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科举相公家的地主婆 >

第402章

科举相公家的地主婆-第402章

小说: 科举相公家的地主婆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牲口多,意味着,街上都是牲口粪。边郡街道环境真的不太好。
  人家姜常喜瞬间就找到目标了,她可以在运输这块整一整,在街道卫生这块整一整。
  虽然说事不大,赚钱目前也可能不太多,可知名度高,绝对,对得起自己如今这个郡守夫人的高度。
  这就是一大半的公益事业,怎么就没想到呢。当然了,还有背后的利润。
 


第1013章 高光时刻
  姜常喜开始同郡守大人面前进谗言:「边郡如今哪都好,可就是街上的卫生不成。同京城真的不能比。而卫生的治理,不光是环境好坏,还牵扯到疾病的传播。」
  为了发展自己的事业,人家姜常喜讲的可仔细了。
  周澜挺重视的,可也无可奈何:「那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总不能不让牛马进城吧。」
  姜常喜:「虽然不能限制牛马进城,可,可以做些措施的吗,咱们可以让人长期打扫。」
  周澜:「郡守府虽然说比刚来的时候多少充裕了一点,可这钱真没有。」
  姜常喜:「看周大人这话说的,咱们作为在郡守城中的一份子,为城里做点贡献那都是应该的,一点银钱的事情,作为家属,我愿意为咱们郡守城里面的居民做个榜样,先捐五十两银子。」
  周大人抽抽嘴角,五十两这事,可做不成:「我还以为你把这银子包了呢。」
  姜常喜:「还是那句话,地主家也没有余粮了。另外就是这样的事情,那是很露脸很得人心的,我怎么能一个人笼络了呢,我要给大家表现的机会。」
  周大人再次抽抽嘴角,夫人的性子,对家人很大方,对外人,那真是无利不起早的,这点他还是了解的:「那真是辛苦夫人了。」
  姜常喜感觉自己头上都是圣洁的光芒:「都是为了边郡的发展与繁荣,周大人客气了。」
  跟着人家姜常喜就开始仔细的说:「咱们出钱,肯定也会出力,弄出来一套最适用的流程方法,保障城里的卫生。这个是必须有的。」
  跟着:「不过还要请郡守大人帮忙发布一些相应的条例,毕竟光靠人捡马粪,牛粪,那是不长久的,还要大家都把卫生这块重视起来。对吧?」这就是要求周大人办的。
  周澜点点头,真的很有道理,没觉得有坑。夫人的枕头风,很让人难以拒绝的。而且一听就知道,夫人盘算了不是一日了。因为计划,条理太齐全了。
  周澜:「我会让衙役巡街的时候,顺便宣传卫生知识。做个预热。」
  那绝对是不够的,没法增进郡守城池的经济,那就没有动力。这事还要有足够的动力。
  姜常喜:「说服为主,教育为辅,为了让大家更好的配合,我觉得可以相应的有些惩处条例。」
  周澜这次真的没能跟上夫人的思路:「何意。」
  姜常喜:「说了不听的那种,就罚银子,郡守府没准能靠着它富裕起来呢。」你看,动力不就来了吗。
  跟着:「您看这银子我可没惦记。都是你们郡守府的。」
  周澜眼睛都亮了,这次人家看的比夫人都远,这是要把郡守城盘活的节奏:「那夫人惦记的是什么。」
  没道理这么积极配合,什么都不图吧。
  姜常喜就傲娇了:「我是郡守夫人吗,我能甩出去一万两银子呢,我可能就这个高度。」
  说完自己把下巴颏子都昂起来了,我怎么那么了不起呀。周大人崇拜的看着自家夫人:「确实了不起。」
  人家没说的是,夫人拢财的本事最了不起。
  然后离开周大人视线之外,姜常喜就把府里的人召集起来了。这事,可不是一个人能够完成的,要发动起来,要预热,要高调。要整事的。
  首先,钱不能自己出,毕竟是公益吗,要让所有想要露脸的人,都有参与感。
  这个具体操作,那就是郡守夫人靠口碑弄个宴会出来。
  小言,小慎去准备这个,整个郡守府都跟着忙起来了。
  然后就是想要赚银子,提前做的准备,这个才是重中之重。
  姜常喜带着小行,小谨直接去针线房了,小
  谨多能耐的本事,看着自家夫人设计出来东西,楞看不懂什么玩意:「这……」不懂这玩意能做设么用。
  姜常喜笑眯眯的:「发大财的,咱们不能跟着白忙活。」那不是你家夫人的风格。
  小谨眉头都散不开了:「夫人总得告诉奴婢这到底要做什么用,奴婢才好做出来。」
  姜常喜怕着小谨的耳朵,嘀咕两句。小谨那张脸都青了,最后憋红了,然后给自己鼓气:「夫人奴婢会做出来的。」
  姜常喜:「别委屈,做出来,夫人给你发银子。回头咱们召集起来一些绣娘,全都开始做这东西,放心肯定能用的上。」
  小言:「夫人,奴婢觉得用处不大。」
  姜常喜:「咳咳,那就等咱们同大人回京城的时候,留着给大伙发纪念品用。」
  小谨,小言心说,那就是无论如何都要丢人到底呗,马粪兜兜,亏得夫人敢想。
  到处都是牛马,谁家兜的起。谁家没事兜这玩意,夫人就等着被人笑话,出洋相吧。
  大家都是这么认为的。姜常喜的卫生计划弄出来的时候,先生同姜三老爷都不太看好。
  主要是边郡这个地方,到处都是牛马,管理不容易。
  可姜常喜老神在在的,人家就觉得没问题。
  等周大人在衙门商量出来具体的条例的时候,姜常喜在城外弄了一块地。
  弄了个牲口寄存处,最主要的是,那边还收集牛粪,马粪,一筐子俩文钱。
  所以,郡守夫人宴会上筹集来的那点银子,都用来请人清扫城里路面,铺垫路基了。
  马粪,牛粪之类的,根本就不用人打扫,街上都是拿着框子捡粪的娃娃们,一筐两文钱呢,别说城里的,城外都有人捡牲口粪。
  郡守府人做的最让人佩服的就是,明明这事是郡夫人提议的,可这些捐来的银子,人家交给将军夫人监督管理了。
  人家就没沾这钱财的事。谁不佩服一声,高风亮节呀。
  人家真不是打着各种名誉捞钱的。这就叫功成身退。
  结果人家将军夫人战战兢兢折腾这点银子,想着怎么安排这些人打扫街道的时候,人家姜常喜那边都开始日进分文了。
  因为进城的话,马匹,牛羊排便总是不受人控制的,偶尔衙役们逮到了,为了小惩大戒总是会罚银子的。
  所以这个寄存处的存在意义就大了,花一文钱,总比进去被罚的好。
 


第1014章 贼漂亮的成绩
  若是你非要有急事,人家还有拴在牛马屁股后面的粪兜兜,方便携带,容易处理,那真是急人所急,需人所需。
  收钱都不多,对于有钱人,人家有高规格的待遇,喂马,洗马那是另外收费的。
  对于平常人家,就是寄存,简单方便。寄存处还配备客栈,食肆,快餐。
  那真是只有你想不到的,没有人家没准备到的。人家打出去的招牌,是为我们共同的家园。
  就这标题,足够新鲜到,让来往行人,客商驻足。
  郡守夫人那是不出手则已,出手就来了一波的大的,贼漂亮。
  另外就是那些粪便,人家姜常喜都珍而重之的运到自家庄子上沤肥了。
  本来没人看重那玩意,可自从知道是郡守夫人花银子买的这些粪便。大伙就不那么想了,这事值得琢磨呀。
  那么聪明的郡守夫人,就不能做瞎折腾的事情。
  而且那些人私下里面都打探过郡守夫人的,人家郡守大人嘴里的经营有道,那可不是瞎说,这位就没做过亏本的事情。
  结论就是,这些粪便定然是有大用处的,大伙都在琢磨这事,到底什么用途,值得,郡守夫人两文钱一筐的收购。
  虽然还没有准确的消息,可不耽误这些往钱眼里面钻的人,先分一杯羹,咳咳,一部分粪,人家要研究其中的奥妙,怕下手晚了吃亏。
  然后郡守府里面就不小心传出了,郡守夫人庄子上的粮食产量高。靠的就是这些粪便树叶同草木灰掺和在一起,经过掩埋发酵,最后放在庄稼地里,给庄稼施肥丰收的。
  传说很详细,这就很让人心动。而且人家不认为是不小心泄露出来的,大家都在想,定然是哪家出手了,打探出来的消息。
  说真的周澜若是这样正经宣传的话,不见得有人听,不见得有人愿意费这事。
  可这消息那是无意中透漏出来的,那是郡守夫人经营庄子最大的秘密武器。那就是勾着人想要试一试。
  最后听说传出这个消息的人,已经被郡守夫人用雷霆手段,咔嚓了。
  那这消息就珍贵了,信不信也得先试试。
  尤其是听到郡守夫人送给齐家夫人的礼物,就是往庄子上送的一车车味道奇怪的东西之后,大伙都信了。
  没看到吗,车子边上一群人围着护送过去的,肯定是珍贵的东西,不然何至于如此。
  所以这牛马的粪便就更值钱了,自家有牛马的,人家想了,不耽误功夫,没啥花费,试的起。
  还有不差银子的,两文钱一筐的玩意,郡守夫人收的起,他们也收的起。
  万一是好货,不能让郡守夫人独占鳌头。
  造成的结果就是,姜常喜两分钱一筐后来都收不到粪便了。这可真是谁都没想到。
  看到边郡的环境卫生好,姜常喜就说,这真不是她一个人的功劳,那是边郡这些人众志成城的结果。
  周澜拉着孩子们出去用饭的时候,都发现了,城里干净多了。
  唯一不好的问题就是,那些拿着框子追在马屁股后面打架抢粪的不太好。不光环境要文明,精神也要文明吗。这是自家夫人的原话。
  不过这个有困难,边郡这地方,出门妇女都预备擀面杖,文明不起来。
  姜常喜也想了,什么文明都是有条件才建立起来的,明显边郡如今不具备这个条件,大家都能自保比什么都重要。
  可人家周大人不是这么想的,人家想要把边郡治理的更好。人家弄了个特殊的‘讲理处。
  不是不让有纠纷,可你得到固定的地方去处理,去讲道理,若是非得用拳头讲道理,
  边上有人当评委,不能伤人性命,这是前提。
  说真的,有本事的人,人家周大人直接就介绍给边军了。这些那是潜在力量,那是人才,边军那地方,最适合火爆脾气的人。
  没本事,好动拳头的人也给送去了,人家周大人的原话,让你进修一下子,省的成天找亏吃。
  你说姜常喜不过就提了个头,人家周大人就能顺着这个友好的方向,弄出来自己的发展趋势。
  听闻最近,人家官衙那边在准备一个什么武艺傍身的展示节。说是会两手的都可以上台展示。
  人家为了凸显边军的尚武特色。
  这事是周大人针对‘讲理处,弄出来的鼓励大家学武的。怕边郡这地方因为自己太讲道理,弄得大家都不习武。
  等到姜常喜弄出来城里通勤的马车的时候,边郡城里面的变化,让一辈子在边郡的齐舅舅都不敢认。
  骑马从关口回来,愣是在街上徘徊好久,哪哪都不适应。处处都那么新奇。不知道的以为到了什么繁华之处呢。
  虽然说都是扯淡的玩意,马屁股上的兜兜,扯淡的很。可你说城里真的干净了。
  齐舅舅同齐舅母感叹,也就是现在,关口那边武器精良,设施完整,不然这边郡城多繁华都没用。
  人家齐舅舅没说的是,敌人来了,可不会把马屁股上兜上兜兜在进来,践踏你边郡城。
  齐舅母明白这话的意思,这边郡三两年就被骚扰那么一回,都习惯了。
  所以边郡这边留不住人口,但凡有门路的都走了。
  如今边郡城有学堂,过来这边学本事的少年郎都多了,变化是肉眼可见的。
  谁都知道,边郡能够如此,是因为关口那边稳妥,够让百姓心安,所以稳定。
  齐舅母:「外甥女姑爷做这事,心里有数的,关口没有建成的时候,你看他着手过这些吗?」。z。
  齐舅舅满脸的英雄迟暮心态:「可叹我几十年戎马,不如人家脑子好。」
  齐舅母:「也不必妄自菲薄。这不是一个人的功劳,是上面有治理边郡的决心,是咱们边军这边够配合,自然了,外甥女姑爷的确有本事,也分不开的。」
  齐舅舅想的深远,边郡,不富裕还被骚扰,被惦记呢,如今富裕了,那不是招贼吗:「肉肥了,总是招人惦记的,怕是要起祸端。」
  齐舅母看的开,穷困潦倒的时候,不是也没能躲开吗:「总不能一直那样的。怕被狼惦记,还能总让自己饿肚子不成?」
  本事不够穷富都是别人眼里的肉。本事足够,那就是自己说了算的。
 


第1015章 名利双收
  齐舅舅感叹,自己没有老妻的心态好:「想来上面也是这样想的。我们这些老将,怕是要放马南山了」
  齐舅母:「国泰民安,你做什么都好。」英雄迟暮什么的,人家齐舅母直接就给拍飞了。
  成天的出去打打杀杀,头发都白了,还不够吗,找个安稳的地方,过上些年岁,没什么不好。
  这都是托了外甥女的姑爷的光。齐舅舅得说,老妻说的对,这不就是他们的追求吗。多少年盼来的。
  齐舅舅望着关口的方向:「我总不会比年轻人差了。扯了后腿。」这就是不肯错过这个扛枪杀敌的机会。
  齐舅母就黑脸了,多大岁数了,还想要同年轻人一争高下。
  人家周大人可不管这些,边军如何,关口如何,人家真的就没在关注过。只要知道他边郡足够安稳就够了。
  人家一心抓教育,没事还弄个催生,催婚的小段子,让说书人到处宣讲,这都是为了人口能够增长,人家就折腾自己本分内的那点事情。
  这也就是周大人,成绩做出来了,上下协调的好,内外协调畅通,不然你看别人做这样的事情,能这般顺利吗?
  看的一群下属都佩服,郡守大人年轻,能折腾,也折腾的起。他们当真是比不了。
  主要是人家那想法,一个接一个的,他们也没有这么好的脑子。
  姜常喜那边捣鼓自己的事业,那也是名利双收。
  谁不知道,边郡的城池,有如今这个模样,是人家郡守夫人提出来的。
  将军夫人费心费力的攥着那些捐款,都没有人家郡守夫人一个提议来的让人恭维。
  这群夫人北地里面没少吐酸水,可嫉妒吗,嫉妒不来的。她们真没这本事。最主要的,她们是受益者,如今去城里走动,都敢下马车了,不担心,地上都是牛马粪便。得说,这是周夫人给他们的便利。
  姜常喜也骄傲,如今京城都没有公交车,而边郡有。她折腾出来的。
  挣钱多少不说,那真是倍感荣誉,用姜常喜的话说,这地方我能扑腾。比在京城放得开。
  京城那地方,弄个小食嗣,都让那么多人惦记着,姜常喜那是真不敢有动静。
  周大人也能感受到,自家夫人在边郡比在京城活跃多了。京城的时候,夫人更多的还是在内宅折腾。
  到了边郡,内宅夫人直接就交给小谨她们了,折腾的都是外面的事情。
  别看依然没有什么朋友,可真敢想,真敢折腾。
  这不是下属已经找他这个郡守好几次了,下属说了,夫人的车行,是不是要收到官府手里,在夫人手里不合适。
  周大人也觉得不合适,可自家夫人才开头的买卖,他就这么过去说,不合适。摘果子摘到自家人手里,周大人下不去手。
  下属那边苦口婆心的劝:「大人,这不光是郡守府的事情,也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