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科举相公家的地主婆 >

第460章

科举相公家的地主婆-第460章

小说: 科举相公家的地主婆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老王爷:「可即便是买卖,那些木头梳子不值什么银子,能卖几个钱。」
  姜常乐:「小子虽然不善理财,可多少听过几句,虽然不值几个钱,可便宜有便宜的缺点,容易坏,需求还大。相比于这些贵重的,其实那边的木梳才是长久买卖。」
  老王爷:「了不得,了不得呢。」这送出去的东西,那就是宣传呀。
  老王爷对周夫人印象更深刻了:「神往,周夫人让本王很是神往,可惜竟然不得相见。」
  姜常乐听的嘴角动了动,若是让周大人听到,那真是要闹腾的。
  老王爷您这话说的太不矜持了。
  姜常乐顺着感叹一句:「这喜好竟然也有烦恼」
  老王爷抱着自己的夹子送客了,常乐心说,这老王爷,怎么总把自己往深沉了折腾。
  送到宫里的那套,让福慧带进去的,聊表心意。福慧笑眯眯的就收了。
  天家收到这样的礼物忍不住笑了。
  往宫里送东西的多了,有的也是为了在后宫打开销路,可这个真不是,真的就是送给他的,毕竟这宫里用这个的只有他一个人。
  福慧那是眼见的一天比一天得天家心意,任谁都看得出来福慧也越来越识大体了。
  以往一些宴会,哪有福慧
  参加的份。如今这些宴会上,福慧一个没出嫁的公主那都是有帖子的,天家都会问一句:「福慧有没有过来。」这就是得宠不得宠的信号。
  自己怎么得宠的,没有人福慧自己更清楚,以往哪敢往天家身边凑,不过是一件小事情一件小事情积累起来之后,自己在天家面前有了脸面而已。
  而这些得益于谁?福慧是明白的。对常乐,对周夫人,福慧处理起关系来,越发明白当如何了。
  天家哪有愚笨之人。
  令人没想到的是,小驸马趁着佳节例行请婚的时候,竟然得到了天家的点头认可。
  这绝对是谁都没有想到的,虽然福慧同常乐定亲也有两年多了,可公主出嫁,从来没有这门简单。
  而且小驸马同福慧的年纪真的还差了点。
  在平常人家,官宦人家这个年纪成亲也不算新鲜,可毕竟是天家,公主可没有这个年岁下下嫁的,说福慧不得宠,随便嫁的,那也不是。
  宫里人眼睛都是雪亮的,公主得不得宠他们心里明白。
  姜家,齐家,周家,为了这个事情,都忙碌起来了。天家点头,她们就要欢天喜地。而且本来也是真高兴。
  私下里面,齐舅舅同周澜姜常乐一起寻思,天家是何意,驸马请婚,那是习俗,可天家这么痛快就答应公主下嫁,这不得不让人多琢磨。
  有些事情,就不由人不多想的。
  周澜:「多想无益,先把婚事操办起来才对。」
  齐舅舅:「虽说应下了婚事,可婚期,应该还远,足够咱们安排的,姜府那边,还是先让人来京城吧。」
  余下的慢慢来,时间肯定是够用的。尤其是姜常喜那边,别人是姑娘从出生就准备嫁妆。
  而姜常乐那是同姑娘一样,从小看到好的,人家姜常喜就帮着预备了,娶媳妇用的。
  公主成婚,这不是小事,姜家的老祖母,大伯父,伯母亲眷,都要来的。而且不能马虎。
  只有周澜同姜常乐,姜常喜的时候,姜常喜:「难道是考虑祖母身体,毕竟岁数大了,难免有个万一。」
  周澜摇头,天家固然会考虑人情,可真没有那么通情达理。所以绝对不可能是这等原因。
  私下同先生不是没有探讨过,先生都摇摇头,周澜:「常乐这个状元,太得宠了?」只有这么一个原因了。
  别的真的想不到。
  姜常喜:「那就不多想了,咱们请婚,亲家点头,这就是大喜事。」
  成吧,乐意这般想,那还是不错的。
 


第1160章 花销
  面对姜常乐的时候,该说的还是要说的。
  姜常喜:「我不知道,祖母过来之后是个什么意思,可我知道女子成亲太早,生子太早都不太好。福慧嫁给你那是你的福气,你当更加珍惜她才对,这事不容疏忽,可福慧那边身份不同,这些事情,你还是要同福慧商量清楚,或者同上面说清楚,你这亲事不一般,出不得差错。更不能有误会。」
  大家都明白,事关公主可大可小,能提前解释清楚,就不能存下误会。
  姜常乐:「我都明白的,我会同福慧母妃那边先说清楚。」
  姜常喜点头:「话说在面上才好。沟通不畅,造成些什么不可挽回的事情,那才是冤枉死了呢。」
  跟着对姜常乐再次说道:「你还要洁身自爱。」当姐姐的能叮嘱的也就这么多了。
  常乐脸色都红了,多大了,还叮嘱这些。从小就洁身自爱的好不好?
  然后就是亲事的准备,那真是连着姜常喜,姜三夫人,齐家几位舅母一起,每天都在忙碌。
  姜常喜累的狠了,无人的时候都要同周澜感叹,娶公主太不容易了。
  周澜想说,其实娶妻都不容易的,当初娶常喜的时候,他也是这样忙碌的。
  等到老祖母带着姜家人来京城的时候,那就更忙碌了。
  那么多族人过来,临时也要住最低一个月的时间,那真是财力物力的折腾。
  老祖母看到常乐不在姜府很是不高兴,不过常乐也没有在周府,老祖母才勉强没有说什么。
  儿子都在姜府住着呢,老祖母就是想要过去同常乐公主那边一块,那也不好开口的。
  对此姜老夫人到了京城之后,一直不得开怀。明明孙子都要娶公主了,她竟然同孙子不住在一起,岂不是疏远。
  姜家大伯作为姜家族长说了,等常乐婚礼过了,他们就回保定府。老夫人的心情就更加不够明媚了。
  姜常喜也见到了多年没见过的姜大娘子,姜大夫人抱着女儿好一顿哭。真的是十几年未见了。
  看的姜常喜鼻子发酸,都是有女儿的人,难免感同身受,换她,就算是给闺女当陪嫁,那也舍不得这些年不相见的。
  姜大娘子哄好了母亲:「女儿惦记母亲,没成想,竟然是沾了咱们小弟的光,得以来京城,同母亲见面。」
  姜大夫人:「好,好,你过的顺遂,怎么都好。我儿看着精神不错。」
  姜大娘子,对着姜常乐,姜常喜这边微微颔首,更是让身边的一双儿女对着他们行礼:「这些年尤其顺遂。」
  别看就这么一句话,道不尽的心酸。
  同样是在感谢常喜,常乐,作为长姐,她不好拜谢下面的弟妹,一双儿女帮她全了礼节。
  别看是不相干的堂姐妹,兄弟,可常乐的身份,那真是让出嫁的女娘们能够顺遂一些的。
  姜常喜给外甥外甥女见面礼:「等你们二姨家的妞妞过来,可就热闹了。都是自家小娃娃,你们居长,只管招呼他们。」
  看的出来两个孩子教养好,对姨母的话,恭敬的应下,没想过实施。
  姜常喜回府的时候忍不住算了一下,正常的开销之外,这些小辈们过来,见面礼,那就不是一个小数。
  若是手上没什么银子的人家,那可真是不太发能够负担的。
  姜常喜同先生那边感叹:「您别拦着弟子赚银子,这是常乐成亲,以后还有圆圆,姜姜,婚礼消费都不说,这些孩子们见一次长辈,都要有一次见面礼的。这多大的开支,弟子都有点不敢想了。」
  先生不以为然,同女弟子赚钱的本事,没法比的:「放心,没有你搂银子狠。」
  这是什么话,自己人,怎么能这么说自己人呢。若不是先生自己身价斐然,姜常喜定然来一句先生仇富。
  姜常喜同先生强调:「先生,弟子那是赚,辛苦赚银子。」甚至还在隐隐暗示,先生您那都是祖业。
  先生:「按说,你没吃过苦,自小闺阁之中长大,不识人间疾苦才对,怎么就那么喜与这些阿堵物打交到。」
  姜常喜:「先生,您只当弟子这是喜好好了。对弟子来说,那可不是阿堵物。」
  先生黑脸,姜常喜:「先生,您这么想,难道您喜欢弟子不识人间疾苦,天天败家?」
  先生心说,你可以不败家,同平常女娘一样:「还有正常的呢。」
  姜常喜摔出来一句:「家道中落,您的徒孙跟着吃苦。」
  先生肯定是不愿意徒孙吃苦的,还是对着弟子说道:「银子够用就好,多了是祸。」
  姜常喜:「您当真是不太了解你们这些郎君的消费,够用这个词真的太过宽广了。等您看到喜欢的孤本,怎么都弄不到手,您就知道银子不够才让人咬呢。」
  先生不认为他自己消费超标,也不是看到孤本就想要入手的:「用度,用度,你认为先生没有度。」
  姜常喜:「不,我只是想要先生同亲人的度可以在放开些。」
  遇到喜欢的能随便喜欢。这话没敢说,先生理解到位了。
  先生:「有些东西不是能惦记的,而银钱多了,人就会有妄念,也会让人惦记你。」
  姜常喜:「先生您大可放心,您的弟子也没有到被人惦记的份上呢,也不会让人惦记上的。」
  先生摇摇头,你席卷边郡内眷的银子,虽然不多,可本事还是让人惦记的。
  这女弟子是小瞧了她自己,还是小瞧了这些人。
  先生对着女弟子那是真的无奈了:「当真喜欢那些金银。」
  姜常喜:「喜欢,心里踏实。更喜欢赚那些金银到自己手里的快乐过程。先生那是成就。」
  先生吐槽一句:「这哪是女郎的喜好?」
  姜常喜觉得先生这才是脱离群众呢,哪个女郎能不喜欢。或者哪个人能不喜欢。
  别人家的弟子败家发愁,他这弟子太攒家底也让人发愁。先生怕女弟子被人惦记上。
  好在自家徒孙们都听乖巧,败家的本事也足够。有能挣,有能花的,先生觉得这也算是平衡。
 


第1161章 费银子
  先生现在就注重于培养徒孙们的鉴赏水平,可惜姜姜小朋友,在这个问题上,不怎么放的开。
  先生认为姜姜都是被女弟子给影响了。
  你看圆圆就不错,那个李小郎君也不错,花银子的本事都是一等一的。
  先生更看好付小胖,让别人花银子的本事更是一绝。了不起。
  最近圆圆他们的功课都不在府里,先生带着弟子们到处淘宝的。
  先生为此还同女弟子申请了经费,鉴赏是很消费银子的。先生这是准备给女弟子弄个收支平衡。
  姜常喜同先生商量:「能光赏吗,何必买呢。」
  先生:「那能长本事,可长不了记性。」
  姜常喜深吸口气:「可当初先生带着弟子们的时候,可没有给弟子们上这门课程。」
  意思就是说,先生你都没有给弟子们这笔经费。怎么能加课呢。
  说真的,早知道,还不如看老祖母的脸色,在姜府跟着忙碌呢。回来看先生的好脸色,费银子。
  先生:「你们这门课业都很出色,先生我还教导什么?」
  姜常喜没想到,先生能这般说话:「可也太多了。」
  先生:「多吗,你还收了弟子呢,弟子都有了,你小叔子的能没有吗。」
  姜常喜:「先生,弟子都没有得到过这么多。」
  先生:「你是半个弟子,自然没有这个福利,我那大弟子有这个福利,不过大弟子的零用,不都给你了吗。」
  所以多少年了,竟然这等着她呢,姜常喜就发现了,自己还是年轻,没能斗的过老狐狸。
  那大弟子的私房,竟然是先生给的零用。
  姜常喜:「但凡您说有这项开支,弟子都不会让您大弟子收徒的。」
  先生扭头:「赚银子是你的喜好,你得这么想,有弟子帮你总比银子堆着好。」
  姜常喜:「可银子还没堆起来呢,弟子就是小打小闹。」先生您真的想的太多了。
  先生黑脸:「怎么一点大家女子的气度都没有。」
  这时候如此要求,是不是有点高。大家女子拥有的那是气度,不是傻子。
  然后人家当师祖的就给徒孙们争取了一笔鉴赏银子。到小徒孙们手里,很惊喜的那种程度。
  姜常喜都啼血了。这是坑。
  等周大人回府的时候,姜常喜就说了,弟子以后绝对不能收了,这次说真的,为了挑姑爷都不能收了。
  周大人知道前因后果之后,那也是很难才没说出来,当初先生没有这么大方的,怎么看先生都是在吃大户。
  夫人这是被先生欺负了。周大人这时候的立场就有点微妙。
  等看着弟子们欢天喜地的模样,周大人板着脸:「喜怒不形于色才对。」然后就没有然后了,这银子花就花了。
  小弟子们乖巧的很:「先生,弟子们记住了。」
  然后,然后姜姜小朋友就到周大人面前:「真的不能收徒了。」
  好吧,女儿也是个会过日子的。这个周大人还是愿意听女儿的。
  高兴的就是弟子们,李小郎那是个有心的,为了这个特意过来兄嫂这边道谢。
  姜常喜看着羞涩腼腆的俊俏小郎君,心说这银子花的还是值的:「够用吗?若是都亏了,偷偷的过来嫂子这里,嫂子给你补上,保准不让师祖发现。」
  周大人就觉得夫人没什么原则,竟然还给开后门。
  严肃的对着李小郎:「听师祖的话。」言外之意不能听姜常喜的。
  李小郎对着姜常喜笑的别提多甜了:「嫂嫂,不会亏的。嫂嫂喜欢什么,
  小郎帮你淘回来。」
  周大人拉着李小郎就出去了:「你嫂子喜欢什么有我呢。」然后无情的关上了内院大门。
  扭头对着姜常喜:「孩子们都大了,该讲究的还是要讲究的。」
  换来姜常喜一阵的笑声,周大人不太大方,在李小郎的身份上,也有些扭捏。
  周大人恼羞成怒:「看脸是病。」而夫人这毛病,多少年了还没有治愈。
  姜常喜再次笑了。李小郎那边也在笑,这个兄长,也只有在这个时候,情绪最真实了。
  不然对他的时候,都是带着面具的。不过银子真香,嫂嫂真大方。
  回府的时候,李夫人都惊讶,这银子有点多:「兄长给的。」这可真是不小一笔银子呢。
  李大人很是淡定,满意儿子同兄长处的好。
  李小郎:「不算是,也算是,兄长的弟子都有,我跟着兄长先生那边偶尔读书,我也有。」
  李夫人:「这算是什么银子。」拜师还有这等好事,咱们拜师都是给先生送谢礼才对。
  李小郎:「老先生要带着徒孙们出去鉴赏,考验徒孙们的眼力,见识,所以颇为费银子。」
  李夫人:「这收弟子还有这样的开销?」
  李大人那边就笑了:「是人家老先生的本事,弟子们愿意哄着老先生。」
  李夫人:「我倒是觉得,做徒孙挺好的。」
  李小郎都笑了:「儿子觉得也好。」关键是银子香。
  李大人:「多学学总是没错的,出门可看好了圆圆姜姜,别亏太多。」
  李小郎:「父亲,您可是看错了,姜姜就不会让银子亏了,圆圆那也是精明的,跟着兄长同嫂嫂从边郡回来的时候就能自己赚银子了。」
  若是要说担心,还是他自己少了些见识,不亏就不错了。
  李大人:「你们还是年轻,这可不是精明,不想亏就不亏的。」李大人都没有自信到,出门能完全避开坑的成都呢。
  所以人家老先生教育的好,竟然连这样的本事都教。
  估计更想要教这些小徒孙们被哄之后,不骄不躁的本事。
  鉴赏这玩意,还是要看底蕴积累的吧。至少李大人的理解应该是的。
  人家文斋先生纯粹就是败银子的,谁让女弟子能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