆手,招呼了自家两个儿子,哼哧哼哧地将他们从乡下挑来的六个大筐给挑进来。

    放到地上,咚地一声响。可见分量。

    安琳琅看着都惊心,这两个大筐得小一百斤了吧?李家村多远啊,比方家村还远一座山,父子三居然就这么挑来了?安琳琅走过去,那黑皮的小子从后头取下一个小篓子,打开,里头全是河虾。活蹦乱跳的,河虾的个头都不大,这个不算小,“这虾掌柜的你要吗?”

    “要。”多久没吃虾了,安琳琅一口应下,“给你十五文一斤。”

    “真的??”当初摸到这河虾,黑皮小子就想带过来碰碰运气。但他爹和他哥都觉得这种东西乡下人吃个新鲜,食肆里肯定不收。是他死活要带来,“我这一篓子得有六斤!”

    安琳琅笑眯眯:“往后有你送来,还是十五文钱一斤。不是说有泥鳅吗?”

    “有有有,”别说黑皮小子惊喜,中年汉子也着实吃了一惊。他们往日菜卖给方木匠,几百斤才得个几百文。他这一篓子虾就七十五文。中年汉子赶紧将篓子取出来,里头也是一篓子泥鳅,“这里得有七八斤,掌柜的不信,拿称称一下就是。”

    安琳琅自然是要拿称的,毕竟是买卖。泥鳅冬天炖豆腐好吃,这时候红烧也不错。安琳琅脑子里已经好几种泥鳅的做法,那边中年汉子将筐掀开,都是些常用的白菜萝卜。

    敢鼓起勇气来镇子上问的就这父子三人。村子里好些人家没等到方木匠下去收,琢磨着要不要将地里种的那些菜压了价卖给了瓦市上来收菜的人。所以筐里菜也不算多,至多百来斤。另一个筐是鱼,家里几个能上山下河的孩子,鱼他们摸了不少。

    “我爹跟你们买是个什么价?”安琳琅知道总成本,不太清楚单价。

    “白菜萝卜是三文钱两斤,鱼是七文钱一斤。”先前供的少才两篓子给了三十文。后来店里要的多,方木匠也不是那等坑穷苦人的性子,就给提了价格。比瓦市收鱼五文钱一条的价格提了两文。一条鱼也就一斤多点儿,七文钱一斤,差不多等于七文钱一条。

    安琳琅点点头,想着酸菜鱼已经是食肆的招牌菜,成本价也可以给这些人提一点。增加那么几文钱,调动积极性,往后食肆里也不缺鱼:“这样,我给你们白菜萝卜两文钱一斤,鱼十文一斤。我家里那边遇上事儿了,爹娘如今空不出手去乡下收,不如你们收好了给送到食肆里来。”

    想着这些乡下人日子过得苦,安琳琅又道:“麻烦你们送也是给工钱的,一人一次二十文。”

    父子三本来就是舍不得东西烂在家里才冒险来敲西风食肆的门,没想到这门敲对了。不仅价格给提了,还给自家挣了工钱!面面相窥,父子三人惊喜地都要跳起来:“掌柜的心善!多谢掌柜的!”

    安琳琅也是方便家里,方老汉夫妻俩毕竟年纪大了。摆摆手,她笑道:“今儿的菜我就全要了,往后你们有,再往食肆里送。但是有一点。”

    好心也不能太好心,安琳琅强调道:“必须保证菜和鱼虾都是新鲜的,若是被我发现烂了坏了。往后你们送来的东西我一律不用。”

    “这是自然,这是自然!”父子三人连连点头,喜不自禁。

    安琳琅看了一眼小梨,小梨赶紧将五娘找来。

    “你把账给他们结一下。”安琳琅交代了五娘结账,转身就回了屋子。

    她走了,父子三人就真的笑咧了嘴。年纪小点儿的少年蹦蹦跳跳的,心道这一趟镇子没白跑。一样没少,还多赚了两百文钱。拿到了钱几人千恩万谢地出了后院。

    安琳琅换了身衣裳出来,就该吃晌午了。这几日食肆休店,前堂那边还在修缮。安琳琅预备开一个小吃食的窗口不是说着玩的,要赚钱就得当机立断。前堂的那边要竣工,至少得十来天。这些时日,安琳琅跟周攻玉备足了食材,就得回村里一趟。

    桂花婶子的身后事不可能叫老两口操办,还得做晚辈的来。这件事如今是周攻玉在忙,等他那边琐事都安排好了,他们就得回村。

    此时看着已经被小梨倒进木盆里拿水养上的虾,安琳琅琢磨着中午清炒虾仁吃。

    统共才六斤的虾,自然是自家吃。不过一餐吃不掉,剩下的也可以炒虾酱。想到虾酱,安琳琅口水都要流出来。虾酱不是什么名菜,就是安琳琅小时候,爷爷炒过给她摸东西吃的。她小时候最喜欢拿虾酱吃馒头,白白软软的馒头上抹一层鲜香的虾酱,好吃得不得了。

    “杜宇,你去菜市口看看,肉铺可还卖肉。”家里有了仆从,许多事儿就不必安琳琅亲力亲为了。去瓦市这些,目前是让杜宇带着南奴一起做,“就买那种半瘦半肥的,瘦的多一点的猪肉。再买一些豆腐干,嫩一点的。肉大概两斤,豆腐干来个三十块就够了。”

    杜宇应了一声,带着南奴一起就出去。

    安琳琅印象中爷爷炒的虾酱,用的就是带点肥的鲜肉,卤茶干,还有黄豆酱。若是有香菇和剁椒,还能放些香菇一起,炒出来的又鲜又香又辣又下饭。不过没有剁椒也无事,只是没辣味。加点酱油,提鲜,还是能做出非常好吃的虾酱。

    那边让人去买炒虾酱的东西,安琳琅带着五娘小梨就收拾起泥鳅来。

    今天中午,红烧泥鳅段。

    就在安琳琅后院忙活,从前堂穿堂而入走进来一个人。那日愤怒离去的老爷子大摇大摆地走到安琳琅身边,皱着眉头一副趁他不在拆了他家的口气问:“前堂在做什么?修缮?那些人还敢来砸店?”

    突然听到他的声音安琳琅都惊了,诧异地抬起头:“老爷子你怎么回来了?”

    “你这丫头说的什么话?”老爷子顿时就不高兴了,眉头竖得老高,“老夫还没退房呢,行李还在二楼放着你这就赶客了??”

    “……没,你回来就好。”熟悉的口气,熟悉的老爷子。

 第46章 第四十六章

    老爷子办完了事情转头就快马加鞭地赶回来。不止他一个人回来; 留在县城待命的那些仆从跟着老爷子三人一起搬过来。因为西风食肆修缮休店,没人招待,如今人全就在食肆外头候着。老爷子等不及都他们安顿; 下了马车就毫不见外地登堂入室。

    在县城就是不如西风食肆自在,那些个人跟前跟后的太恼人。最重要的是吃食太差了。

    老爷子这回去一趟县城,短短半个月不到; 好不容易贴的那些肉都掉了不少。他此时蹲在安琳琅身边看她收拾泥鳅; 胡子都翘起来。

    “这又是什么东西?鱼?还是虫子?”说起来; 古代人不吃无鳞鱼; 认为吃了容易得病。泥鳅这种东西也只有乡下日子过得苦的人才会吃,老爷子虽说见多识广; 但田地里的东西还真不一定人的。此时他皱着眉头看安琳琅手拿一把剪刀利索地开膛破肚取出内脏丢到一边,忍不住开口问。

    泥鳅这种东西表皮是有黏液的。洗的时候; 得先把黏液搓洗干净。

    “泥鳅。”安琳琅做了个示范,一旁五娘立马就会了。拿着一把剪刀杀得比安琳琅还快。

    “泥鳅?”老爷子眉头皱得更紧了。他这辈子就没下过农田; 虽然读过不少农学方面的书; 但泥鳅这名儿听都没听过:“这东西能吃吗?”

    安琳琅眨了眨眼睛; 回想了下古代泥鳅叫什么。但她这种偏科极为严重的人; 关于学习的才能全点在了做菜和食谱创新上。只分出极少一部分放学习文化课,勉强考了个不错的本科不至于文盲。老爷子问,她一时半会儿还真想不起来泥鳅在古代叫什么:“……正好泥鳅也不多; 您就别吃了。”

    本来老爷子是不敢吃不认识的东西,但安琳琅这么说了; 他反而死活都要吃了:“不行!”

    新鲜吃食怎么能少了他?

    基于对安琳琅厨艺的盲目推崇他从袖子里掏出一锭银子就拍在一旁的石桌上。脸一板,就理直气壮地要求道:“给老夫上一斤这玩意儿。”

    这篓子泥鳅一共七斤多几两。食肆里除了安琳琅周攻玉还有四口人。六个人一顿本来打算做三斤。老爷子这么一弄; 这一篓子的泥鳅一餐就得弄完。

    鸿叶和欧阳正清也掀了帘子过来; 这两人不知是被老爷子带的还是进来的次数多了皮也厚了; 大摇大摆地就进了后厨。老爷子都不认得,他俩自然就更不认得。但这主仆(师徒)三人对安琳琅的厨艺有一种盲目的信任,鸿叶嘻嘻一笑:“掌柜的干脆把剩下的都给烧了吧,咱哥俩也尝个鲜。”

    果然,安琳琅瞥了眼石桌上至少五两的银锭子。休店的日子还能赚到钱,老爷子对她是真爱。

    “行,”五娘能杀泥鳅,安琳琅干脆就都交给她来弄,“那这一篓子的泥鳅就全做了。”

    正好杜宇买了安琳琅要的肉和豆腐干,安琳琅让小梨把虾也拿出来。

    剪虾比收拾泥鳅容易多了,不过古时候北方吃虾的人少,小梨他们还真不会收拾。小梨在一旁没活儿干心里慌,安琳琅手把手教了她怎么剪虾就将一篓子虾交给她来弄:“这些虾剪出来,若是能抽筋,就将筋也抽了。”

    虾,老爷子认得,不过这年头吃虾的也少。老爷子琢磨着这东西就是水里的虫子,肉也少,还有壳儿,能好吃吗?

    好不好吃这是要看人怎么做。安琳琅翻看了两下肉,杜宇还真是严格按照她的要求买。肉买的恰到好处。大多瘦弱里头夹杂了一小层肥油。她让杜宇去地窖将去年存的一罐黄豆酱给拿出来,自己则折回屋里去换身衣裳出来做饭。

    这个时辰雨已经停了,空气中弥漫着一股青草味道的土腥味儿。

    安琳琅出来,五娘已经将泥鳅都给收拾干净了。一条一条整齐地摆在盆里,她上去瞅了一眼:“把这些都给切成段,半根手指那么长就行。那些肉也洗干净切一切,切成指甲盖大小的肉丁。豆腐干用我搁在灶台边的香料包卤一遍再捞上来切。”

    五娘是在王府做过厨娘的,在景王府被抄之前干了五六年灶头上的活计。干起灶台上的活儿比方婆子还利索,不必安琳琅怎么说,她就能完成的恰到好处。

    安琳琅换了身衣裳去到前堂,果然老爷子带来的那些人还在外头候着。

    周攻玉不知忙什么出去了,人不在大堂。安琳琅出来的时候,站在外头穿得跟管事似的人立即就迎上来。他们一行大约十来个人。但是马车倒是有好几辆。

    “住店?”自然是住店,主子在这呢,他们能跑哪儿去。

    那管事点点头,忙将情况跟安琳琅交代了一下。而后张口就想包店,跟在县城的时候一样。不过他开口财说两句就被安琳琅拒绝了:“我这里是食肆,做的是吃食生意。白日里还是有其他客人来吃饭打尖儿,你这断了我生意,不行的。”

    管事的眉头皱起来,顾忌着老爷子说话还算客气:“掌柜的,你放心,我们包下店铺是不会少你一文钱的。我们老爷子尊贵,身子也不好。受不得外人吵闹打搅……”

    “再吵老夫在这也住大半个月了,用得着你一来就给做主?”他话还没说完就被又跟出来的老爷子给打断了。

    老爷子往日去哪儿都是包场,那会儿身宿不好确实性情暴躁,生人勿进。但这会儿他都住惯了,哪能凭往日的行事习惯耽误人家正经做生意?西风食肆吃食生意有多好老爷子他们都是看在眼里的:“琳琅,不必管他们。有多少空屋子给他们安排就行了,老夫都住得,他们难道比老夫还金贵?”

    这话一说,这些仆从差点当场就跪下去。

    刚膝盖一软就被老爷子给瞪了,几个人耷拉着脑袋一动不敢动。

    有了老爷子的话,安琳琅就按空屋子安排了。老爷子自然还是住楼上南边的那个厢房,鸿叶和欧阳正清一左一右地在老爷子屋子两侧。楼上一共六间,三间占了,还剩三间。楼下本来也是六间,但自家住人就用了四间,就剩两间大通铺。

    “楼上厢房你要几间?”安琳琅不晓得这些人什么身份,反正把剩多少屋子的情况给说清楚,就让这些人自己选择,“楼下的大通铺一间大概能睡五六个人。”

    来人都是伺候老爷子的仆从。但是宰相门前七品官。即便是伺候老爷子的人往日在京城,出去行走住的都是上房。在这,谁也不敢住上房。主仆有别,谁敢跟老爷子都住在楼上的厢房。十来个人脸色暗了暗,选了楼下两个大通铺。五个人一间屋,管事的也住下面。

    安琳琅不管那么多,他们这么选她自然就这么安排。不过这些人来的突然,午膳必然没用。安琳琅必定还得忙他们的饭菜。不过老爷子还没用饭,他们也不敢在老爷子之前要吃的。

    “让他们自己安顿,”老爷子哼了一声,“琳琅,这都快午时了。”

    明白,这就是饿了。

    安琳琅安排好他们住店,就又折回后厨。后厨这一会儿五娘已经将东西都收拾好了,豆腐干也拿香料搁水卤上了。本就是卤一个味道,不必卤太久。

    小梨接替了周攻玉的活儿在灶下烧火,安琳琅就先红烧起泥鳅来。

    起锅烧水,水烧开,先把洗干净的泥鳅焯一遍水。不能焯水太厉害,就是微微泛白就捞上来。然后过几遍凉水,再清水洗一遍,土腥味儿会少不少。油烧热,八角大蒜生姜等香料爆香。正常来说,烧这些带有腥味的东西是少不了辣椒的。但安琳琅还没发现辣椒,提味儿这个只能用花椒和茱萸。

    香料这些东西一爆香,那味道就充斥了整个后厨。老爷子跟进来闻着熟悉的味道,感觉几日不曾饿的胃又蠕动了。他嗅着喷香的香料,凑到锅边去看。

    豆瓣酱没有,暂时用的黄豆酱。这酱是方婆子自家做的,味道还不错。

    当初安琳琅怕味道不够,还特意加工一下。如今勉强代替豆瓣酱。这会儿再加入盛在一边的泥鳅段下去翻炒,翻炒至泥鳅段表皮微微泛焦。那股子焦香味儿弥漫开来,老爷子口水都要流出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