绑定读书系统,八零炮灰一夜暴富-第5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五天的对外贸易期结束,中间休息一天,主办方为了调节气氛,特地给所有的参展厂家都赠送了电影票,看的是现在最流行的影片《尼罗河上的惨案》。
柳春草原本不想去,这个影片她一点也不陌生,除了最老的那个版本之外,新版本都拍出来好几年了。
然而张华却说这是集体活动,不去参加不大好。
安庆红也一个劲嚷嚷着,想让柳春草一起去看电影,“春草,你成天都泡在书本里,会把眼睛看坏的。”
难道说看电影就不费眼睛吗?
柳春草不想打击好朋友,总算是勉为其难的接受了张华送过来的电影票。
电影票的座次牌号不错,位于8排10号和12号。
据张华说,发电影票的时候,都是一个单位一个单位发的,所以 S省纺织厂的人都坐在一块儿看电影。
现在看电影绝对属于高端奢侈消费,普通的电影票要三毛钱,像是尼罗河上的惨案这样的进口影片,一般要卖五毛钱。
听起来钱倒是不多,不过,对于拮据的家庭来说,谁也不会花上五毛钱去看个热闹的。
所以电影院的固定客户,都是那些刚参加工作想见世面的年轻人,或者说是谈恋爱进入了蜜月期的小情侣。
他们主要是想借着电影院里黑灯瞎火的特殊气氛,趁机拉拉小手什么的。
商贸会的主办单位,几乎买下了一半的电影票,也算是包场了。
虽然早就听说过,这个年代看电影的盛况,可是真的感到了花都电影院,柳春草还是被现场热闹的情形给惊到了。
各路票贩子手里捏着电影票,看到人就过来问,“电影票要吗?”
他们卖的都是高价票,在原有的价格基础上,最少要加两三毛钱,算得上是暴利。
其他值得一提的,就是卖花生瓜子橘子水的小商小贩了。
卖花生瓜子的小贩,很有心机的,用小块的报纸把花生瓜子分开包装,一包里头最多装二两瓜子,要卖五分钱一包,可是比零卖赚的多了。
肖劲让小段统计一下人数,然后每人买了一份橘子水,一包瓜子,算是观影福利给大家发了下去。
距离电影开场还有半个小时,检票通道就开放了,大家伙没什么事干,就嘻嘻哈哈一起进了电影院。
这个时候的电影院还都是木质座椅,所有的座椅都紧紧连在一起,左右邻居共用一个扶手。
进了电影院以后,柳春草才发现自己手里拿的座号,并不是中间一排,而是靠左边一排。
“还好,咱们的票靠中间通道,还不是太偏。”安庆红对了票号,拉着柳春草就跑,要看电影了,实在是太激动了。
两人跑到座位前边,发现肖劲手里拿的是8排8号的票号,他已经坐到了座位上,看到两人过来,就冲着她们招手,“快过来坐呀。”
安庆红想了想,自觉的把柳春草推向肖劲,让柳春草坐在中间。
位于中间一排坐的张华和小段,两人挤眉弄眼地朝这边看,多亏他们的巧妙安排,终于让肖副厂长和柳春草坐到了一起。
接下来的事情,就看肖副厂长自己的了。
陶娟的座位也位于中间一排 ,S省纺织厂的票主要在第8排,他们K省纺织厂的票则位于第9排。
所以对于肖劲和柳春草的互动,陶娟看得清清楚楚,她的脸色很不好看。这两个人当着她的面坐到了一起,是故意给她示威吗?
肖劲和柳春草都没有多想,也许肖劲想了,不过柳春草没看出来。
“听说这是个悬疑片,情节挺紧张的。”
“是啊?我就爱看悬疑片。”
几个人说的挺热闹,他们完全没有意识到,尼罗河上的惨案是一部悬疑侦探片儿,不过里边也有不少亲密接触大尺度的镜头。
这才是,这部影片受到小年轻追捧的真正原因。
等到开篇音乐响起,没过多长时间,就是男主角跟先后两任女友亲密热吻的镜头……
作为柳春草来说,这根本不算什么,所以她可以内心毫无波澜的继续看电影。
对于安庆红的影响也不大,她和肖劲中间,还隔着柳春草呢。
可是肖劲就觉得煎熬了,身边坐着年轻的姑娘,再看荧幕上卿卿我我……这感觉实在是奇怪。
怪不得老爸不让自家人看外国连续剧,这外国人也太不矜持了……
……
作者有话说:
第148章 文物
尼罗河的水在奔腾,肖劲的心在跳。闭上眼睛显得他心虚,睁开眼睛容易联想……
为了显示自己品德高尚,心无旁骛,肖劲只能绷着脸正襟危坐,好像在开一场重要的会议,然而开会也没有这么累呀……
只听见呯的一声,女主死了,疑云重重,每个人都有可能是凶手。
安庆红终于失控惊叫了一声,叫完她赶紧捂住嘴。
好在这会儿,大家情绪波动都比较大,倒是没人注意到她失态。
肖劲取出小手绢儿,悄悄的擦了擦额上的汗,太紧张了。
就在这个时候,有人从后边殷勤的敲他们的座位,“肖副厂长,这是给你们的橘子水儿。”
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氛围被打断,肖劲厌恶的摇了摇头,“不喝,谢谢了。”
他像是缺橘子水的人吗?
陶娟看到肖劲拒绝了自己的好意,气的差点儿咬碎了一口牙,电影还没有演完,她就提前离开了。
电影没有看好,肖劲并没有完全失望,明天还能再休息一天呢。
休息的时间特别宝贵,柳春草早就做了安排。
她准备去新华书店购买一些书籍,再找一位搞文物的老师傅,把江南织造这本书保护起来。
得知柳大厨送给了柳春草一本珍贵的古籍之后,肖劲就建议柳春草,去文物一条街看看。
“花都的文物一条街非常有名,如果你要买文物的话,得带个懂行的人,免得打眼,要是单纯想要做外包装,随便找哪家店都行。”
肖劲说着话,抬手看了看手表,“正好我想买两支毛笔,咱们一起去吧。”
安庆红一副我都知道的表情,嘴上还是配合的说道,“哎呀,春草,我突然想起来,还得洗两件衣服,要不然就没有干净衬衫穿了。”
安庆红的情况跟大家不一样,她出门的时候就没带什么行李,到了这边,只买了件短袖应急。
后来肖劲又给她发了一套工作服,如果不赶早洗了,替换还真是个问题。
柳春草嘻嘻一笑,“一起去吧,晚上回来再洗,我带的衬衫比较多,可以先匀你一件,反正穿在里头又看不出来。”
安庆红还没想出其他借口,就被柳春草给拉走了。
二人世界变成了三人行。
肖劲这人有些城府,不知道他心里遗憾不遗憾,反正脸上看不出来,就好像他去文物一条街,真的只是为了买两只毛笔。
早在几年以前,就有人在自家地头发现了一些铜片瓦片,上交给国家之后,获得了不菲的奖励。
就这样,寻找文物的风气越来越热,随着捡漏的故事越来越多,有不少人都带着自己的珍藏,来文物一条街摆摊儿。
当然,这里所有的破东烂西,也都有自己的一套故事。
说来说去还是那一句话,姜太公钓鱼信者上钩。
小地摊上,到处都是沾满铜锈的钱币,破旧的瓷器,中间还掺杂着一些旧书。
经过柳春草的提点,安庆红小心翼翼地走在中间,哪个摊子上的东西也不碰,生怕被人讹上了。
她如今可是赤贫状态,肖劲承诺的工资还没拿到手呢。
路两边的门面都是古玩店,偶尔也有装裱店。
几人观察了一会儿,发现有家小店,门面不大,却是人来人往,客似流云,就直接进了这家店。
老板是个小老头,看见几个人岁数不大,明白这不是主力客户,都没费精神向他们推销,而是继续默默的喝着自己的功夫茶。
直到柳春草拿出古书,问他能不能帮忙保护起来,小老头的眼睛里才冒出了亮光。
“姑娘,你这书卖不卖?”
“不卖啊,我找你,是希望你想个办法把书包装起来,不要让它继续风化。”
小老头有些失望,“可惜了可惜了。”
安庆红笑眯眯的问道,“难道这书很值钱吗?”
小老头的眼睛瞪的像皮球,“这书是孤本,纪晓岚手书,你们说值钱不值钱?”
三个人同时发出了哇的一声。
纪晓岚的名气可太大了,他可是大学士。
大学士能亲自动手写一本书,那这本书的文学价值,和市场价值能低得了吗?
柳春草赶紧问道,“请您给这本书估个价吧。”
“估价干什么呀?你打算卖吗?”
“不是阿,这本书是一个朋友送给我的,既然它这么值钱,我得给他回礼。”柳春草实打实的回答。
小老头万万没想到,柳春草会这么说,他看了看书又看了看柳春草,摇了摇头说道,“你恐怕是回不起呀,这本书在市场上,最少值这个数。”
小老头说着,冲柳春草竖起了一个巴掌。
“您是说,这书值五万?”柳春草只觉得脑袋都懵了,现在的钱值钱呀,有了这五万块钱,都能在紫禁城旁边买套院子了。
小老头肯定的点点头,既然柳春草不打算卖,他也就不多说了。
小老头动作熟练的给古书加了一层包装,然后又装了一个铜盒子,就算是完成了保护。
离开了这家古玩店之后,柳春草的眉头就没舒展过,君子不夺人所好,尤其是这本书还这么值钱,怎么地,也得给柳大厨送一份回礼呀。
肖劲明白柳春草的心思,他想了想,指着前边说道,“前面有家博古斋,听说里边有好东西,不如咱们去看看。”
柳春草欣然点头。
不是冤家不聚头,谁也没想到,这博古斋的主人不是别人,正是陶娟的伯父陶之行。
陶娟因为心情不好,所以一大早就来了博古斋。
博古斋分两层,一层是门店,摆着一些大路货,二楼才是他们接待自己人的小会客室。
柳春草一行人进入博古斋的时候,陶娟正跟陶之行的女儿陶丽,坐在二楼上诉苦呢。
“堂姐,我真是被那死丫头气的没办法,你说说,她哪一点比我强?”
陶娟说着话,终于忍不住哭了起来,她掏出小手绢擦着眼泪,再睁开眼睛,就看到了肖劲和柳春草。
陶娟瞪圆了眼睛,赶紧让陶丽看,“就是她,她还敢跟到店里来气我?”
……
作者有话说:
读者大大们,读者小可爱们,今天有些事,最后一章发的晚了,祝各位周末愉快,万事如意,请顺手点个催更,不要忘了留下您的宝贵意见,您的支持是我写作的最大动力。
第149章 谁的坑
陶丽要冷静一些,她看了看柳春草,又看了看肖劲,这才冲着陶娟小声说道,
“你别急,他们送上门来不是正好吗?你看我怎么替你出气。”
博古斋的一楼,卖的都是些大路货。
大路货也不少赚钱,关键问题是,越是不懂行的人,才越舍得在古玩上边花钱。
肖劲,柳春草,还有安庆红,三个人都不懂这个行当。
进了博古斋之后,看到了琳琅满目的古玩,柳春草反而冷静下来,柳大厨送给她的书价值不菲。
她再怎么买,也不可能买到同等价值的东西,回赠柳大厨。
听了柳春草的话之后,肖劲笑了笑,“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柳大厨肯定知道这书值钱,他能白给你,就没要求你回报,你只要尽心就好。”
柳春草想了想,觉得也是这个道理,既然肖劲都这么说了,那她就买一份差不多的礼品,去看望一下柳大厨吧。
博古斋的架子上有不少好东西,联想到柳大厨的职业,柳春草决定送给他一套餐具,很快,她就看中了一个青花瓷的小碗。
“这个碗不错,这种花样的有几个?”
“你想要几个呢?”
“最好是能来一套。”
“想要一套?”小伙计听了柳春草的要求之后,惊讶的看了她一眼,这位岂止是不懂行,简直是太外行了。
肖劲轻轻咳嗽了一声,“小柳同志,古玩跟咱们正常的餐具不一样,很少有一套传下来的。”
柳春草后知后觉的点点头,“那你这里有几个呀?”
“有两个,你看看品相多好呀。”小伙计说着,小心翼翼地拿起一个青花瓷碗,就往柳春草手里递。
肖劲咳嗽一声,“直接放柜台上就好。”
“小王你上来一下。”就在肖劲和柳春草研究青花瓷碗的时候,陶丽把小伙计叫上去了。
这是人家店里的事儿,柳春草和肖劲没有多想,两人把全部注意力,都放在了这只青花瓷碗上。
单从外观上来看,这只碗没得挑,品相完整,颜色鲜艳,入手的感觉也是温润异常。
“这碗多少钱呀?”送不了一套碗,那送两只碗也不错,柳春草把碗放回了柜台,张口问价。
陶丽把小伙计叫走了,自己充当了接待,她平时不管店里的生意,不过见过伙计是怎么做买卖的,因此张嘴就来。
“你可是太有眼光了,这个碗是清代官窑烧出品,一般都是单件,难得遇见成双成对的,我们得卖这个数。”陶丽说着就竖起了两个手指头。
“二十?”安庆红立刻按照自己的理解开了价。
陶丽差点吐血,这人也太实在了吧?
要知道,他们这可是古玩店,不是杂货店呀。
“二十连个渣都买不来,您要是诚心买,就诚心还价,我们这套碗要价两千的。”陶丽板着脸。
“两千?”安庆红傻眼儿了,同时也明白了为什么柳春草让她小心,千万不要碰到别人的摊子。
要是不小心碰坏了什么东西,她这辈子,都得留在花都打工还债了。
肖劲咳嗽了一声,“青花瓷碗没这么贵吧,我家里收着两个,是二百块钱买的。”
肖劲也不懂古玩,不过他家世不凡,家里边是真有这些东西,所以他知道价格。
陶丽一楞,万万没想到,肖劲竟然一口就报出了这个碗的底价。
她想给陶娟出气,自然是准备好好宰柳春草一刀,所以才打发走了小伙计,自己亲自上阵。
既然肖劲懂行,知道青花瓷碗的大致价格,那就得换一样,这几人都不懂的东西,才能继续宰下去。
陶丽这么想着,脸上的笑容更甜了。
“青花瓷碗差别很大,官窑跟民间出的价格都不一样,所以您说的那个价格,买不了青花瓷碗,不过可以买这个。”
陶丽说着,就打开了柜子,从里边取出了一个纸盒,打开纸盒,只见里面装着四个晶莹剔透的白盘子。
这是岫玉雕刻的盘子,岫玉非常便宜,一般都会被当成练手的材料。
别看这几个盘子外观漂亮,其实值不了多少钱,他们店里收着岫玉制品,就是专门卖给那些,喜欢漂亮货的外行人。
岫玉盘子卖给熟客的价格,是一个二十。
现在,陶丽就准备在这个基础上翻十倍,坑一把柳春草。
岫玉盘子外观漂亮,光鲜亮丽,不太懂行的人,把这东西买回去,多半会当成装饰品装饰门面。
柳春草一看这盘子,果然觉得很好看,“这盘子多少钱一个?”
“一个二百。”博古斋一般不宰客,为了帮陶娟出气,陶丽也顾不得那么多了。
“这盘子也是古玩吗?”柳春草又问道。
“民国时期的,当然是了,关键是这材质,你瞧瞧多好看呀。”这就是陶丽在胡说了,这几个盘子都是这几年才刻的。
“民国那是近代产品,你这要价也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