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穿越七零开大厂:糙汉萌娃团宠我 >

第61章

穿越七零开大厂:糙汉萌娃团宠我-第61章

小说: 穿越七零开大厂:糙汉萌娃团宠我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王青青眼底泛起一抹赞赏,“咦?谁想到去跟医院谈合作的?”
  刘慧英笑眯眯道,“这事儿啊,是人家主动找上门来的。”
  说着崇拜的看着她,“还是厂长您厉害,走一步看三步。”
  王青青一脸懵:“……”
  她做什么了?
  听刘慧英讲述,王青青哭笑不得。这次还真不是她想的远。
  开春那会儿,化工厂生产的作物营养剂,在山水村试点效果出乎意料的好。
  本来能发挥五成的功力,硬是发挥出了七八分的实力。
  山水大队土质太差,营养剂发挥的效果,差不多让使用过的土地改头换面。
  本来土地贫瘠的不毛之地,愣是变成了肥力十足的良田。
  这消息传开以后,引起了很大轰动,甚至上了日报的头版头条。
  王青青的导师知道这事儿之后,就催促她赶快写一篇论文,往世界上最权威的生物杂志投稿。
  这改变土地肥力的营养剂,目前没有比王青青研究出的‘肥力一号’更优秀的了。
  但是,这‘肥力一号’营养剂,当时研发没有耗费王青青什么心力,她主观上就不觉得它有多难得,心里是不想写的。
  许教授催的急,就随手写了一篇文章直接投稿了,她那时候完全没想到,就是这篇文章给厂子带来了多大的知名度。
  这之后,理所当然的‘肥力一号’卖爆了。
  这之后一提到青春化工厂,人们想到的就跟农作物挂钩了,跟王青青的想法完全不一样。
  她给厂子的定位是人体保健品生产风向标企业,这眼看着要跑偏了。
  王青青怄了几天,就一头扎进实验室研发出了人体能量补充剂。
  它是由纯植物制作而成的,专门针对营养不良的人群进行调养。
  之后生产出第一批,王青青想到上次去看村民们面黄肌瘦的样子,就作为赠品优先送给山水村和它们公社其他几个村子。
  没想到,南区医院有一名中医正好是那一片的人,亲身经历自己身边的人们的改变,就向院领导反应了这个事儿。
  这不,能量补剂就被医院给看上了。
  王青青听到这事儿,心里挺开心的,这又给她省下个活儿。
  能量补剂算是厂子的第一个正经的产品,本来她准备接下来就大力推广的。
  既然有一个医院已经下了订单,那后面还会有更多医院来下订单的。
  现在要做的就是让尽可能多的人,知道这个事儿。
  王青青想了想说,“你接下来去电台跑一趟,咱们打个广告。”
  刘慧英不解道,“报纸上的推广已经在安排了,这电台……好像从来没有接过广告。”
  刘慧英自从跟着她以后,在推广这方面开窍不少,报纸推广什么的,不用她提就做了,但是毕竟眼光还是局限。
  “以前没有不代表以后不会有,咱们可以做这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嘛!”


第150章 科研中心招聘忙
  跟自家咸鱼厂长商量完事儿,刘慧英就风风火火的忙去了。
  她对王青青是又爱又恨,明明有那么多奇思妙想,科研能力又强,就是对厂子的事儿不上心。
  送走刘慧英,王青青不紧不慢的给自己重新泡了一壶茶。
  最近她爱上了品茶,实在跟她年纪轻轻很不相符。
  说起来这罐茶叶,是谈越从谈爷爷那薅来的特供龙井,说是每年只出产一点儿,特别珍贵。
  为了感受这特供极品,她就时不时的泡一壶,到现在算是彻底爱上了这个味道,一天不喝就觉得少了什么似的。
  赵强伸长脖子,看到自家老板正悠闲的躺在东厢房门口的躺椅上闭目养神。
  想了想走过来说道,“老板,移动电话的备案手续批下来了。”
  因为人手不足,沉稳可靠的赵强,现在就帮着王青青处理一些杂活儿。
  相当于是他的一个工作助理,孙鑫本人比较内向仔细,现在主要负责她的生活方面。
  两人好像达成了某种共识,默契的把王青青的工作生活照顾的井井有条。
  王青青睁开眼睛,看了一眼自信挺拔的赵强,满意的点点头。
  “这段时间辛苦你了,从下个月开始你和孙鑫的工资加到一个月一百五十块钱。如果之后干得好,奖金也会有很多。”
  她现在可以说是财大气粗,当然不能亏待跟着她的人了。
  涨工资这事儿,她已经琢磨了好几天了。
  不仅赵强和孙鑫,青春化工厂那些原来领保底的工人,虽然每个月工资已经涨到跟别的厂子工人一样的三十元以上了。
  但她还是不太满意,这工资跟他们创造的收益相比,那真是九牛一毛。
  王青青已经跟刘慧英提了好几次涨工资的事儿了,她都不同意,甚至厂里的职工们都不同意。
  他们一门心思想着多赚钱,很害怕涨了工资以后,厂子钱少了影响发展。
  因此,他们宁愿不涨工资,只要厂子能稳定开下去就好。
  可把王青青这资本家给感动坏了。她更想给涨工资了。
  这能量补剂的市场打开以后,想来刘慧英应该会同意她给工人涨工资的。
  除了他们,原来的红叶电子表厂,现在的红叶电子厂百来号工人更要涨工资了。
  王青青财富的七八成都是电子表创造的,给他们加工资倒是顺利。
  不过,之后移动电话的零件生产,也会交一部分给红叶大队那边的电子厂生产,这人手挺缺乏的。
  上个月她就安排王队长招聘新职工了,以王队长雷厉风行的作风,这会儿应该已经招好人了。
  至于京市这边儿的研发中心,除了王青青这个光杆司令,现在赵强勉强算个编外人员。
  因此,现在十分缺人手。
  尤其是接下来就要生产移动电话了,人手问题必须马上解决。
  但是京市研发中心,王青青想招收一批有潜力的人,不想随便找。
  除了必须要有的安保人员可以招聘退伍军人之外。
  高端销售人才、实验室研发助理……各个岗位都挺缺人的。
  最重要的是,她现在缺一个研发中心的负责人,她毕竟要负责科研,其他各种杂事儿必须有一个有能力的人处理。
  她早就拜托自行车厂的刘厂长和京市机械厂的邱主任给她留意合适人选了。
  可是,这会儿大家都有铁饭碗,有能力的人不稀罕跟着个体干。
  王青青叹了口气,看来只能广撒网了。
  她吩咐赵强,“一会儿你和孙鑫去写个招聘启事,咱们研发中心建好也有几个月了,是时候招聘职工了。”
  想着赵强第一次干这事儿,没有什么经验,她道,“多复印一些,拿出去分给外面的大爷大妈,他们闲着也是闲着,让他们去发传单,发出去一百张给一块钱。”
  看赵强期期艾艾的,有话要说的样子。
  王青青道,“你想说什么,直接说就行了,你也知道我的性格,不爱计较。”
  赵强才道,“研发中心应该要安保人员吧?我有几个战友,受伤退伍了,这次他们可以来应聘吗?”
  接着他又解释道,“他们的伤不影响日常活动,就是级别不够没能转业分配,现在只能在家待着了。”
  王青青,“那可太好了,本来我是想找谈越问问他那儿有没有人推荐,既然你战友想来,那明天就让他们过来一趟吧。”
  赵强感激的猛点头。
  “除了安保人员,你在招聘启事上填上,如果有能力的人,不拘年龄什么的,招一个研发中心的总负责人,月薪两百也写上去。”
  说不准就有人被高薪吸引过来呢。
  虽然他们知道自家研发中心很厉害,但是别人不知道啊!
  在外人看来,他们厂子跟国营单位相比,也就是工资吸引力最大。
  赵强压在心上好几天的石头搬去了,这会儿精神满满的去堂屋写招聘启事去了。
  他在当兵之前是高中生,写个招聘启事可以说是手拿把掐。
  他写好了,孙鑫就拿去堂屋的打印机上去复印。
  王青青因为要忙的事儿太多了,每天需要写很多东西,就弄出了一台打印机自己用。
  虽然没有后世的激光打印机先进,但是相比起现在的印刷机,清晰不少。
  最关键的是,使用方便。
  赵强和孙鑫两人一起合作,不多一会儿就复印了五百张。
  两人按照一百张为一沓,分好之后装在袋子里。就提着出去朝着胡同口的大榕树走去。


第151章 人山人海
  自从赵强和孙鑫把发传单的活儿,?s?派给胡同口那些大爷大妈之后。
  整个胡同都安静了不少。
  要说这些大叔大妈们,有些还没有到退休的年纪,正是年富力强的时候。
  奈何家里都有孩子,不想自家孩子下乡,只能提前病退把工作传给孩子了。
  被迫休息之后,只能天天摆进来摆出去的,无聊的很。
  这会儿有了分发传单的活儿,除了几个确实年老体衰的,一个个都抢着去。
  更何况王青青给的报酬不低,这发出去一百张可是有一块钱,够买一斤肉了。
  拿到传单的人商量着分了工,当天下午也就花费了几个小时,就把五百张传单都发完了。
  回来以后,赵强当场就把工钱结了。
  接下来几天,十几个大叔大婶早出晚归的,全京市每个区都去发了一遍。
  结束之后,最少的都领到了十块钱,几人对这轻松不累还钱多的活儿很满意。
  之后几个人还意犹未尽的,让他们以后再有这么好的活,可要多想着他们。
  同时,心里对一个人住着那么大院子的王青青,心里也没有那么排斥了。
  ——
  王青青其实从没有奢望过,像总负责人这样的高端人才能够通过传单找到。
  只是既然要派传单,多写一行字碰个运气。
  所以,她花了大价钱在电台打了广告。这会儿广告费也是真的贵,三十秒循环播报就要一万块钱。
  王青青跟电台连续签了五天,这就花出去五万了。
  饶是她这会儿收入可观都肉疼的紧,一套四合院儿就这样没了。
  不过,这钱花的值,广告播报当天,四合院堂屋的座机和赵强的移动电话就响个不停。
  因为她这次广告是面向全国的,就接到了很多外省来的电话。
  是不是京市的,王青青倒是不看这个,她这里到时候包吃包住,外地来了也挺方便的。
  ……
  因为有一些外地的要过来,路上需要时间,这负责人的面试就稍微往后放了放。
  因此,这个周末王青青首先组织了普通员工的招聘。
  招聘场地放在了青春化工厂,赵强孙鑫等人提前就过去帮忙了。
  因此,等王青青从京大实验室出来之后,就只能自己过去了。
  这些天许教授正组织她们进行基因检测,实验室二十四小时都离不得人。
  王青青在实验室盯了一晚上,但是她喝了两支能量补剂,所以这会儿仍然还精神饱满的。
  她从生物系实验楼出来,就去了僻静的后门。
  她的座驾金冠小汽车,这会儿正低调的停在那儿。
  王青青坐上驾驶座,熟练的一个摆尾车子就像离弦的箭一样射了出去。
  这高级车就是不一样,开起来简直是纵享丝滑,她太满意了。
  不枉她花费大价钱,让麦克斯给运过来,这小子还是挺靠谱,他写信吐槽的计算机运行太慢的问题,她回去就给他出个主意去。
  到了化工厂,王青青被外面人山人海给惊到了,这排队都排出一百多米了。
  她的车都开不过去,王青青叹了口气,拿出移动电话,给门卫打了个电话,就默默的趴在方向盘上看着众人。
  这次来应聘的还真是有老有小的,有些破衣烂衫沧桑不已,有些看起来还一副稚嫩的样子。
  她的研发中心目前只需要五十人,这来的有大几百上千人人,意味着一百个人只有四五个能进。
  这……既然来了这么多人,干脆搞个大的好了。
  刘慧英正在指挥着众人布置考试场地,忽然打了两个喷嚏。
  她这会儿还不知道,自家甩手掌柜王厂长,又给她找活儿了。
  ……
  进了厂子,王青青没有去考试地点,而是转身去了能量补剂的生产车间。
  这么多人考试,之后的判卷都需要时间,暂时用不着她。
  能量补剂生产车间,修在在原来的实验室地上建筑里。
  整个厂子只有这里,是跟实验室一起按照最高标准建造的。
  工人们进去之前先要穿上无菌工作服,再经过一个紫外照灯房间杀菌,之后才能进去操作间。
  最大程度做到了产品的干净无污染。
  王青青进去换衣间全副武装之后,才进去操作间。
  对于入口的东西,她的标准很高,还会时不时的过来突击检查。
  这么严格,一开始工人们都很不情愿,但是王青青给他们发的工资比普通车间高了百分之五十,就没人有意见了,甚至一个个都很认真。
  害怕不小心丢了这个工作机会,后面可是有一大堆人盯着他们呢,就等着补上来的。
  王青青转了一圈没发现什么问题,没有脱身上的无菌工作服,直接坐了专属电梯下了地下实验基地,去了自己的私人实验室。
  这间实验室藏的很隐秘,要不是系统白团子说,她都不知道这里居然还有一间实验室。
  王青青曾经旁敲侧击的问过,现在厂子里的老职工,包括刘慧英在内都不知道有这间实验室的存在。
  实验室外面除了几道一米多厚的防护门,往里走的狭窄长廊还布满了各种暗器。
  王青青哪怕是个傻子都知道,这么严密的防守就只是研究一些杀虫剂什么的,听起来就很扯。
  更何况她一点儿都不傻,这里一定藏着什么秘密。
  王青青想到这会儿间*谍活动频繁,还没进去的时候,已经脑补了很多。
  不过,进去之后倒是出乎她的意料,从实验室留存的资料里,王青青才知道这间实验室,原来是给苏国来的首席科学家道格拉斯用的。
  道格拉斯是厂子修建的时候就在的老人了,在建实验基地的时候他就私下里修建了这间隐秘的实验室。
  当时苏国科学家撤走的很迅速,他应该是没来得及收拾这里,只是带走了最核心的资料。
  所以这间实验室里资料挺多的,从这些资料的只言片语里,王青青震惊的发现道格拉斯居然在研究一种基因靶向药物。
  这会儿世界上,才只是识别出人体有二十三对染色体,至于里面具体遗传信息是什么样的,大家都还没个定论呢。
  这里就有人在研究更深入的基因片段了?关键这搞研究的,相对于那些大科学家来说,实在是名不见经传。


第152章 脑域开发
  王青青对这个实验室的原主人道格拉斯起了浓浓的好奇心。
  不光查阅了厂子的档案,还拖京市机械厂曾经在苏国留学的顾老,帮忙查查。
  过去这么久了,经过很很多次的人事变动,这查起来就很难。
  王青青只能遗憾的放一边儿,转而探索起了这间实验室。
  里面的仪器虽然已经是十几年的了,但是仍然比京大实验室的要先进不少。
  还有一些仪器,王青青见都没有见过,还是翻了翻旁边放着的实验手册才明白具体的用途。
  出乎王青青意料的是,这里很多仪器居然都是进行基因研究的。
  有墙角的工作台上,摆着几个很简陋的仪器,一看就是人工手作出来的,跟这个高大上的实验室格格不入。
  王青青疑惑过了,就去摆弄那几台京大没有的仪器去了。
  没把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