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隔壁的秀才有点俏 >

第17章

隔壁的秀才有点俏-第17章

小说: 隔壁的秀才有点俏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顾如槿站在顾家院墙外,静静地听着裴家的动静。
  裴家,裴还今日学堂还有课,母子二人也是天不亮就起了,毛氏煮了稠米饭又炒了自家院子早上刚掐的小白菜,母子二人沉默地吃着早饭,毛氏时不时给裴还夹菜。饭罢,毛氏帮裴还整理着换洗的衣物,怕裴还在学堂吃不好,毛氏每次都给他烙几张葱油饼,做些肉干肉酱之类的让他带走,裴还每次给她带回来的烧鸡烧鹅她也总是再让裴还带走一大半。
  接过毛氏给自己的包裹,裴还一件一件地往外掏东西,毛氏张张嘴却不敢劝,还儿这几年越发有主意了,自己都不敢反抗他。
  裴还只简单地带着两件厚衣服,拿了几张葱油饼和一瓶肉酱,打开了院门。
  听见响动,低着头的顾如槿立马抬起了头眼里盛满期待。
  裴还走出家门口就对上了一双黑亮的眼睛,明亮明亮的仿佛能照进人心里,裴还愣了愣。
  “裴公子去学堂吗?”顾如槿平静地开口。
  “嗯!”裴还垂下眼帘轻哼了一声。
  看着少年郎孤傲的背影远去,顾如槿扯出了个大大的笑容,昨晚她已经从老祖那里知道了裴还是这个时代土生土长的人,他不记得没关系,只当他们重新开始,顾如槿在心底给自己打气。
  顾惠娘看着顾如槿脸色不太好地从外面回来,不知道怎么安慰。
  一家人简单地吃过早饭,顾安郎先赶了驴车送顾福郎去镇上,顺便将顾惠娘给王同山整理的衣物带去,王同山在镇上找了个看管仓库的活,每月只能请一天假回来,夫妻二人便商量了,等王同山找了房子一家人就去镇上住。
  顾惠娘和顾元娘在灶房做粉条,李氏则守着药炉子给顾老三熬药。
  顾如槿抱着顾璟弘在屋檐下看着翠屏将自己绣好的料子裁剪缝补,两个孩子冬天的棉衣还没有做完。徐靖钰在不远处蹲着玩儿。
  见来福过来,翠屏知道他有事向主子回禀,便找了个借口走开了。
  “夫人!”来福垂着恭敬地行礼,“昨日我们的马车被抹了母猪尿!”
  “是有人故意要我们的命?”会是谁呢?一定不是京城那边的人,若那些人出手,只怕三辆马车上的人没人能幸免,可是自己也没有得罪过其他人。
  “来旺昨日遇见一个庄稼汉,一直跟在隔壁裴公子身后。”
  顾如槿两只手指轻敲着小几子,跟着裴还有什么目的?
  抬头示意来福继续说。
  “那人应该是在保护裴公子,来旺跟他交了手,被他逃了,那人的武功路数和我们一样。”来福心里也是惊疑不定。
  “跟你们一样?那应该是京城的人。”京城的人为什么保护裴还呢?
  “是我们的人,我们最初是十二个人,后来有六个人被派出去执行绝密任务就再也没见过了。”那些人一去不回,他一直以为那些人都死了。
  “绝密任务?跟裴还有什么关系?”这下顾如槿就更迷惑了。
  来福没有回答只是安静地站在顾如槿身后等待主人的命令,他们的原则就是将信息原原本本地汇报给主人。
  顾如槿思索了一会儿也理不出头绪,只能等晚上问问老祖那只乌龟了。
  “藏锋!”顾如槿认真地看着来福喊出了这个从没有喊过的名字。
  “属下在!”声音虽轻,却是从未有过的严肃恭敬。
  “我决定要留在这里!将来或许要亡命天涯,又或许是平庸一生,我想问问你们可愿意一直跟着我?”顾如槿轻轻地问着,她还是不习惯以主子的身份替别人做决定。
  “主子在属下们就在!”来福语气坚定。
  “联系其他人吧,我们也要为以后做打算。”她有这么多人要守护,不能连还击之力都没有将来任人宰割。
  来福走后,顾如槿回了屋铺纸磨墨在屋子里写写画画,一整天都没有出来。
  而另一边,裴还仔细地将手里的小纸条看完,拿了火折子将纸条点燃。
  到了晚上,顾如槿拿出玉佩对着月光在心里默默地叫着王云林的名字,过了许久都没人回应。
  又过了两日,玉佩还是一点回应也没有。
  裴家,王云林也是日日子时强打起好精神,却没能再听到小寡妇的声音。
  顾老三的伤口已经结了痂,又请了焦大夫把了脉,确认身体经得起来回颠簸,顾如槿便计划着去府城了。
  翠屏熟门熟路是一定要带的,两个孩子离不开自己,来福来旺要跑腿提行李,还要带上奶娘,再加上李氏夫妇,还有嚷着要去的顾盼娘,顾如槿便找人租了一艘客船。
  客船不算简陋,除去船老大夫妇,还有三间房,翠屏和奶娘在顾如槿房间打地铺,剩余的房间刚好够住。
  这种小客船根本不会带灶房,一行人在镇上买了三天的干粮,又买了孩子们爱吃的点心蜜饯肉干等零嘴,直到快午时才出发。
  两个孩子第一次坐船,都很新奇,徐靖钰难得地在船上跑来跑去,顾璟弘也是瞪着大眼东看看西瞧瞧。没想到的是,二人当天下午便吐了起来,到了傍晚顾璟弘更是发了高烧,一行人只得在铜州停船,顾如槿带着来福来旺抱着两个孩子上了岸。
  铜州处于岳州城下游,因出产铜矿而出名,铜州的铜矿杂质少更易提炼,一直是直供户部的,因此铜州城的官差士兵比较多。
  顾如槿经来福提醒,在街上买了个幕篱戴在头上,将顾璟弘紧紧抱在怀里,几人直奔药堂。
  抓药,熬药,等顾璟弘吃了药睡下已是戌时,顾如槿吩咐来旺出去找住处。
  本以为很快就能找到,没想到等了半个多时辰来旺才回来。
  “属下见到了赵家大公子!”来旺低声在顾如槿耳边说着。
  “赵桢?他怎么会来这里?”顾如槿疑惑地问。
  “属下不知,他们也是刚刚进城,属下不敢跟踪,只听到说明日要去旗县。”赵大公子身边也跟着高手,自己若是被发现,他们这么久的努力就全完了。
  “旗县?”顾如槿看向来福。
  “旗县在铜州南边,靠近昌陵县,辖制只有三个镇,那边土地自古便不产庄稼,人口比较少。”来福回忆着以前收集的消息,旗县的信息很少,谁也不会注意一个还没有陈水镇大的县城。
  “其他人可有回应?”顾如槿又问。
  “避月已经在来的路上了。”来福答。
  “等我们回程了,让来旺去旗县走一趟,打听一下最近有什么异常。”避月是个思路清奇的小姑娘,并不擅长打听消息。
  一行人在客栈歇下直至次日下午顾璟弘退了烧,才又上船出发。
  怕孩子们不适,顾如槿嘱咐了船家不必赶时间,又走了两日才到岳州府。
  岳州府繁华程度直逼京城,官宦人家的公子哥儿们衣着光鲜油头粉面,骑着马就在大街上走,百姓也是敢怒不敢言。
  熙熙攘攘地人群中,翠屏在前头领路,顾如槿和来福一人抱着一个孩子,来旺背着顾老三,李氏紧紧地拉着顾盼娘的手,其他人跟在身后。
  到了回春堂药童却说要找杨大夫得提前排号,最近的号也在六天后。
  原来找杨大夫看诊的人太多,回春堂便用竹板制了号牌,从一到六十,一天十个号,六天一轮,若是碰到贵人相请当天的号还要后延,而昨天刚把这一轮的号放完。
  翠屏有些愧疚地看着顾如槿,她并不知道找杨大夫竟然还要排号。
  “还要六天,要不我们回去吧!咱们这么多人又是吃又是住的,这得多少银子?”本来就不是很愿意来的顾老三开口道。
  “爹稍等一会儿!来旺去问问有没有人把号让出来,我们可以花银子买。”古代应该也有黄牛吧。
  来旺去问了还真有人愿意卖,顾如槿花了一两银子买了第二天上午的号,心疼的顾老三直念叨她。
  几人吃了饭,安置了住宿,顾如槿要领着两个孩子逛一逛,顾盼娘吵着也要去,李氏连忙交代了要小心不要撞到别人不要花钱等等。
  前任知州治下甚严刚正不阿,将岳州府打理的繁荣昌盛,可惜被京城本家连累,被抄了家,现任知州是安国公的亲信,虽趋炎附势但能做到知州的位置还是有一定本事的。
  掌灯十分,道路两旁的店铺都挂上了灯笼,有些小贩已经收摊子回家了,有些却是刚出来,顾如槿带着盼娘和两个孩子由翠屏领着逛了这岳州城最热闹的街道,又尝了当地的名吃,便在湖边歇了脚,刚准备回去,却迎头碰见了一群人。
  对面两个还算俊俏的公子哥儿一人怀里搂着一个姑娘,身后还跟着几个小厮打扮的人,一群人热热闹闹地往这边走。
  两个姑娘眉宇间有几分相似,小巧的瓜子脸莹白如玉,柳眉大眼,明艳动人。左边的姑娘穿着素净冷冷清清的也不说话,右边的姑娘倒是画着魅惑的妆容跟身边的公子调笑着。
  两个姑娘看到他们这一行人身体均是僵了僵,复又慌乱地移开了视线。
  翠屏看着一行人走远了才收回了视线。
  “跟他们认识?”顾如槿随口问着,翠屏本来就是岳州城长大的,碰见熟人一点也不奇怪。
  “认识……打头的两个是通判家的公子,那两个姑娘是……沈家的嫡女。”看着眼前喊着自己翠屏姐姐的两个小姑娘落到如今这般田地,翠屏像是心里堵了一块儿石头一样闷闷的。
  她们家大人一定是被冤枉的,就连京城的大老爷也不是贪赃枉法的人,偌大的沈家连京城带岳州三百多口人,斩首的斩首,充军的充军,走的走散的散,当真是伴君如伴虎!
  翠屏心里难过,可又能怎样呢?她已经易了主,不再是沈老太太身边谁见了都要尊一声姑娘的大丫鬟了,只能将这份难过压在心底,只怕以后连给老太太烧个纸都不能了。


第二十四章 来喜
  两个孩子昨晚玩的久,第二日便起不来了,顾如槿只得吩咐了来旺背着顾老三和李氏一起先去排队。
  李氏看着手里顾如槿刚塞给她的两个十两的银锭子,红了眼眶,他们老两口欠闺女太多了!
  李氏几人走后顾如槿又睡了回笼觉,等两个孩子醒了才起来,几人又是一顿忙活,等吃过饭已过了辰时。
  担心李氏夫妇不舍得花银子买好药,吃过饭顾如槿又带着一行人去了回春堂。
  远远地看到回春堂门口围着一群人,似乎在看热闹。
  走近了看,来旺背着顾老三和李氏站在一边,对面一行五人,两个小厮抬着一个竹椅,上边坐着一个穿着朴实却颇具气势的老者,老者腿上搭着毛毯子,身旁跟着一个青年,青年身旁还站着一个小厮,回春堂门口还立着两个药童打扮的人,三方人马被一群看热闹的人围在中间。
  “这两个牌子一模一样,咱们也不知道怎么分辨。”一个药童开口道,以前也有外地人进城就被骗的,都是花了银子拿不到号,沈大人在的时候还抓进去了好几个,出现两个一样的牌子还是第一次。
  “这是我闺女花了一两银子买的,肯定不是假的?”李氏红着脸急赤白咧地辩解着。
  “那就对了,在下的牌子是下人前日在回春堂领的,大婶应是被骗了。”青年长相儒雅举止斯文看来也是个读书人。
  “我们被骗了?怎么会这样呢?”李氏不知所措地看向来旺。
  “不可能!”来旺坚定地说,卖号的那人一脸憨厚,脸色悲戚,应是家中遇事才把号卖了,若是他连个人都看不准,怎么撑得起他‘探风’的称号
  “娘,怎么回事?”顾如槿带着一行人拨开人群走了进去。
  “三娘,咱们被骗了!人家的号是自己领的。”看到顾如槿,李氏仿佛找到了主心骨。
  原来,李氏三人一早来到回春堂门口,那一行人已经在等着了,双方还打了招呼,没想到等叫到他们这个号时双方就傻了眼,两个牌子连回春堂的人都分不出哪个是真哪个是假。
  “我们的是真的!”见顾如槿看向自己,来旺再次强调。
  “烦两位小哥儿再仔细看看!”顾如槿将手里的牌子递给门口的药童,来旺的能力她自是相信的。
  已经被要求确认两遍的药童有些不耐烦,“你家这个肯定是假的,人家那个是在我们药房领的!”
  见药童拒绝,顾如槿也不恼,将自己的牌子收好,又转向对面的青年,“可否让我再看一眼你的牌子?”
  见这妇人还在纠缠,青年好脾气地拿出自己的牌子,好让对方死心。
  牌子上书回春堂,中间一个大写的九字,右下角刻着一只药壶,是回春堂的标记寓意悬壶济世,做工精致,边缘细致光滑,两个牌子除了长期打磨出来的包浆,其他的都是一模一样,这包浆平时没人注意,也不能判断真假。
  “敢问小哥儿,你们这竹牌用的什么竹子?”顾如槿又看向药童问道。
  “当然是五年的高山南竹。”小药童说的颇为自豪。
  “五年的南竹确实难得。”顾如槿听后点点头。
  “来福!”顾如槿将手里青年那块牌子递给来福。
  接过牌子,来福疑惑地看向顾如槿。
  “捏碎!”顾如槿有些想翻白眼。
  只见来福轻轻一捏,竹牌便从中间列开了。
  看到自己的竹牌被捏碎,青年便有些恼了,“你这妇人真是胡搅蛮缠!”
  “先生莫急!”顾如槿眼含笑意安抚着青年,扭头指着一个方向对来福说道,“去将那个卖竹篓的老汉领来。”
  老汉就在不远处,来福很快就回来了。
  “老人家安好,您帮我看看这块竹牌是不是五年的南竹!”顾如槿行礼问安轻声细语地说着。
  “小娘子真是折煞老头了。”老汉接过顾如槿递过来的竹牌,接着道,“南竹是南竹,倒是没有五年,最多两年!”
  “多谢老人家!”
  听了这话,周围人都颇为意外,原来那青年拿的才是假的,还好这小娘子机智。
  那青年也是脸色一变,冷着脸问着身后的小厮,“长青这是怎么回事?”
  “公子饶命啊!”那叫长青的小厮连忙告罪,说出了实情。
  原来前日他在路上看热闹耽搁了,到回春堂的时候号已经被领完了,有个人就找到他说他手里有号不用了可以几十文转给他,他怕回去被公子责罚,就花了三十文钱买了一个。
  “你真是……”青年被气的无话可说,他在这里跟别人理论半晌最后却是自己的错
  “好了!先回去吧!”上坐的老者发了话,语气中带着毋庸置疑。
  “父亲……”父亲的腿拖一日便受一日罪。
  “无妨,走吧!”再大的罪他都受了,何况这点疼痛呢!
  一行人匆匆而去,没了热闹看,周围人也散了。
  看对方走了,李氏心里舒了一口气,重新露出了笑容。
  “三姐姐好厉害!”顾盼娘眼含崇拜地看着她。
  顾如槿摸了摸她的头。
  接下来便很顺利地接了骨拿了药,出来时刚好到了午时,顾如槿又带着一行人去德运楼吃午饭。
  李氏看着顾如槿点了好几个菜,也没有开口数落。
  德运楼生意火爆,一行人等了不短的时间菜才上齐。
  李氏夫妻俩看着小二不时端着粉条菜从自己身边走过开心地看了看对方。德运楼的粉条菜卖的好,他们家的生意也会跟着好的。
  顾盼娘倒是没有那么多心思,开心地大口吃着。
  吃过午饭李氏夫妇便想着回去,顾如槿劝着让她在岳州买些衣服首饰,明年顾安郎成亲做聘礼,她也想看看有没有什么好看的料子给孩子们再做些衣裤,盼娘也跟着起哄想再玩半天,最终一行人又留了一夜。
  “你给的银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