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红楼太妃要躺平 >

第199章

红楼太妃要躺平-第199章

小说: 红楼太妃要躺平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她有人有钱,便是无儿无女,有礼法护身,也不怕将来老了被人怠慢。说白了,她只要活着,才有下头人的好处,她要是有个不好,下头人也讨不得什么好。
  所以,李氏觉得自己以后两个亲儿子都远在海外,多少都得仰仗庶子的事情,根本就是胡思乱想。徒嘉泽要是孝顺,顾晓少不了她的好处,要是想要凭着一个儿子的身份,想要要挟她,那就是痴心妄想!
  当年李氏和徒嘉泽母子如今可不敢有这个心思,他们就是想要多在顾晓面前刷一刷存在感,将来好能多得一些好处。
  末儿之前学油画的时候可没想过自己也能出海,他是半点没想到可能会遭遇的困难,如今跟个跟屁虫一样,每日里跟在徒嘉钰身后,不管徒嘉钰知不知道,小嘴叭叭地打听海外的事情,闹得徒嘉钰烦不胜烦。
  顾晓对此也是哭笑不得,以前也没见末儿这般缠着他哥,她不免疑心,自己叫末儿也跟着出去,会不会显得有些有失考虑了!
  “末儿,你真的想要跟着出海吗?”顾晓将人叫了过来,问道,“之前也没问过你的意见,我就先跟皇后说了这事,若是你不愿意,我便再进宫一趟!”
  末儿忙说道:“我想啊,我要是只做一个宗室王爷,那就只能一辈子待在京城这一亩三分地,想要找个传教士都找不到,若是我出去了,那可就不一样了,我能找到最好的画师教我画画呢!”
  顾晓听得哭笑不得:“出去开拓可不是玩的,不说横渡大洋,便是到了地方,那边气候也与中原很是不同,你想要住上像如今这样的房子,都不知道要等多久,说不定还要带着人出去跟那些土著乃至西洋人作战,还学什么画?”
  末儿摇了摇头,说到:“我知道的,只是,辛苦个几年,那可就自在了。到时候,我可以将自己的领土托付给哥哥,自己去西洋那边游历!”说到这里,末儿有些憧憬起来,他如今学习油画进入了一个瓶颈期,显然闭门造车是不行了,只是留在神京,只怕这辈子都没突破的希望,唯有出去才能遇上一些大师,哪怕是大师留下的作品也行。
  顾晓一时有些无语:“你光想着画画,不想要为自己将来的领土臣民负责吗?”
  末儿奇怪地看了顾晓一眼:“当然会啊,学画只是爱好,又不是别的!妈,你放心,不会做徽宗那样的人的!”
  顾晓心里还有些不放心,别这家伙到最后将事情搞崩了!只是事情还没开始,顾晓也不好给他浇冷水,只得暂时作罢,准备回头跟徒嘉钰说一声,要是末儿将来根本就不打算折腾,还不如让他继续做个富贵闲人呢,免得回头成了祸害。
  时间过得飞快,沅若进门之后没多久,就降下了一场大雪,整个神京都陷入了银装素裹之中。
  因为来年就要出海,顾晓私底下嘱咐了徒嘉钰一番,先不要叫沅若怀孕,要不然的话,只能他先行一步了。而且之后,小孩子也得先在神京抚养到一定程度才能出海。这年头又不是后世医疗保障非常发达的时代,小孩子本身免疫力就差,这横渡大洋,吹个风感染个风寒什么的,可能就夭折了!与其将来后悔,乃至互相怨恨,不如等到了美洲那边再慢慢备孕生孩子。
  徒嘉钰如今满脑子都是开疆拓土,他这个年纪,自己还是少年心性,怎么可能会期待什么孩子,因此,顾晓一说,也就答应下来。
  这年头也有物理避孕手段,那就是鱼鳔,虽说用起来不是很舒服,但总比用药更安全可靠一些,也不伤身体。
  徒嘉钰私底下跟沅若一说,沅若对此也颇为感激,毕竟这年头一般人真不会做到这样,真要是想要避孕的话,往往是叫女方用药,而不是叫男子觉得不适。
  沅若如今也在为了出海做准备,或者说,锦乡侯府正在做准备。
  所有的勋贵都面临一个问题,那就是爵位递降,机会太少,家中乃至族中子嗣繁衍生息,原本便是有些底子,但迟早也会捉襟见肘。
  锦乡侯府因为族里头一直在做岭南做海贸生意的缘故,大家日子其实还不错。但随着人口增长,加上做这行的人越来越多,利润已经不如从前了,如今这般,不过就是惯性罢了!族里头一些困难的人家,早就拿不到生意的分红,不得不叫家里的子弟跟着船做水手,混个辛苦钱,机灵一点的跟船的时候自个夹带一些货物,也能多赚一点。
  锦乡侯府的买卖一直能做得下去,也是有爵位的缘故,等着爵位到了头,这买卖未必还能继续,与其这般慢性死亡,不如也跟着拼一把。
  之前韩家就叫人回了老家,开始动员族人乃至同乡。他们本来就住在海边,那里都是盐碱地,还年年都有台风,便是有良田,一年收益也有限。大家对出海这种事根本不抗拒,而且还是跟着朝廷的王爷,锦乡侯府的女婿,这有什么不放心的!背井离乡个几年,回来就是衣锦还乡,子孙几代不用再受穷,这个帐很多人还是会算的。
  而在京城,实际上,许多勋贵也开始蠢蠢欲动起来。
  因为贾家是平王府的姻亲,如今竟是门庭若市起来。
  大家其实不是想要跟着移民拓疆,而是外头传得实在是太玄乎了!
  说是那里河水里面流淌的都是金沙,路上走几步,就能被狗头金绊个跟头。之前船队的确从原住民那里交换了几块狗头金,都已经献上去了,顾晓直接献给了圣上和皇后,还有人在宫里见过。
  这道听途说之后,已经有人说那里就是一座还未开采的金山,大家只要一想,都觉得眼前都是金灿灿的色彩,这谁也把持不住啊!
  只是宫里已经放出风声出去,淘金可以,那得先跟着移民过去才行!
  大家是为了赚钱,黄金再好,鸟不拉屎的地方花都花不出去,那有什么意思。大家够不着几个王爷,还够不着贾家嘛!
  连着内宅的一帮女眷,这些日子耳边听到的也是这些话。
  黛玉对于什么黄金根本不感兴趣,倒是听闻那被西洋人称作是美洲的地方,原住民与中原百姓相貌相似,一些风俗也与中原上古有些雷同,疑似是当年殷人亡国后东渡之后的子孙,不免就来了兴趣。
  “那里既然是殷人东渡之后的子孙,也是我华夏苗裔,该称殷洲才是,叫什么美洲!”黛玉显然是个大华夏主义者,对于西洋人取的名字颇有些嗤之以鼻。
  玫姐儿听了,不免笑道:“谁叫人家先发现了那里,当地的原住民也没给自己的地方取个名字,咱们落后一步了呗!”
  黛玉听了,不免叹息:“可惜我不是个男人,要不然,我也想出去看看海外风光!”
  一边探春虽说没有点头,面上却也带了点憧憬。她在家看似锦衣玉食,实际上,也是个不甘心窝在内宅的。尤其跟她长在一起的是贾宝玉,她很多时候都恨不得跟他换一下,明明是个男人,可以出去建功立业,偏偏待在后宅里头,每日里就知道一味玩乐!当然,贾宝玉对姐妹们都很好,可是,探春这个年纪,已经深切地感受到了作为女子的无奈之处。
  嫡母是个面上慈悲的,对她其实并不多管,也就是占了个母亲的名头,探春对此其实还是有些感激地。生母却是个浅薄无知的性子,整日里只想着讨好老爷,好将来多给环儿争一份家产,平时里满脑子也都是些蝇头小利,还异想天开想要帮着保管自己的月钱,还叫她要帮趁着环儿,以后还得环儿帮她撑腰云云,这都叫探春觉得烦不胜烦。加上环儿看起来也远没有宝玉伶俐,探春愈发觉得不乐意起来,就因为环儿是个男孩,自己就要为这个明显平庸的弟弟铺路吗?
  湘云也是如此,叹道:“咱们读书的时候,看到什么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唯有想一想而已!也亏得那些诗人能亲眼看见,轮到我们,竟是只能闭门造车,凭空臆造了!”
  佳婉这个做嫂子的听着这些小姑子在那里长吁短叹,不免失笑:“你们啊,是在家里待得太舒服了,才觉得外头好!你们问问林妹妹和薛姑娘,她们都是出过远门的,光是这路上就有许多不便了,何况是出海!”
  佳婉自觉自己是个俗人,去过几次庄子上都觉得够辛苦的了,真要是出海,到时候什么都得从零开始,她铁定是受不了的。
  薛宝钗只在一边含笑,她很想要讨好佳婉这个皇家郡主,但是认识这么长时间,委实觉得难以下手。
  佳婉从小到大,日子过得不要太舒服,她生下来就养在周氏那里,周氏是徒宏远第一个女人,给她一个女儿就是给她一个依靠,周氏对佳婉素来疼爱,并不曾教她受半点委屈。等到徒宏远死后,顾晓当家,更是不可能为难几个孩子,府里头经济情况一直蒸蒸日上,因此,佳婉那是真的金尊玉贵养出来的。
  薛宝钗那点收买人心的本事,可以糊弄一下那些没什么见识,目光短浅的下人,对于佳婉来说,薛宝钗那点子东西,糊弄她陪嫁的丫头都不够,更别说她了!
  薛宝钗尝试着交好佳婉的丫头无果之后,便暂时偃旗息鼓,心里却对皇家富贵愈发向往起来,一个郡主的丫头都能这般眼高于顶,那等皇子王爷又会是何等模样!
  佳婉对薛宝钗倒也没有恶感,毕竟,这姑娘生得珠圆玉润,性情也温婉可亲,便是出身差了点,对于佳婉来说,也算不上什么!最重要的是,对佳婉来说,薛宝钗就是八竿子勉强打得着的亲戚家的孩子,她其实没必要太在意薛宝钗的感受。
  这会儿佳婉一发话,薛宝钗赶紧就说道:“郡主说的是,我们之前一路从金陵过来,先坐马车,之后又是坐船,马车坐一会儿还好,连着坐几天,腿都要伸不直,等着坐船之后才好些,却也只能在船舱里头转转,哪里比得上在家里自在。”她其实原本想要跟着贾家几个姑娘叫佳婉嫂子,但是却莫名有些畏惧,最后几个姑娘里头,就她只叫佳婉郡主。
  湘云却是大咧咧说道:“无非就是路上吃点苦罢了,我肯定不怕的!”


第196章 
  这边说话间; 又有人过来传话:“郡主,王府那边送了几件大毛衣裳过来,说是叫郡主给分一分!”
  船队从北美回来; 带来最多的商品就是各种皮毛,牛皮什么的也就算了,连着大量的牛角; 都被兵部和工部给收了去,用来做战鼓; 做皮甲,熬胶; 做牛角弓什么的。这年头虽说已经有了火器,神机营用的就都是火器; 但是弓箭并没有被淘汰,毕竟; 工业化时代到来之前; 无论是制作弓弩,还是制作火器; 那都是手工业,一根根枪管,那都是铁匠锤出来的,这生产效率能有多高。再加上这年头用的还是□□,因此; 杀伤力终归还是差了些。而且火器的准头也是个问题,所以,朝廷宁可花钱铸炮; 也懒得在火枪上多费功夫,单兵远程武器; 依旧还是以弓箭为主。
  本来船队就回来得晚,皮毛硝制水平也不是很好,带回来之后还得重新处理。好在那边换到的河狸皮那是真的好,油光水滑,毛质细密,比起貂皮什么的也不差。顾晓便叫人用河狸皮做了不少大毛衣裳,但是做好之后,也已经入冬了,横竖给自家姑娘,也不用挑剔什么时候了,便直接叫人送了过来。
  佳婉忙起身说道:“来的是谁,快请进来喝杯茶暖暖手!我这边衣裳多着呢,还要劳烦母妃惦记!”
  来的是正院的两个管事媳妇,这会儿带着几个婆子将几个大包裹抱进来,又一起给佳婉请安,佳婉忙叫人给了一等的赏封,又让她们坐下喝茶。
  等着两个管事媳妇推脱不过,只敢在脚踏上坐下,佳婉才问道:“近些日子都说大哥哥和三弟来年跟着大殿下出海的事情,如今府里头如何?”
  一个管事媳妇忙起身说道:“府里头一切都好,不少人都要跟着两位王爷一块出去呢!娘娘说了,跟着一块出去的,家里头赏银百两,到了那边,不论男女,都能分到一百亩地,也就是奴婢几个胆子小,要不然,也想要跟着出去!”
  黛玉听这管事媳妇真有点憧憬的样子,愈发好奇起来,她看了佳婉一眼,才问道:“这位姑姑,那海外难道真的地大物博,要不,怎么每人都能分到一百亩地?”
  那媳妇忙解释道:“奴婢三舅家的侄女婿就是跟着一块出海的,奴婢听说,那边大片的好地都荒着,那里的人,都不种地的,就叫地荒着,然后靠打猎为生,要不然,哪有这许多好皮子!这次给郡主带过来的就是那边的河狸皮,比起草原那边进贡的还要好呢,听闻那边一条河流里头就有好几群,光是靠着捉这个,那些人就饿不着!他们也不知道纺纱织布,一年四季就穿各种皮毛。”
  说到这里,这媳妇都念叨起来:“作孽哦,这么好的地方,怎么就不知道种地呢!”
  黛玉听得两眼放光,这等异国风情,她是真的很好奇。
  佳婉见几个姑娘都觉得有趣,不免也跟着问了几句,瞧着两个管事媳妇也知道得不多了,才算是将人放过,意犹未尽地停了下来。
  打发走了两个管事媳妇,佳婉便带着几个人解了包袱,看里头的大毛衣裳,都是做成披风或是大氅的式样,用的也都是比较明丽的缎面,也有几件呢面的,颜色略暗沉一些,应该是给长辈准备的。
  佳婉算了一下数量,很快就分派了下去,一件石青色的呢面褂子送到荣庆堂给贾史氏,一件香色的呢面褂子给张氏,给王氏的却是一件驼色的褂子。佳婉自个留下了一条银红的,隔壁王熙凤得了一件石榴红满绣缎面的,李纨得了一件杏红折枝缎面的,轮到下头几个姑娘,玫姐儿得了一件玫红的,黛玉得了一件绛红的,湘云得了一件海棠红的,探春得了一件水红的,连着隔壁年纪还小才取了名字的玥姐儿也得了一件珍珠红的。薛宝钗这边也没落下,得了一件蜜合色的。
  薛宝钗看着不声不响,心里却有些憋屈,别人的都是红,自己却是蜜合色,虽说自己平常穿戴就是这样,但是真的这么分派,她又有些不甘心。
  佳婉才不会关心薛宝钗的心情,薛宝钗这样的身份,按理连穿大毛衣裳的资格都没有,给她一件都已经是看在那拐弯抹角亲戚身份的份上了。
  屋里头很温暖,这大毛衣裳也用不着穿,大家都新奇地感受着河狸皮毛的柔软细密,愈发对那万里之外,听起来就非常丰饶的地方好奇起来。
  给自家人的自然是最好的皮毛,但是很快,也有一些次一等的皮毛开始在市面上出现,一下子就引起了许多人的注意。这回,即便以为金矿可能是编造出来的那些人,也开始疯狂了!
  皮毛这玩意从来都是奢侈品,像是什么紫貂,玄狐之类的,是最上品,但问题是,这些动物才多大的个头,这年头,便是有人工养殖,规模也很小,何况,狐毛虽然被笼统地称之为“大毛”,但只有“狐膆”、“狐肷”和“狐脊”算得上是真正的“大毛”,其它部位都不能算。
  这河狸皮就不同了,整体就都是大毛,而且这玩意因为是生活在水里的,皮毛本身就能防水,穿在身上自然是更加暖和。几条河狸皮就能做一件成年人的大毛衣裳了,这无疑降低了成本,而且朝廷礼制里面也没规定这玩意谁能用,这就代表着,这玩意市场也会很大。一时间,越来越多的人对出海感兴趣起来。
  这三天两头有人上门,还有许多拜帖流水一般送过来,贾家这边简直是烦不胜烦。贾赦原本当差还有些懈怠,如今恨不得晚上都住在衙门里头。贾政嘛,一方面是耻于言利,另一方面也是有自知之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