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穿成了流放犯的懒婆娘 >

第3章

穿成了流放犯的懒婆娘-第3章

小说: 穿成了流放犯的懒婆娘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宁婉把这些放下,便去了屋子,拿出衣服。
  等她从房间出来,看见两个孩子在厨房门口拉拉扯扯的。应麟想要去厨房拿肉包,应麒拉着他不让他去。看到宁婉出来,两人像是受惊了一般,小心翼翼的看着她。
  宁婉也不说话,去厨房拿了两个包子,给了他们一人一个。应麟快速的接了包子,一口咬了下去:“好此,哥哥次。”小家伙的口齿都不清楚了。
  应麒看着被塞进手里的包子,见婶婶已经进了厨房没理睬他们了,他忍不住咽了咽口水,闻了闻包子,是熟悉的肉包子的香味,太久太久没有闻过了。他不明白婶婶为什么今天给他们肉包子吃,他才六岁,还没有成熟到可以想清楚大人的用意。他看着弟弟吃的满嘴是油的,不舍的把包子藏进了怀里。他是大孩子了,不吃肉包子没关系的,弟弟还小,要吃肉包子补身体。
  宁婉并不知道外面的事情,她洗好了排骨,放进锅里,放了几片生姜,然后准备点火。
  可是,问题来了,这个年代没有打火机就算了,连火柴都没有,而点火的方式有三种:钻木取火、金燧取火、石敲火。可不管是哪种,都是宁婉不会的。
  而一般的老百姓家里,都是有火折子的。火折子的时效比较短,快则几个时辰,慢则两三天。所以很多老百姓会在点火之后,再做火折子,方便于做下一顿饭的时候,直接用火折子取火。
  可应家久不开火,根本没有火折子。
  宁婉想了想,只能去借火折子了,反正她也要去大石村买蔬菜和鸡蛋,干脆去借火折子吧。于是,宁婉带上钱就出门了。
  应麒看着婶婶出去了,又松了一口气,而应麟还在小口小口的吃着他的肉包子。
  从服役坊到村子里也不过几百米,宁婉走一会儿就到了。宁婉也不是没有目的的乱走的,原主之前每个月会来大石村里好几次,买鸡蛋吃。所以宁婉无视村子里人的目光,直接去了原主经常买鸡蛋的石老汉家。石老汉的婆子叫苗红花,是村子里出了名的好人缘。原主刚到服役坊的时候,因为不会洗衣服,苗红花看见了,指点了她一下,之后原主就经常找苗红花买鸡蛋吃了。
  “苗婶子……苗婶子在吗?”宁婉来到苗红花家门口。
  “在的在的……”苗红花从屋子里出来,她正在补衣服。看见宁婉,她笑眯眯的道:“宁娘子,你是来买鸡蛋啊?”
  宁婉心想,难怪原主那么高傲的人都愿意放下身段和苗红花接触,苗红花笑起来是真的和善,但是,眼底也留着精光。“婶子,我想买一些蔬菜和鸡蛋。”
  “有有有,鸡蛋我这里有20个了,蔬菜的话……你来我们家后院看看,除了后院的这些,地窖里还有白萝卜。”苗红花道。其实他们家的蔬菜也不多,地贵,老百姓家的地都是用来种粮食的,所以种蔬菜的也就后院这些多出来的宅基地。
  宁婉道:“20个鸡蛋我都要了,萝卜我要四斤,家里没有地窖,买多了会坏,到时候要了再来找婶子,至于别的……”她跟着苗婶子来到后院,看到了密密麻麻的蔬菜,没办法,宅基地就这么小一块,不种的密密麻麻,哪里能种多少?“韭菜来一斤、胡瓜来四根、茄子来两斤。”这个时候的胡瓜也就是后世的黄瓜,不过现在叫胡瓜。
  苗红花笑的眼睛都眯了起来:“宁娘子,我不会算账,我们一样一样的付钱可行?”
  “行的。”宁婉没意见。
  没过一会儿,这些东西的钱就付好了,一共38文。付好钱,宁婉想了想又问:“婶子,你这里的老母鸡卖吗?”
  “不不不……”苗红花赶忙拒绝,“老母鸡留着下蛋,宁娘子如果要老母鸡,我可以去别人家问问。”
  宁婉想了想:“那你明儿下午拿来服役坊给我,要处理好的,我不会处理毛,到时候我再给你五文辛苦费,你看可行?”原主傲慢自私不会做事的形象太好用,给钱叫别人处理那就是原主会做的事情。
  “行行行……”苗红花答应的那叫一个爽快。心里还为自己的先见之明欢喜,服役坊这边经常有贵人来流放,甭管多贵,反正比他们老百姓有钱就是了。那些贵人手指缝留一点出来,就够他们过好日子了。
  这位宁娘子刚认识的时候,是拿鼻孔看人的,她觉得吧,人家虽然落魄了,可到底是贵人,拿鼻孔看人也正常,所以她不觉得没面子,依旧笑意连连的和对方打招呼。这不,半年下来了,宁娘子隔三差五的来买鸡蛋,她的态度一直没变,现在机会不是来了吗?宁娘子叫她处理老母鸡,给了五分钱的打赏。她是不知道贵人的府里有多少赏钱,反正对她来说,五文钱就不错了。
  “对了,婶子家有火折子吗?我想借一下。”宁婉要走的手,突然想起了这个最重要的东西。
  “借什么借?直接给你了。”苗红花大方道。回头让老头子再做几个就是了,他们老百姓家,谁不会做火折子?
  宁婉拎着一篮子的菜,拿着火折子回到家里,没在院子里看到两个孩子,她不由的心一紧:“应麒……应麟……应麒……应麟……”她叫了好几声,没听见孩子们的声音,又去柴房看了,也没有人。
  说起来,应燃带着两个孩子是睡柴房的。这院子是真的很小,他们刚来的时候,这里就一间厨房、一间卧房,卧房的侧面和院子的围墙之间有个空出来的地方,做了一个茅房。后来应燃靠着围墙的地方又做了一个柴房,是自己带着两个孩子睡的,因为他不愿意和原主睡一个屋子。
  那个柴房是真的很小,只摆得下一张床,还有一张桌子、一个柜子,柜子放的是他们三人的衣物。
  宁婉不知道两个孩子去哪里了,不过从原主的记忆里知道,他们以前也经常出去,不是去山上捡柴火,就是去摘野果子,所以宁婉也没有继续找了,她回厨房去炖排骨了。


第5章 
  用火折子烧火倒是快的,也好在这家里还有柴火。火点起来,水热了,宁婉用热水过滤了一遍排骨,就把排骨盛起来,再把锅里的水倒了,然后锅里继续放入排骨和冷水,加两勺酒,接着把一根大萝卜切了下去。
  晚饭两大两小,就一个菜,两斤排骨顿一根大萝卜,一个大萝卜足有两斤重了。
  这里只有一个灶头,也只有一个铁锅,排骨炖着之后,饭就没法煮了,不过晚饭有大肉包,不煮也没事。宁婉想着,等明天再去买个炉子和铁锅,两个灶还是需要的。
  厨房里的排骨萝卜汤还炖着,宁婉回了房间,她打算把原主的东西都拿出来。反正原主不会回来了,原主喜欢的东西又不得她的喜欢,她留着也没有用,干脆整理了。不过,原主也没什么东西,刚到这边的时候,是两袖清风的,连一件换洗的衣服都没。这屋子里所有的东西还都是这半年里添加的,可添加的最浪费就是这几件衣服。
  原主喜欢亮丽的衣服,可这颜色在宁婉看来太亮了不符合他们现在的身份不说,就是料子她也不喜欢,她还是喜欢棉布。
  这些衣服宁婉打算直接剪成一块一块的布条擦布,没办法啊,古代女人的衣服如果落在其他男人的手中,说不得又会引来一些坏了名声的麻烦事情。而且,这些衣服都是流放到这边后添置的,也就几百文。
  几件衣服没一会儿就被宁婉剪成一块一块的擦布,她把这些擦布放在一边,等空了准备把这里好好的打扫一边。
  接着,她又去看了厨房,灶还在烧,里面的木头够的,等这些木头烧完,锅里的排骨和萝卜也软了,排骨炖萝卜,排骨越软越好吃,排骨营养可都是在汤里。
  宁婉想着孩子还没回来,她打算去山上看看。
  服役坊的后面就是山,虽然服役坊有一圈围墙围着,门口有个木牌子,写着服役坊三个字。但绕过围墙,就是后山了。
  宁婉来到后山,没看见两个孩子的身影,她就沿着后山的小路往上走。走了一会儿,宁婉看到了一片竹林,竹林里还是坑坑巴巴的,她突然想起了现在是四月底,是吃笋的季节。宁婉在现世是江南人,江南也把笋叫做“东坡笋”,因为苏东坡被贬到江南后,经常吃笋,还为笋做了诗,所以在宋朝,笋是非常出名的。
  更何况,古代的老百姓穷,吃食不多,笋是老百姓不用花钱就能挖到的美食。而且笋过一遍热水之后,还甜滋滋的,天然的口感非常好。
  宁婉看着一个坑一个坑的竹林,就知道这里的笋被挖光了。不过她闲着没事,还是在竹林里找了起来,她爱吃笋啊。再说了,明天苗红花会送老母鸡过来,老母鸡不管是炖笋还是红烧笋,这味道都是一绝。
  宁婉找了好一会儿,还真的让她找到了笋,她手中没有锄头,再说服役坊里也没有锄头,所以宁婉干脆捡了尖尖的石头来挖,挖笋花了好一会儿,但也挖出来好大一颗,足有三斤重。
  四月的笋很多,有细细长长的芦苇笋,还有和芦苇笋差不多长,但是要粗一点,有成年人拳头那么粗的甜笋,但这些笋单颗都没有三斤重的,宁婉挖的是毛竹笋。毛竹笋顾名思义,就是毛竹最小的时候,长几个月就能变成大大的竹子。这种笋是所有笋里个头最大、分布最广、产量最高的笋,毛竹笋有春笋和冬笋两种,冬笋比较小,在现世要买25块钱一斤,而春笋就是宁婉现在挖的,一颗三斤已经算小的了,经常用来做笋干,做罐头笋,比如江南地区出了名的油焖笋。同时,这个笋炖老母鸡也是很好。
  可惜,这笋被老百姓挖光了,宁婉找遍了,也就挖到了这么一颗。只不过,等她准备再往前找找的时候,突然听到了小孩子的哭声。
  宁婉吓了一跳。她虽然是无神论者,但是在山里突然听到孩子的哭声,就是胆子再大的人也会吓了一跳,更何况她的胆子可不大。不过,宁婉倒是没有离开。这会儿还是傍晚,她虽然被吓了一跳,也没有往鬼神方面想,冷静下来,她觉得可能是哪家的小孩出事了,不管怎么说,总得去看看,万一小孩有事情,不能见死不救。
  那边是山坡,山路倒是不危险的,宁婉没过一会儿就走近了,随着走近,小孩的哭声越来越大了,好像还伴随着小孩子打架吆喝的声音。宁婉没有马上过去,而是小心翼翼的隔着一定的距离观察一下,可是,她才看了一眼,就发现哭的小孩是应麟,而和人打架……或者说,被人摁在地上打的,就是应麒。
  当下,宁婉毫不犹豫的冲了过去:“干什么?你们在干什么?”
  听到猛然闯入的大人声音,小孩子们一致的停下了动作,看向了来人。
  “娘……”在众小孩子们发愣的时候,原本坐在地上哭的应麟却爬了起来,然后颠颠撞撞的朝着宁婉跑去,“娘……”
  三岁的应麟跑的慢,走路的时候人也是一晃一晃的,看着随时会摔倒的样子,这流放的半年里,这孩子也真是遭了罪。亏的以前在侯府里身子骨养的结实,不然恐怕过不了半年,他就去了。
  再加上小孩子的声音软糯极了,软绵绵的,又委屈巴巴的,就像羽毛拂过宁婉的胸口,痒痒的,酸酸的,在宁婉的心口一直徘徊着:“嗯……”她忍不住的应了一声。
  听到娘的回应,应麟的双眼猛地发出一道亮光。他虽然年纪小还不记事,但也隐约有些明白,这半年来,娘亲一直不理他,这会儿听到了娘温柔的回应他了,他就忍不住扑到了娘的身上,抱住娘的大腿:“娘……”他把瘦巴巴的小脸蛋在娘的腿上蹭着,然后闻着娘身上的味道。他觉得,娘身上的味道好香香啊。
  宁婉垂眸,看着他的小脸蛋,对上他抬头看着自己的明亮眼眸,她伸手,摸了摸他那脏兮兮又黏糊糊的头发。
  不过,当宁婉的手刚摸到小孩儿头上的时,小孩儿的身子缩了缩,他习惯性这样被娘推开了,以为这次,又要被推开了,所以下意识的做出了这样的反应。
  与此同时,最先反应过来的应麒也担心婶婶会把弟弟推倒,直接睁开了摁着他的孩子们朝着宁婉跑来。可是他慢了一步,宁婉的手已经落到了应麟的头上。
  原主不管应麟,应麒自己也才六岁,应燃白天要去矿山,回来的时候都很晚了,这季节给孩子洗澡又怕着凉,所以这孩子其实很久没有洗澡了。
  “婶婶……”应麒叫了一声。
  宁婉看向他,对他也笑了笑:“我看着吃晚饭了,你们还没回来,就来找你们了,你们这是怎么了?”
  看到婶婶的笑容,他觉得熟悉又陌生。熟悉是因为以前应家还没出事的时候,婶婶也这样对他笑过,陌生是又因为,婶婶这样的笑容和以前的笑容又有些不一样。
  但应麒年纪小,也分不清太多,可见婶婶这样的笑容,他也总算放心了一些,有婶婶在,那些孩子们总不会再打他们了。应麒今年六岁了,应家出事的时候,他已经上族学了,也懂事了,不像应麟连族学都还没上。所以应麒马上学会了借势打势。他就告状了:“婶婶,我和弟弟在这里挖野菜,这些村里的小朋友来了,他们说这是村里的山,山上的野菜都是村里人的,我们是外地人,不能挖。婶婶,这个野菜可以吃的。”
  应麒担心婶婶嫌弃这个,不给他们做主,特意强调这个可以吃。其实,应麒也不知道能不能吃,他是看大石村的小孩子都挖这个,他们说这是野菜,可以吃的。所以他挖来也想吃的,他不想二叔从矿区回来,还要去打猎给他们吃,他不想二叔那么辛苦。但是二叔教过他们,如果他们找到了吃的,不能直接吃,要回来问问他,等他确定了才能吃。
  可没想到,他们被这些村里的孩子碰见了。
  宁婉倒是不知道应麒的小心思,她的视线停在应麒的小脸上,和应麟相比,他更瘦。这会儿,他瘦小的脸上,有了好几处的抓深,应该是和孩子们打架的时候抓伤的。
  那些小孩子看到大人来了,自然是害怕的,但是也强撑着道:“这是我们村里的山,山里的东西都是我们的,你们是外来人。”有个年纪稍大的仗起胆子道。
  宁婉面对孩子,倒是也生不起太大的气,她想了想道:“那这里是不是朝廷的山?”
  “这……”这里的孩子最大不过九岁,且乡下的孩子,没去过学堂的,哪里懂朝廷是什么,所以对宁婉的话不明白。
  宁婉换个说法:“那你们村里大,还是皇上大?”
  这下那个九岁的大孩子知道了:“当然是皇上大。”皇上是最大的,这个他知道。
  “所以,这也是皇上的山吧?”宁婉再问。
  大孩子想了想,有些犹豫的点点头。
  宁婉微微一笑:“那皇上是我的姑父,是他们的姑爷爷,既然这是皇上的山了,也就是他们姑爷爷的山,他们不能挖这里的野菜?”已经去世的皇后是皇上的原配,太子虽然被囚禁于东宫,却没有被废。
  所以,宁婉这话并没有错。便是传到皇上的耳朵里,也抓不到一丝错处。皇后的名讳还写在皇家玉牒里,皇家和应家的姻亲关系还在。
  大孩子一听他们和皇上有关系,有些怕了,忍不住后退了几步,他还不明白,和皇上有关系的人怎么会在这里,反正皇上的亲戚这个身份已经吓到他了。他犹豫了一会儿,对其小朋友道:“我们走。”
  “等一下。”宁婉叫住他。
  “你要干嘛?”他防备的看着宁婉。
  宁婉露出温婉的笑:“刚才是你们要抢他们的野菜,那这件事是不是你们错了?”
  大孩子点点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