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科技强国,向秦始皇直播四大发明 >

第160章

科技强国,向秦始皇直播四大发明-第160章

小说: 科技强国,向秦始皇直播四大发明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亚里士多德: 。…
  【要知道,当时亚里士多德在科学界的地位是多么的崇高,相当于孔子之于华夏士林。这时候有人冒出来,说孔子你说得不对,吧啦吧啦,估计士人们早就群起而攻之。】
  各朝代的老百姓们都笑了起来。
  “他还真是和这亚里士多德针尖对麦芒的干上了。”“那是他自己,亚里士多德好像比他死得早很多。”这人还真是胆子大得很呐!亚里士多德什么地位他们不懂,但仙画拿孔子来举例,他们就懂了嘛。
  的确是勇。
  一些读书人士人们的聚会中。
  有人叹道: “我倒是很佩服这位伽利略的勇气。别说孔子,咱们在座的人里面,有几位能做到长辈和师长有错,却能勇敢站出来纠正的呢?
  之前他们觉得这样是没问题的,顺从权威、不忤逆尊长,这难道不是好的品德吗?但现在,这样的意识却逐渐扭转了过来。
  像是一颗种子,悄悄的绽开了绿芽。
  瞬间的沉默后,有人道: “兄台说得有理。这几年观仙画,我发现一个道理,事实就是事实,真理就是真理。即使是在当下,你提出来会被别人驳斥,但几十年后几百年后,依然会有人赞同你。
  另外一位书生开玩笑: “或许还能赢得不小的名声。”
  大
  家都笑起来。
  最早开口的那人又道: “可并不是谁都能在当下坚持住自己的本心。”大家嗟叹: “倒也是。”所以就更显出伽利略这样的人的可贵。
  ……
  【伽利略无视了这种巨大的压力,从不迷信权威,他就像是个孜孜不倦的科学杠精,以严谨的实验精神将物理学从自然哲学中剥离了开来。】
  某位物理大牛接受采访的时候,是这样评价伽利略的:
  古代的时候,不管是咱们还是西方,都喜欢把这些和人生的意义、人生的答案混在一起,从而形成了一些自然哲学甚至是神学。
  “而恰恰是因为伽利略,人们学会了从自然中抽离出来,学会了冷静客观地看待世界。”
  “自然世界不再是人生的模板,反而成为人们试图理解、掌握和改造的对象。大家也明白了过来,科学与人生意义没有任何关系,他并不提供对人生意义的答案。”①
  它就是客观存在的。
  即使道最后,一切可能的科学问题都找到了回答,这些答案也完全不会触及到人生问题。
  明朝。
  孝宗,弘治二年。
  一个年轻人正对着一堆竹子发呆。
  他叫王守仁,本来呢,是带着自己的新婚妻子来拜访著名的理学家娄谅。
  王守仁生性聪颖,如今最流行的是朱熹,但是他对朱熹的理论又表示存在一些疑问,便来向娄谅讨教。
  一番讨论之后,娄谅给了他四个字: “格物致知。”
  娄谅道: “天下之物,莫不有理。它们的运行都有着自身的规律,只有做到了格物,才能明白这其中的道理。
  王守仁觉得他说得很有道理。
  于是,回到家之后,他就开始对着书房外面的这从竹子开始“格物”。既然世间万物都有“理”;那这从竹子肯定也有理。他总能摸索出点啥吧?
  可是,格了六七天了,王守仁觉得自己一无所获。
  竹子还是那堆竹子,也只是竹子。他的妻子过来看他: “可有收获?”
  王守仁长叹一声,沮丧的摇摇头: 4;不知是我愚钝,还是朱熹之言,实在是有着谬误。他这番话放在外面,绝对要被士人们大批特批。这时候,仙画开始了。
  听了这位专家的话,王守仁的眼睛慢慢的亮了起来: “从自然中抽离出来,学会了冷静客观地看待世界……
  这些话语像是重锤一样,敲击在他的心上。
  王守仁倏地站了起来,因为几天都在格竹没怎么吃饭,头晕眼花,在妻子的搀扶下这才站稳。但他顾不得这些,开始激动的来回踱步: 有道理,有道理!为什么,这些世间万物之“理”非得和人生的意义联系起来呢?
  它就不能是客观存在的吗?
  妻子担心的看着他: “你没事吧?”
  他停下来,兴奋的道: “没事,莫担心。又看向那从竹子: “原来,是我‘格’的方式不对。
  王守仁俨然找到了自己下一步的目标。
  【也正是因为伽利略的这种观点,才真正推开了近代物理学的大门。】
  【在他死后的第二年,有一个物理学上必须一定要提的人出生了,他就是,艾萨克·牛顿。】齐肩卷发的牛顿又一次的出现了。
  路小柒给他P上了王冠和权杖,让他坐在了名为“物理”的王座上。代表着他的杰出贡献。
  【牛顿,物理学家、数学家、百科全书式的“全才”。】
  【他的童年时期并不算很出色,但是在读中学的时候逐渐崭露头角,以至于他妈不想让他继续上学,学校的校长都觉得可惜,不惜亲自家访劝服了他妈。】
  【十八岁的时候,牛顿就上了剑桥大学的三一学院,非常牛的一个学院。然后二十二岁还没毕业的时候,他就已经提出了微积分的理论。】
  【是的,朋友们!将二十岁的我们折磨得欲生欲死,挂科好几回的微积分,是人家在二十二岁时发明出来的!】
  一个正在抓狂并濒临崩溃的小人出现了。
  它的前面摆放着一本《微积分》;它的后面缓缓的飘过一行字:“都是人的脑子,为什么别人的就那么不一样?”
  【提出了为微积分后仅两年,也就是1666年,他就遇到了他生命之中那个重要的苹果。】


第148章 遇事不决,量子力学(三)
  虽然仙画还没有系统的提起数学,但是很多朝代都有先见之明的开设了算术课,而且增加了算科的考试,有的甚至都已经开始推广阿拉伯数字。
  无数学子们被算术课折磨得要死要活,此时更是眼含热泪,狠狠的盯着天幕。这什么微积分,听着就很难,千万不要讲!他们不想再经受更多的折磨了啊啊啊!
  唯有像是落下闳、祖冲之等真正的数学大家,眼睛里的神采挡都挡不住:“微积分?听上去似乎很有意思啊!
  仙画
  年轻的牛顿躺在花园的一颗苹果树下面,正在看着书。忽然,一只熟透了的苹果掉了下来,砸在了他的头上。
  牛顿原本有些气恼的扫了那只苹果一眼,但很快,他就捡起了它,眼神中也闪过一丝疑惑。然后,以这个姿势在原地安静的坐了半个小时。
  他在想: “为什么苹果总是往下掉,而不是朝着反方向飘在空中呢?”【不过,当时这个想法也就是一闪而过,还没有轮到它正式出场。】
  他是不是个憨憨?有人小声的嘀咕道, 这苹果当然是往下掉,怎么可能飘上天?“傻啦吧唧的。”
  他儿子听不下去了: 人家就是想要知道,到底是为什么往下掉!那人一脸理所当然的表情: “这天经地义的,难不成还有原因?”他儿子默默的在心中翻个大的白眼,心累得不想再说话了。算了。
  总之,天幕下的百姓们甚至是学识相对更过人的士人和朝臣们,在此时都隐隐的分成了两个阵营。
  绝大多数是: “他有毛病吗?苹果当然是往地上掉。”
  一小部分是: “啊,他的脑子到底是怎么长的?居然掉一个苹果就能想到这么多,而且看样子似乎还真想出点什么来了。
  “到底是为什么非要往下掉?”
  怀着这样复杂的心情,大家好奇的看向天幕,眼睛都不眨一下。
  【不过,我们先把苹果放一放。】
  【那年,伦敦开始流行起大瘟疫,剑桥的所有学院和实验室都关闭了。牛顿也只能回到了自己的家里。但那段时间他也没闲着,开始研究了光学。】
  【他对眼睛所接收到的光线感到很好奇。】
  牛顿给朋友写信道: “我想要知道,我们的眼睛所注视到的光,有哪些是理性存在的,有哪些只是经过处理之后的幻象?
  为此,他做了各种实验。
  他把自己关在黑暗的屋子里,然后重复从黑暗到光明那一刻,人的眼睛所接收到的光线印象。疯狂的时候,他甚至用一根钝针挤压自己的眼球。
  后来,牛顿从村镇的集市上买来了一个三棱镜。
  他把房间的窗帘拉上,营造出一个暗室的感觉,然后只留一束光射进来。他把三棱镜放到那一束光里,神奇的一幕出现了。
  原本纯净的光在经过三棱镜的折射后,再射出来的光竟然是七彩的!
  “果真如此,”牛顿喃喃道,转动着手上的三棱镜, 太阳的光芒其实是由不同颜色的光芒混合在一起的。
  红、橙、黄、绿、蓝、靛、紫……
  他尝试着又放了一个三棱镜在更前方,让这些五颜六色的光通过三棱镜,结果在镜子后,它们又混合成为了一道白光。
  【这就是光的色散实验。】
  【后来,这种现象被科学家们称为“光谱”。后来,化学家们发现和确定新元素就经常用到光谱分析法。现在更是被用于很多项技术中。】
  【光学也成为了物理学的重要分支学科。】【而在十七世纪,这绝对一个具有开创性的发现。】
  在牛顿用钝针按眼睛的时候,天幕下的人们忍不住倒吸了一口凉气。嘶声四起。
  这人怎么老喜欢想一些莫名其妙的问题?
  “就是,什么叫真实存在,什么叫幻象?”有人简直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难道眼睛看到的
  不就是真实存在的吗?
  “无聊之至。”
  明朝。
  王守仁看得津津有味。
  他对妻子道: 看,格物致知,这位牛顿兄才是此中代表啊,我不如他!
  是他想茬了,格物不应该只是纯看纯想,还要用各种方法和各种手段甚至是各种想象去实现。他陷入到了迷怔中: “真实存在的,和自我所制造出来的幻象……”这好像和他心里隐隐
  一直在想的一个问题有着某种程度上的类似。只是这位牛顿兄所用的方式和他所想象的完全不同。
  他的妻子忍不住道: “你该不会是也想要这样吧?夫君,这可使不得!”王守仁轻咳了一声: 勿要担心,我岂会如此莽撞?
  话虽如此,脸上的神情却不那么令人信服。
  宋朝。
  在一个年轻贵族男女们的聚会上,大家将场所搬到了花园里。
  有男有女——这几年,一些心态比较开放的高门大户对自家女孩儿的管束也稍微松了些,很多女子都开始走出家门去读书。
  像这样数人一起的聚会场所,也逐渐多了女孩子们的身影。
  有些老人虽然看不惯,但是也知道这是大势所趋,如果不跟上那自家的儿孙辈可能就要被抛下,于是也只能在心里默默的说一声“世风日下”。
  太有意思了,太阳光居然是彩色的!这是不是就类似于彩虹的出现?
  可能是。
  一位性格活泼的郡主直接道: “我明天就要看到三棱镜。”
  “我也想要。这个实验看上去很简单。”
  不知道这东西好不好找?
  “无妨,我可以让家中工匠烧了来。”家中开了玻璃作坊的公子一下子成为了焦点, 若是你们需要的话,我让人送到各位府上。
  这敢情好,先行谢过。
  有位出身显贵的姑娘小声的道: 这可比绣花什么的,有意思多了。
  能参加这个聚会的,都是平日里玩得好的,兴趣什么的都比较相近,听得这话,围坐在旁边的女孩子都笑起来,都懂。
  【当时,牛顿是英国皇家学会的普通成员。】【对,这个学会大家应该很熟悉了。】
  【它,一开始只是一群有着奇怪爱好,比如研究自然啦昆虫啦什么之类的贵族聚集在一起的组织,但后来却成为了当时最顶尖也最牛逼的学术机构,网罗了一众大神级科学家。】
  【牛顿那会儿刚加入学会,得证明一下自己。他便把自己发现的光的秘密写成了论文,给学会寄了过去。按
  照流程,必须要由学会中的其他成员对论文进行复核才能通过。】
  【负责审核的正是之前UP主曾提到过的罗伯特·胡克。就是和列文虎克傻傻分不清楚的那位。】胡克眉头紧锁,看着牛顿的论文。
  看完之后,他给牛顿写信道: “光怎么可能是微粒?光是以太的一种纵向波!牛顿先生,我不得不说您的这篇论文从头到尾都是无稽之谈,毫无价值可言!
  牛顿气得要命。
  他撤回了论文,并且气恼的决定: “我发现对于我来说,发表论文没有任何意义。我决定以后再也不关注这些事情!
  他甚至还想过退出英国皇家学会,好在被人劝阻了。
  【就这样,胡克和牛顿结下了梁子,并且一直延续到了最后。】
  【大家都知道,天才的性格往往都是有些奇怪的,牛顿也不例外。他的个性按照现在来说就是有点神经质。被胡克这么一说,牛顿觉得深受其辱,于是开始隐居不出十二年。】
  【这十二年里,他窝在家里和实验室里研究起了炼金术。这段历史咱们在讲化学的时候提过,就不再赘述了,反正就蛮有意思的。】
  【当然,除了炼金术之外,他还研究了点别的。比如,和那苹果有关的。】
  【一个契机,来自于哈雷的一个赌注。】
  【对,就是发现哈雷彗星的那个天文学家哈雷。】
  在伦敦街头的酒馆呢,哈雷和胡克还有另外一位科学家正在为天体的运行而争论。“它们为什么会不停地转动,从不停歇?”它们为什么会一直在同一个轨道进行着运动?
  不不不,笛卡尔的漩涡论存在着很大的问题,并不能完美的解释这种情况。“我认为,还是以太。”
  三个人争着争着,索性立下了一个赌注,谁能够真正的阐述出天体运行的原理就能赢得一本书。书并不贵重,但嬴很重要。
  可半年过去了,三个人都没有什么收获。
  这时候,哈雷想起了自己的好友牛顿: “他是一位顶尖的数学家和自然哲学家,我觉得他肯定会有办法。
  胡克撇了撇嘴,但是没有说话。
  哈雷兴冲冲的来拜访牛顿,将他们之间的赌注与问题
  告诉牛顿: 或许,你能有什么新的见解?
  牛顿慢条斯理的道: 当然,很多年前,当我在花园里被一颗掉下来的苹果砸到头的时候,我就在思考这个问题。
  “我认为,这世间存在着一种引力,它作用于宇宙中的天体,而且也作用于我们本身,甚至是世界上存在的任何事物之上。
  哈雷听得很认真。
  牛顿继续说: “甚至,这种引力和天体的运行轨道是可以计算出来的。”不久后,他交给哈雷一叠手稿,上面有他的整个推算过程。
  【牛顿所掌出来的,就是现在物理学界的基石,万有引力!】
  牛顿被苹果砸到了头,然后发现了万有引力。
  而观看仙画的所有人,现在感受到了苹果的力量。只不过,有人若有所思,有人却是脑袋一团浆糊。
  “哪里的引力?”
  想了半天,觉得还不如牛顿和胡克吵架这件事来得有趣: 难怪姓牛,一副牛脾气!
  “可不是,对着上官也敢甩脸色,这以后可不好出头了。”他们显然将胡克认为是牛顿的上官。
  “人家有真本事!”有人不认同, “我倒是觉得这胡克以后有难了。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世事啊,难说得很。
  一群人直接将这幕场景演绎为了官场厚黑心术。上位者们也有自己的看法。
  “大才往往高傲,”求贤若渴的刘彻道, 有本事的人有点脾气,倒也正常。如果他能寻得大才,必不会让人受委屈!
  仙画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