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科举相公家的地主婆 >

第418章

科举相公家的地主婆-第418章

小说: 科举相公家的地主婆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然后姜常喜就调整心态,在姜姜能够处理的范围内,一点点放权了。
  甚至庄子上的事情,若是圆圆能够处理,姜常喜都放权了。
  先生倒是没有嫌弃姜常喜打乱他老人家教导徒孙的步伐,觉得孩子们学习的时间少了。
  人家还嫌弃姜常喜:「你对常乐若是也如此放一放,也不至于,我们师傅如今远隔千里不得相聚。」
  说的好像劳燕分飞一样。姜常喜还是棒打鸳鸯的那个。
  姜常喜:「常乐过来不容易,您回京城还不容易吗。」
  先生:「那不就是小时候没有锻炼出来,现在才撒手让他扑腾的吗。」
  姜常喜:「先生这话说的好接地气。」
  先生立刻闭嘴了,这个女弟子当真是不讨人喜欢。
  好吧,最后姜常喜就发现,自己似乎被架空了。这才多大年岁,要当老封君了。
  除了小言,小慎还在她身边,小谨,小行,如今都跟着人家姜姜身后跑呢。这可真是很了不得女郎呢。
  姜常喜:「我这就当老夫人,荣养起来是不是太早了。」
  小言:「您只当是自己是掌舵的,心里会舒服一些。」
  合着你也看出来我心里不舒服了。
  姜常喜:「我到是不是争权。」
  噗嗤小慎就笑出来了,然后:「女郎能干,夫人自然是高兴的,夫人莫不如去找老夫人,出去骑马吧。听闻边郡的风光很是不错的。」
  小言:「其实您在边郡,也没有好好的欣赏过这边的风光呢。」
  姜常喜:「说实话,是不是姜姜给你们好处了。」
  小言扭头就走:「我去让人准备出行的事情。」
  小慎:「夫人,您想多了,女郎就是心疼您成日操劳不容易。」
  姜常喜:「那就是被人策反过了,跟你们说,一朝天子一朝臣,你们还是长点心眼吧。」
  换来小慎再次的笑声。
  在
  夫人身边呆的久了,总是要挑战一下他们的业务水准,说不得晚上小言就让她自我检讨呢。
  话说最近夫人有些闲,小言都看出来了,有时候会特意同夫人说说话。
  人家姜常喜还真不是被这点事束缚住的人,这片事业交出去了,人家可以开辟新事业。我还年轻,再创业就是了。
  就比如,这些边郡官眷,姜常喜向来把她们的排挤当做是自己太优秀,被这些人嫉妒了。
  然后就是想要赚她们的银子,只有这样的打脸,姜常喜觉得才是真正的胜利。
  原来的时候忙,没时间,现在姜常喜觉得挺闲的,她应该可以着手这件事情了。
  至于具体计划,姜常喜还没有,左不过吃穿,消费。弄化妆品就算了,人家姜常喜宁愿自己独美。
  美丽别人,尤其是这群孤立她的女人的事情,她才不做呢。
  所以人家姜常喜给常乐去信,让他在京城置办了最流行的布料,还有最流行的衣服款式,头面首饰。
  说真的,常喜这封信,挺为难人家常乐的,这不在人家姜小郎君知识范围之内。
  常喜这边东西还没到呢,就开始给自己造势,人家要开边郡最流行的成衣铺子。
  说真的消息出来,这些女眷都不以为然,谁家没有个布料行?都号称京城最流行,哼。要不是给郡守夫人面子,人家都不抬眼皮看你。
  人家姜常喜弄成衣铺子,思路当真是非常不一般,先自己弄了几个话本子,然后找先生帮着润色。
  先生看着女弟子的眼神都是凉的:「你觉得先生我就这样的水准,帮你润色这种,上不得台面的东西。」
  姜常喜:「先生这话就偏颇了,怎么就上不得台面了呢。自古流传至今的,不是您的那些孤本,都是这些荡气回肠,感人肺腑的民间故事。」
  先生嗤之以鼻,民间故事,女子也说得出口,那是艳俗话本:「哼。」
  姜常喜:「先生,您这么想,弟子这也是为了带动咱们边郡的经济。」
  先生:「话是不是说的大了。」忽悠谁呢,这能带动经济?
  姜常喜:「先生至少弟子在做。」
  先生拿着女弟子大白话文,拿起来三次,都没看进去,甩在桌上:「实在丢人。」
  姜常喜:「先生弟子也不敢要求您全本润色,只是在这些故事的女主穿着,首饰的地方,您稍加润色,言语要华丽一些,形容要震撼一些,最好让人听了就忍不住想要拥有。配上诗词那就更好了。」
  姜常喜:「您看,您用语言,带动当地流行,是不是促进经济发展。」
  先生就那么冷飕飕的看着女弟子,就这,还只是的要求,还不如通篇改了呢:「你也是让为师长了见识,如此文雅,高洁的学识,竟然让你用来牟利。」
  促进发展,你是个人牟利。
 


第1054章 先生的一己之力
  姜常喜:「先生,您得这么想,能够有利用价值,那就是学识,最高洁,文雅的最好体现。」
  跟着:「不然多文雅,高洁的学识,都流行不起来。」
  而且这就是最好的说明,你看,她这些话本子,在边郡多流行?比那些学识耳熟能详。
  人家姜常喜做的绝对不仅仅只有这些,不光找先生润色,还让人当成段子在茶楼,酒楼里面说,而且排了戏。
  你看,铺子还没有着落呢,这架势已经撑起来来了。
  说书的在茶馆里面,吐沫横飞的开始了头一波宣传,可以说是先火了一波,先生的文笔更是火的一塌糊涂。
  姜常喜头一次对先生的文笔心服口服,但凡先生笔下描绘出来的裙衫,首饰,那就没有一样不让人迷醉的。
  不愧是大先生的文笔。
  最近先生都羞于出门,老友相请先生都不出面了,人家先生那是真的没想到,女弟子为了这点破事,无所不用其极,竟然在外宣传,这些话本子是文摘先生指正过。
  多丢人呀,他老人家的文辞,竟然用在这种艳俗的话本里面了。这辈子的脸都丢光了。
  人家姜常喜一点不认为错了:「弟子也是实话实说吗,那些词,那么好,还是先生您写的呢,弟子都没有说仔细,弟子这都有盗窃您文笔的嫌疑。」
  跟着:「要知道,这是学识界里面,非常让人不齿的事情。这都是您的荣耀。说您指正而已,那真是盗用您的文笔了。」
  先生:「千万别客气,千万别都说了,光指正,先生我就羞愧万分,你偷的好。」
  不然他更丢人,帮着看看就算了,若是当真宣传有他的文笔,不用见人了。
  姜常喜见先生生气:「先生,您只当是宠弟子一次,弟子被这群女人挤兑如此之久,赚他们点银子,出出气。」
  跟着:「以后咱们回了京城,边郡这块的事情,没人知道。而且那些诗词,多好呀,广为流传,比您写的那些论呀,证呀的,流传的要广。」
  先生冷哼,能一样吗,能放在一块说吗,看他那些文章的人,都是什么人?
  再看看这些艳俗的话本子,看的都是什么人?层次能一样吗,他需要这些人捧着宣传吗?
  而且,糊弄谁呢,别的东西,流传或许不会如何,可这种艳俗的话本子,流传最快,没准早就流传到京城了。
  你看人家先生当真是什么都有数的。都怪自己,当初误信弟子,那个为了什么经济发展。悔不当初。
  姜常喜还说呢:「您要是觉得不好意思,回头,我去找您的老友们帮着雅正。」
  先生那是被女弟子给威胁住了,这么丢人的事情,你还要祸害多大的范围呀,可自己一个人的名声糟蹋吧。
  先生几句这样在挽救老友的路上狂奔。弟子哪来什么本子,都帮着填词做赋。
  好在姜常喜也没多大本事,弄出来那么三两个话本子就不错了。
  然后人家的成衣铺子就开张了。而且宣传手法相当牛气,安排了十天的大戏。
  这年头唱曲,说书,听戏的地方,挂着成衣铺子的买卖,那真是不多见。
  不巧这期主打白蛇传,宣传效果太好了,满大街都是穿着白衣裳,青衣衫的女郎。
  先生更不出门了,人家先生说了,这些女郎为了个故事,为了件衣服,都没有讲究了,成天一身白,弄得边郡成白天都闹鬼是的。
  先生对着姜常喜连说了好几声:「祸害,祸害呀。」
  姜常喜也感觉不太好,富贵人家还好,没那么多讲究,想怎么穿就怎么穿了。人家白衣服穿的俏,青衣穿的飘逸。
  满大街都是妖娆的蛇精。
  官眷不一样,人家穿衣服有规制的,不能随便穿白。所以人家为了一身白衣赔了红腰带,脑袋上簪花,红的,鞋子也是红的。
  那就是没有修炼出来审美的蛇精,看了闹眼。
  姜常喜就看了两位这般打扮的,就不敢出府了,她也害怕,这还不如一身白呢。
  不过人家小言说了,这样挺好的,咱们铺子里面的皂角卖的特别的好。
  穿白衣服吗,不禁脏,大伙洗衣服的成本都跟着上来了。
  先生都逼着姜常喜赶紧换一个话本子了。而且人家上赶着帮着姜常喜润笔。
  尤其是在服饰上下了功夫,可以说先生凭一己之力,扭正了被自己女弟子带歪的审美。
  如今大街上女郎们的衣衫终于正常化了。还是百花争艳的好。
  先生松口气,人家姜常喜还说风凉话呢:「先生原来喜欢这样的。」
  先生气的罚抄姜常喜律法,那么厚一摞,而且连带了,周大人,还有两个孩子,可见先生气的不轻。
  当然了主要是让姜常喜明白,经济发展,也得依着律法,满大街白衣裳这种事情,以后不能出。
  可谓是用心良苦。
  可怜他们一家四口,每天抄写律法到半夜。听闻先生还找了其他的地方的律法,给他们准备着。
  圆圆:「娘,以后咱们还是要听先生的话的。」不然太悲惨了。
  姜姜安慰姜常喜:「娘,还是值得的,这个月铺子的收益很是可观。」
  姜常喜:「那是,娘前期铺垫的好。看着吧,这一万两银子,我定然是要在这群女人身上赚回来的。我看谁还说我败家。」
  姜姜:「娘若是生气,我同圆圆可以帮娘出气。」
  姜常喜:「那还是算了,我觉得我这样报复回去还是很有意思的。」
  关键是还能顺便聚财。这点姜常喜那是很追求的。
  周大人佩服夫人的本事,更要感谢夫人的折腾,不管如何,边郡的经济,确实活泛了,可以说有夫人多一半的功劳。
  又一年临近年关的时候,听闻各地过来边郡听戏的,把边郡的客栈都给住满了。
  人家就说了,为何听戏非得来边郡呀?请戏班子回去不就好了嘛?这年头的有钱人,都是这样的。
  知道的人就会说,因为郡守夫人同这些戏班子都签了契约了,唱她的话本子,至少要留在边郡两年。
  流行这东西,靠的都是宣传,而宣传这活,不光是郡守夫人做的好,郡守大人做的更好。
  人家就抓住这个机会了,把边郡弄得热热闹闹的。
 


第1055章 君子报仇
  先生看到如此盛况,帮着弟子写东西的时候,脸色都缓和多了。不过抄律法的事情依然在继续就是了。
  说起来圆圆同姜姜来边郡的时候,周大人路上带着两个孩子骑马,还前面绑着一个,后面绑着一个,怕孩子抓不住掉地上呢。
  如今人家圆圆小郎君没有大人跟着都敢驰骋边郡。姜姜的马术,那也是飒爽英姿的。
  姜姜更是长成了花一样的小姑娘。用姜常喜的话说,让人看了忘忧。
  边郡四年,孩子都七岁了,翻过年孩子就八岁了,姜常喜就感叹年华易逝,岁月不饶人,自己这就要二十六了。
  小言掰扯手指头算:「夫人,不是二十七吗。」
  姜常喜瞬间翻脸,会不会算呀:「那是虚岁,我算的是实岁,说起来,说我二十六还亏了呢。」
  跟着:「以后别说小郎君同女郎八岁,那不过是六岁而已。」
  好吧,孩子小,说明当娘的岁数小,小谨,小言都是理解的,可这么说出去也让人笑话。
  这年头,都讲究虚岁,落地就一岁,没人讲究别的。夫人说的实岁,大伙都不懂。
  可姜常喜计较这些,她还是花一样的年纪,出门这个岁数的夫人们,都在说老了,不如那些小姑娘鲜嫩。
  甚至还有人在身边安排了十五六的小姑娘,为的什么不言而喻,那真是听了就让人生气。看了让人上火。
  最近周夫人在府里给丫头们宣传的都是,生理知识。生孩子的最佳年纪。
  弄得郡守府上下,都在说,夫人大概是心急于子嗣传承。都有人为夫人请大夫了。
  周大人都说,莫要心急,该有自然就有了,再说了,他们都有了双胞胎,余下的都看缘分吧。
  姜常喜那真是要冤枉死了,她多想不开还要孩子,她是给人赔礼道歉还不够吗?
  可你说,就解释不清楚了,能怎么办。这锅就这么背了。
  两个孩子还要过来刷一波:「是我们让母亲失望了吗。」不然为啥要刷小号。
  姜常喜都不敢在计较岁数了。她以后再也不敢闲的蛋疼,瞎折腾了。
  安抚两个孩子,姜常喜费了老大功夫了。好不容易才让圆圆同姜姜相信,即便是生孩子,也是为了让他们不孤单。
  圆圆:「不生,是因为,娘觉得我们可以自己玩。」
  姜常喜点点头:「对。」姜姜:「万一我们觉得我们需要玩伴呢。」
  姜常喜头疼:「那不是你们该考虑的,这个要我来决定,可爱你们这事,那肯定是不容置疑的。」
  最后周夫人肉麻的话,说的两个小的羞涩的跑开了。
  姜常喜黑着脸,我对周大人都没有如此殷勤小心过。这要不是亲生的,你看我能这么哄着不?
  所以周府的小郎君同女郎,没人不知道那是什么存在。那是夫人的眼珠子。
  姜常喜自己都说,生什么呀,再生我就是二郎神了,得弄个三只眼,不然对孩子不公平。
  周大人那边就笑,得,不用他安抚夫人了,圆圆姜姜就帮着搞定了。
  对于生孩子的问题吗,如果夫人愿意,周大人还是愿意配合的。当然了最好不在边郡这块。
  周大人带着夫人同一双儿女出去凑热闹,看到边郡的盛况,先生也不再羞涩于那些艳俗话本子了。
  还能忠恳的表扬姜常喜两句:「边郡的现状况告诉我们不要小瞧女郎。」
  姜常喜骄傲了:「先生,您承认弟子做的不错了吧。」
  先生看不得女弟子得意:「我是说,让圆圆同我那便宜的大弟子,不要小小瞧女人记仇的小心思。」
  姜常喜:「先生,您这话有失共准。主要还是您润笔精彩。」
  先生:「难道这一切不是因为,你对这些官眷排斥你的报复心思吗?」
  这个从根源上说,也没有错,姜常喜:「可能力上,也要跟得上。先生您觉得呢。」
  先生:「能力如何且不说,圆圆呀,记住不要小瞧女子的报复心。」
  姜常喜:「先生您又何必这副被女郎伤害过的口气。」
  这话说道一半,让周澜给捂住了嘴巴,没办法,真的不想一家子一块抄写律法了。
  这二年随着先生年纪长了,心眼倒是真的不大了,这点周澜这个大弟子都瞧出来了。
  先生一声冷哼:「让她说,我倒是要听听她的高见。」
  姜常喜还是识时务的:「先生,弟子是说,前面那个最大的客栈,就是弟子的,过了年就盘给别人了,咱们趁着还是当家的,过去吃一顿好的,叫最好的说书先生给先生说一出话本。」
  先生:「你还是让先生我舒心点吧,找间隔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