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阀之上-第2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元澈麻木地听着这些消息,麻木地披上战甲,率领着所有精锐,忘死一般冲向敌人,而后麻木地将手中的寒刃砍向敌人的躯体。
腹背受敌的叛军瞬间崩溃,最后以周鸣镝被斩于阵,精锐亲信尽数战死,卑微屈从者请降,作为整个叛乱的终止符。然而震动魏庭的并非战役的胜利,而是皇权踩在世族的肩头再度崛起,是陆家踩在了东宫的肩头再度崛起。
于此同时,对于五皇子元洸偷窃玉玺一事,几番平衡,几番决策后,朝廷也给出了一个说法。起先,五皇子与陈灿皆否认偷窃玉玺一事。随后,陈灿以策动随侍保宁为五皇子偷玉玺邀功而认罪。半月后,保宁回长安自首,对定罪亦无辩词。最终,今上以佞幸有罪、皇子无辜定论,陈灿保宁二人伏诛,五皇子元洸不必回朝,直接就国于浮阳县。
数日后,今上又念五皇子质居之功,增封一郡,为渤海王,一时间朝野清晏,未央、长乐两宫相安。
会稽联军在清扫完战场之后就地修整。陆昭趁着夜色将叔父陆明送至渡口。如今战火弥消,为了避免太子再度扣押唯一一个执掌方镇的陆氏嫡支,大营本部将旗与仪仗皆未动,陆明仅由两名贴身护卫陪同南下。
“叔父此番辛苦,如今战事已靖,叔父可安心南下。”陆昭将叔父扶至船舱内,又将打点好的物资命人抬上了船,“我已将微儿留在昭阳别苑,江东再造,家族再兴,多有所耗,苑内物资叔父自取即可。”
临行前,陆明仍是不舍道:“昭儿真的不与叔父一起南下么?会稽如今凌乱,昭儿才华自有用武之地,何必囚于长安金笼?”
“会稽有叔父执掌足矣。”陆昭目光如湛湛秋水,“我有宿仇未清。”
次日,江东也迎来了自己的春和景明。春风拂衣,春风拂髻,玄色的深衣与黛色的发髻倒映于河面上,染上了一丝柔和的绿意。清晨的秦淮河岸,一首苍凉悲壮的小雅《出车》伴随着橹棹的钝钝之声,河水的涓涓之声,在秦淮河上袅袅回响。数百支走舸排于秦淮河上,大有断流之势。陆昭坐于最后一只船的船尾上,依旧是风招袖袂,如谪仙一般。
随着声势渐渐浩大,提前埋伏在两岸上魏军的弓兵也悉数起身,弓弦拉满。元澈立于军台之上,在他身后的左侧,是被魏军持刀围住的所有陆氏宗亲,他身后的右侧则是此次出力的各个世家的首领。元澈目光阴骘,慢慢抬起了示意放箭的左手。他是绝不会放她走的。
小雅《出车》一篇分为四段,而陆昭船队所唱仅有最后一段描写凯旋归乡的场景。“春日迟迟,卉木萋萋。仓庚喈喈,采蘩祁祁。执讯获丑,薄言还归。赫赫南仲,玁狁于夷。”这一句颂春景,诉归情,可谓贴切,但最后一句的清缴蛮夷,用意却有些阴险。
自古夷多指不服王化的南人,‘淮夷蛮貊’,‘及彼南夷’便是此意。这些自会稽而起的将士,既是为‘赫赫南仲’而战的勇士,亦是急于归乡,不愿囿于‘赫赫南仲’的狁夷。发起这首歌的人似乎早已料到自己深陷埋伏,一行人面对剑拔弩张的魏军依旧不乱,歌声更为戚哀悲凉。这其中自有慷慨激昂的自辩,亦有从容赴死的自悲。
岸上的南士族长们目光幽微,神色晦暗。建邺城内的南人闻此歌声,亦有惶惶难安唯恐祸事临头之感。
魏钰庭走到元澈身边,他已经明白眼前这个年轻储君为何如此执念,他按下了那只抬了许久的左手,道:“殿下已经功成,实在不必为一人如此。”
为什么放她归去才是最好的做法,为什么她的去留远不如平稳的局势来的重要。一向稳重的太子第一次向内心发起了叛逆的质问,而这个质问旋即又被心中的家国天下,被心中的大义责任迅速地按下了,如此弱小,如此微不足道。
最后一批船队平安地从伏兵面前离开,最终弓箭手放下了拓弓,甲卫收起了白刃,元澈慢慢转身,沿着堤岸上坡,准备回城。
“殿下。”
她的声音如玉声清越,随春风起于青萍之末,舞于云影之下,徘徊于兰草之间,翱翔于激水之上。
元澈转身回头,大片的阳光此时洒满堤岸。她下了船,走进这片阳光里,微仰着头,眉目如画,面映清晖,仿佛最干净的玉奁,最澄明的镜天。她解下了紧束的高髻,一头黑发如飞瀑倾泻而下,纤长的手指扣合,抵于额前。
“你回来了。”
“我回来了。”
年轻太子的心仿佛沉了一下,此时他终于知道,这颗心已经不再属于自己了。
“那便一起回去罢。”元澈转身,带着仆从与内侍,士兵与亲卫,现在的臣子与未来的臣子,走向返回建邺城的道路。他不曾再回头看向后面,他知道她在紧紧跟随。他遐瞻远眺,望着眼前的高空长川,莺飞草长,此时的春光仿佛比他来的时候更加秾丽。
第47章 糖贻
待一切尘埃落定时,原本搁置的事情也重新被提上日程。一个是陆衍大殓之礼,另外则是纳降礼,而纳降礼过后,离陆氏一家迁居长安的日子也便不远了。
一日午后,元澈晏服坐在泠雪轩暖阁中读书。周恢走进来,除了奉上茶食,还有从长安来的书信。与诏令文移不同,这些皆是私人信件,不走官驿,来的也慢一些。元澈将信一件一件拆开来读,第一封是王峤寄来的,除了问安之外,另提及女侍中遴选一事。信中说,因保太后之故,驳了备选的上书,但仍然给了陆昭赏赐。
虽然未陈明具体缘由,元澈也能猜到几分。经建邺平叛一役,自己的声望与威势皆非一两个世族可以左右。保太后毕竟是贺氏高门出身,对于权利天平忽然往不利于自己的方向倾斜,自然不喜。更何况陆昭出身于他所联合的南人,又直接对保太后所钟爱的五皇子元洸痛下死手。女侍中毕竟是仅次于女内司的女官,又有侍奉太后之责,留这么一个人在眼皮子底下,到底不舒服。
至于赏赐,因为陆昭的姑姑毕竟是由保太后举荐的,如今做到了昭仪。另外这是南方世族第一次在朝廷内露脸,不管用意如何,该给的面子要给到,事已至此,还是要以和为贵。
放下书信,元澈也无甚失落与愤怒。先前令王氏运作此事,一是要给关中尚在观望的世族一个警示。二是给父皇交个底,毕竟有了这层保障,朝廷的政令不至于下行得太过艰难。至于以后,若真想要把她留在身边,也不止女侍中一条路。
第二封信则是御史大夫薛琬所寄,信中所言不过寻常家事,但胜在文辞情真意切,因此读来也颇感舒心。只是信中最后一段,骤然提及先帝曾临府邸一事,虽只言当日君臣共煮酒,但元澈清楚地记得,他与薛氏嫡长女的婚事便是在那时由祖父定下的。元澈皱了皱眉,将信放回信封,然后推到了书案的一边。
“她回来了没有?”元澈冷不丁地问了一句身边的周恢。
周恢已经习惯了太子不常将那个人的名字挂在嘴边:“回殿下,今日是顾老出大殡,会稽郡主要送灵柩到城东门呢,折回来之后,少不得还得在顾府多留一会儿。殿下在路祭棚亲自设奠的时候,才不过晌午。咱们的路祭棚已经是离顾府最近的了,照这么折腾,郡主回来怎么着也得夜里了,殿下先别着急了。”
元澈皱了皱眉看向周恢。他着急什么了。
因先前的叛乱,顾孟州出殡回乡一事便耽搁了。如今叛乱虽然解除,但朱雀桁受损惨重,顾沈等几家的房屋也有所毁坏。因此陆昭几日前就向元澈请命,搬到顾府去助上几日,既全了礼,也能照应一二。
元澈虽然同意,但放人出宫的时候仍是小心翼翼。原先都是命两卫人马跟着,如今添到了三卫。之后又命库房拣选御粳米数石,炒熟的五谷数石,太仆寺预备出殡所用仪仗、马匹等,一并送去。每日还命膳房制作大量精致菜肴,作为赐食送到顾府。只是唯独在衣物上,元澈不肯让雾汐为陆昭多准备。本来就是去住一两日,准备那么多衣物作什么。
陆昭从顾府回来已经是深夜。虽然不愿惊动各处,但因元澈送往顾府的东西太多,而顾府也知道太子多半是不愿意委屈了陆昭,所以把大部分东西都给陆昭带了回来,还添置了许多礼物。其中不乏有送给太子的。因此,就算陆昭不想惊动各宫,但数辆马车浩浩荡荡而来,很难不产生任何影响。
元澈已早早地派人前去接应,自己则坐在隔壁院中的小阁楼里,饶有兴致地看着底下人的忙忙碌碌。此次从顾府回来,比先前还多了三辆车。只见两个小内侍上前去搬箱子,却无论如何也抬不动,后来又叫了两个人依旧抬不动。
“这箱子里装的是什么啊?”周恢也在阁楼上一边观望,一边嘀咕,倒是比下面的人还着急。
元澈倒没注意这些,目光只在人群中寻找那个人的身影。
几个小内侍终是无法,不得已打开箱子,想将其中的物品分批运下。然而打开之后,四人相顾,又颇为无奈地合上了。
“嚯,珊瑚树啊。”饶是在宫内见过不少奇珍异宝,但周恢仍为眼前那株珊瑚树的庞大与鲜艳折服。不过南方多舟市,交趾更连着南洋,无论是合浦明珠,亦或是象床瑶席,都不算什么稀罕物。且南方豪族家资巨万,动辄竞豪斗富,场面比北方还要鲜亮十倍,这株珊瑚树按顾家的家境,只怕还不止一棵。
“顾家真是,这是哪是送还礼,倒像是押嫁妆。”话音刚落,一枚橘子便砸向了自己怀里。
意识到惹了口舌之祸的周恢悄悄觑了觑橘子砸来的方向,斜倚凭栏的太子仍然慵懒地注释的人群,脸上无半分愠怒之色。
见方才的玩笑话并未惹主人不快,周恢捧了橘子嬉皮笑脸地行了个礼:“奴婢谢殿下的赏。”
此时,陆昭与陆微也下了车。姐弟两人并没有先行回到重华殿,而是跑到后面那一辆专门驮东西的马车边。陆昭似是对陆微说了几句什么,那小家伙便攀上了车。车上的最底层皆是些大箱子,越往上面东西越多越杂。陆微踮着脚尖,艰难地够着最上面一只八面镶宝的攒盒,然而挥舞了半天手爪子,连盒子的边都没碰到,倒弄得马车摇摇晃晃。
那盒子太靠里了。元澈摇了摇头,百无聊赖地走下了阁楼。
“你先下来吧。”陆昭最终还是开了口。她绕着车身走了一圈,一番审时度势后,决定从坡度较缓的另一侧攀上去。
陆昭先将袖子挽至肘部,手腕勒住固定箱子的绳索,脚下一蹬便如猫儿一般蹿上了马车,马车几乎纹丝不动。此时一阵风吹过,青鸾色绸面的裙摆迎风摇曳,隐隐约约勾勒出一抹纤直的腿线与盈盈一握的脚踝。她又观察了片刻,左脚先踩在一只牛皮革裹边的木箱上,之后脚尖轻轻一点,似乎是一瞬间,右脚便稳稳地落在了更上一层的箱子边缘。最后连同整个身体向上一引,便看到了箱子的最顶层。
她的身体紧紧地贴着陡峭的箱子,一只手臂攥着绳索,另一只手探向攒盒。她的腰身绷得极直,如同冰绡一般,玉臂流光,白的几乎透明,一对虾须镯在月光下,明晃晃地亮眼。
元澈站在一旁看的眼花,生怕这双镯子再晃下去,自己便会跌入万劫不复的深渊之中。最后他终是伸了手,替她将攒盒取下。
看到身后突然出现的太子,陆昭的目光有些惊讶,亦有些慌乱,竟不知一双手脚如何安放。她站在箱子上,第一次与他平视,第一次看到了他峻冷眉弓,有着鲜卑人特有的深邃眼廓,还有一双属于汉人的、温柔如墨洗的瞳孔。
似是被这样看得久了,元澈反倒有些慌了。他一手抱住攒盒,另一只手执起对方纤细的手腕,轻声道:“快下来吧。”对方开始还有些迟疑,但最后还是顺从地搭了他的手,纵身一跳,轻盈的落了地。跳的那一瞬间,元澈只觉得手中恍若无物,不自觉地将掌心攥紧了一些。然而冰凉指尖如同素练一般从他的手心滑落,刻意修剪过得指甲,轻轻划了他的掌心一下,有一些疼,又有一些痒。
那一瞬间,陆昭也意识到了什么,甫一落地,便有些紧张地向后退了半步,手也缩在了袖子里,颇有一分谨慎乖觉的模样。
气氛有些微妙,而打破安静的是站在一旁的陆微。他先犹豫了一下,而后走向前给太子行了个礼,然后道:“这是大表哥送给我们的糖贻。多谢殿下帮忙取下。”说完两只小手向上一捧,似乎等待元澈将攒盒放到自己的手中。
元澈一乐,这小家伙倒是很会说话,然而他并不准备物归原主,只道:“怎么是送给你们的呢?孤这些日子往顾府送了不少礼物,这些都是你大表哥给本太子的回礼。”
陆微并不服气:“既是给殿下的回礼,那车怎么会停在重华殿前?”
元澈见他嘴硬,所幸也狡辩道:“孤的泠雪轩地方小,怎么摆得下。况且你与你姐姐要先回京,这些东西自然也是与你们一道回长安,等到了长安便要送到东宫去。”
陆微闻言也不知如何辩解,但依旧眼巴巴地望着元澈手中的攒盒。
倒是陆昭先将陆微拉回身边,然后询问道:“殿下深夜前来可是有事交待么?”
这次反倒换成了元澈语噎,搜肠刮肚许久,方才想了一个正经的事由:“后日是陆衍大殓,你明日要不要去嘉和殿看看,若有不妥当之处,好让他们重新布置。”自军变之后,陆衍的棺椁也被移到了吴宫内。
陆昭倒没什么不放心的,但还有些东西想送过去随陆衍入棺,因此道:“殿下交待的事情,臣女没有什么不放心的。但臣女想明日去看一看。”
“好。”元澈点了点头,开始寻思明日何时有空闲,“今日辛苦,你先好生歇着吧。”说完,还瞟了一眼站在旁边的陆微。见小家伙仍不甘心,元澈掀开了攒盒的盖子,取了一枚狮仙糖,当着他的面放入口中吃掉,然后把攒盒丢给旁边的周恢,一边笑道:“总是吃这些怎么能长个儿。大的不高,还带坏小的。”说完,元澈从周恢手中拿走之前赏的橘子,丢到了陆昭怀中,然后翩然离去。
南国春天的风吹得又软又暖,似含在口中的狮仙糖,甜着甜着就化了。
第48章 大殓
次日一早,周恢亲自前往重华殿,此时陆昭正对镜理妆。周恢便在外面稍等了一会儿,方才进去传话。
“郡主若是要上午去嘉和殿只怕不能了。”周恢道,“早上的时候,殿里的藻井塌了一块,得等修补完了才好进去,只怕得到下午了。”
陆昭听完点头道:“多谢中贵人提醒,那我下午去便是。”
周恢传完了话,立马回到了泠雪轩。此时元澈身穿朝服,骑马准备前往台城议政殿。听完周恢所言,元澈轻笑一声:“藻井早上塌了,下午就修好了?亏你想得出来。这种借口在她眼里,和你说嘉和殿塌了有什么两样。”最后想了想,自己本就是要强拖着她,被她发现了,她又能怎么样,于是又道,“你先去嘉和殿照看,再确认出席大殓的臣属名单。孤下午就回来。”
如今蒋、周二人尽除,太子一家独大,北方世族中已无人再持观望态度,南方世族之中也无人有趋避之态。议政殿里虽还是南北分立,但所有人皆致力于任事,议事条陈反倒比往日多一倍不止。
然而此役获利最大的却不是南人。蒋、周两家原本在兖州的势力被枕戈待旦的王氏悉数瓜分。若非元澈第一时间强行扣下蒋、周南下的士兵与军用物资,王氏只怕会一跃成为北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