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穿成公主后我反封建成功了 >

第9章

穿成公主后我反封建成功了-第9章

小说: 穿成公主后我反封建成功了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去过了高级的绸缎庄,我们该去布庄看看了。”将册子收好,又在桌上留下了茶钱,杨明心领着青岫继续出门,这次的目标是在街角处的一家并不显眼的布庄。
  这里进出的人要比刚刚的绸缎庄多出许多,里面的伙计都穿着寻常的布衣,身上大多打着补丁。
  杨明心的目光在门口迎来送往的伙计身上停留片刻,才带着青岫走进了布庄。
  这家赵记布庄之中只有两个伙计,都很忙碌。


第18章 明目张胆
  杨明心走进赵记布庄之后的第一件事情就是观察这家店铺的陈设,跟之前布局很考究的林记绸缎庄不同,赵记布庄的整体布局比较拥挤,里面摆放的布料种类不是很多,花色也不算上好看,都是最便宜的那一类布料。
  没有咨询伙计,也没有详细挑选,杨明心反而是在观察身边买布的人,他们都不是整匹整匹的购买,而是跟掌柜的讨价还价,尽量用最少的铜钱扯最多的布。
  这才是平民百姓该有地生活状态,杨明心看在眼里,很快带着青岫走了出去。
  “你从这家店铺中看出了什么?”杨明心一边在街上走,一边将刚刚的赵记布庄当作考题提问青岫。
  青岫思考了一下,说道:“这家布庄进的全是最便宜的那种布料,几乎没有中档的布料存在,说明……城中的普通百姓生活条件并不好,只买得起最便宜的布。”
  杨明心赞许的看着她,然后说道:“你说得对,但也不够全面,我们已经走了两家店,你有没有察觉到其中的共性,那就是中等档次的绸缎和布料都是缺失的,这就意味着江宁城中目前的贫富分化非常严重,而原本应该存在一定占比的中间阶层基本消失,这个结构是很不正常的。”
  青岫虽然不理解其中几个词的意思,但不妨碍她明白了杨明心要说的东西。
  “小姐,我明白你的意思了,可是书上说江南是非常富庶的地方,按理说不应该这样啊。”青岫也觉得很奇怪,“难道是全被这里的官员像对程家一样劫掠一空吗?”
  杨明心站在一家首饰铺子前说道:“不能排除这个可能性。”
  花了一下午时间,杨明心带着青岫几乎逛遍了整座江宁城的繁华街市,各类店铺也都去看过,她此时对这座城市的了解深入了许多。
  但这仅仅是城中看到的东西,已经是被粉饰太平之后,当地的官员认为可以被她这个公主看到的东西。
  在维持着繁华表象的江宁城之下,是许多自己还没看到的东西,那才是自己在这段各类事务准备的时间中,准备好好调研一下的内容。
  傍晚时分,两人赶在城门关闭之前出了城,杨明心看着手中的记录册叹了口气,对现在江宁城的情况很担忧。
  “小姐,江宁城的情况好像不太好。”青岫被杨明心提问启发了一路,现在逐渐掌握了思维方式,于是说道,“我们最后的去的几家肉铺和米面铺子,里面的人都很少,反而是卖便宜杂粮的铺子人很多,说明现在江宁城中生活的平头百姓,日子过得很困难,已经吃不起精细的粮食了。”
  这也是杨明心最担心的情况,住在城中的大多是手工业者,店铺的伙计,还有一些摆摊开店的小老板,这些人理论上不应该全是低收入群体,现在这样只能说明两种情况,要么是江宁城里的官员想办法收取非常高的苛捐杂税,要么就是他们通过其他方式进行盘剥。
  考虑到这些官员就算是有人掩护也不敢做到直接更改税法这种如此明目张胆的程度,那么大概率就是后者了。
  而且程家的事情至少说明了一件事,这些伪装成山匪的人在江宁附近可以说是肆无忌惮,那么附近驻守的军队只怕是也牵涉在其中。
  “城中的情况正如你所说,百姓的生活条件非常困苦,也不知附近这些村子情况如何,明日我们骑着马出门,去附近的几个村子看看情况。”杨明心算了算其他事情所需要的准备时间,觉得给自己留下的调研时间还算多。
  回到别苑是,桑池已经在屋中等着她回来。
  “公主,您总算是回来了,”桑池看来等了不短的时间,见杨明心进屋就赶紧迎了上来,“我今日带着程家的小姑娘回她们家原先所在的村子,没想到远远碰上了一伙官差打扮的人,正在程家的宅子中搬东西,我没敢靠近,只是程家老大认出了其中一个跛脚的官差,说是那日去她家中劫掠的山匪!”
  杨明心在书桌前坐下,这事她也算是早就猜到了,对方大约觉得她不会去管附近村镇的事情,因此明目张胆的洗劫。
  “你们这几日就不要往那边去了,若是你要去杜家庄,就别带那两个小姑娘。”杨明心现在还不打算跟官府产生什么正面冲突,于是叮嘱道,“若是遇到什么山匪打扮的人,你就将公主府的身份露出来,他们对我还是有些忌惮的,至少我们府中的府兵就不是这些乌合之众能对付的。”
  桑池领命出去了,神色间看着还有些担忧。
  青岫在她走后问道,“公主,这里的官员做这事的时候像是完全不会避开当地的百姓,莫非是这些百姓已经习惯了他们的所作所为?”
  杨明心露出了嘲讽的笑容,反问道,“你觉得在这种情况下,当地的百姓们还有别的选择吗?”
  青岫沉默了。
  这里的官官相护,官匪勾结是从上而下的,百姓们大约也曾经试图求助,但结局如何,她完全能想到。
  时间久了,这里的百姓也就逐渐麻木,甚至不再觉得有人能够帮到他们。
  而这种沉默和麻木通常有两种结局,一种是在沉默中被默默压迫致死,另一种则是揭竿而起,和历史上无数次的农民起义的一样,最终或者是成功改变自己的出身,成为新一代的压迫者,转身去压迫那些曾经跟自己一样的人,又或者被招安,带着纠结于痛苦过完一生。
  没有某种明确思想的引导,很多事情永远会发生改变。
  “所以,如果你是当地的百姓,在现在这种情况下,你会怎么做呢?”杨明心突然很好奇青岫这个土生土长古代的人会对这样的情况做出什么选择。
  青岫犹豫了一会儿,说道,“我若是当地的普通农户,只怕不敢做什么。”
  这是个预料之中的答案,杨明心将白日里写满东西的册子放在一边,说道,“所以啊,这里的百姓跟你的想法是一样的,他们很痛苦,也很痛恨现在的生活状况,但是根本无力反抗。”
  听完杨明心的话,青岫的表情有些纠结,于是她问道,“公主,那我们有办法改变他们的现状吗?”
  谁看到这样的百姓不会说一句可怜呢,只是想要改变他们现在的处境,还缺一个机会罢了。
  “有办法,但现在还不是时候,”杨明心非常耐心的引导着,“要想改变这里的现状,指望那些既得利益这是不可能的,甚至还会遭到他们的反扑,那么只有在你的拳头比他们还硬的时候,才能够一击必杀。”
  青岫这次似乎听明白了,也懂得了杨明心这两天安排下去那些事情的用意。
  不过,她很快又有新的不解之处,却又不知道如何开口。
  杨明心看她的神情,其实也猜出了她的问题是什么。
  “你是不是想知道我作为公主,一个站在大燕权力高处的人为什么会为寻常百姓着想?”她带着笑容看向青岫,“而且我做的事情,似乎对自己并没有任何好处。”
  青岫不好意思地笑了,她倒是没想到自己的这点小心思居然全被看出来了。
  “其实你也不必那么拘谨,想问我什么可以直接问的,”杨明心随意的笑了笑,“就像是有人信佛,有人信道一般,我也有自己的信仰,我的信仰告诉我,人民,也就是百姓,才是一切历史的创造者,而我们每个人都是平等的,也都应该是大燕的主人,这话你听着或许很荒谬,尤其是从我的口中说出来。甚至如果现在是在宫里,你可能要觉得我是脑子出了什么毛病,小跑着出去叫太医。”
  青岫怔愣的听着,她还是第一次听到这样的说法。
  “可是,可是……”她可是了很久,也没说出一句完整的话来。
  杨明心说的一点都没错,如果是在宫里,如果没有经历过这几天的事情,她甚至会觉得公主是不是撞邪了,又或者是不是疯了。
  但是离开长安城之后发生的事情又告诉她,眼前这位自己从小就跟在身边,自以为非常了解的平阳公主,似乎真的不同。
  “其实你不用想那么多,慢慢的你就会适应,甚至会习惯我现在的样子,”杨明心站起身,拉住了一脸茫然的青岫的双手,认真地说道,“这世间有许多事是你暂时无法理解的,也有很多东西一直都处在变化之中,而你现在要做的事情就是学会接受这种变化,然后你慢慢就会发现一个崭新的世界,好了,大晚上的拉着你说了那么久,你今天跟着我跑了一天,赶紧回去休息吧。”
  于是青岫浑浑噩噩的走出了房间,脑子里面一团混乱,杨明心看着她的背影,微不可查的叹了口气。
  果然,想要改变思想永远都是最困难的事情。


第19章 长安来信
  第二天一早,杨明心久违地自己起床,青岫过了一小会才听到动静,慌慌张张进屋的时候,发现她已经换好了衣服。
  青岫赶紧端了水进来,被杨明心接了过去。
  “你看看你自己这神游物外的样子,”杨明心将盛满水的铜盆放在了架子上,戳了戳青岫的脑袋,“好了,我这里不用你帮忙,你先回去睡一会儿,不然这个样子怎么跟我出门。”
  青岫稀里糊涂的被杨明心赶了出去,正好撞上了准备进门的芙蕖。
  她揉了揉撞的更晕的脑袋,一脸茫然地回屋去了。
  芙蕖不明所以的进了屋,将一封飞鸽传书交到了杨明心手里。
  “公主,这是白芷从京中传来的消息。”她小声说着。
  白芷是杨明心身边四个贴身宫女之中年纪最大的一个,也是掌管已故的先皇后留下的各宫和长安城中各府眼线的人,这次没有跟着她一起下江南,而是留在京中继续收集和整理各方面的信息。
  此时专门飞鸽传书过来,想必是有什么比较紧急的事情要告诉自己。
  将纸卷展开,她看着上面的字迹,渐渐皱起了眉头。
  “这是在搞什么?”杨明心差点骂出声,“这都什么时候了,自己不在乎边军有异动也就罢了,还要广选宫妃?!”
  芙蕖沉默的站在一边,消息其实她刚刚已经看过了,因此送过来的时候就猜到了杨明心可能要生气。
  不过骂了两句发泄出来之后,杨明心倒是想开了,这位刚过三十五的帝王还算是青壮年,又是做皇帝的,想选妃不是什么奇怪的事情。
  只是他为什么会在这个时候打算选妃,倒是值得商榷。
  “不对劲,这里面肯定不对劲。”杨明心的第一反应是郑江流在朝中的同伙在杨竟宗这个皇帝面前说了选妃的事,以转移皇帝的视线。
  但他如果真要用什么事情转移皇帝的视线,起码应该是在准备起兵之前,根据白家这段时间从各地军中收到的消息,几个边境重镇虽然有所异动,却只是局限于中高层军官之中,下面的普通士兵没有接到任何的异常调遣,这意味着起码短时间之内,这位郑节度使没有造反的计划。
  那么,事情就要分成两种情况来考虑,第一种就是有喜欢研究皇帝喜好的大臣为了讨皇帝开心专门说了这事,并且朝中大臣也懒得为这种事情争辩,因此就由着皇帝选妃。
  另一种则是有其他人需要这个时间来转移皇帝的视线,掩饰其他的事情。
  杨明心目前更加倾向于后者,因为郑江流不算是非常喜欢美人的皇帝,但来者不拒,虽然独宠梁贵妃,宫中这些年各类新被宠幸有了封号的妃嫔一直不在少数,之前的平阳公主因为这件事情对皇帝有些不满,觉得他沉溺于后宫,不好好处理朝政,甚至专门写了折子上去,只不过皇帝表面上称赞了平阳公主关心国事,也答应了少纳妃嫔,但该怎么做还是怎么做。
  只不过这位皇帝及其爱护自己的脸面,之后从未主动在朝会上说过选妃的事情,大概也不是很想大张旗鼓的选妃。
  所以就算有人想要拍皇帝的马屁,这也不是个好方向,甚至有可能拍到马蹄上。
  这样看来,应该是有其他势力希望借此机会转移皇帝的目光,从而完成某些事情了。
  朝中的势力一向很复杂,有皇帝的嫡系势力,有相互联姻盘根错节的世家大族势力,还有比较新兴的科举寒门出身的势力。
  郑江流算是皇帝的嫡系势力,至少在杨竟宗没有怀疑他打算谋反之前,他仍旧被认为是皇帝的人,而世家势力则是以当朝宰相高崇安为首,在朝廷六部之中人脉广泛,与许多武将世家也有殷勤,白家也跟这些世家有些亲缘关系,只不过走的比较远。
  新兴的科举寒门势力目前以中书令陈慕求为首,他就是寒门出身,通过科举受到了先帝的赏识,并且在夺嫡之争中成功站队杨竟宗,虽然没有像皇帝嫡系一般出力,却也平安做到了现在位置。
  他颇为照拂寒门出身的学子,因此隐隐成为这一系的首脑人物,不过在杨明心的记忆中,陈慕求此人官风较为正直,而且和世家大族所代表的势力之间一直不对付,因此在朝中看不惯他的人也不少。
  目前来看,这件事情不是皇帝自己干的,寒门一派的陈慕求常年处在腹背受敌的状态之中,也向来不喜欢皇帝沉溺于美色,那么这事只能是世家大族做得。
  他们广选宫妃,图什么呢?
  杨明心思索了一下,皇帝明着说过没有立后的打算,所以他们不是想趁机将自己的女儿送进宫,那么在这个时候转移皇帝的视线,只怕是有大的密谋啊。
  “公主,要不要让白芷姐姐那里多盯着点?”芙蕖看杨明心所有所思,觉得她应该是猜到了什么。
  “我写封回信吧。”杨明心在桌前匆匆写下几行字,然后交给了芙蕖,“尽快将信送出去。”
  芙蕖接了纸条就出门了,两个小宫女在芙蕖出门之后才默默走了进来,将杨明心用过的洗脸水倒掉,换成一盆干净的水摆在架子上。
  不一会,白长史便过来了。
  “公主,您在想什么呢,那么入神。”白长史一连唤了两声,才将正在沉思的杨明心叫回神。
  “长安那边送来的消息,你看看。”杨明心揉了揉太阳穴,将纸条递给了白长史。
  明明只是简短的几行字迹,却让她纠结了起码半个小时。
  你们古代人死得早果然不是没有原因的!杨明心在心中吐槽。
  大概是因为娱乐活动实在是太少的缘故,古人似乎很喜欢花费大量的时间勾心斗角,当然,这仅限于官场之中,跟平民百姓没什么关系。
  白长史看完之后也露出了跟杨明心一样的迷惑目光,大概也是没想出皇帝为什么突然要选妃。
  “算了,这是跟我们其实也没什么关系,对了,姑姑你找我有什么事情吗?”杨明心才想起白长史来的时候手中是拿着册子的。
  “哦,这是昨日招募到的工匠名册,江宁城的木匠和石匠都很多,烧窑的匠人也不少,只是铁匠等善于筑器的匠人比较少。”白长史将册子递给了杨明心。
  公主府宣布要兴修土木,并且在民间征召工匠,这样的好事大多工匠第一日就过来报道了,所以这份册子上已经有了三四十人的名字。
  刺史衙门下辖的工匠们倒是不在其中,这也是杨明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