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公主后我反封建成功了-第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干干净净,他们这些人从骨子里就带着罪恶,哪怕改朝换代,只要这些人还在,并且能够为官员提供足够多的利益,或许有一些心志坚定的官员不会被他们腐化,但更多的仍是我们如今看到的这样,地方官吏和豪绅沆瀣一气,一同盘剥百姓。”
杨明心的语气中带着几分义愤。
第12章 黑眼圈
白老将军被她说得哑口无言,杨明心感觉自己今天晚上像是来做思想工作的,但目前来看似乎成果斐然。
“你说得对,从一开始,这就是个误解的答案。”大约是心情实在糟糕,又加上了被杨明心刚刚那段慷慨激昂的叙说弄得心思混乱,白老将军终于放弃了对杨明心“公主”的称呼,直接说出了“你”。
杨明心其实能够感觉到,无论是白老将军还是白长史,面对眼前这个已经存在的问题时,思维根本无法跳脱出封建的桎梏,这是时代导致的,毕竟这里是一个更接近于公元700年而不是公元1840年的时代,除了她自己之外,并没有任何人考虑过,现有的制度是否并不合适,是否会导致百姓永远无法拥有安定的生活,因为这是封建王朝还在鼎盛的时期,所以在这个时代,杨明心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让其他人理解自己的想法,明白自己想要做的事情到底是什么。
揭竿而起,振臂一呼或许很容易,但是让这种揭竿而起从只能改变统治阶层的统治者是谁,却永远不可能推翻现有的结构。
这将会是一项很漫长的工程,她现在所要做的,就是先让自己身边的人理解自己要做的事情,再逐渐扩大开了,这会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也会是一个逐渐吸引能够认可自己的人的过程。
虽然现在白长史和白老将军都还只是因为自己的说法产生了深思,但是一旦人开始反思某件事情,就会一发不可收拾的思考跟这件事情有关的一切,所以对此杨明心还是有一定自信的。
等到了江宁,她按照自己原定的计划将一些事情实现的时候,相信他们都会明白过来的。
白老将军思索了一会之后,说道,“公主近日的话确实让我收获不浅,我似乎想到了什么,却很难说清,时辰不早了,公主也早些休息吧。”
杨明心点头离开了,走之前她回头看了一眼,发现白老将军正在纸上写什么东西,看来是有些想法的。
青岫一路跟着杨明心回到了房间,进屋关好门之后才说道,“公主,您刚刚所说的东西,奴婢似乎听明白了。”
她带着一丝不确定,看向了杨明心。
“您的意思是,既然让帝王作为天下的主人并不能管理好这个国家,也不能让百姓安居乐业,倒不如不要帝王也罢。”她这话说的就有些小心了,声音也压得很低,“奴婢应该没说错吧。”
杨明心有些惊讶,没想到自己专门劝说了两个人,却是在一边旁听的青岫最先明白了自己的想法。
“你这么说,就不怕因为大逆不道被我拉出去砍了?”杨明心笑着说道,“不过你倒也没说错,我确实是这个意思。”
青岫先是紧张的看着杨明心,等到得到了她的确认时,猛地睁大了眼睛,“公主,您居然真是这么想的……可是,可是这是为什么呢?您是公主,这些百姓的事情其实跟您没什么关系的。”
杨明心坐在椅子上,叫青岫过来。
“给你看点东西。”她一边说着,一边抽出一张纸,又将毛笔沾满了墨水,然后在纸上提笔画了起来。
她先画了一柄锤头,问道,“你知道这是什么吗?”
“这是匠人们最常用的锤子。”青岫有些不解。
杨明心又紧接着在锤子的旁边画了一把弯弯的镰刀,锤子的长柄和镰刀弧形的刀刃交叉在了一起。
“这是镰刀,农民们收割时候用的。”青岫这次直接说了出来。
“只是,您为什么要将镰刀和锤头这样交叉着画在一起啊?”青岫有些不解的问道。
杨明心并没有回答这个问题,而是说,“你刚刚不是问我为什么会为百姓着想么?”
她的语气中带着难以察觉的怀念与感伤。
“因为这是我的信仰。”
青岫看着那副镰刀和锤子交叠在一起的图案,并没有想明白眼前这位平阳公主的信仰到底是什么。
只是她看着杨明心有些奇怪的神情,知道自己好像不应该继续追问下去了。
“好了,等到有一天,你会明白这是什么的。”杨明心已经掩饰住了自己的情绪,自从穿越以来,她心中一直有一个信念,那就是既然来到了这个世界,就至少要改变一些什么,也许这种改版很难成功,也许自己也会因此遭遇危险,但是她心中有一股执拗。
之前她没有想明白,这股执拗为何如此强烈,一直萦绕在自己的心头,如今看到那副图案的时候,她才终于明白了。
原来不知不觉间,这幅图案所代表的东西,真的成为了她的信仰。
青岫带着满肚子疑问去内间收拾床榻,杨明心将画好的图案收了起来,开始思索明日的事情。
按照现在这个赶路的进度,明日傍晚的时候应该就能到江宁城了,倒是官员们必然会在城外等候拜见,她虽然很不耐与这些官员们打交道,但之后要在江宁居住一段时间,这些地头蛇还是要打点好关系的。
而且她更好奇的是,到底是江宁的哪一位官员,居然能够为了几家丝绸铺子,就专门派人去伪装山匪,几乎杀了半村的人。
如此视人命如草芥的人,就算她现在还没有打算动手清理,也得在名单上挂个号才行。
翌日,在轿辇上颠簸了一天的杨明心难得起得比较晚,青岫脸上顶着两个黑眼圈,看来是大半夜都在琢磨自己所画的那个图案。
出了门,白长史也顶着黑眼圈给她行礼,神情带着一种说不出的古怪和纠结。
等到了和白老将军一起用早膳的时候,她又看见白老将军也顶着两个巨大的黑眼圈。
于是她有些无语,难道自己昨晚说的那些东西就那么容易让人失眠?
带着一丝负罪感,杨明心一边吃早膳,一边对白老将军说了今日的安排,其中就包括进城的事宜。
第13章 进城
白老将军现在大概完全没心情去考虑进城得事情,毕竟昨天晚上杨明心对他说了那么多,对他的世界观也是很大的冲击,于是杨明心突然发现,今天不管是白长史还是白老将军,跟自己说话的时候都有些神游物外的感觉。
反而是青岫好像暂时不纠结这件事情了,今天表现的跟昨日没什么区别。
赶路的时间自然是无趣的,杨明心继续画着图纸,虽然在这样颠簸的轿辇上画图对眼睛的伤害是很大的,但是考虑到之后很多年大概也不会有电子产品来摧残自己的眼睛,杨明心干脆放心大胆地在纸上画着自己记忆中的一些机器。
作为一名专业跟社会学相关,跟理化生告别了七八年的普通文科生,她现在完全是在凭借自己的印象和一些想象成分在绘制这些图,但是她很难确定这些东西到底是不是能制造出来。
“公主,您画的东西越来越奇怪了。”青岫在一边说道,“这个东西是什么啊?”
原本应该是白长史坐在她身边随侍的,但是她现在一副神情恍惚的样子,干脆就到后面自己的小轿上坐着,于是青岫便上了轿辇侍候。
“这是一种车,跟我们现在坐着的轿辇和马车都不同的车,”杨明心看着自己并不太精细的大作,有些后悔当初为什么没有学理科,“我画的不是很好,到时候制造出来,你就能看出是什么东西了。”
“公主,你之前画的那幅图,奴婢专门解了一柄镰刀和一把锤头,放在一起也没看出什么来……”青岫有些委屈的说道。
难怪这家伙黑眼圈那么严重,原来晚上不睡觉研究这些东西去了。
杨明心有些无奈的说道,“这两者之间……也是不一样的。”
青岫依旧带着懵懂的眼神看她,而杨明心则是彻底不打算解释了。
马车在官道上行进的很顺利,正如同她之前的猜测,无论江宁境内是否存在真正的山匪,这些“山匪”们都不敢对杨明心的轿辇产生什么想法,江校尉领着的五百府兵将杨明心的轿辇前后包裹在其中,这样一股力量哪里是寻常的山匪能够对付的。
其实大部分所谓的山匪,不过就是些拿了武器的寻常人,有的稍微学了三拳两脚的功夫,有的干脆就是普通人,别说杀过人,甚至连血都没见过,顶多杀过鸡和猪。
这里时江南内陆地区,那种在边塞城市更为常见的马贼在这里是很少见的,毕竟这个时代马是一种价格昂贵的动物,尤其是对于内陆地区的人来说。
而杨明心手下的军队虽然是府兵,却有不少是在战场上拼杀过的老兵和精锐,对于这些杀过敌见过血的人来说,那些山匪不过就是乌合之众罢了。
“公主,前面就快到了。”傍晚时分,江校尉策马从最前方返回来报告消息,杨明心掀起帘子,远远看到了一座城市的轮廓。
“地方官员已经在迎接了?”杨明心问道。
“回公主,江宁刺史已经差了人过来禀报,说是一众官员都在城门外迎候。”江校尉乘上了一份拜帖。
杨明心叫青岫将这份名单收好,转身对江校尉说道,“还是跟余杭那时一样,一会他们拜见过之后,都请到我的别院来拜见,一应事宜你跟白长史商量一下。”
“是,属下告退。”江校尉骑着马去后面寻找白长史,而杨明心则远远看着江宁城的城门,外面已经隐约能看见一些黑色的小点,大概都是迎候在城门之外的官员。
“公主,今日官员拜见可要设宴?”青岫问道。
“不必了,但是一应赏赐要交给他们。”杨明心并没有心情跟这些官员们应酬,而且她一直是以为外祖求医问药的名头出来的,无心与官员交际才是正常的。
青岫在轿辇即将到达城外时,将轿辇上的帘子打开,方便杨明心跟官员们对话。
身为大燕长公主,她的品级相当于正一品官员,杨明心并不打算“屈尊降贵”的下轿去跟这些官员说话,毕竟京中的王公贵族都有些自己的傲气在,看不起下面的地方官才是正常的。
她要扮演好现在这个平阳长公主的身份,就得拿捏住那个矜持中带着几分不屑的气度。
青岫倒是没什么想法,只是老实打着帘子,一转身看见杨明心的神情从刚刚的放松随意,甚至有些慵懒,突然变成了一副高高在上的样子,突然有些想笑。
不过她做了这么多年贴身宫女,面子上的功夫是学了十足的,因此哪怕心中已经在笑,脸上恭敬的神情依旧纹丝不动。
杨明心看着下面跪下行礼的官员们,江宁刺史意料之外的比较年轻,看上去三十出头,而他身边的几个官员则都比较老成,起码有四十多岁,后面跪着的几个,看服色应该是知府和知县们,年龄参差不齐,跟余杭没什么区别。
“起来吧。”杨明心很客气的说着,“本宫此次前来只为给外祖寻医问药,诸位不必如此劳师动众。”
她第一次用到了“本宫”这个自称。
下面的官员说了几句表忠心的话之后,便算是结束了这场匆忙的拜见。
杨明心的轿辇从城中穿过,继续往修建在山下的别苑前行,而那些官员们也纷纷上了自己的轿子,远远跟在一群护卫着的府兵身后。
江宁城中,百姓们被官兵拦着,好奇的围观着乘坐豪华轿辇进城的杨明心。
而杨明心也在悄悄观察这座城市的百姓们,居住在城中的百姓日子过得应该还算不错,至少身上都穿着完整的衣裳,女子也多有一两件饰品,站在近处围观的人们虽然都不算健壮,但也能看出吃得饱饭。
附近的商铺秩序井然,商铺类型也很多,杨明心只是用目光随便扫视着,就看到了好几家饭庄。
轿辇拐过一条街道,一家绸缎庄出现在了她的眼前。
第14章 林记绸缎庄
这家绸缎庄正在更换门头,扔在地上的牌匾上写着“程记绸缎庄”,边上有几个伙计抬着崭新的“林记绸缎庄”的牌匾,正准备悬挂上去。
之前那对姐妹就是程家的孩子,家中做的也正是丝绸生意,看来这家绸缎庄先前应该就是她们家的。
轿辇很快就从这条街上路过,也没人注意到,杨明心的目光在程记绸缎庄的大门口停留了一会儿。
白长史差人准备好的别院距离江宁城并不远,背靠着一座不算高的山峰,外面圈出来了很大一片地方,里面的建筑倒是不算多。
杨明心下了轿辇之后,就有提前快马加鞭过来打前站的白长史和江校尉迎上来,恭敬的行礼。
“公主,请往正厅。”白长史在前面引路,杨明心则一边随意看了看别院景色,一边领着青岫和芙蕖进了门。
身后,一群官员们也跟着下了轿,却不敢贸然进入别院,都在门口老实候着。
白老将军并不愿意见这些地方官员,因此从侧门进了别院,直接去了休息的卧房,杨明心在看得出刚刚才修整过的正厅里坐下,叫白长史传召那些官吏们进来。
“公主,这是本地官吏的详细名册,有其出身背景以及朝中的关系等等。”青岫将白长史准备好的册子交给了杨明心。
这些东西是她早就叫人去搜集的,先前在余杭的时候还可以随便一些,但到了江宁之后要与这些地方官吏们长期相处,她必须对自己的假想敌们有所了解。
江宁的刺史姓陈,全名陈同安,如今三十有四,是年少有为又得皇帝器重的朝中新锐,外放出来做一任刺史,等到回京之后必然有所提升。
不过此人姓陈,倒是和京中的中书令陈慕求同姓,杨明心看下去,发现此人果然是中书令陈慕求的长子,难怪能在这个年龄官至刺史。
她详细看了这人履历,三年前来到江宁任刺史,今年任期就要到了,大约是直接回京进入六部之中,她跟这个人打不了多久的交道。
除了这位不久就要高升的刺史之外,江宁府还有一位长史,一名司马,剩余司户司田若干,一会儿应该都要来拜见。
“原来有位林司户,”杨明心将官员名单看完之后,去掉了后面微末的□□品官员,只剩下一名六品的司户官姓林,看来那家改了名字的林记绸缎庄就是他的手笔。
“青岫,你差人去给我查查这个林司户。”她将册子重新递给了青岫,此时官员们也纷纷进了屋,正在厅中准备拜见。
青岫趁着官员拜谒的时候匆匆离开了,桑池不动声色的顶上了她的位置。
“诸位大人请起,本宫此次来到江宁是为外祖广寻名医,听宫中太医令说起江宁有一世外高人,医术极为高明,故而寻访至此。”杨明心的开场白依旧是降低地方官员警惕性的套话,“此次或许会在江宁盘桓数月,叨扰各位大人了。”
“公主殿下何出此言,殿下仁孝,臣等敬佩不已。”江宁刺史起身客气地恭维道,“公主若有何差遣之处,臣等必鞠躬尽瘁。”
双方的客套话说到这里也就够了,杨明心礼貌地笑了笑,说道,“那本宫就在此谢过陈大人了,时辰也不早了,本宫舟车劳顿,实在神思倦怠,便不留各位大人喝茶了。”
说完送客的话,下面的官员们倒也懂事,纷纷站起身,行礼拜别之后便告退了。
杨明心说自己累了倒也不是胡说,坐了一天的轿辇,还要在见到这些大臣之时端着公主的架子,她确实精疲力竭。
因为今日要接受官员拜见,她从出门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