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科举相公家的地主婆 >

第229章

科举相公家的地主婆-第229章

小说: 科举相公家的地主婆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时候也不好同周澜掰扯明白,姜常喜笑眯眯的:“咱们家周大爷以后就是进士了。”
  说完还像模像样的对着周澜行礼:“老爷。”
  周澜抿着嘴巴都受不住上翘的嘴角,这感觉终于对了; 回礼:“周夫人。”
  姜常喜心说; 就说这人忒好哄吧,跟着周澜一起傻笑:“这个‘夫人’这个称呼,还是要等等的,毕竟我是小辈。”
  周澜不吭声,在这府里,爹娘都是姜府的老爷夫人。到了他们府上,那是老太爷、老夫人。
  府里常喜就是夫人,至于自家亲娘,如今那不是李夫人吗。虽然不说,可周澜就是这么想的。
  姜常喜根本就不纠结这个,她还年轻呢,若是让她选择,她更愿意别人称呼她姜姐姐,姜小娘子。
  如今吗被人称呼周大奶奶才习惯一点,称呼夫人的话,不太习惯,还有点显老。
  人家绕着周澜继续哄人:“我发现我家夫君就是应试型选手,而且同‘十’很有缘分。”
  周澜忍不住都点头; 他也没想到,一路上来,名次上竟然不相上下。
  要知道,一县,一州,到会试,一路多少读书人被淘汰下去了,他能保持在这个名次上,就是奇迹:“万幸,定然是文曲星君保佑了。”
  不然自己乡试的水准在会试上,定然不能有如此成绩排位的,那么多州府的解元呢,会试的时候,光解元十个八个都是少的,他保定府乡试十名算个什么,会试还能第十,周澜自己都觉得是运气分。
  姜常喜给予自家男人足够骄傲的肯定:“运气分,那也是分,那也是夫君的实力。”
  这么说的话,倒也不是不可以。谁也不敢说,科考不需要运气。反正今日高兴就是了。
  姜常喜拉着周澜:“咱们过去先生那边一同热闹热闹,爹娘定然高兴坏了。”
  说到这个,周澜感性了一把,拉着姜常喜:“娘心疼我。”
  主要是回来的时候丈母娘为他激动,为他大把撒钱,不怕破财。媳妇刚才激动的是别人的捉婿。有点幽怨呀。
  姜常喜还是有点心虚的,赶紧说道:“我也心疼你。”不比娘差的,不过一时八卦,忘记重点了,都怪大利。
  周澜拉着媳妇慢慢走,大老爷们胸怀绝对是宽广的,这点小事不能一直计较:“那是自然的,还没有恭喜周大奶奶,夫君得中进士。”
  姜常喜:“恭喜周大爷得中进士。”
  大利在后面挑眉,就觉得这两人怪没有意思的,你们两个人高兴就得了呗,恭喜来,恭喜去的做什么呀。
  过来前院,先生那边同姜三老爷一块,分析天下大事呢,姜常喜听的都玄幻,这玩意在府上过过嘴瘾还成,别说天下,儿子都不见得听你们的。亏得这两人分析的如此忘我。
  去外面说的话,一不小心还要掉脑袋,不知道他们如此兴奋图什么,这是病,姜常喜觉得他们得改。
  吩咐大利,先生的院子可得让人看好了,一不小心容易招祸。
  周澜就笑,自家媳妇一如既往的谨慎小心:“你不如叮嘱先生出门的时候不谈论国事。”
  姜常喜:“我倒是想呢,我也没有这分量呀。”这两人能听她的吗。而且什么叫出门的时候不谈论国家大事呀,在家的时候也不能随便谈论的好不好。
  周澜:“你也不用如此小心,你去外面茶楼,连街上的小贩都要叨叨两句天下大事的。”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姜常喜:“街上的小商贩,谁会盯着,谁能惦记上他们,可如先生这般的人物就不一样了,一言一行,没准都有人惦记。还是小心谨慎的好。”
  不怕贼偷就怕贼惦记。真要是招眼了。人家那是算计你。防不胜防的。
  没准就有人想要踩着文斋先生的大名当垫脚石,让自己出圈呢。这种事情稀奇吗?
  周澜叹口气,走的这条路就是这般,别说政敌的算计,媳妇经营有道,以后家大业大的,让人惦记上不新鲜的。
  可不走这条路那更不成,除非你能守着小庄子贫贱度日。
  即便是如此,你若是软弱,没有自保之力,那也是有人惦记家业的。相邻未必不想刮分你的田地。
  君子当自强不息,用在哪里都是如此的。
  说话间,周澜感觉就悟了,周进士而已,不过是人生的开头,还不足以得意,何况是忘形。
  瞧瞧的看身边淡定行走在侧的媳妇,感觉就踏实了,不飘了。
  两人说着话,已经站在了姜三夫人身边,一左一右陪着姜三夫人那边大把的撒铜钱。
  姜常喜即便是看着刺眼,心疼,那也接受了,反正拦不住的,索性大方到底吧。
  (本章完)
 


第576章 败家程度超乎想象
  姜三夫人瞧着闺女,姑爷在侧,那真是高兴坏了:“怎么样,娘做事情什么时候没谱过,怎么会有踩踏事情发生呢。”
  瞧着姜常喜,一脸的你担心的很多余。
  这也没什么可骄傲的,姜常喜扫一眼就知道; 人群内外,帮着维护秩序的至少二十几人:“您从外租府上借了人手。”
  姜三夫人真的很骄傲:“那自然是要的,只要今日能够高兴,你外祖父也会高兴的。”
  姜常喜理解不了这种败家的兴奋,竟然还有人支持,只能说道:“您高兴就好。”
  姜三夫人:“什么叫娘高兴; 咱们府上上上下下都高兴。”
  跟着还把自己特意揣起来的,用红线绑了节的铜钱给了姜常喜一目:“姑爷的喜气; 你也沾沾。”
  姜常喜失笑:“女儿可是妻凭夫贵呢; 没有这个铜钱,女儿也是沾光最多的。”
  周澜喜欢听这话,心满意足的:“是夫妻一体。”跟着接过娘手里的铜钱,挂在了媳妇的荷包上。
  在大门口呢,这行为有点让人难为情,姜常喜:“你高兴,怎么说怎么是。”
  周澜淡定的站在媳妇身侧:“是事实如此,没有常喜为我操持家业,没有常喜为我上下打点,没有常喜为我照看长辈,我哪有时间读书,哪有今日这些许成绩。”
  姜常喜有点脸红,她也抱怨过,自家男人忘我苦读,忽略娇妻的。
  姜三夫人:“她哪有二郎你说的这般能干; 今日就是二郎大喜的日子; 别人凭他多大的本事; 也要靠后。”
  跟着拉过来一边的徐小郎君:“还有六姑爷; 今日就高高兴兴的。是你们的好日子。回头,咱们府门口就摆上流水席。让街坊邻里都过来沾光喝口薄酒。”
  外面的人听到这话,心说,这新搬来的人家,有底蕴呀,跟着起哄:“周夫人大度,恭喜周夫人贺喜周夫人。”
  得,又是一群误会的,都当姜三夫人是周大爷的亲娘呢。谁家丈母娘能做到这份上。
  姜三夫人在外面冒充自家姑爷亲娘那也是轻车熟路了,高高兴兴的应下。
  而且人家说的回头,那真的是回头的功夫,府门口就排布上了。宴席所有就有的,没见过如此雷厉风行的夫人。
  大贵已经在门口支起来锅灶了。
  看的出来,人家姜三夫人,那是早早的就准备出来的。
  桌椅板凳这些东西是早就准备好的,丫头婆子们手脚麻利的支起来桌子凳子。
  凉菜早就在准备好了在大桶里面,让人拎出来,装了盘子就能端上来。
  这一套行云流水的下来; 看呆了姜常喜同周澜; 徐小郎君三人呀,姜三夫人怕是一早就让人熟悉过流程的吧。
  外面围着沾喜气的一群人,瞬间就乐了:“夫人大喜,夫人今年定然喜事不断。”
  姜三夫人听到这话,都笑傻了:“得诸位吉言,待我家二郎殿试上榜之时,咱们还在这里设宴款待大伙。”
  姜常喜捂着心口,小声嘀咕一句:“到底是你败家,还是娘败家呀,你这殿试还要去参加吗。”
  周澜忍不住笑了,为了区区钱财,媳妇不会不让自己去参加殿试吧。
  还好姜常喜还是明白得失的:“算了,不想了,你还是赶紧考的好,早考完早省心。”
  大贵的锅灶热起来,炒上以后,不瞎说,满条街都是香味。
  这边瞬间就热闹了,谁都没想到,周夫人说的流水席,竟然是从这会就开始的。当真是少见的大气。
  然后摆好的桌椅板凳,立刻就坐满了人。而且恭喜声不断,仿佛都是熟人一般。
  姜常喜也是惊呆了:“竟然还能这样。”
  姜三夫人:“为了这一刻,我都准备了一个多月了,你尽管放心,东西尽够的,府上没有,我去你外祖父那边弄来。”
  您都嫁人这么多年了,外孙子都要有了,还要如此去糟绕您爹,不觉得不合适吗?替外祖父糟心,养闺女做什么呀。
  姜常喜:“倒也不至于,好歹有个庄子呢,几个热菜凉菜的供应还是能办到的。”
  可就是肉疼呀,多大的抛费呀,这京城大家女子的败家程度,超乎姜常喜的预料。
  亏得他们三房一直没分家,都是大伯母掌家,若是换成自家亲娘,怕是早就家道中落了。
  周澜那也是陪着媳妇盘过账的人,还是明白其中花销的,瞧着越聚越多的人群,真的不敢再说‘区区钱财’了。
  这不是‘区区钱财’的事呀,轻轻安抚媳妇:“别担心,以后的俸禄都给你。”
  姜常喜扫一眼周澜,盘算一下:“今日这般,你那点俸禄怕是要三俩年都不够呢。”
  周澜感觉有点没底气:“咳咳,如此说来,为夫以后还是要靠常喜你才能过上些许舒坦的生活。”
  这话头听着不对呀,都要走仕途的人了,可不能激起来爱财之心。
  姜常喜立刻同周澜说道:“我保准让你过得舒坦的很,你只要好好挣你的俸禄,别做多余的就成,咱们图的就是安稳,挣的都是明白的银子。心里踏实。而且我愿意挣银子,我喜欢挣银子的事情,交给我,别操心银子。”
  周澜点头,人说妻闲夫祸少,这话果然不假,这还没怎么着呢,媳妇先给过了思想教育,而且明确表态,家里不差你这份俸禄,你只要好好工作追求事业成功就够了。
  徐小郎君就那边瞧着自家三姐夫夫妻当真是羡慕了。谁能有底气说出来这样豪气的话,也只能是那些大家族子弟了。
  话说他们不是不贪图这些利益,只不过是他们贪图更大的利益而已。
  徐小郎君如今能够确定的是,一定要同三姐夫交好,至少在银钱上,三姐夫肯定不会被掣肘住,不会在银钱上犯了错误。
  试问,是不是仕途比其他人平稳了许多。多大的保障呀。
  姜三夫人那边已经抱着酒坛子,去为请过来的街坊们送酒了。
  尤其是那些被请过来的老者,姜三夫人携带姑爷、闺女,亲自给满酒:“到这边落足日久,承蒙诸位高邻照看。他们小夫妻年岁小,不懂事的地方多,还请诸位高邻以后照看一二。”
  (本章完)
 


第577章 家宴
  人家这话说的这个客气。让过来喝酒捧场的乡邻,如沐春风。
  如今这可是准进士老爷的府邸,那是官身,谁照看谁还不一定呢。谦逊的太给他们面子了。
  姜三夫人还同大伙解释了初来京城之时,他们欠缺礼数的过失:“因为科考,因为会试在即,初到京城时; 没能拜访诸位,还请诸位海涵。”
  姜三夫人做到这般,礼数也就到了。
  何况,将心比心,换成谁家也会把科考放在第一位,这不是应该的吗。
  别说周府如今是官身,即便不是; 那也是举人老爷; 准进士老爷,这个面子邻居们愿意给的。
  何况这位夫人礼数周到呢。一时间这边可是热闹了。大伙放松心情品尝佳肴。闲谈间再无拘束。
  连隔条街的街坊都过来了。不怨别的,实在是大贵的手艺太好,烹调佳肴的味道太窜,隔着街道,隔着巷子,都能被吸引过来。
  这边能沾进士老爷的喜气,还能够品尝美食,一传十,人流瞬间就汇聚过来了。
  姜三夫人高兴,说明自家人气旺,多好的事情。
  姜常喜瞧着这个阵势,头皮发麻,这得多少东西搭进去; 也不能怪大贵手艺太好太招人。
  只能说,让大贵出来做菜,草率了。
  周澜头一次见识到自家老丈母娘这样的社牛,乖乖的跟在老丈母娘身后,同那些今日才认识的街坊邻里说话寒暄。
  徐小郎君同样崇拜的看着姜三夫人; 女娘竟然还有这般模样的,他也是长见识了。
  不过这流水席怕是真的要如同流水一般,那边吃走了,竟然还有补上的人。长见识的很。
  姜三老爷同先生出来的时候,这边已经是姜三夫人的主场了,就看到两个新科进士跟在夫人身后,乖乖巧巧的同人敬酒。看模样,两个准进士,适应良好。
  周大爷,周进士平易近人的名声瞬间就传出去了。到京城之后,一直闷头读书,从未想过扬名的周大爷,就这样小有名气了。
  而且这小片地方上,以后自家姑爷同闺女的局面算是打开了。
  再看到那些源源不断过来品尝大贵师傅手艺的人,先生就琢磨了,怕是自家女弟子在生意上又有什么想头了。
  不然她能这般舍得?下如此大的本钱,怕是不简单。
  从过往经验推断,这点先生相当肯定的。
  不得不说先生想的对。虽然这个阵仗是姜三夫人安排的,可既然已经这样了; 若是不收到点成效,姜常喜就觉得亏。
  索性让大贵把手艺都施展出来,做出来的菜,那是五花八门,什么新鲜样的都有,这些熟悉的不熟悉的人,连连叫好,一道菜,一大锅,端出来一桌一盘子,一人一口就没了。
  可这些人流连忘返,舍不得走,还有人特意过来同姜三夫人确定,是不是真的三天流水席,是不是明日还是这位姑娘主厨。人家要再次光临呀。
  姜三夫人豪爽:“说三天就三天,就是咱们府里的大贵师傅主厨。多谢大家捧场。”
  瞧着自家亲娘豪爽败家的兴头,自己若是不趁机捞上一笔,那都对不起这场面。
  姜常喜还让大利嚷了一嗓子:“保定府的烤鸭,烤鸡,方便携带酱料,就是出自这位大贵师傅的手。明日的宴席,这些菜色都有的。”
  有知道保定府这些玩意的,瞬间就帮着这群啥吃啥喝的普及了。
  一个个说的活灵活现的,很是让人垂涎,有人当即就说了:“明日过来尝一尝不就知道了吗。”
  对呀,别说那些,就是如今席面上这些,他们也舍不得错过呀。
  先生挑眉,看吧,看吧,就是这个结果,这些人若是吃出来味道了,以后还能不绕着女弟子的作坊打转。
  就说自家女弟子从来不给人白吃的机会。
  晚上的时候,一家人坐在一起,姜常喜特意拿出来一些酒水,终于到了自己人庆祝的时候。
  姜三老爷语带激动,欣慰的看着姑爷,做开场发言:“多年苦读,总算是熬出头了。”
  姜三夫人也感怀颇深,都是心疼姑爷的:“自从见了先生,我家二郎一天十二个时辰,有一大半手里都拿着书的,多辛苦,多不容易呀。”
  听了这话,先生就觉得,自己好像才是那个恶人。辛苦,不容易,都是见了他之后开始的。
  读书那是明理的,那是长见识的,怎么就辛苦,怎么就不容易了。
  同这群女眷掰扯,那是秀才遇到兵,有理说不清。先生眉头都有点松不开了。
  那边姜常喜跟着点头:“这都要为了读书清净,去寺庙里面了,确实不容易。”
  先生替女弟子脸红,幸好没说别的。姜三夫人算什么呀,自家弟子那才是百无禁忌,想怎么说怎么说。
  闺中幽怨都敢脱口而出,有点糟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