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将军掳走之后-第11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找到匈奴据地,我们就放过谁!”
这话一出,匈奴人就跟受到了侮辱一样,顿时破口大骂了起来。
杨忠发刀下的这个匈奴同样如此,骂的还最响亮。杨忠发跟他们对骂过不知道多少次,听懂了这些脏话,他呵呵冷笑两声,“装什么忠烈,你们匈奴人以往投降的还少吗?为了钱财米粮背叛你们单于、将领的事情更是经常发生,怎么到了我们面前,死到临头了还要装模作样?”
他说完便了结了刀下匈奴,让士卒又拽了一个人过来。
一个接一个,活着的匈奴人越来越少,堆积在侧的头颅越来越多。而活着的匈奴,仇恨的心逐渐变成了畏惧。
夕阳西下,元里看着剩下匈奴被吓傻的模样,良心发现一般地开口道:“你们不愿意带我们找到匈奴据地也可以,只要能带我们找到其他蛮族的部落,我们也能饶你们一命。”
“其他蛮族部落的人又不是匈奴,他们在草原上与你们争抢水源、草地和女人,用他们的行踪来换你们的性命,这难道不值得吗?”元里道,“你们只有这一个机会,如果不答应,那便罢了。”
杨忠发配合地挥了挥刀上的血迹。
翻译的将领连忙将这句话说给了剩下的匈奴人听。
仅剩三十个不到的匈奴人浑身一震,他们抬起头看了元里一眼,又看向旁边堆积如山的尸首,面上出现了动摇的神色。
最终,有两个匈奴人站了起来,畏畏缩缩地低着头,口中说着别扭生硬的官话,“我们愿意,带你们,去找其他部落人。”
第147章
这两个匈奴被留了下来。
但其他的匈奴全被毫不留情地杀了。
即便还有匈奴后悔地大喊着“投降”、“我也可以带路”,也没有阻挡砍向他们的大刀。
这两个率先站出来的匈奴看着死去的其他同胞,被吓得双腿发软。又是战战兢兢,又是劫后余生,庆幸自己及时站了起来,得到了活命的机会。
但他们很快就发现,这活命的机会并不是那么好得的。
他们被关了整整一夜,滴水未沾。第二日一早,这两个匈奴人就被带了出去,他们被粗鲁地绑着绳子架上了马匹,被告知只有当他们带路找到一个蛮族部落时,才能有水喝。
两个匈奴脸色一变。
在草原上生活的游牧民族都知道水源的重要,也知道口渴的滋味。人不喝水,三四天就会死,喝不到水的过程会痛苦得生不如死。
可恨的中原人,竟然用不给他们水喝的手段来逼迫他们尽快带路,这手段真是残酷!
但在求生的本能下,他们什么都不敢说,焦急地带领元里一行人深入了草原。
他们想要活下去,就必须得在三天之内找到蛮族部落。
何琅、段玉泉等将领仍留在边疆,而元里则带着贾青,与杨忠发踏上了深入草原的路。
元里曾经培养过一支精英骑兵队,这支骑兵作为重骑兵训练,已经从以往的一千人变为了现在的八千人。
楚贺潮前去攻打冀州时带走了三千人,元里来北疆的时候则带来了四千人。
现在,他将这四千人一分为二,与杨忠发兵分两路,他们轻装上阵,各自带着一个匈奴降兵、一个向导和指南针便悄然无息地进入草原。
这个指南针是元里用水和针做的简易指南针,他将这个办法教会了杨忠发。指南针、向导、匈奴降兵三管齐下,能大大提升在草原中找到蛮族部落的成功率,也能大大降低匈奴人说谎的可能性。
还好匈奴降兵够老实,没动一点歪心思,寻找蛮族部落比他们还要着急,终于在三日后,匈奴人带着元里找到了第一处蛮族部落。
这时候的匈奴人已经渴得浑身无力,嘴唇皲裂发紫,两眼发黑,神志不清地求着,“水、水……找到部落了,水。”
元里对着身侧亲兵点了点头,亲兵拿着水囊上前,解开木塞,粗暴地拽着匈奴人的头发使其扬起脸,给他喂着水。
匈奴人半点儿也不在乎亲兵的粗鲁,他双手紧紧扒着亲兵手里的水囊,喜极而泣地喝着水,喉咙大口大口地滚动,饥渴的不肯放过一滴。
但水囊过半之后,亲兵却冷酷无情地收回了水囊,扔给了他一份干粮,对不断挣扎还想要喝水的匈奴人道:“等你什么时候带我们找到下一个部落,什么时候会有下一份水。”
匈奴咽着口水,饥渴的目光定在水囊上:“我知道了。”
前方,贾青看着远处的部落帐篷,问道:“主公打算怎么做?”
元里反问:“你有何建议?”
贾青道:“呼延浑屠既然是靠四方蛮族投靠才有如此实力,那这些蛮族都是他的助力。我等应当消灭这些蛮族,以削弱呼延浑屠的力量。”
“这也是我所想的,”元里微微一笑,“但这样还不够。”
此时正是天将破晓之前,天色灰蒙蒙,草原上一片平静。
远处的部落静悄悄的,蛮族们正处于睡梦之中。而昏暗的天色,则遮挡住了这一批黑压压的人马。
元里看着部落,道:“还要让这些蛮族人知道,是因为呼延浑屠对我们的挑衅才给他们招来了杀身之祸,是因为有匈奴人的带路,我们才能顺利地找到他们的落脚处。”
贾青福至心灵,“你是想让四方蛮族部落与呼延浑屠自相残杀?”
“不错,”元里收紧缰绳道,“小的部落全部杀光,大的部落尽力而为,要在呼延浑屠没有反应过来之前挑起他们的纷争,如果能借着这些蛮族部落的人得到匈奴王庭的位置那就更好了。众将领,随我冲!”
说完,元里便带头冲了出去。
贾青紧紧跟随在侧保护元里安危,吩咐部下从左右翼包围部落,拔出了环首刀。
还在睡梦之中的部落猛然被惊醒,惨叫声划开长夜。
这是个小部落,人数只有几百而已,完全抵挡不住元里的两千铁骑。当太阳升起之时,他们已经攻占下了这个部落,马不停蹄地向下一个部落出发。
随行的人中有专门拿着绢布与炭笔绘画地形图的人,这是元里交代下来的任务,从他们进入草原开始,就在绢布上绘制出来草原上各个部落的位置和河流、森林走向。绘制地形图是件很重要的事,即便摸索出来的部落会搬迁位置,但河流、森林、山谷却不会变化,草原游牧民族依靠水源而生,只要绘制出这些不变的东西,以后就能靠着水源搜寻到蛮族部落。
绘制地形图的人是粮料院的情报人员,他们系统地学习过如何绘制地图,在跟随元里不断攻伐蛮族部落的过程中,他们绘制的地形图也逐渐成型。
元里入草原后并没有与北疆以及杨忠发断了联系,每日都有骑兵原路返回,在后方互通消息。只是随着他们深入的越深,骑兵往返的时间越长。
这是贾青第一次跟随元里出来征战,也是元里首次领头冲锋。贾青本以为元里会有些手忙脚乱,但元里却很冷静,冷静得甚至不像是第一次踏入战场。而以往温和的模样,也在和敌人的战场中完全消失不见。
他能下得了狠手,并且不会因此而动摇初衷。越是和元里相处,贾青越是臣服,他心服口服。
面对敌人毫不留情,面对自己人却如沐春风,这样的人格魅力,贾青拒绝不了。
而这些小的蛮族部落,根本不足以撼动这一支精锐铁骑的脚步。
四方蛮族之所以会投靠呼延浑屠,也是因为他们自身实力不强。他们本以为投靠匈奴就能过上好日子了,没想到反倒因为呼延浑屠而受到了中原人的攻伐。
元里每到一处,都会将攻打他们的原因说一遍:因为呼延浑屠不断派骑兵侵犯边境,所以我们忍无可忍,决定深入草原反击。因为你们投靠了呼延浑屠,所以我们就要来杀你们。哦,不如你们猜猜我们是怎么找到你们的?还是匈奴人的带路,我们才找到了你们的部落。
总有一些部落的人能够提前发现元里他们的行踪,并做出有效的抵抗或者逃跑。而活下来的人也知道了他们会被袭击的原因,仇恨有时候就是那么奇妙的东西,明明攻打他们的是元里,是中原人,但他们反而更加愤恨呼延浑屠。
其实也不是不能理解,毕竟蛮族与中原人的仇恨已经你来我往数百年,中原人杀他们就像他们侵略中原一样寻常。但来自同盟的背叛,甚至因为同盟而无辜遭受灭顶之灾,显然更让这些蛮族无法接受。
不止有一个蛮族部落这么想了。
“呼延浑屠,我投靠了你,给你卷土重来的力量,结果你干的事却牵累了我们,带领中原人找到我们的士卒还是你的人?!”
如果这些蛮族学过中原文化,一定会破开大骂呼延浑屠恩将仇报、狼心狗肺。
给元里带路的匈奴人也察觉到了不对,带路时逐渐变得踌躇犹豫,在又一次元里贾青攻袭蛮族部落时,他趁机逃跑了。
最先发现他逃跑的是粮料院绘制地图的人,大声高喊道:“主公,匈奴人逃了!!!”
元里回头一看,匈奴人已经骑马逃出了五十米之外。他叫住了试图去追击匈奴人的贾青副将,朝着身边亲兵伸出手,“拿大弓来。”
亲兵连忙将大弓递到了他的手上。
元里搭弓射箭,箭头对准了匈奴人的胸膛。弓拉到最大,几乎到了即将满月的程度时,箭矢猛地被放了出去。
——匈奴在下一瞬从马匹身上摔了下去。
一击必中。
贾青双眼骤然一亮,“主公这一手妙绝!怕是学了许多年了吧!”
“从小开始学的,也算是小有所成了。”元里心情舒畅。
前方有人将匈奴拽了过来,贾青上前一看,匈奴已经死了。他感慨良多,忍不住劝道:“主公有名将之风,这些时日不管是领兵作战还是杀敌,都有极大的潜质,大可试试走名将之路,以积攒威名。”
元里将弓箭收起,笑着摇了摇头,“我麾下名将已经足够,又何差我一个?况且天下名将哪个比得过楚贺潮,他与我同盟,我又何须多费事?”
贾青皱眉道:“但您有这个本事却不用,也太过可惜了。”
元里并不觉得可惜,“天下名将数不胜数,不差我这一个。但能够安居后方统筹全局的,却没有几个能比得过我。所以这名将,还是让其他人来当吧。”
这两句话说得简单,却很是豁达,让贾青颇为豁然开朗。他被说服地点了点头,赞同了元里的想法。
匈奴人死了,但四方蛮族被挑起的仇恨却没有消失。很快,便有蛮族部落的人含恨站了出来,同意带元里一行人去找匈奴王庭的位置。
蛮族们从来都睚眦必报。
呼延浑屠的人既然带敌人毁坏他们的部落,那他们也要带敌人去破坏呼延浑屠的部落,大家都别想好过。
元里对这个局面心满意足,他同意了蛮族部落的要求,放过了这个部落的人,换得通向匈奴王庭的路。
前去匈奴王庭时,他们的动作变得更加小心,绘制地图的人精神尤为紧绷,不敢画错一处。
匈奴王庭在草原的深处,离匈奴王庭越近,就离中原越远,他们已经进入了匈奴人的地盘。元里他们只带了两千铁骑,这两千铁骑对匈奴大军来说什么都不是,因此,元里的目标也并不是为了攻入匈奴王庭,而是查明匈奴王庭的位置,再离开草原,从长计议。
但呼延浑屠是个警惕的对手,草原上越演越烈的纷争已经传入了他的耳朵里。他派遣了诸多匈奴骑兵在草原上巡视,如果不是靠着向导的及时反应,元里他们已经数次和匈奴人交战在一起了。
这一日也是如此。
两千铁骑藏在山谷之中,小心地看着数千匈奴骑兵离开的背影。
元里被亲兵和贾青等人护得严严实实,直到最后一个匈奴骑兵离开,众人才松了一口气。
到了这个地步,他们决不能露出任何行踪。因为一旦被匈奴人发现,匈奴人很快便有外援支援,而他们距离北疆千百里远,即便呼救也无门。
贾青神色严肃,“主公,恕我直言,我们不可再往前行进了。”
他们单是今日就遇到了两支匈奴骑兵,如果不是反应迅速,现在已经死无葬身之地。这处都已防备如此森严,可想而知深处会有多么艰难!
元里咬着牙,不甘心,“都已经走到这步了……”
“主公!”贾青低声,严厉无比,“您的安危比匈奴王庭的位置更为重要!还请您莫要固执,今晚趁夜返回!”
元里嘴唇抿紧,右手握拳,趴在山丘之上远远看了四周一眼。
还是无边无际的草原,看不到头。但元里知道,匈奴王庭的位置一定距离这里不远了。
好不容易走到这一步,元里怎能甘心还没找到匈奴王庭便这么回去。
他又理智清楚,贾青说的话是对的。
如果再往前,他们将会有八九成的概率被匈奴人发现。一旦被发现,要么是死,要么是被俘。
如果被俘,以元里的身份,将会对楚贺潮,对幽、并两州甚至是整个北周造成难以想象的灾难。
贾青道:“主公!”
元里猛地砸了一下泥地,深呼吸一口气站起身:“让我想一想,等今晚再说。”
今晚便是天气预报每七日更新的那日,过了零点,元里就能知道后面七天的天气如何。
如果就这么离开,元里实在不甘,但莽撞继续往前也不可行。
他将希望寄托在了天气预报上。
求求给我点助力吧。
元里舔了舔干掉皮的唇,抬头看了眼老天爷,心脏砰砰直跳,不断期望。
来个阴雨天吧。
第148章
阴雨天,阴雨天。
——只要能来个阴雨天。
元里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渴望下雨。
跟贾青谈完之后,他就坐在隐蔽处,焦急且安静地等待着夜晚的到来。
贾青不知道他在等什么,又在想什么。但他已经做好了决定,如果元里执意往前,他就算是绑也要把元里带走。即便是回去要受牢狱之灾,贾青也在所不惜。
日头逐渐西移。
越是临近深夜,元里越是焦灼。
他不断抬头看天,并且开始骚扰起了系统。奈何系统太过高冷,半点也不理元里的发疯。
其实元里也知道,系统又不是神,天气如何系统无法决定,系统只起到了预测的作用,能够决定天气的只有老天爷。
元里抿着干燥的唇,眉头皱得死紧。
他明白天时地利人和太难,但这个机会太难得了,如果不趁机摸到匈奴王庭,这会是巨大的损失。
为了便于单于统治,在匈奴建国以来,便慢慢有了土地、王国的概念。相比于其他分散的部落,匈奴王庭要更为稳固一些。况且呼延浑屠刚刚上位,元里笃定若不是水草枯竭问题,几年内,匈奴王庭不会轻易迁移。
呼延浑屠明显不怀好心,楚贺潮杀死呼延乌珠所带来的威慑在逐渐消失。如果不占据一个优势,不握住一个呼延浑屠的把柄,后面几年只会内忧外患。
如今,四方蛮族部落与匈奴人之间已经被元里挑起了纷争,之后的草原只会越来越乱,那时再深入草原就更加危险了。
元里深深记得历史上带来的教训,记得五胡乱华和靖康之耻的悲剧和黑暗。五胡乱华时期,这些胡人足足将中原人杀得快要灭种,女人白天被凌辱,晚上被当作食物杀死,男人的头颅则挂满整个城墙。元里对匈奴对胡人的敌意从来没有减少过,他清楚地明白,一旦让胡人强大起来,遭罪的只有中原人。
不能放过任何一个机会,也绝对不能手软。因为敌人不会仁慈,所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