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举相公家的地主婆-第45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小行:「奴婢从小练腿脚上的功夫,知道练功不容易的。小郎君这般刻苦,奴婢很是尊敬。」
刻苦的人都值得认真对待。
姜常喜扫两眼,就走了,资质再好也没用,自己真的没有功夫在身,不知道教人家什么。
等询问姜三夫人的时候,人家姜三夫人说了,练武的资质,真没有,不过学个一招半式的,胜在防身。
姜常喜:「那他那么刻苦做什么?」多打击人家小郎君的自信心。
姜三夫人:「你当一招半式好学的,没资质,还不刻苦,怎么练武。」
姜常喜:「不是,娘,既然没有这个资质,你就让人去好好读书吗,何苦互相为难。」
姜三夫人:「那不成,那可是儿媳妇的侄子,想要学什么,我就得教什么。不能让我儿媳妇失望。」
姜常喜:「你这是帮你儿媳妇糊弄孩子。」误人子弟,还不如自己呢。
姜三夫人:「你这话说的就不对了,我是认真教的,怎么说糊弄孩子呢。」
就这么这位三郎君偶尔就过来姜三夫人这边学所谓的一招半式。
每次姜常喜都用可怜的眼神扫这小郎君几眼。注定学不成东西的。
第1152章 付小胖
其实这位天家三郎同圆圆一块学武的时候更多一些。
毕竟圆圆那边有自己的武艺师傅,人家是专业的,指点一二,比姜三夫人教学的本事肯定强。
姜三夫人那是有点不服气的,明明那些师傅打不过自己,可凭什么说那些师傅教的更好。
姜常喜安慰姜三夫人,打的好,不见得教的好,您就是属于打的好,实用。
姜三夫人这才开心一些,人家要的是对儿媳妇有交代。余下的都可以放一放。
至于到底谁教导了三郎君本事,姜三夫人不太在意。所以这小子在周府拜师,当真是有点崎岖的,好像都学了一点,可愣是没有个师傅。就像个旁听生吧。
三郎君在宫里长大的,本来就其他的小郎君心眼多。这点不一样,那真是记在心里了。不过一招半式也真的学到手了。学问上哪不懂,问哪,先生也好,师祖也好,包括姜三老爷还是姜小郎君都帮着解惑。
可就一样,得自己找方向。三郎君询问师祖:「可是因为他不受教,所以才会如此。」
师祖竟然说,这是因材施教。弄得三郎君以为自己想多了。
姜大人在宗人府站稳了,靠的是本事,招呼他驸马爷的是宗亲为了同姜大人套近乎,招呼一声姜大人的都是同僚,那是对小驸马学识,本事上的认可。
周大人从头到尾,笑眯眯的看着小舅子展露头角,按着自己的步子,不紧不慢的在翰林院也站稳了脚跟。
周大人自己都得承认,提前打过基础的就是不一样,若是没有在翰林院那三年,他在这边想要站稳脚定然比小姜大人要难的多。
毕竟人家小姜大人,那是驸马,身后有公主,有天家撑腰的,而他没有,当初在翰林院,一步一步那都是自己摸索出来的。其中的区别,周大人自己知道,看过周大人一路走来的姜小郎君也明白。
周大人时常提醒小舅子,这份幸运,要记住,更要谨慎。
姜常喜偶尔都要感叹一番,当初来京城的时候,什么样,现在他们什么样,齐府,姜府,周府,还有李府,林府,这竟然也成了亲戚窝了。
周大人不敢说在京城扎根了,只能小心谨慎的前行,为孩子们打好更坚实的基础:「一晃好多年了。」
一听到这个,姜常喜就要去照镜子:「我真的不老呢,千万别说这话。」
周大人这几日想要蓄须,听完夫人这话,心说,我还是把胡子剃了的好。不然岂不是让夫人说自己老了。
话说自己这个岁数面白无须,很让人说嘴的。
付大人的胡子飘逸的很,每次都在他面前显摆。
付大人还说,可以介绍一位大夫给他,能帮他把胡子续起来。
言外之意竟然说他没胡子是因为有毛病,周大人相当不开心。
周大人昂着下巴颏子:「付大人,胡子多长,也不代表资历,还是一步一步踏实的走吧,光蓄胡子没用。」
他是没胡子吗,他是为了让夫人的喜好。付大人懂个什么,就敢乱发表意见。
周大人回府同姜常喜念叨,但凡小胖不是他的弟子,他也要攒怼小胖回府揪付大人胡子的。让他显摆。
姜常喜不敢想那个画面,周大人可真是损。
姜常喜:「小胖就不会乱听你的,我发现了,小胖这孩子了不起。」
若是可以,姜常喜那是真的想要付小胖当姑爷的,这孩子身上带着大利的福气。遇事能逢凶化吉的。
但凡同闺女能联系起来的小郎君,周大人都不待见:「你那是带着滤镜看小胖的,怎么都觉得好。」
姜常喜:「真不是,我就发现这孩子是个天然腹黑
,你仔细观察,这孩子总能找到自己最舒服的位置,同谁都相处的来,而且从来不吃亏,都是坑别人的。」。
周澜:「有你说的那么聪明。心眼那么多,也不是多好。」
姜常喜:「那是你的弟子,你好歹也用点心。心眼多怎么不好了,能护住他自己,就能护住家人。」
周大人:「才那么大的孩子能看出来什么,还是要多观察的。」这就是老父亲的心,天下没有配得上他们家女郎的郎君。
然后才说周大人胡子的问题,姜常喜:「这样多干净,看着也年轻,咱们不学他们,瞎留胡子。」
跟着就从容貌,说到了卫生,那真是把不喜欢胡子表现得非常清楚。
周大人即便是向往一把飘逸胡须,也知道,自己这脸主要是给夫人看的,夫人不喜欢,多飘逸都没用:「你这喜好可真是不同,算了,反正我这诗词一道也就这样了,我也没有想讴歌一下胡须,没有就没有吧,
姜常喜:「说的这个委屈,难道非得抓着一把胡子拿在手里才觉得飘逸儒雅吗?你们这都是什么追求?」
时下就是这样的,周大人也不敢点头呀:「你该去询问先生,是不是这样更儒雅。毕竟先生在外,那是有美须公的美名。」
姜常喜:「这算是什么美名,这就是磕碜先生邋遢呢,有没有点数?你看我什么时候说服先生,把胡子剃了。」
周澜抽抽嘴角,那可不是邋遢,夫人这认知也不知道哪来的:「千万别,这个纯属个人喜好,咱们就不要打扰先生这点喜好了。让他老人家随心所欲吧。
姜常喜:「先生就是让那一把胡子给耽误了,见到他老人家的时候,我就觉得至少五十岁,到现在,我觉得先生还是五十岁。」
周澜都不知道,夫人对胡子的认知误差这么大:「那确实让胡子耽误了。」
姜常喜:「但凡那时候我知道先生没有这么大的年岁,我也该尽弟子职责,为先生张罗一门亲事。」
周澜就感觉优点糟心,这个真的不用夫人上心:「夫人,夫人慎言,这个真不用咱们当弟子的操心。」
姜常喜:「先生身边没有亲人,什么叫用不用?作为弟子,咱们就该事事想在先生的前面,为先生之急所急。」
作为弟子,夫人这番发言,那真是一股清流,孝顺真的有,可真的越距了,先生们会说你以下犯上的。
第1153章 风波
周大人为了让夫人闭嘴,不得已,挤兑了夫人一句:「比如大贵吗?」
要知道,上次夫人为了先生费心,还涉及到亲事的,只有这个不成功,还伤害了先生的列子。所以能多少吸取点教训,不该管的咱们不管,那就是孝顺了。
姜常喜黑脸,所以伤害还是自己人伤的更明白,周大人抓要害一抓一个准:「这个可以不用提。」
周澜顺势说道:「不提,不提。不过先生的胡子,你也不能动心眼,那是先生的喜好。」
姜常喜就知道,周大人用这招拐带她,不许打先生胡子主意呢,可真是用心良苦。师傅的好徒弟。
姜常喜扯扯嘴角,她也不是什么人的胡子都关心的:「周大人的胡子呢?」
周澜顺着夫人的喜好:「我就没有胡子。夫人尽管放心。」
姜常喜失笑:「那也不行的,咱们是不养胡子。」可不是没有胡子,没有胡子的,那是什么人,姜常喜调侃的顺口。
周大人都没想到竟然被夫人调戏了。周大人都结巴了:「你,你,你不能这样。」
周大人的反应,愉悦了姜常喜,开口就是:「我可以哪样。」
哪样都让周大人着急,然后头也不回的去书房了。这屋子没法呆了,太热。夫人这,这,他可以不养胡子。
周大人没有胡子,下巴光秃秃的,同新科进士们的门面差不多。当然了新科进士们,大多数都没有周大人脸上干净。
翰林院的同僚没少调侃周大人扮嫩。可奈何,周大人那真的是家里有要求。
不光付大人为周大人介绍大夫,同僚们私下也有为周大人介绍大夫的。
人家说了,不是周大人为人好,不是周大人平易近人,真的相处不错,都不给周大人介绍大夫。
弄的周大人好无语,我真是谢谢你们了,原来这真的不是喜好那点事。别人认为你有病。
一直到常乐都被宫里的人介绍,有合适的大夫,姜常喜才认识到事情的严重性。
周大人更是无语,而且谣言满天飞,周大人身边除了夫人,没有小妾。
周大人无须,周大人不好女色,送的女子从来没有收过。这些东西加在一块,总结出来的结果,周大人都要不能人事了。你说这些人嘴巴多闲。
让姜常喜说,这些人的差事太少了,怎么一群当官的还不负责任的乱八卦。
姜常喜那真是郁闷了,我们都有孩子了,这些人怎么不说。
常乐:「所以他们说姐夫在边郡的时候受伤了。」这还带自我修复漏洞的。这就是一群吃饱了撑的。
姜常喜怒吼一声:「送的男人我们也没有收。」
周大人直接捂上夫人的嘴:「难道你想让人说,我收了。」这还能更好吗,夫人气糊涂了。
姜常乐那边扭头,这话题当真是一去不复返了。他也不喜欢胡子。亏得有姐夫在前趟路呢。
好吧姜常喜气糊涂了。这个更不能收。
姜常喜:「这些人太不讲究了,不行有点个人喜好了吗」
然后姜常喜就被先生叫去书房了,先生这次真的恼了,这等事情,让自家大弟子被质疑了,犯得上吗。
尤其是,起因,竟然是女弟子那点喜好。当真是让先生没法忍受了。
姜常喜也委屈,我都没有祸害先生的胡须呢,竟然因为胡须的事情,让先生找麻烦了。跟谁说理去。
姜常喜:「先生弟子认为这是阴谋,针对周大人的阴谋。」
先生:「那也是你给了别人阴谋的这个机会。有没有点谱,为了这点小事,让夫君被人攻讦,你脑子被驴踢了。」
先生就那么口若悬河的那么骂了女弟子一盏茶的时间。
结果就是,姜常喜被先生再次罚抄了,这次是礼记。不是律法了。
然后翰林院的同僚就见证了周大人蓄须的全过程,从满脸沧桑的络腮胡,到上嘴唇上修出来两撇漂亮的胡须。
大伙都认为很漂亮,而且证明周大人真的没有问题,只是纯粹的不喜欢胡子而已。
周大人还在外面说了:「每日打理胡须的时间,够他整理出来多少古籍了。」
听听人家这个高度,同僚们都觉得他们的胡子代表的就是浪费的精力,不过鉴于周大人的胡须风波,那是真的没人敢轻易把胡子折腾光了。
周大人下巴颏子上的胡子那是无论如何飘逸不起来了,因为夫人最近都很少正眼看他。
生气的时候,夫人抓一把,基本上胡子就废了。
所以,周大人识时务的只续了那么两撇胡子。
偶尔姜常喜听到府里的丫头小声嘀咕,大人的胡须很有气势。
总是让人想要多看俩眼的时候,姜常喜都觉得这群人脑子有问题,这有什么好看的。
让她瞧着,那两撇就是笑话。
回到内室,扳着周大人的脸看了好半天:「看多了,适应了,倒也没有那么碍眼。」
周大人:「谢天谢地,若是夫人再看不惯,我这胡子还是要保不住。」
姜常喜:「别千万得留住了,先生说了,你这胡子没了,我的礼记就得继续抄写。」
周大人:「所以我这胡子都是为夫人续的,若是夫人因此不待见为夫了,这就相当于始乱终弃。」
姜常喜:「完了,完了,这翰林院里面到底教的什么,堂堂进士出身,词语都不会用了。
周大人被夫人挤兑的:「不能嫌弃的。」
蓄须的男人撒娇,姜常喜还真是少见:「你扭过头去,伤眼。」
周大人老郁闷了,所以有胡子了,不着待见了。
在选择人言可畏,还是让夫人待见的问题上,人家周大人肯定是毫不犹豫的选择夫人待见的。
所以拿着剪刀想要弄掉胡子的周大人,把姜常喜给吓到了:「你干什么。」
周大人:「剃须,这东西不能留了,夫人是真的不入眼。」
姜常喜:「那不行,绝对不行,礼记呀,我不想抄写。」
周大人:「夫人你这般做事就不厚道了,鱼与熊掌不能兼得,你一边嫌弃为夫蓄须之后的模样,一遍享受为夫蓄须带来的福利,这个对为夫何其不公。」
第1154章 心里问题
这问题竟然还升级了,姜常喜:「谁说我嫌弃了,没有的事,千万别乱说,现在说话都是要负责任的。」
周大人就不会打没有准备的仗:「伤眼,躲远点,不是夫人说的?」
姜常喜死不承认:「没有的事情,周大人何等摸样在我心里,都是俊朗模样,再说了,我岂是以貌取人之辈,周大人切莫冤枉于我。」
一不小心成表白了,这可真是美了周大人,姜常喜有些不情愿。
周大人:「夫人以貌取人,似乎也不是一日了。为夫当真是明白,夫人这点喜好的。」
姜常喜:「即便如此,夫君的貌,那也是出类拔萃,让我沉迷拔不出来的。」
周大人乐在心里,嘴上不依不饶的:「常喜你不能这么哄我,如今我不好哄的。」
姜常喜:「你留着胡子吧,我看来看去就习惯了,真的,已经习惯差不多了。若是再剃光了,我怕是要不习惯的。」
周澜摸摸自己的新宠,两撇胡子:「当真如此?」拿捏的这个到位。
姜常喜点头:「当真如此。」看着周大人的胡子,皮笑肉不笑的。你就作吧,但凡没有抄写礼记的大山压着,你看我怎么收拾你。
然后就看到周大人拿着象牙小梳子,那边梳理胡须去了。那神情,动作,都充斥这真爱。
姜常喜黑脸,这都是什么毛病,比女人画眉还讲究呢。
周大人的荷包里面,银子都可以不放,不能没有梳理胡须的小梳子。
周大人还要学人摸油,让姜常喜生生给拦住了,那真是没法想象的美好。
为此姜常喜承诺为周大人的胡子研发最好的护须素,让周大人看自己的头发护理,是不是护理的很好。
周大人才扔掉了那个让姜常喜不敢多想的什么花油。
说真的,姜常喜每每看到周大人对镜梳须这个场景,都想到的是东方不败,尽管一个有胡子,一个没胡子,可那效果是一样让人头皮发麻,讳莫如深。
听闻时下郎君都是如此,先生的胡须梳子,就有一匣子,姜常喜那也是打开了新视野,心说这群男人都疯了。
知道的是胡须,不知道的以为是参须呢。
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