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举相公家的地主婆-第24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周澜遥遥的对着六妹夫:“这边的事情,你尽管放心。”
徐小郎君对着三姐夫点点头,而且人家不光记挂三姐夫,还记挂婶丈母娘,若是三叔三婶在,他去姜家迎亲定然有底气的多。
老远的徐小郎君也遥喊了一句:“婶娘,您,保重。”
一句话,让姜三夫人就破防了,眼圈都红了:“这孩子,还惦记我呢。”
姜常喜扶着亲娘:“那是,没有您跟着,一路上,他可没有野味入口,换谁能不惦记呀。”
姜三夫人想要拍打闺女一巴掌,有这么说话的吗,就看着自家姑爷赶紧过来替闺女挨巴掌。
周澜挡在常喜前面,还笑眯眯的对着姜三夫人说道:“娘,常喜惹您生气,娘打我,都是我错。”
那还打的下去吗,姑爷就从来没错过。姜三夫人抬起来的手,立刻放下去了。
话说回来如今闺女的身子骨重,确实拍不得。难怪姑爷护的这么紧。
当然了看着夫妻二人的模样,更多的还是安慰。这姑爷挑的好,知道护着闺女。
姜三老爷不赞同的看着夫人:“就说,你这样不成,当真拍下去,有你后悔的。也不看看常喜什么身子?”
姜三夫人心说,我这毛病定然要改掉的,不过你们这般我也没有面子的。
周澜脸不红气不喘的说道:“娘这样好,娘这样拍小婿的时候,小婿就觉得亲切,娘若是拍小婿少了,拍常乐多了,小婿都要想,是不是娘同小婿见外了。”
姜三老爷自认为对周澜这个姑爷还是了解的,可真的不知道,自家姑爷竟然能这般不着调,说的都是什么呀?
常乐同常喜一脸不齿与他为伍的表情望着周澜,这么恶心的话,怎么说的出口。
姜常喜更是摇头,堂堂一届进士,这就已经有了佞臣的资质了,堪忧呀。
就看到自家亲娘,也就是姜三夫人昏聩的当真了。笑的都要找不到北了。
姜三夫人拉着周澜笑眯眯的:“娘不是与你见外,你读书那么辛苦,那么懂事,哪有让娘生气想要拍的地方?”
姜三老爷就那么傻傻的看着自家夫人,你这是忘了哪头是亲的呀。需要这么捧着姑爷吗?
常乐脸色也不太好看,他这个儿子是不是很多余。
姜常喜更发愁了,这一家子,发展方向不对呀。能走正常路线吗?
挤兑周澜:“他既然那么嫉妒,那么计较,不然娘您就放开力气,拍过去一下,成全成全他。”
哼,就不信周澜能扛得住。
(本章完)
第621章 事业心
常乐如今不爱开口说话,听到常喜这话,只是欣然点头,省的眼前有个成天耍嘴皮子的。灭了他吧。
姜三老爷听到这话,都没法向着闺女了:“乱说,真的拍过去还了得吗,我外孙还能有爹在吗?”
跟着看看闺女; 再看看那边的夫人:“不许开这样的玩笑。”
虽然姜三老爷这话说的半点问题都没有,可就是生生的冷场了。
为啥呀?姜三夫人因为力气大,所以尴尬。我这巴掌不能随便拍的。
周澜这个哄丈母娘开心的,明显扛不住丈母娘一巴掌的,更尴尬。我还是太弱了。
姜常喜就笑了,笑的还有点抽风。终于自己变成了看笑话的。
姜三老爷感觉自己说多了; 好像没有给姑爷解围; 还把媳妇给招惹了。
三人都看着惹祸的姜常喜; 若不是她胡言乱语,怎么会有这样的尴尬场面。
常乐不乐意了了,翻脸了:“你们不会说话,哄不好人,同常喜有什么关系。”
说完拉着常喜:“咱们走。”反正那边的三口人在一块就够了,儿女都多余。哼。
额,好吧,人家姜常喜身边也是有人的。喜滋滋的跟着自家常乐身后走。到底还是兄弟亲。
周澜:“咳咳,常乐,我还什么都没说呢,常喜怎么会错呢,常喜是我媳妇,怎么都对的,你可不能乱给我按罪名。”
常乐不依不饶的,用得着说吗:“你刚才看常喜的那是什么眼神,别忽悠我。”
这玩意,啥时候一个眼神就能定罪了?周澜表示不服:“不忽悠你; 我那是喜欢的忘我的眼神。”
然后常喜就没忍住; 再次笑了,怎么说的口出呦?
然后。后面的姜三老爷,同姜三夫人也笑了,姑爷为了哄女儿、哄小舅子放的下面子,这对当父母的来说,那是欣慰。乐意看到。
常乐也不是傻子,看着周澜气鼓鼓的:“你还在忽悠我,常喜你别信他,才不是那样的呢。”
姜常喜说的就真诚多了:“不信他,我就笑笑,他哄不好咱们常乐,我都不会相信他的。事实证明,关键时候靠得住的只有咱们亲姐弟。”
常乐使劲的点头:“别人都靠不住的。”着重点对着周澜说的。
然后后面的老父母就被无情的伤害到了,他们走心了,姐弟两个算是捅了马蜂窝了。
姜三老爷对着儿子,一脸的委屈:“我可是亲爹。”怎么就靠不住了,儿子不能把他们排除在外的。
姜三夫人也跟着不是很高兴的开口:“我是亲娘,对你们还能有外心?”
常乐才知道,自己一不小心,好像把爹娘也排除在外了; 瞪一眼周澜; 都是他害的。
不过常乐觉得自己说的也没有错,针对性的说道:“没有‘外心’,刚才你们跟谁‘一心’的,看着常喜那是什么眼神呀。”这怨他吗?
这个姐控,连眼神不对都不成,难怪人家姐弟情分最深呢。
姜三老爷,姜三夫人异口同声的说道:“你姐夫不是外人,你这样说,你姐夫多伤心呀。”
这时候他们更加顾忌姑爷的感受,开玩笑都不能这样的。
你看,就说爹娘不是同他们姐弟,一心的吧,常乐冷嗖嗖的来了一句:“常喜是外人?”
那就不能够,姜三老爷突然发现他搞不定儿子。他们被问的哑口无言了。
姜三夫人也无奈,这还说不通了,亏得姑爷同儿子从来不接心,不然你说这样的话多伤情份呀。
然后就看着气鼓鼓,谁都搞不定的常乐,被姑爷给扛起来了。
常乐在周澜的肩膀上,张牙舞爪的嚷嚷:“你又来这套,这套不是永远那么好使的,早晚有一天,我要报仇的。”
好吧,这声音很快就消失了,郎舅两人欢快的,热闹的跑远了。
姜常喜摇头,周澜这个不要脸的,这就是无赖的招数。欺负人家常乐年纪小。
姜三老爷乐呵呵的:“你看,就不用咱们操心。郎舅二人自己能解决。”
姜三夫人跟着点头,竟然说道:“是二郎心眼宽。”
姜常喜:“那是常乐够聪慧,值得如此对待。你们就不担心常乐的吗?”
姜三老爷同姜三夫人对视一眼,愣是不敢说别的了,这不光是姐控,这还有个弟控呢。
然后就听到自家闺女那边忧愁的说道:“每次我以为我是女主角的时候,这两人就会这般,让我沦为女配。谁还记得他们为什么争论的呀。”
这就同一出大戏,男一男二争女主,最后男一男二在一起了一样。将我置于何地了,姜常喜一脸的郁闷,自己才是那个倒霉催的。
姜三老爷没忍住笑了,确实如此。好像郎舅两人跑走了,没闺女什么事了,可如何安慰闺女呢?
姜三夫人:“都是什么乱七八糟的玩意,莫要乱想,影响我外孙胎教。”
姜三老爷:“对,对,姑爷同常乐多不容易给外孙读书呀,你可不能坏了外孙学业。”
姜常喜纠结的看着父母,再低头看看肚子,难道胎教还有毕业典礼,能拿毕业证的吗?
等到三人一起到了城里,人家郎舅两人已经在酒楼点好菜了,就等着他们过去用饭呢。
姜三老爷姜三夫人夸姑爷会办事,什么都安排好了。两个人乐滋滋的。
姜常喜更注重附近的酒楼,街道,以及过往行人。
用饭的时候更是第一时间确定了酒楼的菜品,不及自家大贵的手艺。虽然味道差点,姜常喜却欣喜的很。这就有操作空间,这样的话,自家就有立足之地。
周澜心疼常喜,吃的不顺口:“不合口味吧,先垫补一些,等回了府上,再让大贵给你做。”
姜三夫人:“味道差了点,不过菜色挺新颖,只当尝个新鲜。”
姜常喜:“这条街上的行人看着不少,不知道都是什么人。”
周澜:“这边的街道同那边的兵部衙门临近,过来这边行走的武将官员更多些,看行人都行色匆匆,没什么闲逛的。”
姜常喜:“不知道这些衙门里面有没有工作餐。”
没有闲逛的行人,高佘不太适合。若是弄个快餐店,工作餐什么的,应该有利润。可就不知道衙门的伙食怎么安排的,不打听清楚了,也不敢轻易插手的。
(本章完)
第622章 刷名望
姜三夫人从来没有考虑过这种问题:“问这个做什么。”
没入过官场的姜三老爷都没有办法回答这个问题,即便是入过官场的,不是在兵部衙门里面当差的,也没有人能回答这个问题。
所以姜三老爷就发现,自己见识窄了些,以后是不是自己也该找个衙门口的差事做呀?
关键时候,还是周澜缓解尴尬:“这个; 怕是要打听打听。”没说的是,他们对这块都不太熟悉。
姜常喜笑笑:“倒也不用特意,我就是随便问问。”
到一个地方,别管做什么,先做个市场调查就对了,以后做什么心里有数。
当初酱料作坊涉及不到这块。这边就是有食堂; 他们的酱料作坊也不敢想能搭上官衙的顺风车。
姜三夫人心说; 你随便一开口,就把人问懵了; 可别随便开口的好。
周澜:“还在想着你的铺子吧,别着急,这段时间左右没什么事情,让府上的人出来走动走动,想要知道什么都容易,不容易的,以后我给你打探。”
听听,人家说的多好呀,反正姜三老爷夫妻二人明白了,自己这时候说什么都多余了。姑爷哄闺女,哄的多好呀。
常乐看着姜常喜吃饭都能琢磨别的,不乐意了:“好好吃饭,别乱琢磨,你不吃; 还有外甥,外甥女呢。”
好吧,常乐舅舅的话,可不敢有人反驳,人家说的那都是在点上的。周澜想要在继续哄媳妇两句,都不好意思了。
常喜更是不在琢磨买卖上的事情了,老老实实的吃饭。小舅爷的话,得听。
周澜心说,自己什么时候有小舅子这样的定力,魄力,外加影响力,他就是成功了。
姜常喜都只能好好吃饭,然后讨好的对着常乐笑笑,如今这个的阶段,家人对她的唯一要求就是养肚子,余下的都由着她呢,这点事若是做不好,确实有点愧疚的。
姜三夫人就赶紧说道:“吃饭,吃饭。银子什么时候都能挣,听常乐的,暂且先不着急。”
姜三老爷才要点头附和; 常乐就又开口了:“做她喜欢做的事情; 就挺好的; 不过吃饭的时候要专心。”
姜三夫人就知道自己说的话,不太符合儿子的要求,立刻改口:“常乐说的对,心里高兴就成,不过吃饭不能含糊。”
好吧,儿子终于认可了。这饭吃的老俩口心累。
姜三老爷心说,夫人呀,长点心吧,下次他们姐弟说话的时候,别管是好的坏的,咱们就不该搀和,怎么看他们都是外人,都是多余的。
你看他就吸取教训了,但凡闺女说儿子的,或者儿子说闺女的话,他都听而不闻的。
人家姐弟之间说什么都是对的,外人,包括他们父母,只要跟着附和两句,人家姐弟都是万分不乐意的,就好像如今的夫人这样,里外不是人。
显然姑爷也有这个认识,人家啥都不说,就认真的给媳妇夹菜,偶尔还要照顾到小舅子的喜好。
笑眯眯的陪着人家姐俩,坚决不搅合进去。多好,多和谐。
周澜:“常喜先吃饭,你想打听的这些,我让人去打听,吃过饭也就有消息了。”
常乐满意的点头,做人夫君就得这样。对着周澜挑眉,心说,表现还不错。
然后姜三老爷也明白了,不是不可以说话,不过要同姑爷一样的会说,会做。
同姑爷相比,他们当父母的,当真是比不上,比不上呀。
姜三夫人看着儿子什么都没说,貌似还挺满意,也明白了,姑爷这样做才是满分。
活到老学到老,她当人母亲这么久,似乎刚找到努力的方向。知道怎么同儿女相处了。
回府的周澜继续陪着先生出去扬名了,效果吗,只能说好赖各半。
先生回府的时候,很无奈,对着大弟子说道,再这样下去,怕是要不受欢迎了。
什么叫扬名,那必然是要踩下去谁,然后凸显自己,他们师徒出去,就相当于踢馆的,谁愿意搭呀?
周澜也知道,似乎不太受欢迎。文人之间也不是那么和气。
姜三老爷喜滋滋的:“至少在国子监那块,若是能留下的话,那是实至名归的。”
想要进翰林不容易,哪怕是行走,也还没找到门呢。
先生同姜三老爷都在想门路,周澜自己也没闲着,整天就琢磨这点事。至少先得了解一下竞争对手。
当初老丈母娘为他准备了流水席,来的人虽然不少,不过大多冲着大贵手艺过来凑热闹的。
说起来,他还没有正经的给同科下过帖子呢。
这时候人脉这玩意就体现出来了,把府上那些拜帖拿出来看看,虽说凑不齐榜单前十,可也不差几个的。
周澜感叹,别管是为了人际关系,还是为了口腹之欲,来过府上的,大小都有点吃货体质的。
所以周大爷下帖子了,邀请同科去庄子上游玩。都是过来自家府上送过帖子的。
虽然帖子下出去的多,可周澜心里明镜是的,该回乡的,都趁机会回乡了,余下留在京城的都是在给自己谋路子的。
所以能来的未必能有几位?谁都知道,这不是吃吃喝喝的时候。
还有就是付探花这个媒介,不对,是这个友人,当真是意料之外的好。
人家付探花不着急回乡,还要在京城一段时间,收到周大爷的帖子,那真是乐意急了,没想到周兄竟然还想着他呢。
探花郎很感动,要知道因为他这点麻烦的体质,友人们出门都不怎么邀请他的。到底还是周兄仗义。
当然了,人家周兄府上有那样大力气的丫头,功夫傍身的仆人,也有这个底气,仗义。
付探花来的早,人家以周澜的友人自居,帮着周澜在府上忙前忙后的招待同科。
周澜也不客气,请付探花前来,本就是此意。
付探花也不是一点贪图没有的,趁着周澜这边没什么人,立刻就凑过来了:“不知道周兄可是同府长辈打听了,能否有幸请到府上壮士,让小弟在府中供奉。”
付探花文绉绉的话,听的周澜头皮发麻,家里跟着媳妇说大白话习惯了。
(本章完)
第623章 知己知彼
周澜:“没有探花郎说的这般厉害,不过是粗懂些功夫的,若是付探花看得起,岳母大人愿意代为引荐,不过条件如何,还要探花郎自己同对方相商。”
说真的,付探花郎这事办的有点碰瓷; 要知道,当初是六妹夫想要聘请一位这样的门客供奉在府上。
现在付郎君提出来了,周澜还能回绝吗?
付郎君脸色激动:“周兄当真是仁人君子,小弟感激不尽。这事能尽快吗?”
周澜抽抽嘴角:“还要你们彼此相商妥当才好。提醒探花郎一句,还是要仔细一些的。”
毕竟不是下仆,这就同请的门客一样; 彼此都满意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