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农家养儿记-第4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她天天都叫家里的孩子,包括她那两个学生,磨着高粱面。然后,她手把手地教自己身边的那些人,怎么做包子。
尤其是包子上的褶子,怎么做的漂亮好看。
包子的造型,都有不一样的。
有圆形的,椭圆形的,心型的。还有三角形的。
陈萱萱还花了不少的心思,做了一些红绿相间,看起来很漂亮的的花卷。
行家一出手,就知道有没有。
陈萱萱做出那些好看又好吃的包子之后,她收的那两个徒弟,就感觉做包子,似乎真不是一件简单的事。
它还是有不少的技巧的。
陈萱萱天天不用干重体力活,但是她有时候还是觉得自己,忙得像个陀螺。
太累了。
每天都没有一个放松的时候。
也许,这就是古代人的生活吧。
艰难,困苦,只为了填饱自己的肚子。
穿越农家养儿记
第111章:种糯米得大丰收
在古代社会,人情确实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一方面。但是,社会关系相对来说,就更加重要一些。
没有社会关系,尤其是跟官府的人搭不上关系,手上就说是有宝贝,聪明的人都不敢拿出去,让别人知道。
要不然,就是破天之灾。
这个年代的人,一旦一夜暴富,那绝对不是什么好事。
因为某穷户人家一旦一夜暴富了,比如说在地里挖到了什么大财宝,金银珠子一类的好东西,不光是他们的亲人族人看的眼热,就连周边村子里的人,也会屁颠屁颠的跑过来,天天看的眼红。
就算是聪明一点的穷户头,知道自己保不住宝贝,把宝贝献给族里。那他整个族群,也不一定能够让他们安生。
因为临近的各个县城镇上的小偷劫匪,强盗奸贼,都会闻风而动。他们就像是一群闻到了血腥味的血吸虫一样,凶猛而来。
甚至某些有些有点地位,跟官府有些关系的人,他们说不定也想见识见识,那些穷人是怎么发财的。
之后,他们要么强抢,要么哄骗,要么欺瞒,看看能不能把财宝据为己有。
陈萱萱以前经过20多年的社会生活,她早就明白了,财不可露白。
当然,自己花点小钱那都是可以的,但是如果自己真的有大钱了,她绝对不会往外头说。也不会大咧咧的,让自己身边人知道。
她穿越到这个穷苦人占据了99。999%的封建社会,她也是小心的又小心,谨慎了又谨慎。
但凡是引起人稀罕的大件物品,她完全不敢在穷嘿嘿app这里买。
也不敢买了之后,还拿出去卖。
她一个底层人,无权又无势。假如真的哪一天,遇到那种值钱的东西了。她在那些有权有势,还有社会关系的人面前,就是抱着一块金元宝的婴儿。
她这半年里,想了不少办法。让家里有一个稳定的营生,还让家里修起了这么一间新房子。就已经引起了不少人的注意了。
在之后的日子当中,她如果采取激进的手段,让自家人一下子就过上了好日子。比如说,在镇子上买地买田……,呵呵,那到时候,不光是顾家岗的这些族人们,天天惦记他们家。
就连河对岸的陈家村的某些人,也会开始嘀咕了。
想到这些,陈萱萱就决定了这以后呢,一定要稳扎稳打。
就算是被别人占便宜,自家人吃点小亏,应该都没关系了。
于是,陈萱萱教会了两个徒弟怎么做三种不一样的包子之后,她就开始撂挑子不干了。
反正,她不想每天早上凌晨三四点钟就起床。起了床之后,就得做包子。
天天累得要死的,她真的不想这么挣钱了。
她就让自己的两个徒弟,还有那几个孩子,天天干这样的活。
他们比她年轻的呢。
他们得趁着自己年轻,多学点本事,辛苦一些。
陈萱萱没怎么亲手做包子之后,她的两个徒弟还有其他的孩子,做包子就坐得多一点。
俗话说,熟能生巧。
渐渐的,这些孩子们也感悟到了,很多做包子的窍门。
……
时间就在百忙中过去。
所有种田为生的农民们,天天都恨不得将自己劈成两半。一半干这边的事,另外一半又干那边的事。
但凡是亲身种过田的人一般都知道,种田不光是一个技术活,也是一个辛苦活。
就算日晒雨淋,风吹雨打,他们每天都得出现在田间的地头。
他们得盯着地里的苗。
因为稍不注意,这些保证他们活命的好东西,就会被虫子啃着吃了。被老鼠,山林里的野鸟,慢慢的啃食了。
而且,他们还得时时刻刻的注意,田地里的水量。
如果是下雨的天,他们就得挖出排水沟,将田地里多余的水赶紧的排了。
如果是十天半个月不下雨,那所有的人,也就是那些家庭的男女老少们,都会齐齐的出动。拿着各式各样的工具,给那些耐不住汗的秧苗们,一点一点的浇水灌溉。
在半夜十分的时候,他们也得派出人,守在田间地头。
因为有些人就是那么的缺德。
大半夜的不睡觉,偏偏就要跑到别人的地里捣乱。
有扯人家秧苗的。
也有悄悄的把人家的田埂挖断的。
心思歹毒的人,心里最恨的就是,别人家的粮食大丰收了。
自家的生活虽然过得不怎么样,可他们心里却得坚持的,别人家的日子你也得跟他们一样,甚至要过得比他们还要惨。
要不然,他们的内心深处,是不会快活的。
只要看到大家伙的都跟他一起穷,都比不上他们,他们才会觉得自己的日子,过得有奔头。
很不幸,几乎农村的每个地方,都有这样的人。
他们担心别人发财,有时候还会跑到人家家里投毒。
看到人家养鱼养羊养猪,养殖规模大了,每年挣的钱10来万,20来万,甚至还有更多的。他们就特别的不服气不开心。
所以,他们会在大半夜的,悄悄地摸到人家家里,投毒了之后把人家好不容易养殖出来的东西,全部给毒死。让人家做赔本的买卖,甚至亏的倾家荡产。
陈萱萱是个有社会阅历的。
她只要一想到,自己上辈子在网上看了不少这样的新闻。她就忍不住的担心。
她担心自家好不容易种出来的糯米,在快要成熟的季节的时候,被人家搅和了。
于是,她跟于家的那些人说了,一定要把这田地的事,都给注意到了。
尤其是那些可疑人员。
因为知道这些稻熟了之后,自家可以分得两成利,于家的20多口人,早就把这些田地,当成了自家的了。
他们在这些田地上面倾注的心血,反而比自家在于家山拥有的那十亩田,还要多得多。
如今听到陈萱萱说出的那些顾虑之后,他们一天到晚的,就没有离开这片地。
他们每一天,每一个时辰,就连每一个晚上,都会三三两两的组成队伍,在田间巡逻。
有些心怀不轨的人,看见他们的眼睛,天天都盯着那片田地的。他们就找不到,一把火烧了这些已经成熟的糯米的机会。
等到大家伙们都行动起来,把那些稻都收割了之后,所有人都开心的不行。
穿越农家养儿记
第112章:开启了养殖业
今年真的是一个粮食大丰收了。
顾家所种的糯米,差不多有两万斤呢!
两万斤的糯米,如果给黄捕头那里送个两千斤。那他们就能在衙门那,少交一成半的税。再剔除掉要给于家人的两成利,……陈萱萱觉得自己天天吃糯米饭,根本就不是梦了。
陈萱萱今年得了这么大收获后,她高兴的不行。
她高兴,她娘家也高兴。
因为老太太刘氏今年也开荒了一百多亩地。所得的粮食也是两万多斤。
这些东西才收割回来,桐镇就有商家找上门,表示愿意收购。
于是,老太太刘氏二话不说,就用了一个合适的价格,把东西都卖了出去。只留下了很少的一部分。
卖糯米所得的钱,就让她攒下一部分,又买了一部分旧粮回家。
老太太刘氏今年,是准备养牛养猪了。
而陈萱萱这边,其实也跟老太太刘氏说好了,她准备养十头猪,还有两头驴子。
交了税之后,陈萱萱就跟老太太刘氏一样,把绝大多数的糯米,都卖了钱。卖得的钱就换成那种陈粮。
陈萱萱带着顾言璋,跟着老太太刘氏陈大明他们,去桐镇买陈粮的时候,他们就发现了,这陈粮也分很多种。还有各种各样的档次。
档次不同,价钱不一。
陈萱萱看的多了,又跟老太太刘氏商量一番之后,就买了两文钱一斤的陈粮。
这些陈粮有些发霉,有些生虫有些吃着带着一股说不出来的苦味。还有一些,都是储存将近二十年的老东西。
这批陈粮,陈萱萱没打算自己吃。她现在早就规划好了。让那些猪和驴子吃。
另外,自家的那几亩麦子,不卖。就自家吃。至于那高粱面,也是自家吃。
至于那留存在家的一千斤糯米,也是供自己吃。
卖糯米的钱,并不是都用来买陈粮了。陈萱萱还用一个合适的价格,买了12头小猪。两头小驴子。
买的东西实在是太多了,卖货的掌柜的,就叫上了店里的店小二,赶着十辆骡子车,才把那些东西送到陈家村,和顾家岗。
今年这个夏天,老太太刘氏和陈萱萱母女两,到处跑。城里城外的乱转。天天这里花钱,那里花钱,还买这个买那个。有些人看了,眼睛都发红了。
有钱啊,实在是太有钱了。
他们那些会算账的人,天天都在屋子里头给他们算账。
今天她们买了什么?花了多少钱?明天她们又买了什么?又花了多少钱?
只要一想到这对母女俩,买那些乱七八糟的东西,足足花了一二十两银子,那些特别会打算盘的人,这忍不住的在私底下,骂她们是败家娘们。
有钱了,发财了,也不能这样花钱呀!
有了钱了,就得慢慢的攒起来。最好是把那片地,直接买下来。
跟官府的人打交道,花银子,只租五年,那叫什么事儿呀?!
很多人一想到这里,就觉得陈萱萱和老太太刘氏,那就不是一个会过日子的。
然而,对于这样的问题,陈萱萱却有自己独特的看法。
今年开春,他们种糯米。
糯米也算是一个大丰收,每亩的产量,差不多就已经有200多斤。
对于封建古代社会来说,每亩地的粮食产量,能有这么高,已经相当不错了。
因为这里没有化肥,也没有农药。这么大一片地今年能长得好,主要都是那些肥沃的淤泥的缘故。
淤泥里面的肥力,一旦被那些植物吸收完了,那么,在往后的岁月当中,在这样的土地里种植粮食作物,每一年的粮食产量都会逐渐的下降的。
因为他们这一大家子的人,根本就没那么多的粪肥。
如果花钱买那些粪肥的话,又是一大笔的开支。
再加上,几年过后,说不定就有那种有关系的大地主,盯着这一片地,所以,陈萱萱一直都在想着,自己现在没必要花那笔大钱,把这片地都给买了。
她如果真敢花钱买的话,绝对有人就会在私底下嘀咕,她那些钱是怎么来的?
她家是不是藏有什么大宝贝?
不怕贼偷,就怕贼惦记。
陈萱萱觉得自己,没必要买下那片地。
糯米大丰收之后,陈萱萱就又跟顾言璋说了,“当家的,趁着外面的天气还挺好的,温度也挺高的,咱们家还是得抓紧时间,抢种一些产量高的粮食作物。就比如说,油菜黄豆什么的。”
顾言璋听了,爽快的答应了。
那些良田空在那里,他心里头都不舒坦的。
于是,他又跑到了于家山,找上了于家的那些人。
于家五兄弟今年,得了大几千斤的糯米。那些糯米全部卖掉了之后,他们家一下子就发了一笔大财。
有了钱之后,他们又在桐镇,买了蒋家的土砖。准备在自己的老屋边上,也修上几间敞亮的新房。
顾言璋带着东西上门的时候,他们就已经在忙着呢。
听到顾言璋说,还想请他们,在那片地里,抢种一些油菜还有黄豆。他们二话不说,就答应了。
自己的大表哥每次想到这样的好事,就立马想到了他们了,他们为什么不答应啊?
于是,于家五兄弟就分出一部分的人来,天天在陈萱萱那片地里,种油菜,种黄豆,种各种各样的野菜。
野菜熟了之后,陈萱萱就请他们帮忙熬猪食。
因为他们家的12头小猪,就养在那几件土屋子里的。
这人忙着的时候,就容易忘记时间的。
时间飞快的过去,不知不觉的就已经到了9月份了。
9月份,秋高气爽。
陈萱萱一到清早起来之后,就先吃了一个酸菜包子,又吃了一大碗的红枣红豆糯米饭。
这红枣红豆糯米饭里面,放了不少的蜂蜜还有糖。所以,东西吃起来甜滋滋的,特别的美味可口。
陈萱萱不管是上辈子还是这辈子也好,她就爱吃甜的。
尤其是那种香甜可口,松软的或者是酥脆的甜品。她喜欢的不得了。
早上吃饱了,喝足了之后,陈萱萱就会有意识的在外头走几步,散散步。
听见院子外头那两头小驴,嘴里发出的哼哼哼的声音,陈萱萱环顾了四周,认真的想一想,觉得自己家里头,其实还是缺几堵高高的围墙。
穿越农家养儿记
第113章:成了养猪达人
陈萱萱打算把围墙修起来之后,再修一间新房子。
不过,她今年已经彻底了没钱了。她卖糯米所得的那些钱,全都被她花得精光了。
不过,想到那12头小猪,如果都被养大了养肥了,然后拿到县城里头卖的话,她应该还是能够得到一笔巨款的。
她多方打听一下,现在的猪肉,尤其是那种肥瘦相间的五花肉,是40文一斤。
至于猪身上其他部位的肉,也要30多文钱一斤。
所以,她卖的毛猪,底价如果是20文钱一斤的话,那一头200斤的猪,就差不多值4,000文。也就是整整的四两银子。
12头都有200斤的大肥猪,如果都卖出去,那她就能得50两银子了。
由于陈萱萱在顾言璋,和顾裕安和于氏面前,都仔仔细细的算过这笔账。
所以,他们心里头都非常的清楚,现在家里头最最值钱的财产,不光是那些宝贵的粮食,还有这12头小猪了。
顾裕安是一个特别精明的人。
他现在看那些猪猪的眼神,就如同看什么大宝贝一样。
他对于家的那些人,不怎么放心。他担心他们养猪养的不精细,没花心思没花功夫,帮他们家把猪养好。
于是,他从得到那12头小猪的那天开始,他就跑到了小月河上游的那片地,天天都睡在那几间土屋子里。
每天都给他们熬煮三餐。
让那些猪吃好喝,好睡好玩好。
有的时候,顾裕安还会给它们唱山歌。
他有的时候,还会给那些猪熬鱼汤,给它们加菜。
顾裕安伺候那些猪,就如同伺候祖宗一样,特别的用心。
而陈萱萱呢,也开始在家里头尝试,做那种给大猪长膘的猪饲料了。
陈萱萱知道现代社会当中很多养殖户会买专门的猪饲料,那些猪饲料,主要的是玉米杆子、玉米粒打成的玉米粉。
而且在玉米粉里面,还加了不少的东西。比如说,红薯粉,芋头粉,还有苜蓿草,豆子粉,以及大骨头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