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穿成公主后我反封建成功了 >

第11章

穿成公主后我反封建成功了-第11章

小说: 穿成公主后我反封建成功了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可若是自己正在跟地方势力争夺地盘谋取利益,那么在杨竟宗的眼中,自己反而是无心朝堂之事的,会对自己放松警惕。
  虽然很不想去做这些朝堂博弈的事情,但是一个时代和一个时代的现实情况是不同的,现在的大燕还拥有完整的社会结构,也有比较强势的统治阶层,在这个相对和平的状态没有被打破之前,皇权在各地的影响力和约束力就都是存在的,杨明心很清楚自己现在的处境,如果这个时候就迈开步子,宣传思想,发展自己的力量,那么后果非常不乐观。
  于是杨明心将“徐徐图之”四个大字刻在了自己的心里。
  “公主,我明白你的意思了!”青岫一拍大腿,“我知道有谁适合做这个铺子的老板!”
  杨明心自己都还没想到应该找谁来做这家工厂的老板,没想到青岫的心中先有了人选。
  于是她干脆在一棵大树下停了马,专心听青岫的想法。
  “您可以让白芷从京中派个人过来,那人快马加鞭的赶到这里也花费不了多少时间,那个时候我们的铺子肯定还没修好呢,他专门扮做从长安城来这里做生意的商人,那些人肯定不会多想的!”青岫兴奋地说道,她这是第一次对一件这么重要的事情提出自己的解决意见。
  让白芷从长安城那边弄个人过来确实不难,这边的纺织机都还在设计建造之中呢,真要等到建厂起码是一个月之后的事情了,足够叫个人过来,只不过这人最好不要是从长安来的汉人,那样容易被江宁这边的地方官员看出他和自己之间的联系,倒不如直接找个胡商过来,反正长安城里最不缺的就是来自西域各国的胡商。
  想到此处,杨明心看向了青岫。
  这段时间的接触之后,她能够感觉到青岫是一个思想比较活跃的姑娘,虽然接触到的新知识不算多,但是总能够在知识有限的情况下提出不错的思路,其实是个可造之材,而且看得出她其实是认同自己许多观点的。
  既然如此,有些事情可以试着交给她去做了。
  杨明心很清楚,自己将来想要完成的事业并不是自己一个人就能做到的,也不是什么需要旁人完全臣服于自己的霸业,她需要的是一群认同自己思想了理念的伙伴,而这样的人,需要不断的慢慢发掘。
  “青岫,这个想法既然是你提出来的,那么这件事情就交给你去做了。”杨明心将自己的私印排在了她的手上,“白芷这方面由你负责联系,不过你要记住,你找白芷借的需得是一个胡人,与长安的关系越弱越好,这是为什么应该不需要我跟你解释了吧。”
  青岫听了“胡人”二字,露出了恍然大悟的神情,然后略微有些惶恐的接过了杨明心的私印。
  “公主,这事我怕我会做不好,”她有些担心的用脚踢着脚下的小石子,“我从小都是伺候人的,可从没想过一间铺子要如何打理……”
  杨明心打断了她的话,说道,“这可不是一间铺子,而是一座至少有几百人,最终规模可能要上千人的工厂,你要做的也不仅仅是管理一座工厂,还要考虑生产原料的进货渠道,售货的时候应该如何定价,怎么使用最佳的方式抢占市场,并且你需要明白购买你的产品的顾客将会是什么样的群体,除此之外,你还要清楚如何跟原有的商铺进行博弈。”
  她说的并不是全部,只是一部分有可能遇到的问题而已。
  “你可以放心大胆地去做,有拿不准的地方可以找我和白长史商量,但是尽可能自己来拿主意,我相信你能够做好这件事情。”杨明心拍了拍她的肩膀,“如果你能够将这座工厂成功的运营起来,那么你就能够帮助成百上千的常大嫂,获得吃得饱穿得暖的生活,你愿意吗?”
  青岫露出了一瞬间的犹豫,但是她转头看了一眼临溪村常大嫂家的方向,神色突然坚定了起来,她攥紧了手中的私印,语气非常郑重的说道,“公主放心,这件事我一定能够做好的!”
  杨明心表示信任的点了点头,然后示意她别那么紧张。
  “等新的纺织机造出来了,你就明白我们的工厂为什么具备很高的竞争力了。”杨明心非常确定的说着。
  芙蕖站在两人的身边,神色多少有些落寞。
  杨明心看在眼里,知道她感觉自己不那么受重视了。
  等到青岫满脑子都是纺织厂的事情开始神游物外之后,杨明心看向了芙蕖。
  “别着急,我要在这里建设的远远不止一座纺织厂那么简单,你们每个人都会有很重要的事情去做,因为我现在能够完全信任的并不多,所以很多事情都需要拜托你们。”杨明心很是诚恳的直视着芙蕖的眼睛,“之后的要在这里兴建的产业会有很多,一切都才刚刚开始。”
  芙蕖知道杨明心在后院安排了很多工匠,正在制作一些什么东西,之前她虽然好奇,却因为杨明心是公主的缘故,并不敢多问,现在看到青岫在杨明心面前说话做事都显得如此……放肆,但是公主都没有任何不满,甚至像是鼓励她这样做时,芙蕖内心的好奇也完全压抑不住了。
  “公主,所以我们后院正在制造的,到底都是什么东西?”她迫不及待地问道。
  杨明心知道她们这几个对这件事情都很好奇,甚至白长史虽然嘴上不说,但是每次看到自己的眼神也都是带着几分探究的。
  她也很想知道那些被招募来的工匠制造的到底是什么东西。
  “走,我们回府,我带你们开开眼界!”


第22章 纺织机与玻璃
  其实,在这短短的两天之中,府里的匠人们才刚刚从看明白图纸转向开始尝试制作这个阶段,杨明心也很好奇他们对这些图纸的理解程度到底如何,如果有什么看不明白的地方,还得自己来帮忙解释一下。
  古代的工匠们虽然想象力都不弱,但是在没有接触过现代知识体系的情况下,很多自己认为理所应当的东西,他们也许无法清楚地理解。
  于是从外面回府之后,杨明心直接领着青岫和芙蕖杀到了偏院专门给这些工匠们划拨出来的区域,里面根据不同的工种分配了各自的地盘,是不是能看见一些工匠和学徒来来往往。
  木匠们的地盘就在最外面的位置,杨明心记得前天的时候,她将飞梭的图纸和珍妮机图纸一起给了为首的那个姓齐的木匠。
  “公主,您来啦。”齐木匠此时正在组织他手下的几个学徒组装一台机器,看上去像是刚刚才制作完成,见到杨明心领着芙蕖和青岫出现,几个木匠都停下了手里的工作,准备下跪行礼。
  “好了好了,我并不喜欢看别人给我下跪,”杨明心的语气夹杂着几分无奈,“你们的进度怎么样了?”
  她知道现在劝说这些工匠没什么用处,干脆不多费口舌,转而问起了纺织机的事情。
  那几个工匠相互交换了目光,停下了行礼的动作,转而凑过去给杨明心展示刚刚拼装好的纺纱机。
  “公主,我们回去之后用自家的织布机研究了一下您给出的图纸,梭子只需加上两个弹簧,已经改进完毕了,但是这个纺纱的机器因为要将横向排列改为纵向排列,所以多花了一些时间改进。”齐木匠解释道,“不过这种纺纱机能够同时纺织很多条棉线,您给的图案上是八条,但是小人试验过之后,发现最多可以组装十数条,并且制造出来的棉纱质量比之前还要高!”
  看得出,齐木匠对这种新型的纺纱机还是很震惊的,作为一个工匠,他之前也帮不少人家里制造过纺纱机和织布机,因此对于这种新制造出来的机器能够达到什么样的效率,他自己心中自有一杆秤。
  “你演示一下让我看看,”杨明心以前其实并没见过这东西的实体,只是在书上看到过照片而已,所以对珍妮机的纺纱效率并没有很清晰的认知。
  于是齐木匠叫两个学徒将纺纱机摆放完毕,然后将他们之前用做实验的原材料搬了过来,用杨明心看不懂的动作安装在了纺纱机上面。
  珍妮机的作用是纺织棉纱,随着齐木匠的动作,十几条纱线同时从眼前的织机上纺织了出来。
  纺织出来的棉纱在纺织机的顶端被一根轴卷成了线卷,这就是用于纺织成布料的棉纱。
  这些棉纱很快被送到了安装了飞梭的织布机上,随着梭子的来回穿行,成型的布料源源不断地被制造了出来。
  “公主,使用了这种叫做“飞梭”的工具之后,织出来的布要比以往宽很多,而且速度比原本的织布机快了许多倍,甚至使用的难度也降低了很多。”齐木匠将一下截织好的布匹裁剪下来之后,恭敬的交到了杨明心的手中。
  她接过刚刚织好的棉布,用手触摸了一下,并不算非常柔软,因为没有给丝线染色的缘故,也没有什么复杂的颜色。
  “你估计,这种纺织机和织布机广泛使用之后,现在的布料价格能够降低多少?”杨明心随口问道。
  齐木匠虽然只是个木匠,但是对布料这种日常生活中经常用到的东西的价格还是比较敏感的,对比了一下之前的纺织机和织布机的效率,他大致算了算,说道,“原本五钱只能买到一尺最便宜的布料,但若是有这样的生产速度,五钱至少能购买十尺那么多。”
  他稍微犹豫了一下,又补充道,“若是能够广泛生产,那么三钱就能买到十尺。”
  当然,想要拥有那么多的棉纱来织布,除了用珍妮机提高纺织效率之外,肯定还要扩大棉花种植的规模,毕竟以之前的生产力水平来判断,那些原产地的棉花数量估计有限。
  这就是后话了,至少现在江宁的百姓需求的布料数量,以现有的棉花和棉线储量应该是足够支撑的,至于扩大生产并且出口到其他地区,现在来说还太早。
  “之后的时间,需要你将这些机器不断调整完善,然后大批量的制造,需要多少的工人你跟她说。”杨明心将青岫推了出去。
  青岫愣了一下才反应过来自己应该做什么,于是客气的说道,“齐师傅,公主安排我负责棉纺织方面的产业,之后这些东西就由我来跟您对接了。”
  其实她在看到了这种纺织机居然有那么高的效率之后,就明白了自己即将管理的会是一家什么规模的工厂,尽管她才刚刚理解工厂这个词是什么意思。
  想到自己未来将要去做的事情,青岫整个人像是打了鸡血一样,开始兴奋地跟齐木匠沟通。
  杨明心无奈的笑了笑,干脆带着芙蕖往其他的工匠所在的区域走。
  相比起织布机这种她不算很了解的东西,杨明心最想看看水泥的制造现在到了什么进度。
  虽然大规模的矿产开采还没开始进行,甚至江校尉才带着人去各地勘测,但是这些烧窑的匠人家中多少都有些石头的存储,而玻璃和水泥所需要的石头本身就是最常见的种类,因此工匠们小规模的实验已经开始了。
  鉴于大燕的工匠应会烧制琉璃了,那么在稍微更改一下配方的情况下,烧出来玻璃是非常容易的。
  杨明心之所以还记得玻璃的烧制配方,还是因为她在公务员考试的时候答错了有关玻璃的题目,看完答案之后深深记在了心中,也没想到穿越了之后会有这么大的用处。
  玻璃的制造成本哪怕是放在古代也很低,但是它的用途非常广泛,最简单的使用方法,就是制造望远镜。
  对于古代的战争来说,望远镜能够改变的东西,也许比杨明心能够想象到的还要多。
  这几位烧窑的匠人原本是制造瓷器的,经验倒是很丰富。
  芙蕖看过了纺织机之后,心中的好奇也被引了起来,于是走进烧窑的作坊之后就开始左顾右盼,试图看到新鲜的东西。
  杨明心倒是第一时间看到了场地外面垒好的窑,但是看上去还在修建之中。
  “公主,您怎么亲自到这种地方来了……”为首的于师傅原本正在打磨着什么东西,听到了脚步声才抬起头,见到是杨明心,脸上的震惊完全掩饰不住。
  “好了好了,别行礼了!”杨明心满脸头大的制止了于师傅,“我今天回去就让白长史跟你们说说,在别苑中见到我不用行礼。”
  如果说在外面还需要做足了样子,在自己的府中就没有必要如此折腾,杨明心走到了于师傅正在打磨的东西之前,发现他正在打磨两块圆形的玻璃。
  “公主,这是小人这昨日在家中的窑里烧好的玻璃,小人打磨之后发现若是制造成这样凹进去的样子,可以看清楚远处的东西,若是打磨成这种凸出来的,则能够放大远处的物件,就像是在眼前一样。”于师傅年纪比较大,说起这些发现的时候很是兴奋,“小人还试着用水银黏住了玻璃的一侧,竟然制造出了能够替代铜镜并且制造起来非常方便的镜子!”
  他献宝似的将旁边的一块一看就是刚刚制造出来,看上去有些简陋的镜子捧给了杨明心。
  接过镜子的时候,她心中想的是,古代的匠人们果然都富有探索精神,在自己什么都没有说的情况下,自己发现了凸透镜和凹透镜,甚至还制造出了镜子,再继续稍微探究一下,望远镜应该很快也能制造出来。
  “果然很清晰!”杨明心看着镜子中自己那张因为使用了过多铅粉,导致皮肤状态不太好的脸,心中有些感慨,虽然平时使用铜镜的时候也能够看清楚自己的脸,但是感觉跟用了很多年的玻璃镜子是完全不同的,虽然这块小镜子很像是某宝上买衣服送的那种小赠品,但还是给了她熟悉的感觉。
  “于师傅,你还可以试试将这个凸透镜,和这个凹透镜组合在一起。”杨明心并没解释这是什么意思,想必作为制造者,于师傅应该能够理解,她将凸透镜和凹透镜在眼前叠加,果然看到了更远的地方。
  于师傅似乎想到了什么,于是在杨明心将两块透镜交给他之后,他拿在自己眼前试了试,就明白了杨明心的意思。
  “公主大才!”于师傅有些佩服地说道,“若是将这两块镜子结合起来,就能看到更远处的东西!”
  “没错,这叫做望远镜。”杨明心笑了笑,“看来玻璃的制造还是很顺利的,对了,另外一样东西制造的如何了?”
  于师傅将玻璃放回到桌子上,领着杨明心来到了正在建造的一座窑跟前。
  “公主,这就是您所说的那种叫做水泥的东西制造时需要使用的窑,根据您描述的制造方式,我们已经弄明白了其中的流程和环节,现在就等这口能承载高温的窑修好,便可以开始尝试着制造了。”于师傅一边说着,一边取出了几块石头,“这是我们找到的原料,根据您给出的要求,我在家中的窑里煅烧了一下,发现温度有些不够,烧不酥。”
  作者有话说:
  说起织布机,我父母曾经都是纺织工人,所以我对这东西实在太熟悉了,现代的织布机跟古代的纺织机给人的感觉像是两种完全不同的东西,不过我对纺织厂最大的印象还是吵,一进车间就是无穷无尽的嗡嗡声,还有满天飞的棉絮,以及带着帽子的女工。不过现在的国有纺织厂倒闭的差不多了,苟延残喘的几个也几乎没剩下几条生产线,当初的国棉XX厂,现在也只剩下回忆了。


第23章 两个月
  杨明心并没有催这位一看就很有创造欲望的于师傅的工作进度,并且给与了他极高的工作自由度。
  将制作好的小镜子塞给了芙蕖之后,两人从于师傅的地盘出来,准备去后院的玉米地看看。
  看见芙蕖好奇的把玩着小镜子,杨明心说道,“一会去找齐木匠给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