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举相公家的地主婆-第18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本章完)
第462章 琐事
周澜客观的说道:“因为很少见先生提笔所以更加稀有。”
姜常喜听明白了,突然就觉得这画好珍贵:“这画,怕是值些银子。”
周澜:“虽然用银子来定位俗气了些,可确实价值千金。”
姜常喜直接上手把两幅画给收了:“留起来,以后万一有为难找窄的,还能换银子呢。”
周澜下定决心,为了不让这两幅画面世; 也不能让家里有个凳高走低的时候。
周澜瞧着媳妇,扯着画作:“我,我收着就好。”
姜常喜:“你的库房我进去也不用怎么费事的。”所以谁收着都一样。
周澜很固执:“我自己收着就好,先生送给给我的。”
姜常喜瞧着周澜立刻毁尸灭迹的神情,叮嘱了一句:“提醒你一句,都是银子; 你可不能败家。”
周澜有点委屈; 大过年的招惹谁了:“以后我的书画笔墨会比先生的还值钱。”
姜常喜:“那就等到以后你的笔墨值钱了再说,这个不能毁了。”面子都已经丢了,银子可不能再丢了。
所以为了那么点银子,媳妇坚决让这画作存在吗?
周澜扎心了,忍不住询问常喜:“我同银子你更喜欢哪个?”问完后就有点后悔,不敢掂量。
姜常喜抬头,愕然的看向周澜,为什么能问出来这种问题:“你怎么会问这样的问题?”
说完人家就走了,让她怎么回答,很伤夫妻情分的。
周澜心说好在媳妇还知道我不是能用银子衡量的呢,心里突然就舒坦多了。
天知道姜常喜表达的是,你怎么一点自知之明没有,你拿什么同银子比。又是一个美好的误会。
所以不需要解释的时候,千万别解释。就这样挺好。
怕先生无聊,姜常喜特意让大贵准备了馅料,请先生一起去灶房包饺子。
新年吗,人口少; 那就把活动安排起来,好歹热闹一些。
先生嗤之以鼻; 君子远庖厨,他老人家可不稀罕这份热闹:“灶房那种地方……?”
看看大弟子,算了,还是要给女弟子面子的,先生好歹算是跟着过来了:“看看就好。”动手那是不可能的。
于是,周澜把先生的笔墨纸砚再次带上了,大不了您继续作画呗。
好吧,气氛还是很好的,尤其是有大利这么一位丫头的存在,气氛总是透着轻快。
不过先生的注意力都在大贵师傅身上,毕竟大贵师傅包饺子的手艺太招眼了,尤其是那饺子包的让先生想要入画。
先生手痒,不想掉价去跟着包饺子,那就只能作画了。
年夜饭的时候,先生还说呢:“从来都不知道过年还有这些讲究。”还是有点意思的。
周澜原本也不知道的,那不是姜常喜说的有吗,内宅夫人当家,夫人说如何自然就如何的。
然后先生说了:“成亲也时间不短了; 赶紧生个娃娃; 省的咱们师徒三个人大眼瞪小眼的; 半点意思都没有。”
姜常喜就这么猝不及防的再次被催生了。过年都不消停。
周澜表情羞涩; 挡在媳妇的前面:“成亲也没有多久。”
先生不以为然,要个孩子而已:“怎么还给你们十年八年的准备呀。”
周澜抽抽嘴角,先生再说他们有无后之忧:“那倒也不用。”
先生瞧不上弟子了,你羞羞涩涩地做什么,还不如自家女弟子坦荡,不知道的以为生孩子的是自家大弟子呢。
先生对着自家男弟子满脸的嫌弃:“腼腆的过了。”
周澜就不想说,您才让两个弟子摔跤,即便是有了,那也危险呀。
想到这里,周澜都后悔了,万一呢,以后可得小心一些。一眼一眼的看向媳妇的肚子。
先生这个万年老光棍显然没有想那么多:“年后的打算你们可是想好了。”
周澜这才回神,认真的同先生说道:“弟子肯定是要下场的,总要一试的。”这三年努力不懈的读书,为什么,总要看看效果的。
姜常喜跟着就说到:“若是夫君有幸上榜,弟子愿意陪着先生同夫君一起去京城会试。”
先生都没想到,女弟子竟然愿意跟随:“放的下这些庄子,作坊了?”
姜常喜傲娇了:“弟子这两年也不是白瞎功夫在这上的,弟子在与不在,作坊都能正常运营。先生您就放心吧,弟子去京城闯名号去,不会给您丢脸的。”
先生倒也不是这个意思:“也不用那么努力,别管闯什么样,记得别报先生我的名号就好。”
对女弟子先生没有什么要求的,从头到尾就这一样。
姜常喜腆着脸皮,给自己遮羞:“先生对弟子寄予厚望,弟子明白的。”
先生没忍住又问了一句:“你哪看出来的?”告诉先生,先生改正。
姜常喜:“孙猴子的师傅不就是这样说的吗,后来才有了齐天大圣。”
对于弟子讲过的西游记,先生还是记得的,可他真没有这意思。只希望女弟子安安分分的别惹事就成。
姜常喜:“先生不用解释,弟子明白您的用心良苦。解释等于掩饰。”掩饰就接近事实了。
先生索性不为难自己了。弟子内心的强大,先生也不是头一次认识到了。女弟子是个又想法的,自己说不说,都那样,改变不了什么。
师徒三人守岁,先生到底年岁大了,盯着周澜写了两篇文章就去休息了。
所以对于读书人来说,守岁都这么具有读书人的特色。过年同平日没什么不一样。
小夫妻二人在一起大眼瞪小眼,姜常喜:“听二姐夫他们说,这好文章总是要酝酿一些时候的,你这般生成速度,会不会有质量上的瑕疵。”尽量委婉了。
周澜觉得这个还要感谢媳妇当年的指点:“先生倒是没有这么说过。可能是那时候刷题刷出来的速度。”
至今还保持着呢,破题,做文章,每日都要两篇以上。
姜常喜心说,所以‘锅’是自己的呗。
周澜:“夫人放心,不敢说状元,榜眼、探花,可为夫怎么也会在一甲榜单。”
如今的科举制度还不是很完善,除了前几名,余下的在榜单上就好。
(本章完)
第463章 可以商量的
姜常喜觉得这样已经很不错了,天下那么多的读书人,能够读出来,能有护得住家财、妻小的身份就已经很不容易了。
这这人惜命,包袱还重,风险高的事情不敢想呀。就这样挺好。
姜常喜美滋滋的:“也别太劳累了,更不要紧张才好。锻炼锻炼身体其实也挺好的。”
经过下午的事情; 对于锻炼身体的事情,周澜很排斥。
若不是先生看到他执着于锻炼,也不至于非得让他下场试试媳妇的身手,丢人丢大了。他都后悔抡石砣了。
姜常喜见周澜不想提锻炼身体的事情,立刻转移话题:“还没有祝贺夫君又长一岁。”
周澜抿嘴勾唇,笑的真心实意:“也恭喜常喜又长一岁。”
成亲的时候,肩膀都还稚嫩; 如今他们能够扛起自己的家了。
周澜瞧着媳妇身量长开了,模样更好了,让人挪不开眼。
姜常喜也感叹,成亲的时候还是小胖子呢,如今的周澜有棱有角的,身材壮硕,让人很有安全感。
夫妻二人相视一笑,两人在一起磕磕绊绊几个年头了,说什么都有点多余。
可惜两人都不是闲的下来的,没人享受这份静怡的时光。
总要给自己找点事情做,做完文章就开始搞计划书,左右守岁不能睡觉的,干坐着不好。
周澜瞧着媳妇对未来的规划,还有家庭三年计划,五年计划,十年计划。
比自己可真是打算的长远多了,佩服的不要不要的:“如常喜这般; 咱们怕是要富甲一方的。”
姜常喜羞涩谦逊的表示:“低调低调。咱们也不图名,主要是过舒坦日子。最好还有点话语权; 不能让人欺负了。”
总要为了目标而努力奋斗的,你看人家的追求就这么简单实在。
想到孤苦时候的无依,不能让自己,让自己子女,在落入那样的境地,周澜认真的点点头:“一定会的。”
姜常喜:“那是自然。”他们努力了这几年,这不是已经越来越好了吗。相信稳步发展,结果一定是美好的。
然后新的一年就来到了,几个丫头过来给周大爷、周大奶奶恭贺新春。
姜常喜同周澜喜笑颜开的给家里的下人发红包。
新的一年到来了,周澜拉着姜常喜:“其实我也有三年计划。”
姜常喜心潮澎湃,男人有自己的雄心壮志,得支持:“哦,说出来,那一定能实现的。”
周澜眼神灼灼的盯着自家媳妇:“三年抱俩。”
姜常喜就觉得大过年的,打周澜一顿怕不吉利,可你说三年抱俩,说的那是人话吗。想要高产养猪去呀,娶媳妇做什么?这就是你的雄心壮志?
周澜眼巴巴地看着姜常喜呢,姜常喜直接拍出去一巴掌,把这人的脸推远一点,无情的反驳到:“换一个吧; 这不是梦想,这是妄想。”
周澜一点没感觉到过分,人家已经要求降低了:“可总要有的,我都没有说一年一个呢。”
姜常喜差点抬手把他拍死:“优生优育,咱们这辈子最理想的状态就是生俩,一儿一女圆满的很。不太理想的状态就是两个儿子,或者两个女儿。重点顶多就生两个。而且间隔要五年以上。”
周澜就纳闷了,要的少就算了,为什么还要有间隔:“为什么,你不行?”
姜常喜差点踹人,大过年的说点吉利的不成吗:“你才不行呢。”女人也不能说不行呀。
周澜立刻就反驳了:“我可以呀。”大夫给看过的。
姜常喜捂着脑袋,黑着脸:“重点,重点是我只愿意生俩。”
周澜对着媳妇,强烈的表示:“可我愿意生好多好多。”怎么能罔顾他的想法呢,这不公平,生孩子那是两个人的事情。
姜常喜冷着脸,再次甩出来一句:“你生还是我生?”
周澜有点蒙,结结巴巴的:“即便是我愿意,我也生不出来呀。”
姜常喜挑眉:“所以,你想要生多少重要吗?”
周澜怒了:“就因为我没有这个肚皮,我就没有生孩子的权力了吗。那生孩子不是两个人的事情吗,你怎么能自己一个人决定呢,你不需要征求我的意见吗?”
哈,姜常喜笑了:“你要慢慢适应一下了。不然咱们还是想好,了以后在决定生不生吧?”
好歹刚才还生两个呢,如今生不生都是问题了?这女人太不讲道理了。
周澜也不是很傻,愤怒虽然愤怒了,自己在家里不当家他还是明白的:“不是,这事可以再商量的,我虽然有意见,那不也被你驳回了吗?咱们先生着。”
姜常喜冷哼,若是不明白周澜打什么算盘就怪了:“劝你一句,真别多想。”
周澜:“我不多想,是岳母那边有什么规矩吗?咱们不能多生。”
这还叫不多想?姜常喜还没开口呢,周澜:“回头我去问问岳母,娘心疼我,肯定会告诉我的。”
姜常喜索性不搭理他了,大过年就弄出来一出,可能没办法协商的事情。希望一切顺遂吧。
初一,姜常喜周澜同先生,相对枯坐的一天,摔跤都没什么意思了。
所以还是得要个孩子,先生都不用开口了,直接用眼神一瞟,姜常喜就明白了。
这无处不在的催生呀。
初二先生例行去寺庙会和尚了。
姜常喜同周澜包裹款款的回娘家,姜三老爷带着常乐一直接到家门口。
姜老夫人知道儿子的举动,很是鄙夷,数落姜三老爷的时候一点不给面子:“不知道的以为你这什么金贵的姑爷呢,谁家小娘子不是初二回娘家?也就你当长辈的,眼巴巴地跑门口接人去。”
姜三老爷也不生气,笑呵呵的同姜老夫人说道:“我家小娘子自然是不一样的,娘,您又不是不知道,我家常喜自小就这么招人待见。”
姜老夫人气的头疼:“我是让你显摆你家闺女吗,我是说你没有当长辈的模样。”
姜三老爷:“当长辈应该是什么模样,姜家一辈一辈儿的传承下来,难道不是因为长辈们庇护,才让小辈们能一代一代的传承吗。遇上刻薄的,自私的,这传承到最后还能剩下什么。”
(本章完)
第464章 问题有点严重
姜老夫人越听越恼,感觉被内涵做长辈不慈,怒声呵斥:“老三,你混账。你在指责我。”
姜三老爷:“母亲您想多了,您自然是慈爱的。儿子只是说,对小辈多爱护一些是可以的。”
姜老夫人若是信了那就怪了。爱护的少了,同不慈有区别吗?
刚好姜三夫人带着姑爷闺女,儿子一起过来了,姜三夫人:“见过母亲。”
然后对着姜三老爷:“老爷,不是说好,咱们一起过来给母亲请安吗?”
姜三老爷:“母亲岁数大了,一起过来,的确让母亲‘惊喜’,可惊喜太大了,情绪起伏大,我还是先来的好。”
姜老夫人满脸不高兴,大过年的就说自己岁数大了,怎么那么膈应人。
姜常喜跟着就一脸崇拜的看着姜三老爷说道:“爹在祖母的事情上,向来仔细。孝顺。我们会同爹一样孝顺祖母的。”
姜老夫人气的鼻子都歪了,你们三房说什么就是什么呗。都这样,她不得气死。
姜三夫人这才带着闺女,姑爷,儿子,给老夫人请安拜年。
好在老夫人心情调整的好,只要眼神不看姜三老爷,表情就能维持住。
不过好心情到底是坏了,说两句就把人打发了。看上去实在冷情的很。
姜常喜自认是个得宠的,在老祖母面前向来都是有脸面的,姜常喜担忧的说道:“祖母,瞧着精神头不是多好,可是昨夜守岁,困顿了。”
姜老夫人不想搭理三房这一家子:“难得你有心惦记我,确实困顿了。”
姜常喜:“祖母您只管歇着,我回头就拦下大伯母,二伯母她们,不会饶了祖母休息。”
姜老夫人也不想大过年的一个人在宅子里面闷着:“大过年的,热闹些好。”
姜常喜:“祖母您也要主意身体的。别逞强,先休息。”
姜三老爷就觉得,亲娘对不住闺女这份真心真意。
姜老夫人就觉得,姜常喜装模做样,若是当真如此孝顺,怎么就看不明白她的心思。还不是故意的。
瞧着姜常喜那模样,感觉今天都不吃下饭了。
三房一家回到院子里面,姜常喜还说呢:“祖母似乎变了,若是以往,身体不舒服,肯定自己休息的。”
姜三夫人:“到底还是府里冷清了些,你们这些小娘子,都要嫁人了,府上的小郎君,都在外面求学,祖母年岁大,总是喜欢儿孙绕膝的。”
姜常喜点点头,贾母的心态,姜老夫人更注重子孙的出息,比贾母强些。
姜三夫人同他们感叹:“你们老祖母也不容易的。”
姜常喜觉得也没什么辛苦的,成日里一群孙女围着呢,如花似玉的还不知足。
周澜这个顺杆子爬的,抓住机会就往上凑:“娘,您是不是也觉得寂寞。”
姜三夫人:“我,这个。”其实还成,毕竟她跟着夫君到处跑的。
挡不住姑爷孝顺呀:“娘,我同常喜以后多生几个,让娘高兴。”
姜三夫人乐的嘴巴都合不上了,眼睛盯着闺女的肚子:“好,这个好,是不是怀上了。”
大过年的,就没有别的话题了一样,要知道自家那是有医婆的,成天盯着呢,能出错吗?
周澜羞涩的看看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