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穿越三国之小乔初嫁了 >

第4章

穿越三国之小乔初嫁了-第4章

小说: 穿越三国之小乔初嫁了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周瑜点点头:“原来如此。”
  孙策说:“那你得多吃点,免得以后成了一个小矮子,可就没人娶了。”
  “谁要别人娶,我就不能娶别人吗?”楚楚不满。
  孙策道:“你心还挺大。”
  楚楚点头,冷哼一声:“对,我的心就是很大,海纳百川,恰恰只跟你们男人一样。”
  孙策凑近,拍拍她的小肩膀:“那你可要努力,要想娶个好男人,比娶个好女人要难得多。”
  周瑜见到两人吵吵闹闹,忍不住摇了摇头,看向了远处的江面。
  到了巳时,游船靠岸,楚楚跟着孙策与周瑜下了船,太阳已经到了半空,天气也逐渐感觉到天气有些炎热。
  车夫还在岸边等着,得知他们要去城西,便也没有多问什么。
  楚楚喝了两大碗的甜酒,度数虽然不高,但因她这身体年岁小,他刚上了马车没多久,就在车身晃动中直接睡着了。
  周瑜与孙策道:“这孩子早慧,去城西许另有原因。”
  孙策道:“一个小孩而已。”
  周瑜摇头:“你想想我们十岁之事的情景,谁又敢将我们当成小孩看待呢?”
  孙策想了想:“这倒也是。”
  马车沿着淮河而走,一侧是八公山脉,一侧是山脉护佑着的千里良田,蜻蜓飞于半空,田埂上是无数不知名花草,远处又有低矮的房子排布在一起,同时环抱着千年榕树而居。
  立夏已过,荷叶冒头,亦有牧童吹着不知名的小调,笛声飘荡在山野之间。
  楚楚睡了小一会儿就醒了,酣睡过后两颊还有些泛红,头脑更有些昏沉。
  她撩起帘子透一口气,看到的便是这样的景象。
  若能忽略未来的诸多天灾人祸,这样的景色还是值得欣赏欣赏的。
  楚楚叫停了车夫,她迈着小腿,从马车上跳下来,不顾形象的升了一个懒腰。
  见楚楚下了马车,孙策和周瑜都下了马,牵着马走到了她身边。
  孙策好笑的问:“不是说要去看水车吗?还没到呢怎么就停下来?”
  此时农忙已过,田间的稻禾长势喜人,一片青葱翠绿。
  楚楚伸出食指,指着在田中跳动的虫子,转头与二人道:“阿策兄长,阿瑜兄长,你们看见那个虫子了吗?”
  孙策双手抱胸,点点头:“看见了,怎的了?”
  楚楚给了孙策一个小眼神:“那你知道这是什么虫子吗?”
  孙策走到田里,随手抓了一只青虫,随即拿到楚楚面前,本是想吓唬她,见她眼皮都没动一下,只好说道:“这不是蚂蚱嘛,又不是没有见过。”
  楚楚点点头:“没错,确实是蚂蚱。”
  蝗虫是蚂蚱中的一小类,说是蚂蚱也没错,而华夏出现的蝗虫,基本是属于东亚飞蝗。
  此时田间的这青虫是蝗虫幼虫,也叫若虫或者跳蝻,大部分是青色皮肤,身体小,生殖器小,没有蜕变出能够飞翔的翅膀,因此相对聚集。
  而若虫一旦蜕变成翅膀之后,就会成为蝗虫成虫,能够飞翔迁移,到处觅食,食量比若虫时增加三五倍。
  周瑜见楚楚眼睛微眯,看着田间出神,不由问道:“怎么了?”
  孙策见状也道:“不过是些蚂蚱,有什么好看的,前方再过去一里就是你感兴趣的水车群,还去不去?”
  楚楚摇了摇头:“等会等会,天还早呢,不着急。”
  她又好奇道:“你们应当不是第一次来到寿春游学了吧?”
  孙策挑眉:“怎么了?”
  楚楚问:“那两位兄长可否留意到去岁这个时候农田里的蝗虫也有这般多吗?”
  “蝗虫?”孙策看着手上的蚂蚱,反应过来了,不由问,“你说这玩意儿是蝗虫?”
  闻言,周瑜也下田抓了一只虫子拿在手里打量:“这似乎与书册中记载的不一样,蝗虫应当颜色更深,且有翅膀能在天上飞,速度极快。”
  蝗虫成全结对出现时,脾气会变得狂暴,颜色也会渐深,因此出现蝗灾时,蝗虫总是以深色出现。
  孙策也点头:“阿瑜说得没错,我也在册子上见过蝗虫的记载,这蚂蚱与蝗虫长得不一样。”
  他又道:“蝗灾皆以天灾论之,为突发出现的,这蚂蚱也吃庄稼,但与蝗虫还是不一样的,许是你年岁尚小记混了。”


第6章 蝗虫的三个阶段
  蚂蚱确实有几百种,楚楚常年在山里田里走,自然是认识什么是草蜢什么是蝗虫,她笃定道:“这就是蝗虫,没有错的。”
  孙策拍拍楚楚的脑袋瓜子:“你怎么就能确定这就是蝗虫呢?你连内宅都出不来,年岁又这般小,怎么会有机会认识此物?”
  楚楚:“!”
  这话倒是没错。
  但是她没必要去自证,而是选择找到孙策的漏洞:“可我们才认识不到两日呢,阿策兄长又了解我多少?怎么就确定我不认识什么是蝗虫呢?”
  孙策咽住,也无法反驳。
  周瑜看着楚楚沉默了一会儿,突然道:“你可是知道些什么说法?”
  楚楚却皱起眉头,莫非古人并不知道蝗虫的习性?
  闻言她解释道:“蝗虫有三个时期,分为卵、若虫、成虫。卵孵化成若虫后,会经历七天一次的蜕皮,一次为一龄,一生会经过五次蜕皮,五龄之后就会长成蝗虫成虫,蜕变出羽翼。如此,蝗虫成虫,外貌便如册上记载的蝗虫一致了。”
  楚楚脸上更为疑惑:“难道你们不知道吗?”
  孙策无语:“我们该知道吗?”
  这时周瑜解释道:“朝廷会有专人记载各种天灾人祸,蝗灾的发生地发生时间、受灾情况都有史官记录在册,但是关于蝗虫的习性相关的典籍,许是我看得不多,亦未曾见过记载。”
  他说完顿了顿,继续道:“蝗灾又被归类于天灾,来去无踪,人力很难追究其踪迹,因此多数人认为蝗灾的出现是因为上天降下的惩罚,少有人清楚蝗虫因何而来。”
  蝗虫成虫飞行速度比马跑得还快,飞来一阵,将食物吃完了,就又飞走了,确实难以寻踪。
  孙策冷嘲一声,也补充道:“若是蝗灾的出现导致饥荒,士族就会归咎于是天子德行有亏,以此让陛下更改诏令或者下罪及诏,而其中又会涉及到更多的政治博弈。”
  这话他的声音不大不小,只有他们三人能听得到罢了。
  楚楚一时无言。
  孙策以为是她第一次听到这种朝堂上的阴暗面,不由道:“傻了?”
  她摆摆手,声音有气无力的:“两位兄长的意思,不就是说朝廷上的官员在蝗灾来临时,不去分析蝗灾出现的原因,只管将自己的聪明才智用于争权夺利之中去了呗。”
  周瑜轻笑一声:“你这话说得倒是直白。”
  楚楚沉默:“……”
  百官的聪明才智都不用到正途上去也是白废。
  难怪蝗灾每次出现的时间地点受灾程度都记载了,偏偏就是不知道想办法去研究蝗虫的习性呢。
  孙策将抓来的蝗虫碾死,转头一脸疑惑,突然道:“对了,你是怎么知道蝗虫有三个阶段,又怎么知道若虫经历过五次蜕皮便能成长成为成虫的?”
  楚楚:“说来话长……”
  孙策道:“那你就长话短说。”
  楚楚无语:“就是因为说来话长,就不适合现在说了。不如等我们回府之后再慢慢与你们解释罢,现在我还要办点事情。”
  “事情?你一个小孩不是临时出来玩乐的吗?办什么事情?”他见她不肯说,颇为无语。
  楚楚:“……”
  她这不是需要点时间编故事嘛。
  周瑜倒是已经看出楚楚的目的了,笑言:“我看你不是为了看水车来的,是专门为这虫子来的吧?”
  “咳咳。”这倒是。
  楚楚自是不认的,解释道:“并没有,我是刚刚看到这若虫之后临时起意的。”
  孙策恍然:“你要办的事情跟这蝗虫有关?”
  楚楚点头:“没错。”
  她看向周瑜,继续道:“如果阿瑜兄长看过史官记载关于蝗灾的情况,可发现蝗灾出现有什么规律?”
  周瑜这时很快就反应过来,楚楚是在引导他思考,她的这个问题必然也是有目的的。
  阿策说得没错,这孩子确实有些意思。
  周瑜回忆片刻,道:“典籍上记载每次出现蝗灾之前,必然有地方出现旱情。”
  孙策挑眉,上前搂住周瑜的肩膀:“行啊阿瑜,这你都能记得住。”
  楚楚也道:“厉害。”也的确如此。
  周瑜生得极白,今日又穿了一件月白色绣着云鹤的绸缎衣裳,系了同色腰带,加上那肩宽比例亦是完美,就如书中说的陌上如玉的公子那般惹眼。
  此时他脸上的皮肤被日头晒出一抹薄红,似是不觉,一双桃花眼深邃的看着楚楚:“你是不是早就知道了?”
  “没错,这我确实是知道的。”楚楚回神,解释道,“干旱后地表植被稀少,更利于蝗虫繁殖和成长,蝗虫快速长成成虫之后,会马上进行二代繁殖,那么产卵量将是非常庞大的。如此,若是这些虫卵孵化成若虫时,那么蝗虫密度将变得非常恐怖,蝗灾就会来了。”
  而淮河流域发生蝗灾时,这一特点尤为明显。
  周瑜思索片刻,点头:“明白了。”
  孙策也大致明白了过来:“近两年江南部分地区亦有旱情,你刚说要办的事,应该就是想要问问周围的农户,这些蚂蚱与往年的密集程度。”
  楚楚拍了拍小手:“阿策兄长好聪明。”
  孙策:“怎么听起来有些阴阳怪气。”
  楚楚:“你感觉错了。”
  这时她便想起了不久前算的那一卦。
  卦象说要相互感应来统御民众,这是卦象告诉她应该怎么去解决这件事情的办法。
  楚楚认真想了想,这件事想要解决,若只有她一个,那确实是办不到的,要万民都听她的话去做这一件事,团结起来,那么这件事好像就能办到了。
  不过想要万民都听信于她,她必须要找到他人能信服她的理由,而事实胜于雄辩。
  这时到了午时,日头越加烈了,晒在肌肤上,就好像被火烤一样,火辣辣地疼。
  楚楚看着自己穿着地薄衫,心念一动。她应该让孙策和周瑜参与进来亲自思索其中其中的关鞘,到时候她就可以游说二人一起治理蝗灾了。以二人之能力,有他们参与进来,事情进展会顺利许多的。
  于是楚楚故意小声嘟囔道:“这太阳好大,我这出来一趟,不会晒黑了吧?”
  孙策见她这娇气样,不由道:“你若怕晒,便去车上等着,我与阿瑜去帮你打探清楚此事。”
  正合楚楚心意呢。
  她立即点头:“阿策兄长真好。”
  此时孙策突然感觉浑身一凉,有一种进了狼窝之感。
  又见楚楚答应得极快,这才想明白,这是这小孩支使他干活呢,偏偏他还是主动如了她得意……
  孙策有些无语:“果然是个小孩子,嘴上头头是道,要做事了倒是娇气得很。”
  楚楚:“……”
  干嘛老是说她是小孩,每提醒她一次,就扎心一次。
  楚楚深吸一口气,闭上眼睛暗示自己是个能屈能伸的人,再次睁开眼睛,一张小脸就变回了小孩子一脸软糯的模样,堪称变脸大师。
  她小手抱着孙策的胳膊,声音甜甜:“阿策兄长,能不能不要叫我小孩子啦,我有小字,叫楚楚,翘楚的楚。你一直叫我小孩子,加上我个子又矮,,别人真还以为我才七八岁呢。”
  趁着孙策低头,她眼睛眨了眨,眼里很是真诚。
  孙策:……果然变脸比翻书还快。
  他捏了她的一把肉脸:“撒娇没用。”又用重音说了两个字:“小孩!”
  楚楚:“!”
  周瑜吩咐一旁的车夫看顾好楚楚,见状颇为无语,随即与楚楚温声道:“你先在这里等一会儿,我与阿策去去就回。”
  楚楚老乖巧了:“好的,没问题。”
  见二人走远了,楚楚看着远处的榕树,便让车夫将马车带去树下躲荫。她便坐在树下的石头上,小手撑着脸,看着眼前的稻田发呆。
  是要好好理一理思路了,以便回府时向孙策周瑜解释她为何知道蝗虫的习性的原因。
  这两位大佬,即便还年少,亦不好骗。
  楚楚思绪飘荡间,又不免想到了已故黄巾首领张角。
  张角事业未成,中途病逝了。
  而提到他,却不得不提的就是他口中宣扬的“太平道”。
  他与百姓宣扬,说只要推翻了朝廷就能打开太平道的入口,进入一个人人平等、人人都能吃饱穿暖的地方,那里没有压迫、也没有奴役,是一个理想的大同世界。
  贫苦百姓听了之后都很向往,因此等他筹谋挥师北上之时,从者众,百姓纷纷响应,于是这一场农民起义运动声势浩大的开始了。
  当然沉淀了数百年的门阀世家也不是吃干饭的,朝廷放开了兵权让诸侯能够自行征兵对黄巾军进行镇压之后,东汉王朝也进入了尾声。
  它就如同一颗参天古树,看着枝繁叶茂,根子里已经烂透了,经历不起任何风雨。
  官员将这归咎于宦官把持朝政和后宫干政的结果,这当然也是其中的缘由之一,可抱团盘踞的世家门阀,又何尝不是毒虫?
  而想要改变,要么变法,要么破而后立。
     竒  書   蛧   ω  W  ω  。 q ì  δ  ん  ū 玖  ㈨ 。 C ǒ m
  只是朝廷的官员是既得利益者,又岂会愿意变法来损害自己的利益呢?想来变法艰难,也很难成功。
  而下层的百姓更想要推翻这个王朝,然后建立一个新的朝廷了。
  楚楚想到这里,忍不住长叹一口气,若是张角未死,她倒是宁愿投靠他去了。
  比起帮助诸侯间相互攻伐,不顾百姓的死活,太平道也确实更符合她这个现代人的想法。
  可惜了。
  穿越到古代简直就是现代人的噩梦,这里太寂寞,太孤独了,那是心灵上的寂寥。
  而提起张角,就不得不让楚楚想起另外一件事。


第7章 谯县华元化
  楚楚正沉思着,时间一滴一点的过去,很快就过了小半时辰。
  孙策和周瑜已经打探完情况正往回走,她很快回神,就发现了两人在边走边交谈些什么,只是离得远她听不清。
  楚楚立即动动有些坐麻的小身板,迈着小短腿迎了上去,一脸的纯真:“阿策兄长,阿瑜兄长,这件事情你们打探得怎么样了?”
  孙策道:“急什么?”
  还是周瑜解释道:“田间的蚂蚱是不是你口中的蝗虫,那些农户自己也不清楚,倒是说这东西也是吃庄稼的。”
  楚楚点头,这蚂蚱本身就是吃草本植物的,自然也会吃庄稼:“那可有打探清楚了这些蚂蚱与往年的数量相比如何?”
  周瑜闻言,带着她走到了榕树下的大石头上旁,示意道:“坐下说罢。”
  三人围坐,正巧微风袭来,带了一阵凉意。
  周瑜与楚楚道:“你猜得没错,田间的蚂蚱确实比往年要多了许多,许会导致粮食减产,农户说还没有到受灾的地步,你不必过于忧愁了。”
  “你哄小孩呢。”她嗔怪地看了对方一眼,“我既然知道干旱会引发蝗灾,如今田间的蚂蚱确实密度变多,那么很有可能会演变成蝗灾,那会导致很多人饿死的,我有如何不忧愁呢?”
  周瑜见她心系百姓,不由一笑:“那你觉得应该怎么办?”
  闻言楚楚掷地有声:“应该提前治理蝗虫,以防蝗灾的发生。”
  斑驳的树影落在她的身上,一束阳光正好打在她的脸上,好像浑身都散发着一层柔光。
  周瑜回神:“那你得知道这虫子应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