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科技强国,向秦始皇直播四大发明 >

第167章

科技强国,向秦始皇直播四大发明-第167章

小说: 科技强国,向秦始皇直播四大发明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东西简直无处不在啊。”大家感慨道, “当真重要。
  秦朝。
  刘邦和樊哙、萧何等人正齐聚咸阳。
  刘邦咂摸了一口酒,脸上带着些许醉意: 这东西好,也不知陛下啥时候能让人折腾出来?萧何的仪态比他可端正多了,笑道: “你这次不打算自己上了?”
  若不是之前刘邦心思一动,自己搞出了水车,现在恐怕还在当着那小小的亭长呢,怎么会有现在的官运亨通?
  刘邦笑起来: “我明白我的斤两。”
  水车什么的还好,这物理……听都听不懂!不过倒是可以找找民间的奇才,看看能不能提前投资一下什么的。
  樊哙则惦记起了特斯拉放弃的专利权,和他没关系但不妨碍他艳羡不已: “你说这要是没放弃能赚多少钱啊!要是我,肯定不放弃。
  这辈子都不用干活了,只躺着就行。
  再买上一堆美人儿当丫鬟,在家伺候着他。
  “你醒醒吧。”萧何冷笑一声,若不放弃,你以为你能有命活下去?
  刘邦点头大笑: “东西虽好,可也烫手得很呐。”
  正沉浸在美好幻想里的樊哙卡了壳,然后打了个冷战。
  他默默的想了半天,发现竟然真没什么太多破局之路,叹道: “还是公开吧,或者是献与陛下与朝廷,说不得还能得个爵位。
  利益大到烫手的时候,如果没有保护自己的力量,那就犹如孩童抱金于闹市,可不是什么好事儿。萧何也他一眼,不理他的发癫:你还来劲了。
  刘邦沉浸在自己的思索中,他看着天幕上的辉煌景象,忽然来了一句:
  你说,后世如果忽然有一天没有电了,会怎么样?
  在场的两人都愣了一下。
  但还不待他们细想,话音刚落,就听得仙画也正好提起这个话题——
  【电对人类如此重要,无法想象如果现在没有电,这个世界将会变成什
  么样子?】
  【曾经有科学家做了一个模拟。】
  一盏盏的灯在瞬间熄灭,整个世界陷入到了黑暗中。
  空调、电视、冰箱等电器全部不能使用,手机在用完最后一格电之后也无法再开机。通讯中断。
  电梯没法再用,高层建筑成为人们想要逃离的牢笼。
  飞机、地铁、高铁还有汽车都陷入瘫痪之中,没有了导航和控制系统,化工厂也无法再生产燃油。
  各种工厂都不得不停工,商业也随之一片混乱。
  不单单是工业,依靠系统灌溉和机械化运作的大规模农业也停摆,最终带来了粮食危机。失业、公共安全、医疗、环境污染、动乱……整个社会开始变得黑暗混乱,仿佛末世来临之景。【为了避免出现这样的状况,电网一直都是国家发展的重中之重。】
  …
  汉朝,
  刘彻的剑眉扬起,眼中有着了然: 这未曾得到倒还好,得到了却又失去却更让人难以接受。动乱是肯定的。
  他另一个时空中的老祖宗正在对樊哙支教。
  樊哙心中有着不解,嘟嚷道: “没了就没了呗,咱们现在也没电,这不还活得好好的?重新适应就好了。
  矫情!
  萧何看不下去了,对刘邦道: 刘季,你和他解释一二。
  刘邦哈哈一笑,问樊哙: “那些路上面开的车,若是要用电,自然就开不了了,那只能停在那里。久而久之就成了废墟。还有那些建筑,太高的直接作废,人们回不了家,那能去哪里?
  刘邦三言两语让樊哙明白,这不是一个简单的回到过去的问题。
  樊哙只是懒得动脑子但不是没有脑子,相反,当他动起脑子来,那是相当的精明。
  “世道会乱,会有灾祸。”他道。
  然也。
  萧何看着咸阳城: 世道一乱,人心一散,就难以挽回了。
  樊哙饮下大口酒,他们正坐在咸阳郊外的一个山坡上,可以看到下面隐约攒动的人头和咸阳城中偶尔亮起来的灯火。
  他嘟嚷了一句: “现在
  这样也挺好……”过得舒坦多了。
  要真是按仙画之前预言的那个走向,世道乱起来,他肯定也会揭竿而起,反了丫的。
  【1882年,十里洋滩的旧上海才亮起了第一盏弧光电灯,而且那时候的第一家发电厂,是英国人开的,叫上海电光公司。】
  【北京亮起的第一盏电灯,是1888年,位于慈禧太后的寝宫内。】
  上海滩的老百姓听说外滩要亮灯了,都赶来看新鲜。
  “听说是美国的总统要来,所以才搞了个这玩意儿。”
  英国人搞的。
  待到夜幕降临,十五盏弧光电灯依次亮起,照亮了外滩的这一小片建筑。人们呆愣了一秒后才逐渐习惯这样的亮度。
  的确是很亮啊,原来这就是电灯。
  比煤油灯亮多了。
  几年后,紫禁城中也亮起了一盏电灯。
  它在一片昏暗中投下属于科学的光亮,而在光亮之外,是大片的黑暗与昏沉。【这些都是达官贵人们的专属。】
  【以上海为例,租界里早就用上了电灯,但租界外却一直都还在用落后的煤油灯和蜡烛。】【直到将近1897年,上海的普通百姓家庭里才有了电。】上海道台蔡钧很想要开个发电厂。
  “租界内每晚都是灯火通明,租界外却是黑气沉沉,实在是太不像话!”
  他的幕僚给他出了个主意。
  于是在慈禧生辰的时候他上帖子将其吹捧了一番,然后言自己将建造发电厂,为太后庆生积福。
  慈禧准了。
  蔡钧大喜,立刻拨出了四千两白银,然后从英国的怡和洋行里租来了发电机,开了华人运营的第一家发电厂,叫南市电灯厂。
  终于,在上海的普通百姓居住区,也渐渐的亮起了灯火。一盏又一盏,越来越多,晚上也越来越明亮。
  【到了1949年的时候,华夏的电力工业已经走过了67年的历史,但状况却依然不堪。不仅设备破旧、电网也极为薄弱。】
  【同一年,美国的发电量是咱们的60倍。】上海只有一个。
  建国初期,在国内的大部分地方,晚上依然是漆黑一片的,能够用得
  起煤油灯和蜡烛的人还是凤毛麟角。
  大多数人只能天黑就睡觉,毫无娱乐活动。
  而在大洋彼岸的美国。
  城市的夜晚灯红酒绿,街道上旁隔上一段时间就会有路灯。年轻人们开着车鬼喊鬼叫着呼啸而过。
  电视机、电冰箱、电话这样的电器已经进入到了千家万户。这是完全不同的两个世界。
  …
  武周。
  上官婉儿蹙眉: “西方人都用了这么久的电,难道不应该早早的想到修建发电厂吗?”结果还要以祝寿为名义。
  太平公主已经对清末时的朝廷很了解了,百般看不上。
  她嗤笑一声: “若是他们有这个觉悟,就不会让西方人的军舰在华夏的土地上耀武扬威了。”人和人是不同的。
  就像同样是掌权者,她的母亲和那位慈禧太后就完全不同,简直是天地之别。他们的祖宗,李世民唏嘘的却是华夏与美国的强烈对比。
  他的这些唐人后代们过得很是惨兮兮啊。
  看得他的眼眶都有些酸。
  心思细腻的二凤简直要为之而流泪了。
  “可以没有,但不能有比较。”洞悉人心的房玄龄缓缓道,同样为了华夏的新“朝廷”掬了一把辛酸泪。
  太难了!
  想象一下,如果现在的大唐和突厥之间互调一下。
  突厥有着让万邦来朝的王城,天下商人云集,文采锦绣之地,而大唐却荒凉穷苦。房玄龄都不敢想下去。
  李世民可能和他心有灵犀,也想到了这一点,眼中闪过深意: “但是,我们的这些后世子孙们,没有一昧的向往更加繁华风流之地,反倒是纷纷从那边历尽艰辛的赶了回来。
  他还记得在之前几期毅然选择回国的科学家们。
  他们舍弃更优厚的薪资和条件,只是想要回到祖国,只是想要建设祖国。李世民震撼于这种凝聚力。
  饱读诗书的国子监祭酒说了一句: “辉煌和苦难都能让人永远铭记。”李世民挑眉,缓缓颔首。
  华夏……他喃喃道,咀嚼着这两个字的含义。
  若有一天,他的大唐,子民们也如此勇敢如此坚定如此热烈,
  那大唐就不会倒!
  【1953年,咱们启动了第一个五年计划。】领导人们正坐在一起,探讨着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内容。
  一个湖南口音道: “最重要的当然是集中力量进行工业化建设嘛,我们的工业,比起美国和苏联老大哥还是差得有些远呀。
  “要进行工业化建设,有一个很关键的就是电。”另一个慢悠悠的儒雅声音补充, 没有电,什么工业化都别想要完成。
  所以,当务之急是把咱们的发电量给提上去。
  “先别想家家户户都通电这样的长远目标,好歹要先把那些工业城市的电给堆上去。别这边正生产着呢,结果一下子断电咯。
  我赞成。
  我也赞成。
  【第一个五年计划就这样定了下来,和基建有关的主要就是路以及电力系统。】
  【到了1957年,咱们超额完成了任务,然后开始了第二个五年计划、第三个五年计划。到如今,
  已经是第十四个五年计划。】
  【而电力电网的建设,一直都是五年计划中的重要部分。】
  在庆祝国庆的一些节目中,有老电力人接受过采访。
  “那个时候,情况真的很不乐观。”
  咱们的第一条110千伏输电线路是1955年的时候才有的。这比国外同等级要晚了将近50年!
  后来,又有了第一条220千伏的线路,主要是用来恢复辽南地区的工业生产需求。当时世界上同等级的电路已经问世31年了!
  “但没办法呀,只能硬着头皮往上赶。”
  “到后来,差距就越来越小,二十年、十年……到了八九十年代,算是终于赶上了。”
  “五年计划?”天幕前的嬴政在思索这个词。他转身看向身后。
  这个词之前也曾经提到过几次,他身后的笔吏迅速的翻了一下过往的笔记——用纸张制成的书,好翻多了——然后立刻告诉了他这个词在哪里出现过。
  嬴政点点头。
  这个词不难懂。
  但却让他和朝臣们都无比震惊。
  扶苏略带一些疑问的道: 这是他们以每五年作为一个周期提出来的计划?“而且这些计划是五年内一定要实现的。”蒙毅也听懂了,补充道。“并且,他们真的实现了。”李斯笃定的道, 而且还持续了十几期。扶苏算了一下,顿时吸了口凉气: “已经持续了将近七十年了!”制定计划这个事情并不新鲜,大秦也会制定计划,不然朝会岂不是白开?
  但是!他们制定的计划并不会以五年来作为一个周期,对时间的限制并不是很严格,并且很有可能中途会改来改去,或者是无疾而终。
  嬴政对此颇有体会,以他千古一帝之能,都只能无奈。
  还有,七十年是个什么概念?
  每一个五年计划都实现是个什么概念?
  这其中的精密程度、执行的完成度和决断力足以让人惊叹!
  最重要的就是——嬴政心头飘过阴翳: “我绝无可能再活七十年!”
  或者二十年,或许三十年,等到他逝世之后,那定下来的计划,新皇是不是还会执行?嬴政看向扶苏,心弦动了动。
  或许,这是个好方法啊!
  只要按照计划来执行,新皇登基后也不能随意更改,并且最好是他也能延续这种方式。就不用担心大秦到了二世之后,所有过往的政令都变得面目全非。
  即使他是个庸人,也能挺一阵子。
  但求无过,不求有功。
  妙啊!
  嬴政睁开眼,嘴角上忽然挂上了愉悦的笑意。
  绝妙!
  而且,他本就是规则狂人,不然秦律也不会细致到那个程度。那将计划也制定下来,严格的按照它来执行,又有什么问题呢?
  严密、执行力、按计划进行,这几个词很符合他的喜好。嬴政一瞬间已经想到了很远。宋朝。
  赵匡胤也想到了这个妙处: “五年,这个时间刚刚好,不长不短。若世间形势发生变化,也能相对轻松的进行调整。
  他也觉得这个做法极妙!
  五年,真要实行起来,估计前三年都花在各种争辩上了。呵呵。
  【我们开始有了许多的火力发电站、水力发电站和核电站。】
  【其中,火电占了大概70%的份额。】
  大量的煤和石油等能源被输送到大大小小的火电站里。火电站的锅炉没日没夜的在冒出灰白色的烟雾和气体。
  【水电站依托于大坝,同时还能起到蓄水和调节洪流的作用。】【一座座大坝往往就是一座座水力发电站。】
  【咱们的世纪工程三峡大坝就是如今世界上装机容量最大的水电站,年发电量可以达到千亿千瓦时。】
  在三峡还没有建起来之前,长江上游只是一片片险滩和老码头。
  三峡动工后,一百多万安居在家乡的百姓们为了大局,拖家携口,搬迁到了新的地方从头开始。
  文物和古建筑开始了抢救行动。
  待到工程启动,库区蓄水后,水位急剧上升,从几十米到90多米,再到135米,十来天的时间,
  淹没了7。9万平方公里的土地,129个城镇永沉江底。
  人们流泪和自己的家乡告别。
  万州、涪陵、秭归、巴东、巫山。…时间飞快。
  如今,巍峨的三峡大坝盘踞在长江上游,将宽阔的长江拦腰截断。
  当它开闸泄水的时候,壮观如同天上飞瀑。
  无数装运着货物的轮船依次排队,等待着从船闸当中通过。
  三峡也成为了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水电站,它所产生的电直供下游的西南、华中、华东等地区。而由移民们新建起来的城市,由土胚房、砖瓦房变成了小楼房,整洁崭新。
  【96年的时候,山东省成为第一个家家户户都通电的省份。】
  【而到了2015年年底,华夏已经全面解决了无电人口的用电问题。】
  【我们的特高压技术和核电技术开始走出国门,并且在国际上已经拥有了响当当的招牌。】
  【2022年,华夏的全年总发电量达到了8。85万亿千瓦时,达到了全球占比的30%;等于后面美印俄日四位加起来的总和。】
  【这固然有华夏人口众多的原因在,但也反映出咱们的工业发达程度以及
  商业程度。】路小柒放了有一段时间很流行的夜间灯光分布图对比。
  NASA的科学家道: 这个图可以反映出世界人口分布以及地区经济的发展不平衡。在夜晚的世界地图上,可以看到几个明显灯光更灿烂的地方。一个是北美,东西沿海一带,灯火璀璨。
  但当镜头逐渐往西偏移,东亚的灯火比之北美完全不逊色。再放大来,除了岛国之外,这些灯光里最明亮的就是长三角地区和珠三角地区。
  ……
  原来大坝还有发电的作用!
  那倒是一举两得。
  可以调节洪流,还可以发电。
  而长江边的万州等地,百姓们没想到自己脚下的这块土地,居然在几百年后千年后就不存在了,一时间有些伤感。
  怎么就被淹了噻!
  “就不能不淹么?”
  有老人反倒更豁达: “这水就是这样,淹来淹去,咱们城外那座山,以前要更高的,山脚下被淹了,所以才变成现在这样。
  他乐了一下: “要能住上仙画里那样漂亮的房子,淹了就淹了嘛。不过,还得分点田才行。”没有田种不了地,那就要喝西北风了。
  大家都笑了起来: “于老头,你倒是想得美噻。放心吧,朝廷肯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