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科举相公家的地主婆 >

第42章

科举相公家的地主婆-第42章

小说: 科举相公家的地主婆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周澜也是没想到,出来还有惊喜,说真的,真怕是小舅子搞的,那可真的要出名了。
  看到大伙的模样,小心的拍着自己的心口,还好,还好,说真的,被刚才的喊声,惊到了。
  常乐看着姐夫特别的着急,怎么还不过来呀,有了早晨的事情,常乐不太好意思出头招呼,到底没忍住对着周澜那边猛挥手。
  还是姜二姐夫看出来小舅子急切地心情:“妹夫。”
  一声招呼之后,场面终于盘活了,刚才还在边上整齐划一做手势的,喊口号的小厮,书童们,立刻过来:“郎君,这里,公子这里。”
  好吧,大伙都知道知道这群小厮,究竟是哪家的了。
  周澜也看到了自家小舅子,媳妇,还有姐夫、姐姐在这边,挥挥手赶紧走过去。
  老远的姜常喜就瞧出来了,周澜心情很不错。瞧模样应该是考的还成。
  周澜第一时间就想同媳妇说说话,可惜环境不准许,所以二人现在空中确认了眼神。
  轻松扯开嘴角的一瞬间,周澜觉得心花怒放了,考的如何,都没有媳妇嘴角的笑容让他激动。
  姜常喜看着周澜扯开的嘴角,心里也踏实了,而且不得不承认,挺好看的。
  周澜第二次见到二姐夫,两位连襟见礼之后,二姐夫:“看妹夫的心情不错,想来定然是考的不错。”
  周澜:“多谢二姐夫帮忙找来往年的考题,对澜助益甚大。”
  姜二姐夫:“妹夫你别这么说,我也受益匪浅,我也找了往年会试的考题,自己做了题,拿给先生看。”
  周澜跟着客气:“姐夫在书院,就是没有我们,先生也会把往年的考题拿出来,做个参考的。”
  
 


第104章 四品之上,我在遥望
  姜常乐这时候才开口:“姐夫,二姐夫你们就不要客气了。姐夫你考试累了,快来这里歇歇。”
  周澜过去一把抱起小舅子:“没事,不累,成天搬石砣的好处就出来了,我体质比他们好。”
  姜常乐慌了:“快放下,快放下,莫要人看到。”
  周澜:“没事,你还小呢,抱一抱怎么了。姐夫真的不累。”
  姜常喜失笑,误会的可真是美好:“他是不想让人知道你小舅子长这样。”
  周澜这才想起来早晨的事情,抿嘴:“看就看了,我小舅子多了不起,来了半日就在县城引起了风潮。”
  不愧是夫妻,说的都一样。
  姜常乐捂着脸:“快别说了。丢死了人了。”
  姜常喜忍不住调侃了自家常乐一句:“自信些。”
  姜二姐夫,姜二娘子,在边上看着人家一家三口,相处的这个好。
  周澜迫瞧着小舅子的模样,不得已违心的说了一句:“我也觉得很长脸。”
  姜二姐夫能说什么呀,你们自己觉得好就好吧。
  妹夫为了哄小舅子,脸皮很扛得住吗。姜二姐夫心说,我得学着点,为啥妹夫能独得小舅子青睐呀,我不能太差了。
  常乐如今可是淡定多了:“看到大伙都这样,其实也好。”
  周澜木然的点点头,心说,你是不知道我听到考场门口那一波声音的时候,有多破防呀,特别庆幸,不是小舅子搞出来给自己欢庆的。
  你再听听,老远传来的这波女娘的歌声,看看小舅子,心说,不管是我还是任何人,这次考出来什么成绩,怕是都不如常乐的名声显赫了。
  人家这才算是一战成名呢。活脱脱抢了这届考生的风采呀。
  回到住处的时候,天色都已经不早了。
  姜二姐夫:“今日妹夫怕是累了,等来日我们在来叨扰。”
  周澜:“二姐夫,都是一家人,因为要下场,一直没能同二姐夫畅谈,今日这么好的机会怎么能错过。”
  常乐更是放松:“二姐夫,我姐夫每日都有做一次试题的,应该是习惯了。”
  姜二姐夫能说什么,难怪人家考出来那么轻松,相比于那些愁眉苦脸的应试考生,差别可大了。
  回头自己就同妹夫学习,虽然不能日日答题一遍,可隔几日做一遍,状态总是在的。应该吧。
  姜二姐夫是个随和的,见妹夫确实无事,就留了下来,连襟二人,算上小舅子一起,说的都是这次县试的考题。
  姜二姐夫听着妹夫那边同小舅子讲考试的题目,心里就有谱了,人家一边说题,还能一边讲解呢,可见学问扎实。
  难怪妹夫心态轻松,这应该是没跑的童生了。
  姜二姐夫:“恭喜妹夫。”
  都是自己人,周澜没有谦虚:“二姐夫,我不过是才踏入门槛,有了进去县学读书的资格而已。”
  姜二姐夫能说什么,人家志向高远,这点小成就不骄傲:“妹夫说的是,以后咱们连襟郎舅继续努力。”
  姜常乐:“你们要抓紧了,莫要让我追上来才好。”不然他要替姐姐丢人的。
  姜二姐夫:“其实如同小舅爷这般的弟子,即便是不入科考,一样入仕途。”
  常乐:“那怎么能一样呢,我世家子弟,也是有真才实学的,难道我们能怕了科考吗。”
  周澜逗弄小舅子:“二姐夫是说,这么好的资源,就该把机会给无门无路的让一让。”
  常乐一本正经的:“我爹曾经说过,前朝官员,举荐,恩荫,军功,世家承袭,寒门士子少有晋升之道,本朝才有科举取才。也给了寒门一条出路,这本各不相干。”
  听到这样的话,两个姐夫都把态度放的端正了,听着常乐侃侃而谈:“到了本朝,几十年下来,再看如今,四品以上,除了世袭侯爵,大多科举出身。”
  姜二姐夫接触的层次还没有那么高。头一次有人如此直白的说这些。
  仰望的看着小舅子,这就是世家子弟,出口就不一样,人家的见识已经到了四品以上了吗。格局这玩意,人家从出生就带着了。
  他从来都没有想过这个问题。他爹就是一个县官,他以后能够坐一任知州,那都是祖上恩德呀。
  反倒是周澜跟着点点头:“好好读书,科举入仕。”
  岳父大人同这么大的娃娃就说这么深奥的问题了,可见对常乐的期望有多高。
  姜二姐夫:“咱们都要好好读书,四品之上,啊,我要冷静冷静。”
  毕竟他也是秀才了,他也可以争取的,以前没想过,以后至少敢想想了。
  以往他光羡慕世家子弟了,从来就没有想过,世家子弟也有苦恼,难怪一个个的削尖了脑袋也要参加科举。
  话说回来,这些世家子弟读书,底蕴都有的,科考对于他们来说,到底比寒门学士还要简单一些的。
  不说其他,只说学费,赶考的费用,至少世家子弟不用考虑。更别说其他的一些资源了。
  姜常喜也听明白了,这科考制度还不够完善,双向试行阶段,不过明显开始偏颇量才用人了。
  虽然不是熟悉的历史环境,可社会的大致进度还是相差无几的。
  即便是不奔着四品以上去的,也该好好读书,科举入仕途,就好像是持证上岗一样。走的是最正经的路子,证明咱们有这个实力。
  周澜抬手想要揉小舅子的头,被常乐躲开了:“姐夫,这是毛病,要改。若不是我,早就恼了。”
  周澜是还是手痒,特别想要欺负一下:“你也恼了。”
  常乐横眉怒对:“明知故犯。”
  若不是小舅子已经恼了,周澜特别想要补充一句:“还不想改。”
  姜常喜:“我们常乐的发型,那可是很讲究的,莫要乱碰。”
  想要充当大人的娃娃,对这些很介意,那也没有办法。
  周澜只能遗憾的收手了:“岳父同常乐竟然能讲到这些。”这就是有爹同没爹的区别。
  常喜心说,我也不知道,我爹同个娃娃说这些,若是知道,才不会同意呢,不是拔苗助长吗,常乐能懂个什么。
  周澜:“爹说的话金贵着呢。”
  
 


第105章 诀窍
  常乐多聪明的孩子,傲娇的昂着下巴颏子:“不是姐夫,我才不说呢。”
  周澜:“看把咱们小舅爷明白的。”
  姜二姐夫就看着人家郎舅两人那个羡慕呀。
  他可不敢这样对小舅子,小舅子也不会给他这个脸面。自己差哪了呢,得好好地补补。
  用过饭,姜二姐夫才带着夫人回府。还热情的邀约周澜,去县尊府上做客。
  那个估计成绩出来之前,都不能前往的,这点数周澜心里还是有的。
  送走姜二姐夫,只有自家人的时候,周澜说的就实在多了,言语中透着自得:“以后就有了考秀才的资格了。”多大的自信呀。
  姜常乐:“你要努力了,我姐可不能比别人差了,以后别人见了我姐也该称夫人。”怎么能止步于区区秀才娘子。
  周澜:“那是必须的,以后就是秀才娘子,举人老爷的夫人。”
  还想要往后说,那就真的有点没把握,还是算了。小舅子要求有点高。
  姜常乐可比周澜脸皮厚,人家相当自信:“进士老爷,状元老爷的姐姐。”
  姜常喜不觉得自家弟弟办不到,人家那是心疼兄弟:“别把目标定那么高,太辛苦了,我可舍不得。”
  就看到常乐雄赳赳地:“做人怎么能没有理想呢,目标很高吗?”
  狂的呀,姜常喜怕把风吹跑了。
  小舅子那个样子呀,让周澜觉得自己很不怎么样。
  就听常乐还在傲然的表示:“哼,状元姐姐而已。”
  姜常喜不想打消孩子的积极性:“对呀,有更高的咱们常乐也能办到,我可等着了呀。”
  常乐大方的表示:“在等我几年。”
  说着人家去读书了,话虽然说得很轻松,不过努力还是需要的。
  姜常乐翻书的时候,都心急火燎的,万一考不上的话,人丢大了,拒绝去想。
  心说,常喜应该知道,我如此夸口是在让姐夫竖立远大的理想吧?
  这时候有些话那是吹出来的,可如今却要为吹牛开始努力了,牺牲大了呢。
  周澜也很苦逼,才有了考秀才的资格,就被小舅子的远大理想打击到了,书还得继续读。
  周澜带着小媳妇小舅子回庄子,因为县尊大人身份特殊,二姐夫那边,都没有过去拜访。
  反倒是在县城转悠了一车杂七杂八的玩意。看的出来心态很轻松。
  若不是常乐觉得别人看着他们一行人的眼光奇怪,估计还要继续在转悠点呢。
  别人不认识他是姜三老爷府上的小郎君,可他们认识周澜这个姐夫,跟着周澜身边的还能是谁,想到这里,姜常乐麻利的上车,啥都不买了。
  人家常乐说了:“我想师傅了。”
  周澜心说,你想的可真是时候,师傅得多感动呀。
  常乐心里懊恼,怎么就忘记了这个呢,亏得自己还掩耳盗铃,安慰自己别人不认识自己是谁呢。
  姜常喜心里也笑,常乐终于醒过闷来了。
  庄子上,老远的就看到河边垂钓的师傅。
  轻快的马蹄声过来,常乐整理好衣服,恭恭敬敬的给先生见礼:“师傅。”
  文摘先生上下打量自家小徒弟,这绝对不是友人口中那个脱跳,搅合县城乌烟瘴气的小弟子。
  自家弟子每一步,每一个表情,那都是大家子弟的风范。
  常乐再次躬身行礼:“先生。”
  先生这才回过神来:“不用多礼,这几日过的可还好。”
  常乐:“县城繁华喧闹,同这里的怡然清净略有不同,不过弟子的心都在学习上。”
  姜常喜同周澜一同看向一板一眼说话的常乐。你这话说的,自己相信吗?
  先生看着弟子面不改色的说瞎话,心下哼了一声:“哦,想来学问没有落下,这几日都学了哪几个字,大字写的如何,先生我帮你看看。”
  常乐面色一僵:“先生,您还没有问过姐夫考的如何。”
  那又何须再问,考的如何,还能后悔不成,还能重新考吗?
  先生:“考的如何都是要继续读书的,松散了好几天了,还不回去好好休整,下午就开始上课。”
  常乐:“听先生的。”扭头脸色就耷拉下来了,孩子苦呀,我的大字可怎么办。
  周澜同姜常喜失笑,这才上前一步,拜见老师。
  先生挥挥手:“该干嘛干嘛去,扰的先生我的鱼儿都跑掉了。快回去,让大贵收拾一桌子饭食,还等着上课呢。”
  姜常喜躬身行礼:“是。”
  周澜:“先生,弟子觉得还不错,或许能博个名次也说不定。”
  先生挑眉:“哦,信心很足吗,你这是觉得找到了学习的诀窍了嘛?”
  周澜考虑了一下,别人的诀窍他不知道,他自己还是有那么一点点的。
  同先生认真的说道:“要知道心疼媳妇,这能算一条吗?”
  先生黑脸,教出来这样的弟子,他是不是要死一死呀:“考试心得,心疼媳妇?你可真是出息了。”
  周澜抿嘴一笑:“先生。”竟然带着撒娇了。
  先生觉得身上鸡皮疙瘩都起来了。挥挥手把弟子给打发了,这么肉麻的弟子,自己走眼了,不该收的。
  更不该心软,投机取巧这等小道,不可取。
  话说没有给人当先生以前,文斋先生从来不认为自己是个溺爱弟子的。讲究的是学问扎实,才华横溢,胸中有墨。
  有了弟子才知道,他即世俗又功力,还没什么原则。可悲可叹呀。
  周澜也觉得自家老师嘴硬心软。
  考试以前,常喜磨着先生给扣题,先生一直说投机取巧,从来不应的。
  不过做题的时候,周澜就知道,先生还是放水了,好几题都是出自孝经。
  显然先生还是帮着扣题了,而且罚抄的还是女弟子。先生对他关心的相当婉转。
  如今想来,先生何止学问了得,这曲曲折折的心思,怕是每一个环节都料到了。
  考试的时候周澜顾不得想那么多,出来之后,心思老复杂了。
  学问之道,太高深了,他要同先生学的又何止读书。先生连自己会替媳妇抄书都给预料到了呢。
  难怪先生从来不同常喜讲书,可先生每每都要得意女弟子最过出彩,怕是他们三个同先生学的东西都不一样。
  更体会到了先生让他们夫妻和睦的用心。
  
 


第106章 无需担忧
  不过几日没有在庄子上,常乐回来之后就乐坏了:“我突然就发现,这里哪哪都好。比县城好多了。”
  手里抱着的就是回门时候,姐夫送的发音盒。空旷寂静下,叮叮咚咚的音乐声,越发的清脆悦耳。
  周澜心说,那是自然的了;  县城里面可淘换不到发音盒。
  结果就听姜常喜问道:“那改日咱们就别去县城了。”
  姜常乐立刻反驳:“那怎么成呢,做人要言而有信。咱们都答应二姐姐了。”
  看来自己科考的时候,这姐俩玩的很不错。这还把他们自己约出去了。
  姜常喜:“所以话不要说的太满。”人家借机教孩子呢。
  把小舅子打发到先生那边,先生需要弟子的陪伴。
  周澜终于能够拉着媳妇说说话了。
  四目相对,突然就感觉说什么都是多余的。
  周澜:“我会继续努力读书的。”
  不然还能做什么,姜常喜拿起来账本:“那是自然,这次县考感觉如何,紧张吗。”
  周澜:“在府上的时候,做题习惯了;  倒是不紧张,大贵做的零食很方便。”
  跟着凑到姜常喜身边,情意绵绵的开口:“谢谢三娘为我准备那么多,之所以能如此顺利,三娘功不可没。”
  姜常喜不抢人家的功劳:“那个,你若是什么都不会,咱们准备的怎么充足也白瞎的。”
  两人都在努力,奈何气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