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穿书后我和摄政王HE了 >

第137章

穿书后我和摄政王HE了-第137章

小说: 穿书后我和摄政王HE了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夏云桐很快的就站在了另一边,也没再去看江氏。

    此时她站在沈栖的身旁,两个人无论是身形还是容貌,以及穿搭真跟那金童玉女一般。

    陈氏看了也只觉得真好,别的话说不出来。

    但夏云桐却不动声色地扫视了一眼,站在另一侧的沈二郎。

    这人要是放在现代社会,就是个家暴男。

    可是在这里打媳妇却是合法的。

    就算是去官府告也告不赢,而且也没有哪个女子会去做这样的事情。

    刚才夏云桐也看见了江氏脸的另一侧,略微有些红肿,显然是早晨被打过巴掌,而脖子上也有青紫。

    夏云桐勉强的将心底里的火气压了下去。

    作为一个医者,她也是有职业道德的,站在她面前的别管是谁,连她自己都不知道中了毒,她肯定要管上一管的,幸好那是慢性毒药,不是马上就要人命的,可以缓上一缓。

    夏云桐还发现,沈二郎似乎有些不耐烦。

    她不动声色的收回了视线,没有人察觉她的异常。

    可是沈栖却看到了沈二郎,脸上带着不忿之色。

    沈栖只是冷冷的扫视了一眼,就懒得再搭理他。

    这人连烂泥都算不上。

    可以说除非遭遇大的变故,否则他是没救的。

    可沈二郎还是忍不住从鼻子里冷冷的哼了一声,沈家的厅堂很大,这是从前太皇太后赐给沈栖的摄政王府,就算是时间仓促没有更好的可以选择,但这样的宅子,在京城也是数一数二的。

    如今就已经和沈栖没有任何关系了。

    好在陈氏没有做的那么绝,沈四郎的院子还依然留着。

    不管怎么说,再偏心眼,陈氏和沈招财对于四儿子也是非常满意的,因为他给他们带来了荣华富贵,大部分时间他们两个也是不敢惹他。

    况且大户人家都是讲究规矩的,他们再也不是从前的乡下人。

    所以这厅堂之上,虽然人多可都很守规矩,闹吵吵的小孩都没让来,只是大一点的站在父母的身旁,当然他们也是有见面礼的。

    然后,沈二郎不愤的神色还有发出来的冷哼声,自然引起了其他人的注意,于是所有人的视线再度集中在他身上。

    沈二郎没有想到自己一个人没忍住,被大家发现了。

    发现大家都在看他,就有些恼羞成怒的瞪了一眼对面的人:“看什么?看我做什么?”

    沈栖整理了一下衣袖,淡淡的问道:“二哥,可是有什么话要说?”

    其实从始至终,沈家的三个哥哥就没觉得沈四郎是什么摄政王爷,在他们的眼里心里,这个摄政王爷再厉害再牛逼再了不得再权倾朝野,可他也是他们的四弟。

    那是一家子,血脉相连呢。

    这是谁都无法否认,谁都不能抛却的。

    自然而然的,这三个哥哥哪怕包括老老实实的沈大郎在内,对于这四弟也没有敬畏之心。

    可没有敬畏之心也就罢了,为什么连爱护之心都几乎没有呢?

    所以这不就是矛盾吗?

    无论是在当初的沈家村还是现在的京城。

    所以说到底是沈四郎做弟弟做的失败,还是这三个哥哥冷血无情?

    情况就是如此,沈栖早就意识到,但他并没有放在心上,可今天是什么日子,沈二郎的不愤的神色做给谁看呢?

    这是在向他挑战示威。

    这些,沈栖是不允许的,掩去了眸子里的一丝厉色,他就那么平平静静的看着,变了脸色的沈二郎。

    在桐桐面前,他不需遮掩,桐桐也清楚沈家人是什么德行。

    沈二郎本来就出身乡野,再加上心底里对于得了皇后另眼相看的,走了狗屎运的沈四郎有些嫉妒。

    心里甚至想,如果当初那个人是他,他现在不也就是摄政王了吗?

 第336章 隐晦的态度

    那时候他是连公主都娶得的,哪像现在做什么事缩手缩脚,一大堆规矩压着他,就连现在,他想让他的丽儿也站在这厅堂之上,可那破规矩却不允许。

    沈二郎在沈家历来嚣张惯了,在陈氏的纵容之下,认为沈四郎为他们做什么都理所应当,所以哪怕今天这样的场合,也没想着收敛。

    冷冷的说道:“都是你搞的什么破规矩,说起来丽儿也是你嫂子,怎么就不能站在这里呢?”

    憋了一大早晨的话,沈二郎是终于说出来了。

    沈二郎心里觉得真是痛快,用略带恶意的眼神看着沈四郎:“但即便如此,她也还是你们嫂子,这见面礼怎么都没有想到她呢,这是看不起你二哥我吧?”

    夏云桐有些惊奇的看着口出狂言的沈二郎。

    这是什么新奇的脑回路,让他敢在这样的日子去惹沈栖?

    沈栖之所以对他们一再忍让,那都是看在原主沈四郎的份上。

    可并不能因此就认为,沈栖是一个可以任意拿捏的软柿子。

    室内忽然安静了一瞬,沈栖依然神色平静,声音也依然沉缓:“那么,二哥你的意思,就是这个吗?”

    “不是这个还是哪个,凭什么丽儿不能听你们叫她一声嫂子?”

    沈栖微微一笑,丝毫看不出眼底的冷意,他一字一句的反问道:“二哥说这番话,难道是说给娘亲听的吗?”

    在那里一直沉默不语的陈氏,倒并不是说她是在看热闹。

    一时之间她是真没反应过来。

    是沈栖这句话说出去之后,她没马上回过神来。

    本来还觉得兄弟之间拌拌嘴,那是增进感情的一种方式,没什么了不得的,毕竟,她这四个儿子从小到大,也是打打闹闹中过来的。

    这在乡下是再正常不过的。

    自然也不会放在心上。

    可是二郎这句话真的杵了她的肺管子了。

    因为一早晨沈招财就嘟囔着,想让那个贱人也跟着一起喝儿媳妇的茶。

    如果不是嬷嬷说不合理数会让人笑话,估计沈招财会开开心心的将那个贱人带在身边,没准还会将她从这个座位上赶下来呢。

    这么一想,陈氏就更生气了,恶狠狠的瞪了一眼,神情不忿的沈二郎:“今天是什么日子?你这当哥哥的一点样子都没有,赶紧给我闭嘴。”

    所以说真就应了那句话,这针不扎在自己身上是不知道疼的。

    哪怕是她对得意的儿子也是如此。

    沈二郎看到陈氏发怒了,这才闭了嘴。

    而站在人群之外候着的嬷嬷,还有旁边的两个婆子,悄悄的对视了一眼,心底里也很无奈。

    没有办法,他们都不是小孩子,再教也教不了多少,有些东西已经根深蒂固改变不了了,尤其陈氏和沈招财更是如此。

    就是难为了摄政王爷,小小年纪跟着他们,就从来没有省过心。

    沈二郎终于闭嘴了,沈栖自然不会再搭理他。

    而一直低垂着头的江氏,两只手攥得紧紧的。

    但她什么话都不敢说,因为她觉得自己的身体现在越来越不好,不敢将沈二郎给得罪狠了,得罪狠了之后再加上她这个婆婆,如果真有个万一,她的儿子在家里,哪有好日子过。

    所以还得和从前一样忍下去。

    沈栖和夏云桐两个人下午还要去宫里谢恩请安,所以并没有在沈府用午餐。

    陈氏也没有挽留,关键是她在夏云桐面前摆不了婆婆的谱,还是有点意难平的。

    她可知道,在这京城,新过门的儿媳妇要伺候婆婆用餐的,比如给婆婆盛汤,给婆婆挑鱼里的刺儿,伺候的一定要妥妥贴贴的。

    就是在乡下,刚进门的儿媳妇对她这个婆婆也得是恭恭敬敬的。

    不能说夏云桐对她不恭敬,就是太平常了,那丫头往那一站,她心里就打怵。

    摆不了婆婆的谱,她也觉得兴味索然,所以沈栖提出告辞之后,她象征性的挽留了几句就让他们离开了。

    离开沈府之后两个人回了家,这一路之上两个人都很有默契的没有提刚才在沈府发生的事儿。

    不过,在路上夏云桐还是将自己的发现告诉了沈栖。

    沈栖虽然面色平静,可夏云桐还是看到了他眼底一闪而逝的杀意。

    其实这就是个人渣,活着真是浪费粮食。

    这个人的心肠实在歹毒,不管怎么说,那也是他的妻子。

    实在容不下,可以选择和离。

    可为什么一定要害了她的性命?

    沈栖沉声的道:“可是有办法解毒?”

    “有办法,她这毒是慢性的,目前来讲不会伤她性命,但是半年之后就不好说了。”

    沈栖靠在车壁上,轻声的说道:“桐桐,还要劳烦你做解毒丸了。”

    夏云桐有些理解沈栖现在的心情,说道:“不过举手之劳,你只要想办法给她服用就好。”

    “嗯。”沈栖眉头蹙了蹙,有些感慨的说道:“人心的复杂程度,你永远都想象不出来。”

    沈栖伸出手将夏云桐的手握在手心里,两个人平静的靠在一起。

    ……

    用过午膳之后稍微休息了半个时辰,就又马不停蹄的奔了皇宫而去。

    皇宫的太皇太后与皇太后早就心急如焚了。

    可再怎么着急也不可能越过陈氏去,必须先喝了陈氏的茶之后,这小夫妻两个才能来见她们,可这样也好,可以在她们这里多待一会儿。

    沈哲也在这儿。

    这小孩儿高高兴兴的站在门口,看到他们过来,高声的喊道:“皇祖母,母后,新娘子来啦。”

    太皇太后笑着说道:“阿哲,该叫嫂子了。”

    于是沈哲甜甜的仰着头,喊道:“嫂子好。”

    夏云桐忍住又想摸他脑袋的想法,对他笑了笑,然后让小九将准备给沈哲的礼物递给他。

    是用金子做的一只老虎。

    金匠师傅手艺高超,做的老虎活灵活现。

    沈哲拿在手里高兴的不得了,作为弟弟,他就不用给新郎和新娘准备礼物了。

    所以他又收到了沈栖给他的一个紫玉做的玉冠。

    这紫玉做的玉冠非常有讲究。

    这是沈栖隐晦的态度。

 第337章 敬茶与回门

    太皇太后与皇太后对视了一眼,脸上都不由得带了笑意。

    兄弟两个能相亲相爱,她们是最欣慰的了。

    两个人坐在上面,忍住心里的激动,喝了小两口一起敬给她们的茶。

    喝了茶之后又将准备给小两口的礼物给了他们,而夏云桐自然也准备了礼物,不过这次不是金子了。

    当然,这样的日子她也不会准备药丸子,就算夏云桐性子再直,也知道不合适。

    这些东西都是沈栖提前就准备下来的。

    给太皇太后的是一块造型别致的玉石,那上面有天然形成的一个大大的寿字。

    最奇特的是寿字的上面还有一个类似桃子的形状。

    所以这个就送给太皇太后了,太皇太后自然是欣喜的收了下来。

    给皇太后的,是一匣子东珠。

    就算是皇太后陆婉晴也头一次看到这么多这么漂亮这么大的东珠,她看了一眼站在那里眉目温和的摄政王,心底里涌起一股无法言说的幸福还有悲伤。

    她的儿子还记着十岁时候说的话——等有朝一日,一定给她寻来最好的东珠。

    因为在他十岁那年,蓝蔻儿说想要珍珠,沈君明给了她好多珍珠,可这还不够,竟然将她从娘家带来的大如牛眼的半匣子东珠给拿走了。

    要知道,她这东珠比南方的珠子要好上太多。

    如今这匣子里都是东珠。

    要知道,现在盛产东珠的地方都是被鞑子给占领的。

    想要得到东珠,哪有那么容易。

    可以这样讲,现在的南梁国就算是有东珠,也是很多年前的,而儿子给她的这个,一定是冒着极大的风险,从北疆那边弄来的。

    这件事情是母子两个的秘密,就连太皇太后都不知道,更别提夏云桐了。

    沈栖看着皇太后,声音沉缓的说道:“母后,这是儿臣给您寻来的东珠,陆陆续续的,从一开始积攒到现在,就赶上今天给母后敬献上来。”

    陆婉晴忍去心底的悲伤和眼底里的泪意,满面笑容的:“好好好。”

    说了这三个字之后,其他的话就算是有千言万语竟然也都说不出来了。

    沈哲站在一旁,那种奇怪的说不清楚的感觉又来了。

    但是他毕竟还年幼,此时此刻的沈哲,根本就不知道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觉。

    好在陆婉晴很快的反应过来,伸出手拉过自己的小儿子:“阿哲,从现在开始,你嫂子就是咱们家的一员了,你要将她不但当成嫂子,也要当成亲姐姐一般。”

    沈哲小脑袋点个不停,嘴里乖巧的说道:“那是肯定的,嫂子最好了。”

    然后大殿外就传来一道声音:“阿哲,那姐姐好不好啊?”

    说这话的是大公主沈萱,随着话音,人也很快的进了来。

    沈萱并不知道沈栖的真实身份。

    说起来一开始她对他还有一些排斥的,可有的时候那种玄妙的感觉,人是无法抵抗的。

    在沈萱的心里,沈四郎竟然就像她的太子哥哥一样。

    更别说他还为她做了这么多。

    而且他也非常孝顺太皇太后与皇太后。

    哥哥成亲,她肯定要第一时间待在慈宁宫等着他们进宫的。

    只不过几个没有出嫁的公主因为一件小事儿,从一开始的吵闹到后来竟然厮打到一起,这真的是有失体统。

    今天还是一个好日子,她得到消息之后,不想让皇祖母和母后操心,而且自从担任皇家女子学院院长之后,她作为院长又作为弟子,自然与从前不能相比。

    于是她就去处理这件事情了。

    而且还处理的很好,速度也很快,因为她还要等着哥哥和嫂子给她礼物呢。

    当然了,礼物已经准备好了,是沈萱喜欢的一套孤本和一套玉器。

    慈宁宫摆下宴席,这是纯粹的家宴了。

    夏云桐在宫里用餐的时候很少,,可以说基本没有规矩束缚着她,就像家里一样随意,也不像其他宫里宴席上,精美的菜肴都已经凉了也不敢去吃。

    等能去吃的时候已经凉的透透的了。

    可也要硬着头皮吃下去,好在也不敢吃得多,怕坏了规矩。

    也许是知道夏云桐的性子,所以夏云桐每次在宫里用餐,饭菜都是新鲜又热乎的。

    也没有那么多的规矩。

    不过皇家的规矩还是有的,起码秉承着食不言寝不语。

    这一点夏云桐非常赞成,作为一个医者来讲,吃饭的时候说话非常不可取,有的时候说的激动了,很容易发生各种各样的意外。

    所以古人的智慧绝对不要小看。

    皇太后很想留下沈栖还有夏云桐在宫里住。

    在这里也有他的寝殿。

    不过明天是夏云桐回门的日子,所以说好了,等过几天到宫里小住一段时间。

    陆婉晴觉得成亲就是好啊,可以名正言顺的邀请儿媳妇进宫来住,儿媳妇来了,那儿子就也跟着来了。

    沈方已经将夏云桐回门的礼品准备得齐齐全全。

    不过看过之后,沈栖还是添了一些。

    红烛摇曳,气氛旖旎,虽然这一天两个人都累得不得了,可此情此景也是心生情动。

    这一夜如何自是不提。

    太阳还没出来的时候,夏家人就已经起来了。

    虽然女儿嫁的不远,可毕竟是出嫁了,心里的滋味终究是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