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隔壁的秀才有点俏 >

第11章

隔壁的秀才有点俏-第11章

小说: 隔壁的秀才有点俏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顾家的院子里已经没那么多人了,只是乱七八糟的东西放了一院子,基本上无处下脚,顾盼娘将怀里的红果放下就又带着一群小孩儿风风火火的走了。
  李氏看着几人出去摘了一堆不能吃的果子回来,只当是给孩子们玩的。
  顾如槿根本不知道山楂糕怎么做,只能跟翠屏说了大概过程,让她自己去琢磨。而翠屏心灵手巧,山楂糕也简单易做,将山楂洗净去核试验了几次便有些模样了。
  当天晚饭过后家里每个人都吃上了酸酸甜甜的山楂糕,男人们对这东西不热衷,李氏和顾元娘虽觉得好吃却也不是贪嘴的人,而盼娘、杏花、梨花几个小姑娘却是十分贪恋,一人吃了好几块还要再拿就被顾如槿阻止了,这东西少吃点开胃吃多了就不好了。
  李氏没想到没人要的红果竟然也能这么好吃,直说让几个小姑娘明天多摘些回来,下元日快到了,公婆和二伯一家会回来的,到时让他们也尝尝。
  而顾元娘来的这几日,看到粉条生意做的红火,说不眼馋那是骗人的,只是这是生意是大弟的,她说什么也不能抢。可眼下这山楂糕不一样,大弟已经有了好营生,小弟也在镇上学手艺,以后娘家的日子会越来越好,三妹手里有钱定看不上这仨核桃俩枣的生意,若自家做了这个营生挣了钱三个孩子也能过上好日子,婆婆也不会再给自己脸色看了。何况这山楂满山都是,根本就没人要,这不要成本的生意不做白不做。
  顾元娘越想越兴奋,一晚上翻来覆去的,顶着两个黑眼圈早早地起来生了火在灶房等着李氏。
  听了顾元娘的打算,李氏沉默了一会儿道,“你自己想清楚了!这生意你做了,挣的银子能不能落你手里?”
  李氏知道她去跟三娘说三娘肯定会同意的。
  只是那牛家没有分家,元娘夫妻俩挣的银子,肯定要交给婆婆的,这其中有多少能落在一家五口身上?
  而李氏愿意帮顾元娘去说,一是也想让元娘娘儿几个能过的好一些,二呢也是想让元娘承三娘一份情,将来姐妹几个能够相互扶持,不让三娘吃了亏。
  “娘放心,我会和壮哥说让他留下点的。”


第十五章 山楂糕
  吃过早饭,顾盼娘几个提了篮子便风风火火地跑出去摘红果了,这山楂糕是他们这段时间吃的最好吃的点心了。
  昨天一下午就收了将近二百斤的红薯面,李氏将家里存粮食的大缸腾了出来,将红薯面存了进去,只是看着还有几个袋子堆在地上,李氏盘算着得让顾老三去镇上再买两口大缸。
  将十斤面粉倒进大锅里,锅是几天前刚买的,足够做一大家子人的吃食,再将一桶水倒进锅里,李氏拿着木勺在锅里用力搅拌。
  “娘……”顾元娘在李氏身后拉了来李氏的衣袖。
  “娘答应你的事情不会忘的!只是你要记得你能有个挣钱的营生,全是你三妹大方,娘也知道你日子不好过,只是再难也不能忘本。”李氏也不回头只看着锅里的面浆。
  “娘说的哪里话!三妹是我亲妹子,我还能不记得她的情。”顾元娘讨好地说道。
  “你若真记得那是你亲妹子,前几日就不会还跟我提那件事。”李氏有些很铁不成钢。
  村子里有个说法,没有孩子的领养一个便能引来孩子,顾元娘第一次见顾璟弘便起了心思,想将顾璟弘抱回去养几年,她让李氏帮她跟顾如槿商量,结果被李氏一口回绝了。顾如槿要找奶娘的时候,李氏也是存了私心想让大女儿的日子好过一些才叫了大女儿来的,没想到大女儿还惦记着那件事,不到天灾旱年的时候哪个做娘的舍得把孩子给别人养!
  “娘放心有了这桩生意,我定不会再提那件事了!”顾元娘欢喜地保证。
  李氏看着顾元娘笑逐颜开的脸,心里微微叹息,他们亏欠三娘太多了。
  刚和好的面浆需要沉淀一会儿,李氏趁着这个时间便去了顾如槿的屋里,徐靖钰被翠屏领出去找村子里的小孩儿玩儿了,顾璟弘坐在床上掰着木偶的脑袋,顾元娘的小女儿牛桃花也在这个屋里睡觉,奶娘在一旁照看着,顾如槿让来福将自己的两个大箱子搬了进来,此时正将箱子里的衣服一件件地翻出来。
  “三娘,在忙什么呢?”李氏站在门口看着屋里摊了一床的衣服。
  “娘进来吧!”顾如槿听到声音赶忙将屋子里的椅子腾出来好让李氏坐,接着道,“天越来越冷了,我把衣服拿出来晒晒,过几天就要穿了。”
  “那你忙着,娘跟你说件事儿!”李氏坐在椅子上接过奶娘递过来的一杯茶。
  “昨日翠屏做的山楂糕挺好吃的,你看这个营生可能赚银子?”李氏接着道。
  “赚还是多少能赚点的!是大姐想做这个营生吗?”顾如槿低头整理着衣服,随口问道。
  “是你大姐,她家里过的艰难,娘想着她要是能有个营生,多少会好过一些。”李氏有些讪讪地说着。
  “等翠屏回来我让她跟大姐说。”顾如槿却并不放在心上,她手里的钱足够他们过日子。
  “哎哎,好,那你先忙着,娘去做粉条了。”看顾如槿脸上并没有什么异色,李氏在心里舒了一口气。
  顾元娘看到李氏出了堂屋门赶紧从灶房迎了出来,“三妹答应了吗?”顾元娘挽着李氏的手臂期待地问道。
  “答应了,等翠屏回来教你。”看着站在自己面前讨巧卖乖的女儿,李氏也是不忍再责怪。
  说着话两人进了灶房。
  顾如槿将三人的衣服都整理了出来,撑了竹竿挂在院子里晾晒,山上环境潮湿,幸好箱子里衬着牛皮纸,不然还要一件一件地洗一遍。
  顾元娘看着一院子的衣衫襦裙披风大氅羡慕极了。
  “你可别再惦记你三妹的东西了。”李氏看着大女儿不时看向院子里,提醒道。
  “娘,你说什么呢?我是那样贪得无厌的人吗?”顾元娘的脸上有些躁得慌。
  “你们夫妻俩好好干,这些衣服以后你也能做着穿。”
  “我知道!”这些衣服穿在身上干活都是累赘,她哪里能穿这些衣服,她只是有些羡慕,哪个女人不爱穿衣打扮呢。
  徐靖钰在外面玩了一上午,出了一身的汗,进了院门看到娘站在屋檐下,便扭着身子从翠屏身上下来,幼犬般摇摇晃晃地冲进了顾如槿的怀里。
  顾如槿将他抱起来,拿了帕子给他擦着汗,对翠屏说道,“你去把山楂糕的做法交给大姐。”
  翠屏得了话进了灶房,灶房本就不大,李氏和顾元娘在里边做粉条也转不开身,再进来个翠屏更是拥挤,二人只得拿了小瓷盆在院子里临时搭了个小灶。
  翠屏为了讨主人的欢心,昨晚上又琢磨了改进方法。
  二人各自抓了两把山楂洗净去蒂,烧了热水将山楂放进去煮,煮了大概一刻钟翠屏将山楂捞出放在准备好的小盆里,又用木勺捣了一刻钟见山楂成了糊才停手,接着用粗麻布将山楂核过滤出来,翠屏还在里面加了半碗李氏过滤好的红薯面浆方便成型,整个过程用了半个多时辰,期间还要不停的搅拌。
  顾元娘看着翠屏一把一把地往里加糖,便有些心疼,这细绵糖可是二十文钱一斤呢!平时家里买一斤都能吃上半年。
  制作过程简单易学,顾元娘也是做惯家务的,一上手便会了,只是她不舍得往里加糖,做出来的酸味居多,顾盼娘尝过之后直说大姐做的不好吃。
  “大姐自己算一算成本,这一斤细绵糖一斤山楂就能出两斤山楂糕,若是出去摆摊可以切成小块,五文钱一块,这样一斤就能卖二十文,还是能赚些钱的。”顾如槿仔细地跟顾元娘算着帐。
  “你也不要贪心,有个营生总比你们两口守着几亩地强多了。”李氏也安慰着有些失落的顾元娘,“做法就听你三妹的,不要偷工减料,做出来的好吃才能卖的好!”
  吃过午饭,顾元娘收拾一番便回家去了。
  牛家也是刚吃过午饭,婆母钱氏、公爹牛长山、小叔牛二壮都在家,唯独不见丈夫牛壮。
  钱氏看到自己的倒霉儿媳突然回来,也是一阵慌乱。
  “你咋回来了?是不是你们娘俩骗老娘呢?”看到儿媳没去几天就回来了,钱氏只能想到是李氏母女两个联合起来骗她的。
  “娘说的什么话,我们在你这里骗到什么了?”婆婆怎么说自己都行,但是不能说自己娘。
  “娘你尝尝,这个好吃!”牛二壮拿了一块山楂糕往钱氏嘴里塞,牛二壮虽然无法无天可也知道谁是自己的靠山,在钱氏面前也是讨巧又贴心。
  “二壮,你怎么能拿我的东西呢?”看着自己房子桌子上的篮子被掀开,里边的几块山楂糕也没了,顾元娘大怒。
  “什么你的我的,咱家的东西怎么是你的了?”钱氏蛮不讲理地道。
  “壮哥呢?我有事找他。”顾元娘简直被气笑了。
  “大壮……去地里了。”说起牛壮,钱氏似乎有些气虚。
  一家人躲在屋子里,让壮哥一个人去地里,婆婆真是拿壮哥当牛使了!听到牛壮去了地里,顾元娘只顾着心疼,也没多想这个时节地里有什么活计。
  “我去找他!”顾元娘说着就要往外走。
  “别……让二壮去吧。”说着给牛二壮使了个眼色,牛二壮将顾元娘挤到一边飞快地出了院门。
  很快牛二壮兄弟俩便回来了。
  看着跟在牛二壮身后空着手的牛壮,顾元娘心里的疑惑一闪而过,只是惦记着这次回来要说的事情,也没有过多纠缠。
  “壮哥,我三妹给我了一个点心方子,我回来跟你商量一下。”
  看着顾元娘并没有多问自己去哪里了,牛壮心里舒了一口气。
  “什么点心?”钱氏接了话。
  “就是我篮子里放着的,已经被小叔吃完了。”顾元娘心里还是有些气闷的,说话就不那么客气了。
  “怎么不多带些回来?”钱氏也就吃了一口,确实好吃。
  “娘以为那是地里的红薯吗?”听着钱氏的问话,顾元娘刚憋下的气又升了起来。
  “好了,不是回来说营生的事儿吗?你不说我就走了。”牛壮不耐烦地说道,这顾氏真像娘说的一样,尖酸刻薄。
  “我妹子帮我算了,这一斤细绵糖一斤山楂出这两斤山楂糕……”
  “啥?还要细绵糖?”一听还要放细绵糖,钱氏拔高了声音,他们家还是老大成亲那年买过一斤细绵糖。
  “娘能别打岔吗?”顾元娘厉声说道。
  “你们吵吧,我走了!”牛壮不耐烦两人的纠缠,站起来就要走。
  “壮哥!你听我说完!”顾元娘起身拉住牛壮,讨好地拉了拉牛壮的衣袖,“这点心,一斤就能挣十文钱呢!是个好营生。”
  她知道婆婆对自己不满,壮哥每日夹在两人中间也是左右为难。
  “一斤真能挣十文钱?”白面才八文钱一斤、大米才十文了,这一斤点心就卖二十文?钱氏有些不相信。
  “试试不就知道了,这山楂咱们这里满山都是,花不了多少本钱。”顾元娘心里还是不大如意,也不回头看钱氏只看着牛壮。
  “那你还去你娘家不?”钱氏想要留顾元娘在家里干活。
  “怎么不去?那是稳赚不赔的买卖,怎么能让给别人呢?”家里还有个奶娘等着自己退出呢!
  钱氏不再应声,她也不是一味胡搅蛮缠,在银钱这方面算的比谁都清楚,这个生意还没着落还不知道能不能挣钱呢!
  在家里待了一下午,教会了丈夫做山楂糕,临走时又跟丈夫说了悄悄话交代了几句,顾元娘在晚饭前回了娘家,与从镇上休假回来的顾福郎一前一后进了家门,李氏自是欢喜不已,晚饭也格外多炒了个菜。
  自从顾如槿回来之后家里的伙食上了不止一个档次,顾家几口人脸颊上都有了些肉,就连来了没几天的杏花梨花看上去比以前精神多了。
  “咱们一家人就差二姐了。”看着一家大人小孩十几口人,热热闹闹欢欢喜喜地,顾福郎感慨道。
  “三妹回来娘没给二妹捎个信儿吗?”顾元娘抬头看着李氏,眼神也是亮亮的。
  “应该早就收到信了,可能家里有事绊住了。”二闺女就算离的再远,这都一个多月了也该回来了,李氏心里有些担忧,现在她最放心不下的就是二女儿了,其他孩子都在身边他们老两口还能看着些。
  “小弟在常家做的怎么样?”顾如槿偏头看着顾福郎,一双杏眼在烛光下闪着光。
  “就还行吧!”顾福郎悄悄看了一眼大哥。
  “做学徒很辛苦,你好好学!”顾安郎知道顾福郎是怕自己闹别扭,回来也没有提起在常家的事。
  “你大哥现在可比你强,有自己的生意咯!”顾老三难得地调侃着大儿子。
  “爹!”顾安郎难为情地挠挠头。
  “真的吗?大哥做了什么?”顾福郎一直悬着的心放下了,他就怕大哥因为这这件事不跟自己亲了。
  “还不是三妹给想了个赚钱的营生。”说起这个顾安郎心里也是欢喜,他是长子,以后还要给爹娘养老,有了这粉条生意,他更有底气一些。
  “还有还有。”这是顾盼娘也兴奋地喊着,“大姐也有了赚钱的生意,是三姐姐教的!”顾盼娘像个小迷妹一样崇拜地看着顾如槿。
  “我那生意还没有着落呢!”虽这样说着,可嘴角的笑意遮也遮不住。
  一家人一会儿说着粉条的事儿,一会儿畅想着山楂糕的生意,一会儿又说着顾福郎在常氏的生活琐事。
  杏花梨花看着娘开心,她们也开心地摇头晃脑地闹着,顾璟弘兄弟俩也跟着笑,只最小的牛桃花在顾元娘怀里看看这个看看那个不知道大家在说什么。


第十六章 二姐
  人果然经不起念叨,次日晌午顾家人正吃午饭时,一辆载满行李的牛车停在了顾家门口。
  “娘!我回来了!”
  来人二十出头,一身褚色粗布长衫,干净整洁,头发也一丝不苟地梳在脑后,头上别着根木簪,顾家姐妹都有的杏眼,略有些肉的鼻头,只是脸色有些白,眉宇间的舒朗之气让人看起来干练大方。
  这便是顾家二闺女,和顾元娘一胎双生的顾惠娘。
  听着声音李氏还没迎到门口顾惠娘便风风火火地闯了进来。
  “惠娘!怎么这个时候才到?你当家的呢?孩子们呢?”看到顾惠娘自己一个人进来了,李氏接连问了几个问题。
  “他们在门外呢!三娘呢?在屋里吗?”娘捎了信儿说三妹回来了,她当时就着急着回来,只是婆家那边有事直到现在才脱身。
  “惠娘,你慢点!”顾惠娘的丈夫王同山怀里抱着一个一岁大的孩子,身后跟着一个四岁的小姑娘,手里提着一封点心跟着进了门。
  王同山今年二十七比顾惠娘大五岁,身材高大壮硕,皮肤黝黑,剑眉星目鼻梁高挺,很有男人的阳刚之气,怀里抱着的小男孩儿名叫王知学,与他有七分相似,只是眼睛却更像顾惠娘的杏眼,身后的小女孩儿是二人的长女,名叫王知知,更像顾惠娘多一些。两个孩子大多数时候跟着夫妻俩在县里,比村里孩子要精致一些。
  “你三妹在屋子里呢!你们先进去,娘给你们拿碗筷。”李氏接过王同山手里的东西说道。
  “我们雇了一辆牛车在门外,我先将他打发走。”王同山将孩子也递给李氏。
  “到家门口了,怎么还让人走呢!”
  李氏跟着出来,看到一车的被褥炊具,便以为是给自家带的,接着道,“咋还带了这些来了?家里都有。”
  “先将行李卸下来我们进屋再说。”王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