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科举相公家的地主婆 >

第349章

科举相公家的地主婆-第349章

小说: 科举相公家的地主婆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看着姜常喜为了她准备嫁妆,忙强忙后的的,羞涩的拿出来一百两银子:“我是什么样人,什么样的家底探花郎心里该知道的,嫁妆什么的,就按着这个准备就成。”
  姜常喜斜眼那一百两银子,可真是大方,一百两呢,可用来准备嫁妆,姜常喜瞧不上。
  大利说的实在:“您没必要为了我的面子,搭那么多银子进去。”
  姜常喜不说嫁妆,只说银子:“你可真大方,不对呀,庄子上的收入就不说了,你这收入也不小呀,怎么才这点银子。”
  大利说的头头是道的:“这就够多的了,我在府里没什么花销,手里留那么多银子做什么,您又不是不知道,我这人手里有银子也攒不住的。”
  姜常喜再看这一百两银子的时候,就比较烦恼了:“那银子呢,这银子又怎么回事。”
  大利:“银子都给大吉了,让她挨着您给置办的庄子,买地了。”
  这投资很不错的,稳赚不赔。而且是长久之计,不愧是自己带出来的丫头,姜常喜有点骄傲。
  姜常喜指着眼前的一百两银子:“这一百两是怎么回事,你也不是手上留一百两银子零花的主?哪来的?”
  (本章完)
 


第879章 出头
  大利被说的不太好意思了,在夫人的嘴里,自己怎么就那么小气呢。
  可不得不承认,夫人说的对,还是了解她的,因为大手大脚,手里从来不多留银子的。
  而且大利姑娘手里固然留不住银子,可人家大利姑娘出门依然大手大脚,且花的都是她姜常喜的银子。
  难怪人家姜常喜第一时间就看出来银子不太对了。
  大利笑嘻嘻的说道:“凑的,大伙帮着我凑出来的银子,等来年庄子上秋收的时候,再还给大活。您放心,这点银子的事情,我心里有数的。”
  姜常喜就不知道要怎么夸她了,原来这一百两的嫁妆,一点都不少,这都借钱置办嫁妆了,听着怎么就让人心酸呢。
  姜常喜心说,这不是瞧不起她这个夫人吗?磨着后槽牙说道:“借的钱还是还回去吧,也不至于到这份上呢。你家夫人我还能差了银子,让你借款置办嫁妆。大利瞧不起谁呢?”
  大利:“知道您不差银子,所以才特意弄了这么一处,就是想要让您少花一些,不然我都觉得亏得慌,给他们家人就算了,自己的庄子我得带着嫁过去,您再搭银子,咱们不是更亏。”
  这是成亲,能这么计较得失吗,若是探花郎听到,该当多心寒呀。人家给你聘礼的时候,可没有算计这些的。
  而且姜常喜看过了,探花郎还是很有心的,若是大利姑娘嫁妆单薄的话,那些聘礼足以给大利姑娘撑场面的。
  可换来的是什么,是大利姑娘舍不得带银子去付府。
  若是付老夫人知道的话,不知道还会不会遗憾,不能同如此小气计较的大利姑娘义结金兰。
  姜常喜直接开口:“我是真的知道,你心里不怎么得意探花郎了。”
  不然能把亲事算计这么明白吗,带进去的嫁妆多了,都觉得亏。
  就想要问一问,这种时候谁会算计得失,还是银钱的得失。要不要这么清醒,冷静。
  大利对于嫁妆的事情很坚持:“那也不需要您为我们置办嫁妆,我们四个人呢,您帮着我们置办了庄子,给了我们身份,让我们有了立身之本,就已经足够足够了。”
  做人要知足,她们几个已经得了夫人若干的好处,再多,当真是无以为报了。
  大福都跟着大利一起郑重的同姜常喜行礼:“我们已经有了立身之本,您为我们做的已经很多了。我们带多少东西嫁人,也改变不了什么,索性不如让人正视我们的身份。就如大利说的,求娶的时候,就该明白我们的身份,如今这样就好。”
  姜常喜心说,她们一起长大的,没有她们帮着她,她也没有如今的财富,实在不用这么生分。
  身份上她们也不必如此计较,她们不必任何人差的,而且嫁妆厚一些,总不会错的。
  为了让几个丫头自在些,姜常喜应下:“成,听你们的。”
  说是这么说,可大利成亲,使的、用的,穿的、戴的上,姜常喜无论如何也不会委屈了大利她们几个的。
  从大利文定那日起,姜常喜上上下下,里里外外的就没有闲下来过,都是绕着大利亲事转悠的。
  弄得大利都忍不住对亲事有点期待了,夫人可真是重视。
  探花郎忙着定亲成亲的时候,人家周侍读一边忙着看探花郎的笑话,一边没有耽误了差事。
  人家周侍读随着老翰林出门讲学的时候还弄了一本文集解说。
  文集解说里面周澜没有写自己的见解,他身份不够格,人家是把老翰林对诗词,对经文的释义写进去了。
  而且还不是一位老翰林对经文、诗词的见解同释义。是翰林院里面,能够说的上话的老翰林们,关于诗文的一些见解,都写在上面了。可以说是众家之说。
  这东西出来之后,人家周澜先请诸位老翰林帮着过了一遍。这个是为了让老翰林们雅正,怕自己对老翰林们的见解理解有不足之处。
  几位老翰林看过自然是高兴的,里面有自己的东西,而且写的明明白白的。
  然后人家周澜才提出来,想要弄这么一个专门教书育人的册子,里面记录的就是这些老学究们的独到见解,这样能让以后的读书人们开阔眼界。
  老翰林们一个个的撸着胡子别提多满意了,这个提议非常好,弄好了能流芳百世的。而且这东西真的实用。能不能通过且不说,至少在翰林院,周澜的头一脚踢出去了。
  这点事,老翰林们都记住周侍读了,是个有想法的,上官更是记住他了。
  探花郎听闻此事的时候,对着周澜气的磨牙,生生地让人落下了。周贤弟风头一时无两。
  探花郎私底下不是没怀疑,是不是周侍读给他用了美人计,让他心思都不在差事上了,可恨的还是,自己中计了。还不太想要破局。
  以往赵侍读还能酸上周澜两句,如今人家赵侍读同钱侍读都不在针对周澜了,因为在绝对的实力面前,嫉妒都嫉妒不来的。不是酸两句能够摆平的。
  明显新入翰林院的这科进士,以后就要以周侍读为首了。
  最明显的变化就是,去宫里讲读的时候,周澜陪着老翰林们的次数多了。这就是得到重用了。被认可了。
  周澜算是涨了见识了,每日回府都同姜常喜叨叨两句宫里的见闻。
  可惜姜常喜最关注的竟然是宫里的流行走势。对于那些见闻,半点不上心。
  人家姜常喜的心思一直都在发家致富上呢,对宫里谁得宠,宫里谁漂亮,宫里谁怎么了,半点都不走心的。
  偏偏周澜这人呀,让他说说什么都成,可维度对流行趋势,半点不懂。
  周澜穿的都是常喜置办的,如何算是流行,当真是没有这个审美。
  对于姜常喜的那些问题,周澜说不出个所以然来。
  姜常喜气嘟嘟的:“亏得我买卖做的小,没想要同这样高大上地方有牵扯,不然指着你这一问三不知的鉴赏水平吗。”
  就差对着周澜说,男人我要你有何用,进宫怎么了,进宫你都白进了。
 


第880章 义气
  姜常喜的心思都在银子身上,想的都是靠着对宫中的见识,让自己事业顺风顺水一些,可惜男人没有这根筋。
  这抱怨,让周澜脸色通红:“也没有那么差,让我说,你穿什么,咱们姜姜穿什么,什么就是流行,什么就是最好的。”
  虽然吧,这人当真没有什么对流行趋势的见解,对她的事业更是半点没有帮助,可这话说的吧,愣是把姜常喜哄的眉开眼笑的,还夸周大人一句:“见识不俗。”
  周澜猛擦脑门的冷汗,幸好还有这么点急智,不然丈母娘常乐不在京城,惹毛了常喜,他如何是好。
  姜常喜也明白了,自己当真是有昏君的体质,搁不住两句好话,越来越便宜了。
  想到常乐,人家周澜立刻就说了:“天冷了,路不好走了,爹娘同常乐即便是想要回来,怕是也要等到来年开春了。”
  这话题,时刻能把姜常喜的注意力给牵扯住:“你这到底多惦记她们呀?”
  周澜:“常喜难道不惦记吗?爹娘肯定惦记咱们,愿意同咱们一起过年的,常乐同先生在外肯定更惦记回来。”
  姜常喜心说,她还好,忙着孩子们的事情,忙着几个丫头的事情,还要顾着一些周澜,都没有怎么想起来其他的事情呢,这就是出嫁以后的女郎,很快就专注自己的生活了呢。
  若是常乐知道定然要同她闹的,所以这点认识,还是自己心里埋着吧,不可言说,尤其是在周澜这样的注视下。
  然后人家周大人就成功的把自己没见识,不能帮着夫人看流行趋势的事情给接过去了。
  周大人忽悠夫人的本事长进了。
  探花郎府还没有从府里的琐事中抽身呢,付家的姑奶奶们就过来了。那速度快的超乎付老夫人的预料。
  付老夫人这个不太讲究的,直接过府同姜常喜商量,让没成亲的大利先过去府里住些日子。
  姜常喜抽抽嘴角,都想要问一句,您怎么敢这么想,很客气的拒绝:“按理来说,这怕是不太好。”
  付老夫人若是当真按理的话,就不该走这一趟,所以人家说了:“按理来说确实不太好,可我同大利姑娘的情谊不一般,只当是让我那些不成器的女儿,见见我的新朋友。”
  幸亏没说让闺女们拜见姨母。不然姜常喜当真没法同探花郎交代的。您怎么说的出口呀。
  姜常喜就没遇到过这样的事情,当真是有点搓火的。可你说这是大利未来的婆婆,为了大利好,也得同付老夫人认真处。姜常喜那是不答应这件事情的,不过要委婉,要动之以情。
  结果人家付老夫人就说了:“侄媳妇,不然咱们问问大利的意见。”人家付老夫人对于无缘的金兰,当真是信任。
  就大利那个脾气,那还用问吗,没事的时候人家还往有事的地方凑呢。付老夫人这是抓到了她的软肋。
  结果自然是显而易见的,若不是规矩学的好,人家大利差点直接挽袖子帮着未来婆婆干。
  姜常喜围观这对婆媳之后,吸口冷气,左右早晚人家一家子的事情,自己何苦拦着人家婆媳相处呢,她在拦着就是里外不是人呀。
  到底还是叮嘱大利两句:“人家母女,姐弟之间如何闹腾,那都是不接心的。你虽然是定亲了,也不过是定亲了,即便是成亲了,说白了那也是外人。疏不间亲,不知道你明不明白?”
  大利是知道好歹的,不过挡不住人家我行我素:“明白的,若是我没有这层身份,随便怎么替老夫人出头都无所谓,可有了这层身份,说话就要考虑清楚,没准最后两头不讨好。毕竟那都是老夫人亲生的,我同老夫人的情谊扛不住人家亲生的。”
  姜常喜拍拍心口,总算也不是什么都糊里糊涂的:“想的清楚就好,就是这么回事,长点心眼。义气些虽然没什么不好,可到底还要多想想。”
  大利:“可我也不是能看着别人在我眼前作不管的性子。毕竟以后都是一家人,要长期打交到的,索性大家都先适应适应彼此,若是适应不来刚好一拍两散,我还不想要同不知道好歹的人相处呢。”
  姜常喜愣是不知道说什么好了,合着你还想要拿人家付家的姐妹当试金石怎么滴,怎么那么敢想呀,也不想想你若是退亲以后,这样的亲事还能遇到吗?
  不得不说,探花郎这门亲事姜常喜都承认,对大利来说很不错。
  姜常喜不得不提醒一句:“退亲对女郎来说终归不好,影响很大的。毕竟是出嫁的姑奶奶,打交道的时候不多。”
  意思就是真不用你让她们太认识你,适不适应的没那么重要。
  大利:“本来奴婢对成亲也就是好奇,到底要不要成亲,从来没想好过。本来还同大吉她们说过,一起不成亲的呢。”
  合着你这还进退得宜吗?弄得姜常喜那个心呀,七上八下的,怎么就有这么不拘一格的姑娘呢。人家那是真的没把付家这亲事当回事,不然就不能这门楞。
  看着大利同付老夫人一起走出大门,姜常喜那心呀,操碎了。付老夫人明不明白,这儿媳妇带出去,人家有可能对你们家就真的只剩下金兰的情谊了。
  大福瞧着夫人忧心忡忡的模样,安慰姜常喜:“从小到大,奴婢最佩服的就是大利,任何事情道理大利身上,都能逢凶化吉的,用您的话说,这就是福将,您该相信大利才是。”
  姜常喜也认可大福的话,大利那真是个有福气的,可是吧:“如今这不光是相信的问题,还要有本事呀。”
  大福认真的说了一句:“‘本事’大利也不小。”这点大福说的一点不夸张。
  姜常喜就不知道大福对大利有这么大的信心。大利的本事,搅合事情吗?
  大福看着自家夫人对大利那个不放心的样子,说了一句更实在的:“您总的相信,大利从来不会为难她自己吧。”
  姜常喜点点头:“那倒是,什么时候这丫头都能让她自己过的比别人顺心。她向来让别人为难。”
 


第881章 大招
  大福心说,这么一个人,您到底担心什么:“那是,没看到把咱们大人都给憋屈了吗。所以您到底有什么好担心的。”
  姜常喜可不敢这么说:“乱说,这话我可没听到,我才不会委屈了,憋屈了我家大人呢。为了谁,我都不能委屈,憋屈了我家夫君。”
  大福嗤之以鼻,说的再声大,也改变不了事实:“大利就快出嫁了,这话您是该说出来,好歹安抚安抚咱们大人。”
  跟着可惜的看了一眼外面:“可惜大人不在,内院的丫头规矩好,管家也听不见,怕是没人帮着夫人给大人传话。”
  姜常喜都气的龇牙了:“你这是怕大利走了,我在府上无聊,非得继承大利这点本事是吧。”有这么挤兑人的吗?
  好吧姜常喜终于没心思惦记大利了,火气都冲着大福去了。
  大福那边松口气,夫人心情总算是好些了。不在绕着大利这点破事转。若是让大人知道,怕是府里又要阴上几日。
  知道夫人对他们几个上心,可看到夫人对大利亲事如此上心,大福才明白夫人对他们的情谊比她们以为的还要深,突破了她们从小受到的主仆之分的教育。
  所以等到姜常喜无聊的时候,把大福请过来,特意询问大福想要找什么样夫婿的时候。
  大福很郑重的同姜常喜说,她这辈子都不想嫁人,语气笃定,神情飘渺。
  姜常喜都被大福的模样,口气惊到了,半天才开口:“大姑娘说不嫁人,这话最最不可信了。”意图玩笑一样的把话题接过去。她一点不想知道大福为什么不想嫁人。糟心。
  大福:“夫人,我没来到夫人身边的时候,对爹娘还有些印象的,我娘在外面当差,回家的时候还要伺候家小,在祖母身边站规距。比在外面当差还要辛苦。女子的不容易,从小我就看在眼里。”
  姜常喜心说,果然很糟心,这不是受过情伤,胜似受过情商呀。
  大福深吸口气,很淡然的说道:“我不想做我娘那样的女子,以后看别人的脸色过日子。我在府上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有您照看,别人尊敬,奴婢觉得比嫁人去伺候别人要好。”
  姜常喜:“这话说的偏颇,即便是大多数女子都如此,那还有不一样的女子,不一样的过法呢,咱们找一个在府里知道心疼女郎的夫婿就是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