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科举相公家的地主婆 >

第258章

科举相公家的地主婆-第258章

小说: 科举相公家的地主婆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所以一大早; 人家常喜就过去常乐那边了,各种讨好,各种许诺; 才让常乐开颜。
  人家常乐说了,他不同外甥争宠,可同周澜相比,他必须是更重要的那个。
  姜常喜都不带打磕巴的,那必须的。
  也就是人家常乐,最近不愿意开口说话,这事算是过去了,不然还不定掰扯到什么时候。
  周澜可不知道,昨晚兴奋的跑去赵小舅子,给媳妇挖坑了,精神饱满的去上差当值。
  另外两位同时间入翰林院的同科,还在迷茫,怎么同同僚相处,他们要从何处入手工作的时候,周澜老老实实的那边做抄写整理的工作。
  而且一点不觉得自己属于技术工种,人家干的特别的起劲。
  偶尔还要琢磨一下,一路过来的时候,衙门口左右有没有合适的店面,回头同常喜推荐一二。
  人家工作的相当开心; 很快就找到自己的定位了。
  姜常喜心疼周澜不是作假的; 店铺一时半会的肯定弄不出来,不过人家中午的时候,让大利去给周澜送饭了。
  这对于这群内眷,夫人们来说,可真是很卷的一波呀。
  主要是周侍读,当然了,这么叫是为了好听,实际上是个半成品侍读,从的六品,官职还不被承认的。
  现在要说的是,周侍读府上内眷,送饭,这一手很招人眼。官职如何且不说,人家幸福点太高了。
  一位老翰林路过看到,笑笑,同同僚就说了:“到底年轻呀。”那感叹一波三折的,不用开口,里面全是故事。
  另一位说了:“咱们倒也不是没有过这样的时候,不过如今没有这个待遇了。”
  口气里面酸涩,当真是只有经历过的人才明白。一群的老翰林瞧着周侍读的方向,一把老眉毛都挑起来了。
  还有人在逗闷子不怕事大,打赌这位周府的内眷如此贤惠,能坚持多久。
  你说这群人多闲呀,没事拿人家小夫妻逗乐子玩。就是瞧着人家夫妻年轻,恩爱,嫉妒了呗。
  同周澜略微熟悉的就是榜眼,探花了,两人那就是纯粹嫉妒。赤裸裸的表现出来了。
  榜眼府上有内眷,不过没想到要送饭。榜眼的感觉就是,无形中就被周侍读给挤兑了一波。
  周贤弟完全可以提前沟通一下,让府上一块送饭的吗。
  探花郎完全就是没人管状态,人家没有内眷呀。看着周澜眼睛都是蓝的,太欺负人了,欺负他是单身狗。
  所以最心酸的还是榜眼,幸亏人家年岁大,没有挤兑周澜什么。
  人家只是调侃自己,老夫老妻的了,不比你们年轻人精力旺盛,折腾的起。
  周澜笑笑什么都没说,心里暗搓搓的想,你家夫人心里没你,那是岁数大小的问题吗?
  我说出来,你日子还不过了。算了,这波算我厚道。
  付探花就不一样了,赖皮的很,跟着周澜身边蹭饭吃,甩都甩不掉。
  就没见过这么不要脸的。人家说了,谁让我府上没有内眷呢。
  这话又刺激了一波府上有内眷的榜眼了。阴谋论的想,这俩人不是合伙在挤兑自己吧。
  人家付探花说了,别说周兄府上有大贵姑娘那样的手艺,即便是不冲着这份手艺,我一个孤家寡人也是赖定了周兄混口饭吃的。
  人家又说了,不知道明日周兄府上是不是有饭食上的安排,若是有的话,能否请嫂夫人费心,多送一份。
  人家付探花还说了,不差银子。这份未雨绸缪当真是让人佩服。今儿吃了,人家还惦记明日呢。
  周澜气死了,他难道就差银子了吗?欠你的不成。
  不过倒也看出来了,自家媳妇的买卖做起来的话,应该很好的,至少付探花这样的肯定捧场。这相当于稳定客户。
  周澜笑眯眯的就应承下了:“可以,咱们即是同僚又是同科,本就应该如此互相照看的。”
  付探花心说,周贤弟竟然如此好说话,这个有点出乎意料。
  就听周澜一个转折:“不过,这几日府上稍显忙碌,待过些日子,付兄的饭食一定安排上。”
  付探花心说,这有什么忙碌的,给你送饭的时候,顺便不就给我准备了吗?
  不过既然周澜这么说了,也不差这些日子。付探花高高兴兴的就被周澜打发了。
  说真的,大贵姑娘的手艺,当真是让人期待,等待多久都可以。
  不过周澜用午饭时候,散发出来的霸道香气,还是在这边引起了高度注意的。
  味道好的东西,总是很吸引人的。
  (本章完)
 


第649章 内卷
  榜眼特别的烦恼,他也闻到了香气,明日自家即便是送饭,也没有周贤弟这般的效果呢。
  你说说让他怎生是好。倒也不是攀比,只是怕明日,不是一位夫人要送来吃食的。他的饭食到底要不要安排上,就很让人烦恼。
  不过几日; 周澜在翰林院就不算是籍籍无名之辈了,原因就是中午休息,吃用点心茶水的时候,周侍读那边的味道,总是引人注意,大家都要扫两眼过去。
  也有人同周澜一样,让府邸送饭的,不过一次就不在送了; 因为同样是饭食; 同周侍读的根本就没法比。还不如大家一起吃翰林院的点心,茶水呢。
  就这么点事,周澜就被同僚给认识了个全吗。
  相比于探花郎,榜眼的存在度更低,三人一起的时候,周澜就引来了两人幽怨的目光。
  周澜也知道,自己带饭这一波,还是很遭人眼红的,主要是府上饭食的手艺比较出众:“何至于如此。”
  探花郎:“我好歹一届探花郎,竟然不如周贤弟辨识度高。”
  对于向来受人瞩目的付探花来说,这事很有点难以接受。风采竟然被周贤弟给压住了。
  榜眼那边就说了:“知足吧,我还是榜眼呢; 你见有人认识我吗。”那口气幽怨的犹如深闺怨妇。
  边上一位老翰林刚巧经过; 摇摇头; 对着年轻人们说道:“这可是翰林院,每三年就有一届前三甲过来入职; 别说榜眼; 探花; 即便是状元郎都不打眼呀。”
  没说的是,上一届的探花,比你这个榜眼都年轻,你有什么可幽怨的。
  估计说出来太打击人,人家老翰林比较厚道,只说了前面。
  听在三人耳朵里面,这话说的已经很扎心了,周澜就酸了,榜眼同探花多心塞呀。
  探花郎同榜眼还在那边纠结呢,原来翰林就是状元遍地走,探花,榜眼是陪衬,进士老爷不如狗的地方。
  周澜已经在掰扯手指头算,这翰林院有多少工作人员了,毕竟那么多的前三甲都是在这里进修的,可如今瞧着,人数上差了太多了。
  那么多前三甲如今都在哪呀。这问题太发人深省了。三人虽然没有说出口,可心里琢磨的都是一件事。
  榜眼到底老成:“熬出头的; 如今在内阁呢。熬不出头的,在这边也就是弄个出身。”
  三人心下凉凉的; 到了翰林院,那也不是就高枕无忧了。
  看看前辈们吧,不努力,照样泯灭于众的。你当进了翰林那就一路慢慢升了吗?做梦。
  熬不出头,前三甲同进士没区别,该上哪上哪。出路都是自己博出来的。
  这问题三人琢磨明白了之后,那点幽怨都飞了,想要混出头,那就卷起来呗。
  周澜更加心塞,状元,榜眼,探花都未必能一路通畅,何况他一个有点小运气的进士了。
  如今的他在翰林院,就同误入校园的幼儿班生。当真是弱小的别人都不把你当对手。
  终于明白为什么那么多的读书人,要找最恰当的时候科考了。
  科考定终身,原来关系一辈子的仕途。看着老翰林的方向,三人扭头,一句闲话没有,该干啥干啥去了。
  话说人家老翰林无意的一句话,对他们来说都是莫大的鞭策。只看人家愿意不愿意指点了。
  姜常喜去寺庙的时候,偶遇了钱少夫人,这个‘巧合’的姜常喜自己都差异。毕竟周家夫人为夫婿任职求佛的事情,认识的人少有不知道的。
  姜常喜快步上前见礼:“常喜见过嫂夫人。”
  钱少夫人不会真的等姜常喜见礼,拉着姜常喜的手,一副好闺蜜的模样:“我比弟妹稍长几岁,可当妹妹是自己人,咱们可千万别这么客气。”
  跟着两人就一块在寺庙里面走走。
  自从周澜进了翰林院,姜常喜还没有去过钱府走动,礼节上有愧的,率先开口:“嫂子,我本应……。”
  钱少夫人拉着姜常喜的手,就没有让姜常喜说下去:“就知道你会多想,才有今日同弟妹一起把臂同游之行。”
  所以这不是巧合,钱少夫人:“你我两家的长辈,那是多少年的情谊,这些许小事,弟妹无需记挂在心里,公爹常说,叔父是少有的能臣,可惜天不假年,不然定有一番作为的。”
  姜常喜还头一次让人这么捧着呢,不知道怎么开口,静静的陪着钱少夫人身边。
  钱少夫人:“你家周贤弟,能够有今日,那是因为贤弟学问够扎实,文章写的好,字写的也好,名气也都不是虚的。运气好能够入这些老翰林们的眼。”
  姜常喜心下在思索,什么意思,钱府在撇清关系,难道有什么不知道的事情发生。
  嘴上说道:“嫂子,自家人也不用这么夸,听在耳里多少有点心虚的。”
  钱少夫人:“弟妹,嫂子是说真的,公爹就是这样说的,若你家夫君,没有这样的本事,入不了那些老翰林的眼,无论是任何人,说什么,做什么都没有用的。”
  人家不想要领这份情,姜常喜:“嫂子盛赞,愧不敢当,初来京城的时候,夫君就曾说过,伯父同家翁的交情,我们去不去府上拜访,伯父都明白的。”
  姜常喜点名了,不去拜访的原因,若是因为这个,当不至于如此才是,他们不过去,也是怕带累了御史大人。
  钱少夫人:“自然是明白的,弟妹莫要多想,听周贤弟的就对了。”
  那就不是这个原因,姜常喜笑呵呵的:“嫂子今日这话,我才明白,原来竟然有这样真挚的情分。”
  钱少夫人没想到,这位周家弟妹,这时候,竟然盛赞这份情谊,这份转折当真是意料之外:“对,对,别说是弟妹,就是我听闻都羡慕的很,也不知道当初长辈们是怎么样的情谊呢。”
  你看看两个聪慧的女人,就这么把两府的情谊给升华了。
  其真实原因不过是,我家一个御史,不适合来往走动。
  可但凡对方有事,那可定是拉一把的关系。
  姜常喜心下松快多了,原来是这样。果然仕途不好走呢。
  说明白了,钱少夫人都不带多呆的,人家就走了。
  (本章完)
 


第650章 左眼睛跳
  姜常喜同身边的人感叹:“不愧是京城,学问太深了。”
  别说外面走动那些郎君们,即便是掌家的夫人们,竟然都是如此的让人仰望。
  姜常喜就觉得自己这点斤两,有点不够看,提醒自己,日后可不能托大; 小心谨慎总是没错的。
  大利可没有自家大奶奶的感慨,人家愣生生的问了一句:“有吗?”好像自家大奶奶都没干正事,光陪着人家钱府少夫人闲聊了,怎么还悟出来道行了?
  原谅大利姑娘比较直白,愣是没看出来,也没见到,哪有什么学问呀。而且还觉得大奶奶瞎耽误功夫了。
  姜常喜嫌弃的看向大利:“你还是陪着大贵去作坊那边看看吧。”
  你当闲聊就不费脑子的吗; 比赚银子还让人心累呢。
  大利就有点委屈,自己也没嫌弃说出来呀; 大奶奶怎么还先嫌弃她了呢。主仆有别,反正她没地方说理的。
  姜常喜已经把心思拉回来了,说一千道一万,实力那是保障。
  不然你就是想要费心思,动心眼都没人跟你玩。
  姜常喜盘算着自家的营生:“不愧是京城地界,从广济寺吃过素斋的人们,对腐竹,腐乳,豆皮都喜欢的很。咱们店铺才开起来,有点供不应求,这作坊还得扩大。”
  大利点点头,反响确实不错的,不过这边的老和尚们赚的更多:“便宜这群大师们了。”
  姜常喜听到这话; 抽抽嘴角; 这个还真不敢说,地方是人家的,人手是人家的,作坊也是人家的,说好的她来搞宣传,结果都没有怎么用自己,到现在就出个技术而已。
  姜常喜觉得挺合适的,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别看人家就一个寺庙,可人家能罩着自己的店铺,都不用姜常喜费心的,这可是京城呀,多神气的一群和尚。
  姜常喜:“你这嘴巴,让和尚师傅们听到,怕是会帮你念经,让你找不到心仪夫君的。”
  大利还没说话呢,边上路过的和尚们双手合十:“阿弥陀佛,和尚们心胸不如女菩萨宽广,却也不至于如此小气,定然多帮着女施主祈福,让女施主,结善缘,成就大好姻缘。”
  当真是不巧,说闲话让人听到了。弄得姜常喜都不好意思了。
  大利都知道害臊了; 对着路过的和尚倒打一耙:“你们怎么还乱听别人讲话。”
  大和尚们有点冤枉,不是我们乱听,是你们讲话不看地方呀,这里人来人往的,真不怨他们。
  姜常喜:“咳咳,打扰诸位师傅了,多谢诸位师傅费心,大利以后成就了好姻缘,会来感谢诸位的。”
  然后拉着大利赶紧溜了。就说不能背后说人闲话吗?
  姜常喜同了凡方丈商量,要扩大作坊的时候,了凡方丈的那智慧的眼睛明显亮了许多,扩大生产,意味着银子呀,没人能够拒绝,了凡方丈:“女施主当真是普度众生。”
  姜常喜看着返璞归真的大方丈:“是佛祖显灵,解救众生饥苦。”
  大利听的头疼,又开始晕了。同和尚们做买卖,说的当真都是玄机。亏得大奶奶连这套都懂,不然可麻烦了。
  其实扩大作坊简单,主要还是原料的保障要有,姜常喜想要同了凡方丈建议,若是寺里大豆供应不上,她可以从保定府往这边运。
  结果人家了凡和尚就那么淡然的笑笑,然后就让姜常喜见识到了人家寺庙的实力。
  人家了凡方丈说了,施主普度众生,再有一家店铺,他们寺庙也会配合的。不让女施主为难。意思就是原料人家有的是。没见过这么狂的和尚。
  等姜常喜看到人家偌大的仓库,就知道这群和尚多谦虚了。这不是狂妄,这是实力支撑。
  姜常喜就不知道这群和尚平日里下山化缘的时候,心痛不痛,你们比谁都富有呀。
  而且人家寺庙里面最不缺的就是苦修的大师傅们,连作坊的人手都不用雇佣。
  说不好听的话,拉磨的驴子人家都不想买,人家说了,武僧练功,哪个都比这个辛苦,轮流来足够用了。
  听的姜常喜头皮发麻,从工钱上都要节俭不成。这绝对不算是武僧们学以致用。
  这完整的一条龙工作体系,大和尚们捞银子的本事,让人佩服。
  姜常喜就得到了一个结论,和尚们似乎不太大方。额,这绝对不是佛祖的错。
  这一日的忙乱,主仆三人回道府上的时候,天色都已经暗了。
  周澜体谅夫人怀孕辛苦,还要操持府上生计,经营,只有心疼的份。
  姜三夫人看到闺女回来,就开口做那个黑脸的,吃过饭才训斥常喜:“不管是为了什么,也不该这个时候回来,再晚点城门都关了,你就不想想,若是如此,姑爷同我们多担心吗?”
  姜常喜也知道,确实晚了些:“下次不会了,这次是我没有注意时间。我身边有大利跟着,你们别担心。”
  跟着:“主要是最近大贵要忙着店铺的事情,没有办法过去广济寺那边,所以呆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