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隔壁的秀才有点俏 >

第31章

隔壁的秀才有点俏-第31章

小说: 隔壁的秀才有点俏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只是现在的他,不是小时候说着出入庙堂指点江山的豪言壮语的言真,而是躲在这个小山村,在别人背后搅弄风云的裴还。
  那个女人,她确定看上的是现在的裴还吗?
  等裴还再出来的时候,院子里已经被打扫的干干净净。
  毛氏欲言又止地看着他。时不时叹口气。
  再说郑钧,回到府衙便对裴还做了一番调查,当天晚上起草了一份文书,以裴还德行有失,与寡妇牵扯不清为由,取消裴还的举人资格,连夜派人将文书送到了府城。
  掌管一府教育的韩教谕将文书送到通判府,却被驳了回来。
  此是后话,暂且不提。


第四十九章 买地造梯田
  顾如槿等了几天也不见裴还回应,她也并没有失望。
  她知道裴还在犹豫什么,无非是背负太多,不愿轻易与人分享。
  在这一点上,顾如槿与裴还的想法完全相反,她也有不能告诉别人的秘密,可是她却不想因为这些秘密错过了身边的人和事。
  无论裴还如何,顾如槿的日子照旧要过。
  这几日她正琢磨着买地的事情。
  对于这件事顾如槿想先问一下顾老三的意见,毕竟顾老三在村子里生活了四十多年,对于村子里的田地情况比自己更清楚。
  为了让徐靖钰和晋骁辰多与外界接触,顾如槿让他们上午去村里的学堂念书,下午回来跟着顾温知习字。
  只剩下最小的顾璟弘被顾温知拘在家中,小小的人端端正正地坐着,小手捏着笔,写出来的自却是歪歪扭扭的,顾如槿勾唇一笑领着来喜去了顾家。
  顾家,周秀秀正挺着大肚子领着女人们忙活着做粉条。
  当初说好了粉条生意是顾安郎的,自周秀秀上手之后,李氏便不怎么插手了。
  如今粉条生意已基本稳定,每个月供给郑家一千斤,至于郑家将这些粉条卖去哪里,卖什么价格,就不关顾家的事了。
  镇上的其他小户,林林总总加起来有五百多斤。
  这样一来顾家几人也忙不过来了,李氏拍板将原来的泥坯房推了,建了个小作坊,雇了顾元娘、顾惠娘和李大婶家的两个闺女,都是可以信任的人,每人每日二十文。
  村子里知道顾家在做吃食,却不知道这吃食卖去哪里,卖多少钱,刚开始有人好奇打听,只是顾家人嘴都严实,没打听出什么,后来看顾家也没什么变化,吃穿住行还是照旧,大家也都歇了好奇心。
  原本几人是够用的,只如今周秀秀身子不便,只好把顾盼娘也用上了。
  如今李氏夫妻俩负责地里的庄稼。
  这粉条生意一个月就有十几两的收入,当初说好的给顾如槿的分成,在顾安郎成亲后也在顾如槿的提一下做罢了,现在卖粉条挣的钱虽说有一半要交给李氏做公中,却也有一半攥在自己手里,难怪周秀秀趾高气昂的。
  而李佳玉心里自是不大如意,跟顾福郎抱怨了几次,顾福郎也只是摇头说那是大哥的生意,便不再多说,李佳玉心里憋着一口气,看谁都想怼两句。
  顾如槿刚一进门,坐在院子里绣着屏风的李佳玉便阴阳怪气地道,“三姑姐回来了!可是又给爹娘买了什么好东西?”
  顾如槿并不理会她,径直往里走。
  哼!一个寡妇神奇什么?整天领着一个小妖精到处乱晃,也不知道要勾引谁!
  想到丈夫每次都盯着来喜出神,李佳玉气恼地将手中乱成一团的绣线一剪刀剪开。
  顾老三夫妻俩刚从地里回来,家里的粮食已经收了,现在要把地翻一翻晒干了以备明年播种。
  顾如槿直接对顾老三表明了来意。
  顾老三沉思了一会儿,对顾如槿道,“你要用来种花,不用买良田,良田价格高,要十两银子一亩,雇些人开些荒地就行,前三年还能免税。”
  “这件事还要请爹出面帮我解决。”不是顾如槿躲懒,而是这个时代对寡妇有诸多的束缚。
  “一家人说什么请不请的?”李氏嗔怪道,“咱们家有现在的光景,还不全靠你?那爹娘是不是要跟你说声谢谢!”
  “是是是!都是我的错!”顾如槿语气中带着撒娇,这几年的相处,李氏待她与顾元娘兄妹几人一般无二,让顾如槿对顾家也越发亲近了。
  荒地不是谁想开就能开的,需得去镇上过个文书。
  顾老三又赶了马车,请了柳学鸣一起去了镇上。
  手续很快就办好了,只是要等开完地,派了公差来测了亩数才能办地契。
  村子周围的好地方大都被开垦完了,顾老三只得再往远处找还有利用价值的地方,幸好不种庄稼,种些花花草草,这些地也正合适。
  拿到了文书,银钱充足,顾老三很快就在村子里找足了人手,加上顾老三自己和顾安郎,一共七个人。
  按照顾如槿的要求,顾老三圈了很大一块山地,领着几人挖地填沟,捡石头,除野草,翻地,前前后后共用了十天。
  田地修整完,又将捡出来的石头沿着地边摆一圈,算是正式完工。
  站在山坡上往下看,开好的地如台阶般一级一级往下延伸,俨然是现代的梯田。
  顾老三再次在心中感叹顾如槿头脑灵活,竟能想出这么个办法,将这无人要的山地变成良田。
  李铜锁也感叹道,“三娘怎么就生了个女儿身?要是男娃那可不得了!”
  顾家这么大的动静,自然是引起了村民们的关注,时不时有人在地边晃悠,看顾家到底要做什么。
  看顾老三似乎是在挖山,有不少人笑话他白费力气。
  可如今再没有人能笑话得出来,山地让顾老三这么休整,竟是大变样,浇上几车大粪在养几年,这可就是白捡了几十亩的良田。
  一时间村民们都起了心思,就连柳学鸣也来看了顾如槿的梯田。
  地翻好后,顾老三又揣了几十个大钱去了镇上,买了几封点心请差役在东篱茶舍吃了茶,几个差役这才爽快地坐着顾老三的马车去了柳树坡。
  几名差役也是老手,分工明确,合作无间,不到一个时辰便将地量好了,去了零头二十一亩。
  差役头头听到这么多地竟落在一个女人名下,略有些吃惊地看着顾老三,记在女人名下的地也不是没有,可从来没有这么大的数目。
  惊讶归惊讶,差役头头也没有多问,他办好了差又拿了好处,其他的也不关他的事。
  办完正事,顾老三又赶了马车将几名差役送回了镇上。
  差役头头将二十一亩地的地契交给顾老三,又接了顾老三递过来的荷包,拿在手里掂了掂,好心情地跟顾老三说遇到麻烦可以来找他。
  顾老三小心地将地契放进怀中,驾着马车往回走。
  事情办妥了,顾如槿也安了心,当务之急就是花种树苗,因为种植量大,定是要跑好几个地方才能凑齐。


第五十章 冰皮月饼
  顾家开山造田的事情,柳学鸣特意敲了打谷场的铜锣,召集了村里人,告诉大家不许外传,不然让那些大户人家知道了,哪还有他们这些人的事儿。
  村里人也都起了心思,自然不会轻易对外说,就连媳妇回娘家也被叮嘱了不许提这件事。
  一时间家里有些闲钱的,争先恐后地到镇上去办文书。
  亭长葛季农听手下汇报说这几日总有人来办理开荒文书,还都是一个村的,葛季农唯恐这其中有什么蹊跷,当即乘了马车带了几个差役去了柳树坡。
  半道上遇到了小儿子葛鸿文,听得自家老子要去柳树坡,硬要跟着一起去。
  葛季农因为葛鸿文在乡试中落了榜,近几日一直将他拘在家中,自然不允许他跟着乱逛,只听他说要去找裴还,这才点了头。
  裴还那个少年,葛季农也见过几次,沉稳内敛,清贵自持,比自家上蹿下跳的小子强多了,难怪小小年纪就能成为举人,儿子能跟他来往,葛季农十分赞同。
  在葛季农啰啰嗦嗦的说教中,一行人到了柳树坡。
  此时不是农忙,家里的妇人带着小孩三三两两地聚在一起做绣活儿拉家常。
  坐在村口的几个妇人,远远地看到马车进了村,有人撇了撇嘴,悄悄捅了捅身边的伙伴神秘兮兮地道,“这顾寡妇家隔三差五地就有马车来,你说她是不是在做那个?”
  “应该不是吧,一般来找她的都是她家下人,而且到院子里说了事情就走了!”她家地势比顾寡妇家要高,顾寡妇院子里有什么看的一清二楚。
  那人嗤了一声,“反正她是个不安分的,顾老三也不管管她!”
  那顾寡妇整天打扮的花枝招展的到处勾人,前日里她男人还让她像顾寡妇学着怎么打扮,她才不屑于跟一个寡妇比美呢!
  二人压低了声音,别人并不知道二人在说什么。
  马车停稳,葛鸿文先跳下马车,向村口的大叔大婶们打听裴还家在哪里,顺便帮自家老子打听村长家。
  几个大婶大娘见葛鸿文长得浓眉大眼一脸的机灵像,热情地问他年方几许可有婚配,臊的葛鸿文红着脸跑了。
  将自己打听来的方位告诉葛季农,父子二人分道扬镳,葛鸿文去了裴还家,葛季农乘着马车去了柳学鸣家。
  柳学鸣见亭长来自己家,边热情地招待着,边在心里庆幸村里人动作快,已经将属于他们村子的荒地开完了。
  因为柳学鸣家出了个解元,葛季农对柳学鸣也是客客气气的。
  二人寒暄了一会儿,柳学鸣便领着葛季农往顾如槿的地里去。
  一路上见到处都是忙得热火朝天,有些壮小伙甚至将外衫都脱了。
  顾如槿的地面积大,离村子较远,二人步行了两刻钟才到。
  葛季农看着几十级的梯田如鱼鳞般蔓延开去,若是忽略扑面而来的大粪味,这流畅的线条当可以入诗入画。
  葛季农不由地在心中感慨这寡妇当真是精明能干颖悟绝伦,生了个女儿身真是可惜了!
  看完了梯田,又听了造田的过程,葛季农乘了马车急匆匆地走了,连葛鸿文都被抛之脑后了。
  这可涉及民生大计,若在全镇推广,那整个陈水镇的耕地面积可是要翻倍了。
  裴家,葛鸿文与裴还相对而坐,在裴还冷冷的目光下,厚着脸皮又在盘中摸了一块月饼放进嘴里咬了一口,唇齿生香,享受地眯起了眼睛,他还不知道自家老爹将他遗忘了。
  明日是中秋节,顾如槿一早便送来了两盒月饼。
  月饼装在特制的圆木盒中,木盒上雕了花好月圆的图案,正面用飘逸的字体刻了‘七星伴月合家欢’几个大字,打开盒子八个不同颜色不同模子的月饼映入眼帘。
  绿色的茶花纹上书抹茶二字,黄色的桂花纹上书桂花二字,红色的牡丹纹上书红豆二字,紫色的水仙纹上书紫薯二字,粉色的荷花纹上书荷香二字,橙色的菊花纹上书南瓜二字,玫红的玫瑰纹上书玫瑰二字,中间一个大大的白色月饼上面印着吉祥如意纹没有写字。
  这是顾如槿和翠屏、茶艺三人在灶台上研究了一个月做出来的成果,作为东篱茶舍今年中秋的新品。
  月饼和前世的冰皮月饼有些相似,只是没有现代的工艺,这种月饼只能现做现吃,不能久放,东篱茶舍便出了规定,每日供应二十份,且要当场吃完不能带走。
  月饼皮加入了糯米粉、白砂糖、牛乳,再加入不一样的果蔬汁形成不同的颜色外皮,馅料也经过反复研磨,外皮细薄,内馅香软,细腻柔滑,加上特殊的规定,更是受到镇上人的追捧。
  “举人就是不一样啊,这月饼我排了好几天的队也没买上,你竟然能带回家!”葛鸿文无视裴还的眼神将手里的玫瑰月饼吃下去,调侃道。
  “你说这东篱茶舍东家也是个能人,什么都能想出来,现在东篱茶舍在咱们镇上的地位都快超过德运楼了!”见裴还不理自己,葛鸿文也不尴尬,继续道,“前几日有人将两块月饼偷偷带了出来,竟然卖了二两银子!这一整盒在茶楼才卖五两了!”他也不是说五两银子少,只是跟一两银子一个相比,还是便宜的了。
  裴还闻言不自觉地朝外边看去,村子里议论纷纷的梯田他也去看了,那当真是开了山地耕种的新纪元,她若是个男儿身,必定能封侯拜相造福万民,若父亲在世应该也会对她赞赏不已!
  月饼跟梯田相比,那简直是小巫见大巫!
  葛鸿文坐了大半晌,将裴还只尝了一个的月饼吃了个干净,这才在裴还杀人般的目光中,起身告辞。
  出了门,葛鸿文这才意识到,自己被丢下了。
  裴还只得领了他,在村子里花了十文钱雇了牛辆车。
  回到屋里,裴还看着空了的月饼盒,小心地将里边的碎屑清理干净,将盒子收了起来。


第五十一章 海淘居
  八月十五中秋节,顾家一家老小受了顾书香的邀请参加中秋宴。
  幸好顾家之前也置办了一辆马车,不然这大大小小二十几口人,可就坐不下了。
  顾老三赶着自家的马车在前边领路,顾安郎赶着顾如槿的一辆马车载着顾惠娘、顾元娘姐妹俩以及她们的孩子跟在后头,最后是来喜赶着一辆马车载着顾如槿几人。
  三辆马车先去了东篱茶舍拿了两盒月饼和几样点心,接着去了顾书生家将给顾子砚夫妻俩的月饼和点心放下,这才跟在顾书生家的马车后去了德运楼。
  德运楼小二听着他们来参加张进士的宴席,赶紧热情地请了一行人进去。
  顾书香的丈夫张德玉在今年春参加了会试,高中三甲,赐了同进士出身。
  张德玉在京城徘徊数月,七月才回了陈水镇,又接连招待了以前的同窗恩师以及八竿子打不着的亲戚,直到八月份这才得了空在德运楼定了位置,准备招待一下顾书香这边的亲戚。
  张德玉早年一心读书不事生产,家里爹娘媳妇为供他读书节衣缩食,一个窝头都要分两次吃,原配杜氏陪他苦熬几年,没想到张德玉中了秀才之后,杜氏一病不起,没两年便留下独女撒手人寰。
  张德玉早年在镇学读书,是顾书生岳父的学生。杜氏死后,张德玉为其苦守三年,这才在焦氏的牵线下娶了顾书香做了填房,张德玉因此还得了个重情重义的名声。
  嫁了个秀才郎,在外的名声好听,实际上的苦只有顾书香自己知道。
  张德玉一心考取功名从不操心家里的经济来源,家里上有两个老人,下有三个孩子,谁若有个头疼脑热需要吃药的时候,顾书香便只能回娘家借,一家人吃糠咽菜的,张德玉反而觉得,读书人就该过这样的日子。
  这种情况直到张德玉中了举,才有所改善,镇上的有头有脸的富商地主都送了珠宝首饰,以前爱搭不理的亲戚更是对自家极尽吹捧,就连多年不管外孙女的杜家也上门认了亲。
  顾书香辛苦了这么多年,被二嫂瞧不起,被爹娘嫌弃,早就想趾高气昂的回娘家显摆一回,现在丈夫中了进士,顾书香的气焰更高了。
  雅间的门敞开着,呼呼啦啦的一下子涌进来二三十个人。
  顾书香不悦地皱了眉,“三哥,你家怎么来了这么多人?咱们只订了一个雅间,这可不够坐!”三哥真是一点眼色都没有,这是什么场合,怎么能带这么多妇人小孩儿。
  顾老三面上有些羞赧,当天来送帖子书香不是说让叫上一家人一起过来吗?为此李氏还特意劝了三个闺女一起来。难道是自己记错了?可现在来都来了,也不能将三个女儿再撵回去吧!
  正当顾老三搓着手指不知所措的时候,焦氏却开了口“都是自家亲戚,当然要来给你捧场了!”
  焦氏也并不是要为顾老三出头,只是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