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举相公家的地主婆-第38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当先生的威严都没有了。扫一眼圆圆,又给记了一笔。
年节的时候,先生高兴喝多了,都在感叹,带你们三个的时候,都没有现在这么费心。
常乐也不敢说,那是您纵容他们两个的结果,自找的。
姜常喜:「先生,我们三个弟子多懂事,哪有让先生费心。」
先生直接扭头不搭理这个女弟子,她最让人费心:「圆圆同姜姜在先生我这里结业,你都未见的能学成,你好意思开口?」估计把在圆圆身上的火气,都散发到女弟子身上了。
姜常喜脸皮厚,不在乎被挤兑两句:「那是我给先生养老呢,不想学成乱跑。我这是贴心。」
先生气乐了:「我真是谢谢你了,我这一世英名呀。」也知道圆圆姜姜的性子大多怕是随了女弟子了,特别抗打击。
姜常喜:「这弟子就得掰扯掰扯,真有一日您这英明毁了,那也是您惯着的徒孙们折腾的,同弟子可没关系,您也没有惯着弟子到那份上。」这点姜常喜那是非常计较的。
先生瞪眼看着姜常喜,你好意思这么说吗?那可是你亲生的孩子。同你怎么就没关系了?
周澜都忍不住开口:「亲生的,不能这么说。」这多对不起自家圆圆同姜姜,哪有那么差。
常乐这个舅舅也是亲的,立刻就说了:「圆圆同姜姜多好,怎么能这么说呢。」
姜常喜就发现了,自己被孤立了。这年节过的有点愁人。
看着那边两周岁的孩
子们:「先生,他们其实都懂事了,您该多喜欢一些。」戒尺该上就上吧。
该懂的都懂了,先生同孩子们解释了,打戒尺,就是先生喜欢你们。所以姜常喜在给自家孩子找打呢。
周澜护着两个孩子:「夫人,孩子们怎么招惹你了。」
不然为何鼓动先生收拾孩子,别以为他没听懂,大过年的这样做可不厚道。
常乐都说:「圆圆同姜姜多乖呀,你不能这么坑孩子。」
先生表示:「我教导孩子,不会被你蛊惑的,拱火没用,不上当。」
好吧,听了先生的话,至少他老人家的两个男弟子消停了,放心了。
姜三老爷在京城,还有姜家在京城的几个郎君在,这个年,周澜同姜常喜过的比以往都热闹。
二姐夫同六妹夫都是在这边过年的,人家连襟三人,做什么都是在一起的。
这时候亲疏远近就看出来了,姜家几个郎君酸,几个妹夫竟然在一起过年?
姜三老爷瞧着小辈们如此,就说了一句,姑爷也邀请咱们过去那边过年的。所以真的不用酸这个问题。
是姜家几位小郎君觉得不方便,不如在自己府上过年,姜三老爷还得在这边当大家长,人家还不乐意呢。
几个郎君听闻这话,看着姜三老爷的脸色都变了,他们酸的是这个吗,他们酸的是,他们姜家在京城有府邸,三叔这个长辈在京城这边,姑爷们过年应该奔着他们姜家来才对,怎么就都过去三妹妹府上了?
你别说,人家酸还有几分道理。按理,应该是奔着长辈的,而且是姜家让他们这些妹夫之间有了连襟的亲戚关系,怎么说也该来姜家才对。
结果姜三老爷就同没听懂一样:「你们放心几个姑爷礼数还是周到的,年初二肯定来拜访。」
人家姜三老爷不会让姑爷让人挑理,人家按着规矩礼仪来定性。
几位姜家郎君都不开口了,这话追究起来不是这么说,六妹夫,三妹夫,二妹夫,过年之所以在一起,那不都是因为,京城这边都是暂居而已。
可既然是暂居过年,人家妹夫之间交好抱团,他们算是岳家,是不是显得被孤立了,别说心胸不太宽广,即便是宽广,那也有点想法,
尤其是姜二姐夫同姜六妹夫的亲大舅哥,小舅兄们。初二过来这边做什么,若是按着礼仪来说,初二他们去保定府好了。
当然了,人家常乐没有这个烦恼,别看同样是姜家郎君,人家愣是同常喜一起的,爹娘在与不在都一样,都没跟着姜家郎君们一起过年。
第961章 丢人的路上
用常乐的话说,先生没给他放假。多好的理由。
姜家那些郎君们心说,先生放不放假有什么区别,你哪年是在家里同他们这些兄弟一起的。他们真的都明白,都懂。
姜三老爷看到儿子那得瑟的小样,都说,早知道我也拜师了。
这样就能同闺女儿子,外孙外孙女一块过年,何苦在这边当大家长。
好在这点事,真的就是姜家郎君内部的闲话,面上大伙都过得去。常乐是常喜带大的,常乐亲近常喜他们都习惯了。
尤其是初二,常乐带着两个小的过来拜年的时候,姜家的郎君们看着两个萌娃的面子,把那点成见都放下了。
换成他们是常乐,也舍不得,脚前脚后追着小舅舅的外甥外甥女。
而且六妹妹怀孕了,六妹夫说了,在那边有三姐姐照看,他心里踏实。
哈,当真是一个比一个说的让人没法计较。
这些当舅舅的还是不错的,给两个娃娃都准备了红封。
没想到,两个孩子虽然年岁不大,可真的喜欢这个。抱着红封就跑。看的姜家这些郎君们都想家了。
自家孩子好像也是这样的,认真想想,竟然好像怎么注意过。
没人知道这些郎君们的忧伤,常乐带着两个孩子,高高兴兴的走人了。
对于拜年这事,两个娃娃那真是上心了,喜欢上了。
然后常乐就走在了丢人的路上,为了红包,圆圆姜姜拉着常乐,差点逢门就进,常乐拉都拉不住的那种。
谁让两个孩子力气大呢。没有防备的常乐,头一次进陌生人家的大门,尴尬的脚趾头扣鞋底子了。
好在都是邻居,看到这样活力四射的孩子,都呵呵的。
有经验的常乐,说什么也不跟着两个孩子串门子了,哪怕是抱着大门不进屋,都不要继续丢人。
那场面都引起来围观了。等到有人直接扔红包的时候,常乐俊脸滴血,尴尬的想要撞墙。
这边有姜三老爷,姜三夫人主事,姜家的郎君们招待姑爷们,也算是宾主尽欢。
姜常喜听到下人说,常乐被两个孩子折腾到尴尬扣脚趾,跑到大街上把两个孩子逮回来的,常乐才算是解脱。
同姜三老爷告状,姜三老爷对常乐说的是:「有圆圆同姜姜陪着你历练多好,以后什么样的场合,还能让你尴尬。」
那倒是,边上同为姜家的几位郎君,怪同情常乐的。
另外就是,对孩子也没有那么稀罕了,这孩子原来可以这么熊。
即便是历练胆量,他们也没有勇气用这种方法,陪着圆圆姜姜去陌生人府邸拜年要红包。
这算是从保定府丢人到京城了吧。
到底是三叔淡定呀,这都能淡然以对。众郎君对姜三老爷佩服的很。
常乐:「圆圆姜姜还要去要红包呢,爹你陪着他们吧。」
姜三老爷撸着胡子:「我还有些许事情没有处理,当真是遗憾的很。没法陪着圆圆同姜姜了。」
常乐幽怨的看着亲爹,所以您说一套做一套是吧。
从这边回去的路上,圆圆姜姜,看到挂着红灯笼的人家,还要进去拜年呢。也就是姜常喜能把两个孩子给按住,不然那是要继续丢人的节奏。
回府就看到大利抱着三个月的娃娃,协同婆婆同探花郎在自家府上呆的那个自在。
用人大利的话说,反正周府是娘家,她年初二要走动的,姜常喜在不在都一样。人家不用招呼。
而且有大福,大贵他们在呢,把她招待的挺好的。弄得周大人以为,她娘还给他撂下了几个妹妹。
当然了,这份自己人的划分,还是让人高兴的。
姜常喜特意让人把姜三夫人请过来陪着付老夫人,虽然不见外,该有的礼数不能差了。
中间的小插曲就是,姜姜同圆圆,愣是跑出去拜年了,周围邻居走了个遍。
姜常喜是等到家里来人拜访的时候知道,自家孩子做了什么的。
大家都是邻居,人家很客气,说是他们失礼了,没有两个娃娃懂事,竟然没能第一时间过来拜访。
姜常喜脸色羞红,明白了,自家孩子为了红包,去别人家陌生拜访了。
坏处就是姜常喜一直在招待客人,而且颇为狼狈丢人的那种,好处就是,收获了一堆的新邻居。人家还说了,翰林侍读府上人家的小郎君,小女娘平易近人。
连着周大人同姜常喜都被夸了。这尽然还沾了孩子的光。
姜常喜抓到俩个个孩子的时候,人家背着兜子装红封的,不用问就知道,兜子是小谨的手艺。
姜常喜收拾孩子也是有办法的:「能收这么多的红包,就应该自己数的清楚数量,行了去数吧,数清楚了才准许睡觉。」
小谨都替小女郎忧伤,这是个不太能完成的任务,怕是吃不上饭了。
夫人可真是下得去手呢。
两个孩子能数的清楚就怪了,本来还想着第二日继续呢,数了一会就开始满屋子藏红封了。有银子,有金子,还有铜板,放在一起让人分不清楚呢。
周大人倒是想要帮着闺女儿子,可惜被姜常喜打发了。敢情接待邻居,在那边给尴尬的不是他。
年节人多总是热闹的,晚上书房里面,探花郎同周澜闲谈,周澜:「你家夫人说过,以后孩子们在一起玩,她定然是大度的那个。」
想到周贤弟府上的圆圆同姜姜那天生的大力气,还有今日的壮举,探花郎不想跟着一起丢人。
更舍不得孩子:「这个事情,还是长辈说了算。夫人都听我娘的。」意思就是以前说的,不算数的。
周澜摇摇头:「付兄,可是一家之主。」
探花郎这个坦然:「自从娶妻之后,一家之主这事,为兄就没有在肖想过。」
周澜还能看不出来探花郎这点心思吗,嫌弃自家孩子了。话说,逢门就去拜年,他也做不出来。
周澜:「不知道大侄子的是不是有大利那样天生的好力气。」
说道这个探花郎满脸的笑容:「虽然说还看不出来什么,不过定然比为兄强。为兄是手无缚鸡之力。」
跟着人家探花郎得瑟了一下:「孩子壮实的很。」
第962章 找家长了
周澜心说,那肯定是大利怀孩子的时候,吃的多。自家有什么好东西,都没有落下大利呢。有他们家家一般的功劳。
他一个大老爷们也不好说一个女人嘴壮什么的。还是留点口德吧。
两人闲话之后,终于说点正事,探花郎:「年前,周贤弟被人称文武全才,当时可是在翰林院一时无两。」
探花郎什么样的人,若是无故不会开口的:「付兄若是知道什么还请明言。」
探花郎失笑:「听周贤弟这话,倒是我多虑了,想来贤弟心里有数。」
周澜:「我谋差事不是什么机密,让人知道不太意外。」因为这个让人背后给阴了。
探花郎:「为兄倒是听说赵兄也在谋外差,好地方就那么多,想来赵兄是多虑了。」
周澜就知道,姓赵的不是个好东西,竟然他背后捣乱:「多谢付兄提点。」
赵侍读想要谋外差,阴了同样谋外差的周澜倒是说得过去。
探花郎:「周贤弟不用客气,毕竟周贤弟有谋外差的心,我这算是捡便宜的。」所以人家知道消息,互通一下。
周澜真心实意的恭维:「付兄谦虚了,实力上位,小弟不敢争锋。」
探花郎失笑:「不敢,不敢,周贤弟呀,自己人,这样客气的话就算了。」
自己什么样自己还是知道的。难得探花郎能敞开心扉说两句实在话。
二人是同僚,现阶段面临的问题差不多,话题还是有的:「周贤弟可是准备妥当了。」
周澜:「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倒也不敢说十分把握。」
探花郎:「周贤弟心里有数就好,到底是坏了情分,赵兄心胸实在差了点。」
周澜:「倒是让赵兄高瞧我了,文武双全?可是不敢应的。」
摇摇头:「还没被这么推崇过呢,倒是让小弟着实飘了几天。」亏得媳妇清醒,小舅子更是大明白,不然周大人真的掉坑里了。
探花郎都忍不住笑了:「那确实挺让人向往的,为兄是不敢多想了,不过我家小郎君还是可以期待的。」
周澜心说,原来不止自己这个当爹的对孩子有这样的期待。就大利家里那个小胖子,周大人觉得探花郎期待太高了。
想到常喜说的,你自己做不到,就别为难孩子那话,突然就悟了。
瞧着探花郎那神往的表情,还是算了,让他充满了期待吧,可怜付小郎君了。
然后人家周澜就想了,自己不能做探花郎那样爹,不能给他们家圆圆那样的压力。
对比中,孩子是不是文武双全,人家周澜都不是很介意了,拼爹的话,他当爹是胜利者。
比探花郎开通,比探花郎做爹合格。当真是只有对比中,才能找到乐趣。人家周大人甚至想了,我爹当年对我,就是这样的,你看我也不错啊,没辜负我爹的期待。
人家周大人傲娇的时候甚至觉得,他们周家人当爹都好。
当然了只到他爹这一辈,祖父吗就算了,可谁又能说,祖父对二叔不够好呢。
而且周大人此前,对于圆圆没有小舅子的天分,多少有点耿耿于怀的,看到探花郎这望子成龙的急切,周大人突然就想明白了。
他不能做探花郎这样的爹,不能给孩子太大的压力。
回府之后,人家周大人还特意同常喜刨析了一下他自己:「咱们做父母的,也要进步,要理解孩子,要看到孩子们的好。不能处处按着自己的想法去要求孩子,咱们自己不是也没做到吗」
姜常喜点点头,心说,周大人在外面吃了聪明药了,这么通透:「夫君说的真对,你看看圆圆同姜姜那不是也没有对咱们
父母有要求吗?对吧。」
周大人再怎么反思,那也没反思到这种境界呢,被常喜一句话就给镇住了:「对。我要向夫人学习。」
人家孩子都没有挑你,你挑孩子做什么。为什么自己境界就差了那么多。
周大人:「常喜,以后这样的话,你该常对我说一说。提高一下我的思想境界。」
然后提高了境界的周大人,就带着圆圆同姜姜,满京城乱溜达去了。人家把当成绝世好爹当作为目标了。
弄得先生都开始找徒孙的家长谈话了,不带好头,耽误孩子学习。
姜常喜这个被找的家长特别的冤枉,明明是您大弟子做的好事,没带好头,您找女弟子,是不是说不过去?
先生:「委屈你吗?带孩子不好好学习的是你夫君,不好好学习的是你生的。找你,你委屈吗?」
好有道理,舍我其谁。姜常喜头一次被先生问的无比驯服:「不委屈,都是弟子的错。」
先生:「不知道你成天忙的是什么,作为内人,你有劝诫夫君之职,作为娘你有教导之责,你做到了吗。」
跟着就是一段姜常喜不太听得懂的,不过大概意思明白,都是批评她的。
姜常喜算是找到被教导主任找家长的感觉了,然后姜常喜清清嗓子:「很感谢先生对圆圆同姜姜的教导,谢谢先生同我沟通圆圆同姜姜的表现,作为家长,我会同圆圆姜姜好好沟通过的,能得到先生的教导是多少人求不来的福气,让他们懂的珍惜。」
还没说关于周澜的呢。先生就打个哆嗦。指着姜常喜:「打击到了,还是刺激到了?」脑子被门撞了?
这不是女弟子的风格,不应该呀。
姜常喜心说,您还不知足,我这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