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举相公家的地主婆-第10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听听人家这话说的,多霸气。周澜都感受到了来自小舅子的压力。
先生嫌弃自家女弟子多事:“你这媳妇出门就招惹是非。”
周澜才是那个不辨是非,坚决拥护媳妇的:“先生怎么能说常喜招惹是非呢,往大了说,常喜那是急公好义,往小了说,那也是姐妹情深,荣辱与共呀。”
到了他嘴里,他媳妇那就没有错的时候,没有任何不妥的地方。浓妆淡抹总相宜。
先生看看自家但凡碰到媳妇的事情,就没什么主见的男弟子:“你倒是知道帮着她开脱。人家两口子的事情,别人少插嘴,没准过几日人家小夫妻就和好了,过去了。”
周澜:“即便是算了,过去了,二姐肯定是委屈的,而且这事情哪有那么容易过去,让我说,常喜做的对,这事就该让二姐自己看清楚,拿出来个章程。”
先生都不想听了,感觉事不小,为何这小夫妻还要往里搅合呢,就不怕回头落一身的不是吗?
弟子应该有过这方面的经验教训才对呀。
先生:“到底是别人的家务事,还要少掺和的好。”
周澜:“二姐夫对我多好呀,我怎么能如此冷漠呢,再说了,常喜都把二姐接回来了,这事怕是也不是我们想不掺和就不掺和的。”
周澜如此坚持,主要还是帮着媳妇善后。
先生:“我就说,那不是个省心的,你还为她辩解。”
周澜很坚持的力挺自家媳妇:“常喜那是侠义。”
先生冷哼一声,也难为自家男弟子能想出来这么一个词了。
常乐拿着识字卡,一边看,一边偷偷瞧,冷哼一声,别以为他听不懂。
悄咪咪的回头看看后面常喜的马车,回头自家常喜肯定什么都会告诉他的。
任何事情,他们姐弟都是商量着来的,从来没有欺瞒。
先生不愧是先生,别看人不在府城,可府城那点事,先生心里竟然明白个七七八八,上到官员配置,下到生活日常,没有先生不知道的。
书院里面有哪些老师,什么性情,什么特长,在先生嘴里,就同打开一本书一样,只有你想不到的,没有他老人家不知道的。
自家媳妇说的活字典,应该就是这样的。
在先生的讲解中,周澜如同看到了学院的一个小世界。
不懂,不认同的地方就拿出来同先生讨论:“老师,您口中的这位先生如此性情,还能在学院里面教书吗?”
先生:“是人都有个喜好,他只是性情不太好,略微暴躁,略微贪财,可学问那是真的有,瑕不掩瑜吗。院长也是看重他的学识。”
周澜:“若是当真要听这位先生的课,那可真是愁人。”
先生:“什么叫若是,本来就是,没有机会也该创造机会,去听听不同的先生嘴里对学问一道不同的认识,不同见解。何况,你将来是要入仕途的,什么样的人都要打交道,是你不愿意,不想,就能避开的吗?”
先生那是想要弟子去攻略这座难关的。
周澜被先生说的满脸羞愧,别说什么仕途,即便是他作为一家之主,也应该迎难而上,怎么能心生逃避呢。
周澜在马车上给先生行礼:“先生,弟子知错了。”
先生鼓励自己:“心胸见识你都有了以后,什么样的人,能耐你何。”
常乐都跟着一起行礼:“先生,弟子受教了。弟子也陪着姐夫去上这位先生的课。”
先生:“让你姐夫先去受教,你跟着师傅,师傅还能护你几年,有你出去吃苦头的时候,着急做什么。”
常乐:“师傅,弟子若是出马,那是去征服这位先生的,还没有人不喜欢常乐呢。”
靠卖萌拜师傅吗,先生:“你那本事还是给师傅我用吧,我可舍不得撒你出去让别人喜欢。”
常乐羞红着脸:“咳咳,先生你可真是的,好吧,那常乐就在先生身边好了。”
周澜听的那个心酸啊,先生,您怎么能这样无情无义呢。考虑一下弟子的心情呀。
一路上师徒这边说的可热闹了。周澜同常乐学到的也多。每次同先生一起,感觉对学问,对身边的人或事,好像都有了不同的认识。
保定府周家大爷的私房院子,早就有人收拾好了,管家周大殷勤的请主子们回府。
以后这就是他周大管家要扬眉吐气的地方。
府门口,姜常喜请先生同周澜,常乐先回府。
姜常喜要送姜二娘子去姜家,然后还要同老祖母那边说道几句话。
姜二娘子这种情况,不适合外宿。应该第一时间送到娘家去。
周澜舍不得让媳妇一个人来回奔波:“常乐你陪着先生先回府。”
然后才对着先生请示:“先生,弟子送常喜回府,并且拜见岳父,岳母。”
先生点点头:“让常乐也回去看看,我这里不用陪着。”
若是非得让人陪着才显得见外了呢。周澜同姜常喜听闻先生吩咐也不坚持。
带着常乐同先生行礼:“弟子听先生吩咐。”
先生挥挥手,把弟子们给打发了。当他老人家不知道,这群孩子什么德行一样。
乖乖巧巧一面都是给别人看的,先生早就看明白了,真要是熊起来,三个弟子,一个比一个熊。
姜常喜带着姜二娘子一起,常乐同周澜一辆马车,两辆马车往姜府走。
姜二娘子这时候那是近乡情怯,手里的帕子都要揪坏了。
姜常喜看着就嗤笑,也就这点出息了。
姜常喜回府了,没有去三房,竟然直接去拜见姜家老夫人了,这消息传到内院姜三夫人那边,直接吩咐人:“去喊你家三爷回来。要快。”
然后自己大步流星的就往老夫人的院子走。
在姜三夫人的认识里面,肯定有事,大多还是闯祸了,不然没道理去姜老夫人那边。
三爷必须回来救场,而她过去,先保证闺女不吃皮肉之苦。
第253章 新画风
姜常喜那边带着姜二娘子回府,老夫人听闻直接来她老人家这里的,都不敢等闲视之。
毕竟三丫头那性子,从小就稳得住,若不是有事,那都不能把她老人家摆在前面。
这点认识姜老夫人那还是有的。
大晚上的姜老夫人的寿安堂里面烛火通明。
姜二娘子在老夫人面前低着头,耷拉着脑袋,可恨姜三半点不给她准备的时间。
两个人同姜老夫人行礼:“祖母万安。”
姜老夫人点点头,没心思客气,听着两个孙女说重点。
姜常喜:“夫君来保定府读书了,刚好二姐姐回府,我们一起顺道回来的。”
姜二娘子:“拜见祖母。”额,还没有开始,姜二娘子就错了,一看就是紧张了。
说真的姜老夫人松口气,若是二丫头的话,还是好处理一些的。别看咋咋呼呼的,闹腾也有限,从根上那就是个循规蹈矩的。
姜常喜不开口,老夫人看着二丫头坐卧不安的模样:“二丫头,回府想必有话同你母亲说,且先过去。”
姜二娘子想要说话,这事还是自己同祖母说的好,然后给姜常喜挤挤眼睛,意思你别乱说。
姜常喜:“二姐姐且去给二伯母说话,我还有私房话同祖母说呢。”
姜二娘子在祖母面前向来规矩:“孙女告退。”
姜二娘子走了,姜常喜几句话就把事情交代清楚了:“我见二姐姐如此,就把人带回府了。”
姜老夫人手里的茶杯都摔了:“不争气的东西。”
跟着咬牙切齿:“欺人太甚,当我姜家无人不成。”
跟着:“三丫头这事你做得对,我姜家的小娘子,即便是真的不能生,也不能这样让人平白羞辱。这事我会处理。”
姜常喜本来也没想过自己插手。
姜老夫人活了这么大的年纪,处理这种事情还是有几分手段的,而且不担心,姜老夫人会让姜二娘子回姜府。
这点就比自己处理强。让姜常喜处理,没准就直接让姜二大归了,不伺候了。
姜三夫人过来的时候,看到自家小娘子在喝茶,地上还有摔烂的茶杯,直接就请罪:“子不教父之过,常喜有什么不对的,母亲都是我这个当娘的没有教好,母亲您别动怒,伤了身子。罚儿媳妇便是。”
姜老夫人不想抬眼皮看三房的母女,当她这里什么地方,进门就请罪。
姜常喜:“娘,您莫慌,祖母最是慈爱,别说女儿没有什么错处,即便是女儿有一二错处,在祖母眼里那都是可爱的小瑕疵,怎么看怎么都无伤大雅的。”
老夫人抽抽嘴角,这个她真没有那么认为,这孩子自我感觉太好了点。但凡是个循规蹈矩的,谁家小娘子霸着小郎君非要自己养。
再加上老三夫妻护犊子的劲头,这丫头还没有无法无天,那都是老天爷疼他们姜家呀。
不过今儿这事三丫头做得对,若是知道了这事,还任凭别人拿捏二丫头,那才给他们姜家丢人,给他们姜家未嫁的小娘们掉价呢。
姜老夫人难得好言好语的:“好了,起来,我这里龙潭虎穴不成,就同三丫头说的一样,即便是有个小瑕疵,在祖母眼里,那也是无伤大雅的。”
说完这话,姜老夫人自己都不太自在。别提听到这话的姜三夫人了。
姜常喜扶着亲娘:“娘你看,我就说,祖母最是宠爱女儿,我们祖孙可好了。”
姜老夫人牙疼很。这事真没有。
姜三夫人心说,从姑爷拜师以来,这还是婆婆头一次这么和颜悦色的说话呢。
他们家常喜那么讨人喜欢,婆婆或许真的不会生气太久。
姜老夫人:“好了,姑爷来了保定府读书,你不要因为觉得离家近,就早晚的都往府里跑,不要让姑爷以为你成天惦记娘家,好生过好你们的日子。”
跟着:“你身边没有长辈,日子过着松散,越是这样,就该做的越好,不能惫懒了,若是不想让人小瞧了你们年纪小,就该处处做的都比别人好。”
姜常喜:“多谢祖母,孙女记住了,不会给祖母,给姜家女丢人的。”
姜老夫人:“好了快回去吧,别拖累的姑爷到处跑。”
姜三夫人都看蒙圈了,为什么婆婆同闺女之间会有这样的画风呢?
明明婆婆对他们家常喜不是多上心,怎么会说出来如此贴心的话。
姜常喜心里明白,姜老夫人那是对她今日的做法领情了。
若是让姜二娘子去横冲直撞,最后这事还不定弄得如何收场呢。
若是姜二娘子这边还没有子嗣,就真的让小妾先把子嗣生出来,到时候姜家的面子也让人踩到了脚底下。
姜家没有出嫁,或者已经出嫁的小娘子都会让人看低了的,毕竟姜二娘子成亲还不到一年呢。
远远不到没有孩子,非得找别人生孩子的地步。这年头嫡庶之间差距还是很大的。
一些不太讲究的人家庶子女在嫡子女面前伺候,当下人的都不少。
姜老夫人:“老三媳妇,你也别在这里磨蹭了,送送三丫头同姑爷。”
快点把这母女打发了,省的自己总是想要捂着腮帮子。姜老夫人也不适应这种画风。
姜三夫人:“是,儿媳妇这就去。”
娘俩从寿安堂出来,姜常喜就把事情同姜三夫人说了一遍,省的亲娘担心。
姜三夫人听的皱眉:“没想到二丫头如此不济事。亲家太太哪有这样磋磨自家儿媳妇的?”
不得不说姜三夫人这时候,是庆幸自家亲家太太再嫁的。至少自家闺女不用被婆婆磋磨。
至于说孩子身边没有长辈什么的,自己又不是死的,儿子都能陪嫁了,他们两口子就不能过去同闺女一起过日子吗。姜三老爷肯定是没有这个忌讳的。
这点姜三夫人心里很有数的。何况自家闺女从小就比别人会过日子。
姜常喜觉得怨不上县尊夫人:“哪里就没想到,我就说那就是个家光棍,成天就知道乱嚷嚷,真本事一点没有,娘你放心,我不会那么不济的。”
第254章 胆大心细
姜三夫人看着自家闺女,心说,你自然是不会那般不济的,你都有点超了。
她其实更不放心姑爷:“姑爷还小呢,身边没有亲人,你可别仗着你有爹娘在身边,欺负姑爷,更不能仗着力气欺负姑爷。”
咦,这话头不对呀。
姜常喜:“娘,你说是不是忘记了,我也没有多大,我怎么就仗势欺人了,我还人在屋檐下呢,您怎么都不担心我的。满眼都是您姑爷。”
姜三夫人:“你有什么好担心的,你那叫人在屋檐下吗,人家姑爷就一个人,你还带着个陪嫁呢,别以为我不知道,你们姐俩在一块什么德行。你心里没数吗?”
难得姜三夫人吐槽闺女儿子:“不许欺负姑爷,我说真的,还有二丫头的事情,你少掺和,自己的事情还没有弄明白呢。”
姜常喜:“娘,您不用担心,这个我心里也有数。我若是看到了二姐姐的状况,当作没有看到,会让人小瞧了咱们姜家的。府上还有几个妹子没有出嫁呢,我们当姐姐的没做的多好,可也不能连累了她们。”
姜三夫人:“你别想那么多。”
姜三夫人对于姜家如何,并不是多在意,那是大房的事情。
姜常喜:“我是姜家女,打着标签呢,外人会看轻我姜家女。”
没有同亲娘说,姜家早晚都是他们家常乐的,她提前帮着自家兄弟搞名声,没有错的。
自家父亲成日带着母亲四处游玩,不用深思就知道,姜三老爷没把姜家看在眼里,不想自家人搅合进去的。
可姜常喜到了这里之后,知道宗族的重要性,更知道一个百年世家意味着什么?至少是五代人的积累呀。
若是常乐当真没有那样的本事也就算了。可他们家常乐明明就有这份资质,而且从大伯父对常乐的态度就知道,这事也不是他们家想不想的问题了。
姜家这副重担,姜大老爷就是想要让自己的儿子上,那也得有拿得出手的儿子。
若不然就是如今这种状况,当家主的没有威严,制衡不了下面的兄弟。
自己吃过的苦,姜大老爷或许不想让自己儿子也走一遍,所以姜常喜瞧着,姜大老爷没有让他儿子继续挑大梁的意思。
当然了,想是一回事,具体如何还要看姜大老爷如何行事。
姜常喜:“娘,您别着急,您又不是不知道,我不会给自己揽事的。二姐姐的事情不过是碰巧了,我这不是同祖母那边都说清楚了吗,这事以后如何,还得看祖母的意思。没事我少回来一些,娘多过去看我,这样成不成。”
姜三夫人那真是武将家的姑娘,很直白的:“我看成。”
姜常喜失笑:“那就这样办了。”
你看母女二人立刻就沟通明白了。
周澜那边就简单了,岳父大人看到儿子,姑爷,除了高兴就是高兴。
听说过来府城这边读书的,姜三老爷立刻说道:“早知道你们要过来读书,我就该在书院那边教书才好,咱们爷们在一块,那该多好。”
常乐:“爹,您还是别去了,我们都这么大了,出门读书还带着爹,让爹陪着,别人会笑话我们的。”
姜三老爷:“笑话什么,他们那是嫉妒。”
常乐在想,他可以不用求先生想办法让他去给姐夫陪读了,他可以找个学堂,自己读书。
周澜瞧瞧小舅子,再看看兴致勃勃的岳父大人,开口:“小婿舍不得爹您那么辛苦。”
想到岳父大人对自己的好,周澜:“以后小婿怕是要时常过来打扰岳父大人的。”
姜三老爷就知道是这才是亲姑爷呢,听听这话说的多顺耳,对着自家乐,这也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