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举相公家的地主婆-第35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人家这话说的,那是真的不见外,让府里瞬间就有了些办喜事的意思。
李大人再次笑了,府上若是有这样的长兄长嫂操持,自己何苦成日为小郎日后忧心,不用李夫人开口,李大人直接说道:“我家小娘子能得她嫂嫂如此真诚相待,当真是有福气的很。”
跟着:“圆圆娘放心,厨房的事情还轮不到你操心,你妹妹脸皮薄,不经事,要辛苦圆圆娘陪在你妹妹身边。”
这当真是很高看了姜常喜的,这活算是顶体面的。
姜常喜拍着胸脯应下了:“这差事我在伯父这里领了,伯父,母亲尽管放心,保准把妹妹照顾妥妥的。”
李夫人笑的很和煦,这才开口:“有常喜在身边陪着,你妹妹肯定不会紧张了。”
跟着李夫人又说了:“我会关照下人,好好的带着孩子。你尽管陪着你妹妹。”
姜常喜心说,我可没指着你的安排,我家孩子交给别人,我还怕委屈了呢:“母亲放心,姜姜同圆圆的先生也一同过来了,孩子们在小院子里面同先生学习就好。”
李大人挑眉,惊讶的很:“这么大的娃娃就有先生了,学什么?”
姜常喜带着大利,大福过来,不过是为了自己不在身边的时候,孩子们身边有个身份足够的人,免得孩子被怠慢了。
可话肯定不能这么说:“就是因为小,才想着让他们早点懂事。学的东西很杂,先生看着点总是好的。”
李夫人要做的事情就是安顿好儿子儿媳妇带过来的先生,不能怠慢了。
李夫人:“如此甚好,我让人安排好先生歇脚的地方,不会怠慢了先生的。”
姜常喜:“辛苦娘了,我过来本来是帮衬娘的,竟然先让娘为我们劳心了。”
客气话一句一句的,说真的,看上去当真不亲近。就不知道李夫人有没有这份认识。
李小娘子通透,听了姜常喜的话,人家就明白了,姜姐姐过来这边,没打算让两个侄子侄女同自家小郎一块玩耍,为了避免尴尬,人家干脆弄了个先生镇场子。
当然了,有先生这样的身份带着圆圆同姜姜,姜姐姐在不在孩子身边,孩子们也不会被怠慢了。而且时间上自由的很,圆圆同姜姜也能随意些。
课业吗,永远是最重要的,这样孩子们不往一起凑,说起来也好听一些。难为姜姐姐如此变通。
李大人则看着自家小儿子叹气,人家孩子都请了先生了,他倒是也有这个心,也有这个实力,可孩子身体较弱,还不会自己走呢,懂事什么的更是笑谈,想要聘请先生,也不好同人讲呀。
完全就没想到,姜常喜给孩子们聘请的先生,就那么一个名分而已。毕竟是后宅的弯弯绕绕,李大人没有李小娘子看的明白。
姜常喜同李家妹妹的情分,没有因为李夫人的原因疏远,可李妹妹的婚事,无论如何姜常喜也插不上手的。
所以知道李妹妹到底因为顾虑家中老父,幼弟,选了李氏族中一位姑太太的嫡幼子。心下有些替李妹妹可惜的。
这算是姑表亲,不过表了很远的亲。好在不存在血缘近亲问题。
这亲事对于李家妹妹来说是有点委屈的,姜常喜都能感受到,李家妹妹身上没有多少喜气。
既然亲事已经定下,无可更改,何苦再想其他,无论如何该让自己过得好。一生很长的。
姜常喜陪在离家妹妹身边,不着痕迹的开解李小娘子:“嫁什么样的人家妹妹都能选择,想来过什么样的日子妹妹心里也是有数的,我愿妹妹一生无忧,笑口常开。”
李家小娘子同姜常喜亲厚,讲话没什么避讳:“我没有姜姐姐的魄力,更没有姜姐姐的智慧,亲事是我自己选的,我会用心去同夫君相处,我会常记姜姐姐的话,让自己过的顺心。”
跟着说道:“能够认识姜姐姐,是妹妹最幸运的事情,姐姐豁达,我能学了十分之一,都受用无穷。”
姜常喜这段话说的尤其用心:“小姑娘家家的学什么豁达,本事不够,人微言轻的时候,那是不得不豁达。那是给自己找面子的。我也是很精明的,你也该学学。”
停顿一下,继续说道:“有本事,能计较的时候,你没看到我内里的斤斤计较,有些事情就要计较一下的,莫要乱学,学了个皮毛,到时候吃亏,受委屈的是你自己。”
语重心长的说道:“你有京中五品官员的爹爹当靠山,你有个前途无限可期的弟弟当依仗,咱们不欺负别人,那都是伯父教的好。若是当真让自己受了委屈,你对不起伯父这些年对你的娇宠。更是把自己未来无限可期的弟弟看扁了。”
第905章 吃惊
一番话,说的院子里面的李家妹妹满面泪痕,说的院子外面,差一脚踏进院子的李大人,愁肠百结。
李家小娘子:“姜姐姐,我都明白的,我不会让自己委屈,让老父忧心,更不会让人瞧低了小郎。”
李大人脚步踉跄了那么一下,周澜扶着李大人,也不知道,这时候是不是要进去打扰了。
李大人摇摇头,本来想要过来同李娘子说说话的老父亲,转身走了,虎目含泪,眼圈发红。
李大人对着周澜:“你们夫妻能过来,伯父替你们妹妹谢过了。若是你妹妹的娘亲还在,叮嘱你妹妹的话也不过这些了,代我谢过常喜。说的很好,很好。”
如今占着李家妹妹娘亲位置的是自己的亲娘,而自己的亲娘显然对继女没有这般贴心,没能说出来这样的话。
偏偏这话最后从自家夫人嘴里说出来的,周澜那是有点尴尬的。身份尴尬。
其实李夫人同李家小娘子母女相处的还算不错。
不过李夫人的性子,好也就那样了,样样周全的事情,李夫人做不出来。
周澜叹口气,想来李夫人对自己这个亲儿子都是这般打底在前,李大人应该也不会对李夫人期望过高才对。
李大人难得同人说说家事:“我愿你妹妹嫁人随心,可你妹妹心事重,放心不下家里,才蹉跎至今。”
周澜:“是妹妹贴心,舍不得伯父,才会舍不得早早出嫁。婚姻之事,好与不好,怎能断定,妹妹性子好,文采好,还有伯父这样慈善,智慧的长辈从旁指点,日后同妹夫定然能够和美的。”
跟着:“伯父心疼妹妹,为妹妹挑选的人家,夫婿,又怎会委屈了妹妹。”
有这么多的先天条件助攻,其实想要过的不顺心,也不容易的。周澜这话开导的到位,李大人心情开朗许多。
李大人被说的少了几分嫁女儿的忧伤。
周澜两口子表现越好,李大人越发的忧伤,这怎么就不是自己的儿子呢。
继子,也该当是半子才对,可惜夫人的性子当真是让人忧伤。不然这样的兄嫂在,他哪来的这些忧心。
周澜瞧着气氛松快了,还调侃了一句:“不过是文定而已,伯父就已经这般舍不得,忧思难过了,以后妹妹成亲,伯父该当什么心情。”
很想劝李伯父尽量往开了想的。
说完,人家还叹口气:“我本盼着姜姜同圆圆早日长大的,如今看来,就这般也挺好的,着急长大做什么。”
看着闺女嫁人吗?想都不愿意多想,说的就是周澜这时候的心情。
父亲嫁女的心情,旁观就让周大人心情阴郁。早知道就不该生女儿的,怎么舍得吗?
李大人看到姜姜才这么大,这个便宜儿子就开始烦恼孩子出嫁了,忍不住就笑了,然后:“当真是如此,生了女儿,总要有这么一天的。这老父亲的心情呀,你以后会慢慢体会的。”
周澜抿嘴,很任性的说道:“我拒绝去想这个。”
李大人索性带着周澜去饮酒了。难得沉稳的继子,有这样不淡定,任性的时候。
让李大人很欣喜,原来府上有个能扛事的儿子,是这般的心境。他占便宜了。
姜常喜同李家妹妹倒不是一直伤感,婚姻吗,总是让人带着许多期盼的。
尤其是有姜常喜烘托气氛,就不会让气氛一直阴郁:“妹妹,算起来这也算是表亲,未来妹夫,可是见过。”
李家妹妹摇摇头,脸色都红了,这话题不好:“听闻一直在读书,并不曾见过。”
姜常喜替李妹妹着急,这可真是个稳得住的闺秀,一点想法都没有吗:“明日怎么也能见到了吧,定然是玉树临风,风采斐然。”姜常喜都不知道是安慰自己的,还是安慰李妹妹的。
若是妹夫生的太差的话,她怕自己面上会露出来不合适的表情,到时候伤害的是李妹妹。
姜常喜都在提醒自己,不能以貌取人了。话说李妹妹就不好奇嘛,没有新嫁娘的担忧吗。
李家妹妹失笑的摇摇头,对于姜姐姐嘴里用的形容词直接就否了:“怕是不会的吧。”
姜常喜觉得李妹妹想的太悲观了,那可是亲爹挑的夫婿,差能差到哪去:“妹妹该相信伯父的眼光。不会差的。”
姜常喜都安慰自己,李伯父儒雅俊秀,挑姑爷能差到哪去。
李家妹妹说的很实在:“我爹更看重文采,学识,人品。”当然了容貌上肯定也会看的。当然了主要问题不在这。
姜常喜心说,好歹是挑姑爷,你爹肯定更注重眼缘。
跟着就听李妹妹说道:“夫君年岁要小一些。”所以,玉树临风不太可能,风采斐然,也是未来可以期待。
额,这个那就真的有点超出预料,李家妹妹这个年岁已经不算是很小了,李伯父竟然为妹妹找个小夫婿,这想法是不是有点超前,姜常喜好奇的询问:“一些是多少。”
李妹妹伸出来两个手指头。然后不自在的扭头看向别处了。
姜常喜拍拍胸口,还好,还好,若是小五六岁那才是笑话了呢,可想到妹妹的岁数,姜常喜还是有点牙疼。这李伯父不太靠谱。
这亲事不能出现变故,李妹妹年纪大,退亲会吃亏的。
伯父可真是下得去手,十六还是十七,这,这若是成亲的时候往后拖一拖,妹妹岂不是更加吃亏的。
李小娘子不好意思,看天看地,就是不敢看姜姐姐。这亲事吧,自己好像有点占人便宜。
姜常喜觉得李伯父不太靠谱,就不能挑个年岁相仿的吗:“婚期定了吗?”
这样的小妹夫,变数大,早早的成亲没什么不好。往好了想,还能让李妹妹在未来夫家多发展一段时间呢。
李家妹妹扑哧就笑了:“姐姐还怕妹妹的亲事跑了不成。”
姜常喜笑的有点尴尬,不得不防呢。毕竟李妹妹年岁上吃亏了些。
李家妹妹终于羞答答的说了一句:“婚期应该不远,毕竟我这年岁已经不小了。”
姜常喜对李大人挑选姑爷的标准实在是有点不理解,李妹妹这般招人心疼的女郎,不应该寻一个年岁稍长一些的夫君吗。
第906章 活泛
不过这年头,年岁大一些,家庭条件好一些人家的郎君,怕是身边早就有了知冷知热的人,妹妹嫁过去一样的糟心。
想想姜常喜也就释然了。或许李伯父考虑的更全面。李妹妹年岁大一些,也没什么不好。
未来吗,都该是充满了期待的,姜常喜:“明日,咱们去廊下,先偷偷的看过妹夫,可好。”
李家小娘子,可没做过这样出格的事情,脸上表情都不对了,结结巴巴的:“这怕是不太好。”
若是让人知道,岂不是要说自己轻浮,她更怕为府上蒙羞。
没有直接拒绝的最主要原因,还是怕她姜姐姐面上过不去,换个人有这样的建议,李小娘子肯定断然拒绝的。
姜常喜心疼李妹妹,过早的懂事:“以后就是自己人了,看看怎么了?”
然后想到,李小娘子比未来的妹夫大一些,怕妹夫太小,不懂其中的情谊,这个小女儿家的心态,瞬间就有点扭曲,不太合适。若是让妹妹尴尬了更不美了。
而且自己这个提议,特别像坏事的申公豹。
姜常喜不自在的笑笑:“或许妹夫是个活泼的,会找借口跑到前院来见妹妹的。”
意思就是,咱们不去见妹夫了,面对一个小妹夫,不好展现女子的活泼灵动。
李小娘子直接捂着脸跑掉了,姜姐姐说的都是什么呀,话说本来少了几分喜气的文定仪式,愣是弄得李小娘子有些进入状况了。竟然害羞了。
李夫人在边上瞧了半天了,见李小娘子跑走了才说道:“你妹妹脸皮薄,你别总是逗她。”
跟着意有所指的说道:“听闻你妹妹未来的夫家,李家姑太太府上,读书传家,很有些规矩的。”
姜常喜低头,腼腆的笑,并不搭话。说我没规矩,还是说姜家没规矩?姜家好歹那也是落魄的氏族,规矩之大,世人皆知,所以她很不必走心。
李夫人见此,也没有多说什么。婆媳二人同往日一样说话,只觉刻意,不觉亲近。
李大人那边直接让人给姜常喜送来了礼物,有大人用的,孩子玩的,林林总总的颇为有些价值。足见李大人对周澜同姜常喜这次过来的欣喜之情。
关键是人家李大人的话说的好:“亏得常喜在这里陪着你妹妹,家里终于有了几分喜气。”
李夫人在边上就不开口了,二郎夫妻能够过来这边,她还是很有些脸面的。
虽然说往日里李夫人不喜欢提周澜夫妻,提醒她二嫁之身,可在这些熟悉的人面前,若周澜夫妻不来,她作为母亲的面上不会好看。这点李夫人还是分得清楚的。
姜常喜大大方方的收下了东西:“都是一家人,伯父同我客气什么,只要伯父同母亲不嫌弃我们过来叨扰,让府上乱糟糟的就好。”
李大人朗声而笑:“要是当真如此就好了,多少年了,伯父就盼着府上能热闹些。说真的,伯父没想过你们弟弟读书如何出彩,学业如何出重,只要你弟弟健健康康的,闹腾点也好。”
在周澜同姜常喜面前,李大人很不见外,有一句说一句。
周澜:“是伯父一番慈父之心,听闻我小时候就淘气的很,想来小郎更大一些,伯父怕是就要被闹腾了。”
李夫人跟着说道:“很是,再大一些,小郎会更壮实一些的。”
姜常喜:“这话我帮着伯父记着,什么时候小郎被伯父教训的时候,我定然要把这话拿出来,为小郎撑场子的。”
李夫人看着奶娘怀里的小郎,在看看儿子周澜身边两个闹腾的娃娃,扯扯嘴角,很是不以为然,她家小郎怎么都不会那般没有规矩的。
李大人抱起周澜身边的圆圆:“怎么就这般压手呢,祖父都要抱不动了。可真是乖乖,让祖父眼馋的很。”
圆圆可不懂李大人的意思,上眼就瞧上了李大人的胡子,很是不客气的上手就要抓李大人的胡子。
亏得周澜眼急手快给拦住了,不然李大人珍惜的胡子,怕是要遭殃:“伯父,这孩子手重。还是让我来抱着吧。”
李大人乐呵呵的,知道轻重:“放心,圆圆的绝招我早就已经见识过了。”
说着单手抓过圆圆的小手,商量的说道:“不能乱抓,这可是祖父的门面。”
李夫人都差异的看向李大人,没想到竟然对圆圆这般和气,对着小郎的时候,夫君都没有这般和煦过。
姜常喜心说,若是公爹在世的话,对着孙子大概也就这般了,认真的说,李大人当真是个好祖父,没得挑了。
周澜有些心虚,原来这胡子已经被圆圆祸害过了:“都是我们对他们管教的太松散了。”
李大人:“这么大的孩子,说什么管教,大了自然就懂事了,说起来,你们给孩子们请的先生,我还是要说两句的,孩子小呢,不能太过严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