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举相公家的地主婆-第12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顺风一张脸都要纠结成团了。大爷今日也不怎么好说话。
顺风觉得自己今日诸事不顺,应该去拜拜才对。
望着内院的方向,想到大利刚才对自己的态度,顺风直接去找随风了,让随风去打听好了。
所以大利那边也很烦恼,为什么同大奶奶预测的不一样,换人了呢。
周澜心情那个差呀,坚决不去同媳妇打探这些消息,万一让媳妇随便打发了,岂不是说自己还不如个顺风。
晚上姜常喜盘账的时候,眉头都松不开了,万事开头难,这酱料作坊的开支当真是不小。
周澜那边同小舅子一块说会话,才开始学习。
看到姜常喜这般模样,也顾不得自己那点小纠结了:“你这是遇到什么困难了。”
姜常喜:“我这里做了一个计划书,我想着弄个酱料铺子,手上银子怕是不凑手。”
周澜:“顺风的账本上还有银子呢,你尽管哪来用。若是还不够的话,咱们在想办法。”
姜常喜:“倒也不用,咱们自己手上银票还是有的,我想着用庄子上的出产来平衡收支。”
跟着把计划书递给周澜:“本来想要把本金,利润都算好再给你看的,你先帮我看看,投入这么多的银子,合不合算。万一亏了,我可就成败家娘们了。”
周澜心说,败家娘们我也喜欢,而且夫君有私房,败的起。
不过人家作为一家之主,为表示对媳妇才华的看重,正经八本的拿过去,看的很仔细。
然后才开始给予建议:“这是个长远的营生,做好了,不管是咱们家的粮食,还是果蔬,价钱都能卖上去不止一倍的。自然是做得。”
姜常喜很是欣喜,一听就知道周澜认真的看了,而且脑子有货,不是草包。
跟着周澜那边,就看着那些开支:“这样算来,银子不过是不凑手,还是能做起来的。常喜计划的好,子孙大计,即便不成,那也是为了这个家,可别说什么败家的话了。”
姜常喜欣慰于周澜的支持理解,不过事不光靠感动同理解就能办好的:“可你忘记算咱们的日常开支了。”
周澜说的那个坚定:“那就少点开支好了。”为了支持媳妇的事业,人家可以做到这份上的。
跟着:“庄子上能有如此好的营生,怎么都要试试的,除了你,也没人能够想得出来了。”
关键是,别人未见得能够随便就能拿出来这项技术。
姜常喜:“你当真是觉得行呀?”
周澜:“自然是成的,为何不成?即便是不成的话,那就做到它成功就是了,即便是不靠着庄子上的收成,我去给人抄书,府里也不至于过不下去。”
这样的支持力度,让姜常喜好生感动。
姜常喜:“那样的话,我可是让大贵放手施为了。”
周澜:“不要太辛苦,尽量把条件弄好一点。你吩咐下去就成,别把自己累到。”
在周澜的心里,别管是做什么都应该是这样的,媳妇指点江山就好了,没必要亲力亲为。
姜常喜:“这个只管放心,咱们自家庄子上一直有烧砖瓦,在保定府这边的庄子,咱们去京都的时候,我就让人盖好了青砖的作坊。”
这就是早有预谋的吗,自己是不是支持,媳妇也要折腾的,感觉自己的意见也不是那么重要了。
第313章 生命在于折腾
姜常喜瞧着周澜的神色,立刻把话头收回来了:“本来想着,那些砖瓦左右没什么用,放着也是可惜了,左右荒地闲着也是闲着,盖了屋子,回头就当个库房也好呀。”
多凑巧呀,都是闲着的物件,就凑了个作坊,说出去有人信吗?
周澜心说,你怎么说其实我都高兴的:“你想要做什么,我都是支持你的。”
姜常喜就不好意思往下说了,这些规划,这些雄心壮志,还没有机会同周澜聊过呢。
之所以解释这么一句,就是因为自己心虚,所谓夫妻,这些事情,她应该一早就同周澜商量才对。
不过这也不怨她,谁让周澜,每次聊天都正经不过半盏茶,就跑偏,非得动不动就谈感情呢。
姜常喜很快就给自己找了这么一个借口,不是她对夫君不够敬重,实在是夫君没有给她这个机会。
当然了现在机会来了,这事要同周澜说清楚的。不能含糊过去,正经的商量一下家庭产业发展问题。
以往都是姜常喜听着周澜谈他的学习,谈他的规划。
这次是周澜听着媳妇的想法,媳妇的规划,还有以后自家的经济发展方向。
姜常喜笑眯眯的粗略说了一下:“你以后要当官的,咱们顶多也就是经营个庄子,存点家资。庄子盛产粮食,蔬菜,水果,我就想着深加工一下,好歹能多出几个钱,若是经营好了,以后我,咳咳,咱们就是大庄园主。”
没说的是,来钱一点不比那些大商户慢的。
周澜听的心旷神怡,主要是自家媳妇先想着他,这份情谊,让周澜心动。
然后就是同样经营庄子,自家夫人就有那么多的想法,这不是持家有道是什么,自家夫人怎么就处处都好呢,骄傲呀。
周澜拉着姜常喜:“肯定是的。常喜这般努力,只会做的更好。”
姜常喜羞涩:“那是因为有夫君庇佑,不然以后庄子经营的多好,我也留不住。”
媳妇还对他寄予厚望,周澜:“我会努力读书,好好的经营仕途,做你坚实有力的靠山。”
这个听着怎么像官商勾结呢。她真没有这个意思,还是靠本事吃饭的好。主要是这年头,没人护着不行。
姜常喜:“咳咳这个倒也不用。给个公平机会就好。”
周澜盯着姜常喜,神情温和:“我懂的,你也是我的底气,你看你经营有道,咱们不缺银子,我以后一心做事就好。谁也别想用银子勾我乱来,这已经比大多数人都有底气了。”
对,一样的话,被人家周澜说出来就好听多了,双赢吗。
第二天周澜就把自己书房里面,库房里面值钱的东西都给媳妇拿过去了,用实际行动告诉媳妇,银子都是小事。
而且这是百分百支持的态度,姜常喜被周澜这番操作给愉悦了。
家里差银子吗?各自的私产,私房一大堆呢。还有一堆铺子的租金收入,爹娘,婆婆给的银票存着呢。
要的就是这份心意,姜常喜能要周澜的私房吗?能亏了周澜吗?
所以顺风给大奶奶抱过去多少东西就抱回来多少东西。
这且不说,下午的时候,大奶奶让大利姑娘陆陆续续的给大爷的库房这边送了一大堆的好玩意。
笔墨纸砚这些不算,光是石头,各式各样的石头,就十几块。
不管是大爷自己刻章还是送人都是上好的。
更别说还有一副玉骨扇了,那玩意顺风都是捧着送到书房里面去的,而且再三的告诫自己,以后来书房的时候,距离这个地方都要远远的。
顺风虽然没什么见识,可也知道,大奶奶送过来的这些东西,都好的很。
然后顺风就在思索,自家大爷到底什么意思呀,是不是用这个方法在给自己赚私房呀。
而且,怎么感觉都是大爷赚到了。这法子当真是不错。
顺风在想,大爷到底是不是故意的,然后大奶奶那么精明,原来也会被套路的吗?
不得不说,这夫妻二人的操作,让顺风深深思索了一波。
有人支持自己,姜常喜心里高兴。
不光是给周澜送了东西,而且自己也去庄子那边实际策划。总好过总是在纸上规划。
姜常喜带着大贵,大利在敞亮的作坊里面转悠。当初建房的时候,姜常喜就说了,要宽敞,要结实牢靠。
管事大概就以为姜常喜要建仓库呢,所以这屋子里面空旷的很,随便折腾。
大贵:“大奶奶,这样的好地方,真的要做酱料呀。”
姜常喜雄心勃勃的宣布:“那是自然,可不是让你做一缸,两缸自家吃的酱料,大奶奶我是准备把咱们做出来的酱料供给保定府的。”
大贵欣喜若狂,那是大奶奶信任她:“大奶奶您放心,做一缸,同做一库房没什么区别的,奴婢保证味道不会差了。”
当然了心里还是有点紧张的,她们平日在小厨房里面琢磨出来的吃食,调料,确实很不错的,不过大规模的生产,还要让别人喜欢,她想都没有想过呢。
大奶奶把这么大的屋子给她折腾,这份信任,让大贵激动。必须扛住,必须折腾出来。
姜常喜:“若是没有你这手本事,大奶奶我也不敢这么折腾不是。靠你了,可得仔细点。”
大贵:“大奶奶只管放心,奴婢这就让人去做准备,把要用的粮食先收拾出来。”
想到这么一个大作坊,这要多少粮食啊,大贵都有点手抖,大奶奶这份信任太沉重了。
不过人家话说的轻松,想明白了,自己一缸一缸的做就是了。
她在府里的时候,糟践了那么多粮食练出来的本事,没道理真的用到了,反倒怯场。
大贵给自己打气,在大奶奶面前,表现的轻松自在。仿佛挥挥手就能成一样。
额,姜常喜觉得自己有点小见识了,自己规划了好久,怎么到了大贵这里,好像拿起来就做呀。
姜常喜:“会不会匆忙了,不用先看看,这些物件准备的如何嘛,场地呀,厂房呀,锅灶呀?”
第314章 又给小舅子垫菜板子了
大贵:“哪有那么麻烦,这些大缸,大灶的不都准备好了吗,大奶奶你放心,交给奴婢吧。”
自己规划了那么久的计划,心说怎么也得挑个好日子,弄个开工仪式什么的,大贵这副随时能开工的架势,让姜常喜觉得自己这作坊,怎么好像不太正式呢。
是不是太随便了点。那可是有着,三年,五年,十年计划的企划。
姜常喜:“我总要给你准备人手呀,那可不是一星半点儿的东西,你一个人弄不来。”
大贵一拍脑门:“对呀,大奶奶,这次咱们用一些干净利索的汉子吧。这些活其实还是挺费力气的。”
姜常喜:“听你的,回头你过来给这些汉子培训培训,主要是卫生要搞好。”
这问题,从大贵小时候在灶房折腾的时候,大奶奶就开始耳提面命过了。
进到嘴里的东西,干净那是最要紧的,大贵:“大奶奶你尽管放心。”
姜常喜:“对了,你这手艺不好学吧,也别让人偷学了去,不然咱们那不是给别人做嫁衣了。”
这个问题,要做到提前防范的。姜常喜还想着同大贵一起研究研究,把关键步骤什么的,藏起来折腾呢。
大贵:“大奶奶放心,奴婢心里有数的。不过还要您从库房把粮食给奴婢派发下来才好。”
姜常喜突然发现,好像就没有自己什么事了呢。丫头太能干了,对于主子来说,也是很有压力的。
说完人家大贵已经去忙活了。只能说执行能力太强了。
大贵挑人,把要做酱料的粮食,黄豆,各种调料准备好,那就需要些日子的。
姜常喜早就让人在林地那边种了许多的芥菜嘎达,回头就拿这玩意给大贵先练手,弄出来一批咸菜。
或许有人说,这玩意不值钱,可姜常喜知道,这玩意销售广,家家都吃。
而且这玩意放个两三年没问题。或许普通人家不讲究这些,可大户人家,比如姜家,吃这玩意的时候就很讲究,他们不是不吃咸菜,而是一定要吃,两三年的。
这东西在这年头有一个好处,保质期长,就同存银子一样。
不愁卖不出去,存着就是存钱,而且一年一年的翻倍的往上涨。(当然了也不能放太久,专家说了,时间长了的不能吃,有害健康)
所以在做每个行当以前,姜常喜那都是有考量的,而且市场调查也不能少。
银子不好赚,自然不能随便往外扔。咸菜的保质期长,而且容易打开销路。
自家当初种那么多的黄豆,姜常喜就是准备做黄酱的,这玩意大酒楼里面当配料那也是再好不过的。
当然了还需要大贵在这些掌柜的们面前露几手,弄出来几个酱闷,酱香味道的菜色出来,到时候少不得还要连着菜谱一块送出去。
姜常喜暗搓搓的计划了很久的,总之未来是充满期待的。
姜常喜在庄子上做总规划,大贵做技术指导,等到忙过了一轮,周澜都已经过来接人了。
姜常喜拉着周澜在庄子上四处看,经过昨天的沟通,不管姜常喜带着周澜到哪,周澜都能知道个梗概,所以姜常喜介绍起来就更仔细了。
姜常喜:“虽然我的计划主要是销售那部分的,可这到底还要东西做出来才算。”
周澜点点头:“你提前都已经做了这么多的准备了,肯定是能够做出来的。咱们家不差这么点东西,做不出来就多试两次。”
姜常喜头一次上赶的拽着周澜的衣袖,对周澜表达诚挚的感情:“我喜欢你的豪气。”
土豪的让人心旷神怡,要知道,一缸一缸的粮食,那可都是银子呢。
周澜脸色通红,左右看看无人,羞涩的回应媳妇的爱慕:“我也喜欢你。”
姜常喜抽抽嘴角,少说两个字,就是两个概念,莫要简化呀。我只是喜欢你的‘豪气’同喜欢你有本质的区别。
姜常喜:“我就是想要谢谢你这么支持我。”
跟着:“我爹也觉得我做什么都对,可当初让大贵在厨房折腾的时候,我爹也是颇为嫌弃我败家的。”
两句话就把刚才黏腻的气氛给破开了。周澜心下暗暗可惜。
周澜顺着媳妇的意思:“岳父大人主要是怕你辛苦,不会在意那点东西的。”
听听,这姑爷当的,翁婿二人合该一起高唱理解万岁的。
两个人一块把作坊里外看个明白。在姜常喜的讲解下,周澜更明白了,媳妇口中所谓的深加工。
周澜感叹,注重口腹之欲,竟然也有这等意想不到的收货。
媳妇因为喜欢吃,连调料都挑剔,所以自己亲手做,还能做出来一番事业。眼看着就事业有成了。
周澜在想,先生让他在媳妇身上学习东西,难道他以后要用挑剔的眼光去学习吗,去对待学业吗。
话说若是如此的话,他该当学到什么地步才能做到挑剔先贤呀。
想到这里,周澜只当自己没有悟道媳妇的精神。不然这日子不用过了,要与天下大儒为敌的。
在庄子上耽误了太多的时间,小夫妻回府的时候,天色已经不早了。
常乐首先就不太高兴:“你们回来这么晚,去做什么事情了,需要背着我吗?”
真没有这个意思,不过就是刚好没有带着你而已。
周澜一边同小舅子解释,字里行间透着那么一点骄傲,媳妇的事情我知道的比小舅子清楚。
忍不住心里得意了,尤其是看到常乐那模样,周澜没能矜持住。
若是先生知道弟子此时此刻的心情,肯定鄙夷男弟子,你骄傲个啥,你一个一家之主,你媳妇做什么不应该提前同你商量的吗?
同你小舅子比这个,出息呢?
姜常喜哄着小弟弟:“筹备阶段,没好意思给我们常乐看,我想要常乐看到一个有规模的酱料作坊。”
常乐乖乖巧巧的抱着姜常喜的脖子:“我更愿意参与其中,不过你的心意我是明白的。”
不哭不闹,人家还这么理解,这么乖巧,当真是让周澜没有想到。
姜常喜立刻就愧疚了:“常乐是我想差了,下次你沐休的时候,咱们一起去。”
第315章 凭什么不努力
周澜看着这样的小舅子,感觉自己学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