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边关厨娘发家记(美食) >

第92章

边关厨娘发家记(美食)-第92章

小说: 边关厨娘发家记(美食)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方念真看着剩了半桌子的菜,还有一身酒气的曾月怡,认命地紧急塞了几口菜。
  尤其是那道脆皮豆腐,因为装在了砂锅里,现在还温热着呢,外脆里嫩,好吃极了。
  感觉自己饱了,方念真找黄莺过来,让她把桌上的菜收下去,她自己则是守着已经伏桌酒醉的曾月怡。
  等到黄莺弄好了,两人合力架起曾月怡,把她拖到一个空房间内。
  方念真从衣柜里翻出一身衣服,这是上次她买的成衣,结果有些大了,一直就没穿。
  曾月怡长得高,即便是自己这件有些大的衣裳,也不一定合身。
  方念真把她的外袍解开,因为躺着的关系,曾月怡的里衣挤开了一个小空隙。
  方念真发誓她不是故意的,但是这个角度,她很难不注意到那个位置。
  她觉得自己隐隐约约看见了——缠了好几层的束胸?
  这是何意?女子练武的需要?
  方念真之前看曾月怡的胸是比较平的,还以为是自然发育的结果,没想到是她刻意隐藏。
  黄莺正走过来问要不要帮忙,方念真一伸手掌,制止了她,“没事,我一个人就够了,你在门口守着点。”
  黄莺听话地走到门口去,方念真想了想,还是没给曾月怡换里衣,只是把她已经浸湿的外袍叠起来放在了床尾,把自己的衣服盖在她身上。
  还是让她自己换吧,自己就假装没看到她的秘密。
  悄悄地关上了门,方念真嘱咐黄莺:“我去趟店里,等曾镖头醒了,你告诉她,让她自便就行了。”
  …… ……
  曾月怡也并没有睡多久,一个时辰就醒了,她酒量本身还可以,就是刚才喝的太猛太急了,所以一下子醉了过去。
  醒来后除了有点头痛,倒是也没什么别的反应。
  曾月怡低下头看了看,盖着的衣裳并不是她自己那件,瞧这件料子还不错,又绣着花,应该是方念真自己的衣服。
  她这才感觉到,自己的衣襟湿湿的,想来是刚刚喝酒弄上去的。
  “这回可真是丢人丢大发了!”
  曾月怡懊悔地敲着自己的脑袋,她看见自己的衣裳被叠好放在脚下了,但是她拿起来闻了一下,满满的酒味儿,还很湿。
  最后,黄莺没什么活儿了,正在院子里鼓捣那些桂花,就见曾月怡做贼似的从房间里出来了。
  “曾镖头,您醒了啊?我们掌柜的有事,去店里了。”
  曾月怡敷衍地应了两声,就急匆匆地径自离开了。
  黄莺这才注意到什么怪异的地方,曾月怡佝偻着背穿着掌柜的那件杏色带碎花的衣裳,手都不知道往哪放似的,步履匆匆。
  黄莺不解地嘟囔:“穿这个颜色不是也挺好看的吗?”
  曾月怡回了自家镖局暂驻的小院,都没敢从大门进,那群小兔崽子见她穿这样,定要偷偷笑她。
  干脆从窗户翻回了自己房间。
  此后半个月,她都没去找过方念真,方念真倒是意外地免了“扎马步之苦”。
  …
  一晃,时间就来到了九月十五,孙家嫁女的日子。
  按照新云州本地的习俗,女方这边的宾客们是上午就来孙家,送了新妇出门,孙家会安排答谢宴席。
  待到晚上,去男方那边吃席的便只有孙家自家的亲戚,像是方念真,就不必再跟去。
  方念真自己一人有些孤单,知晓又忙,而且她现在不大喜欢陌生人多的场合。
  最后是黄莺陪着方念真去了,黄莺之前一直不怎么爱出门,但是方念真让她做“管家”之后,她的胆子也大了些。
  而且只是参加婚宴而已,跟在自家掌柜的身边,她也没什么怕的。
  方念真与孙家算不上亲近,自然不必去给孙盈盈添妆。
  就带着黄莺坐在宾客席上,嗑着瓜子,喝着茶水,等着新郎官来接新娘。
  来的都是新云州的人,方念真在这里也有不少熟悉的面孔,互相寒暄了几句。
  后来她还看见了桂游,桂游一直说他是孙盈盈的表哥,也不知道两人具体是怎么个亲戚关系。
  桂游也一眼就在人群中瞄见了方念真,今日的场合,不适合危诗霜来,所以他终于得了些自由。
  见方念真的桌上还有一个座位,他就想过来就坐。
  方念真嗑着瓜子,眼尖地看见了一位总是来涮肉店的夫人,她热情地拉着对方坐到自己旁边,两人攀谈了起来。
  桂游见状,只能铩羽而归。
  听着外头吹吹打打的唢呐锣鼓声,大家就都知道是新郎官来接媳妇了,有爱热闹的宾客凑到门口去看堵门的盛况。
  方念真这边的桌子就空了位置出来,桂游悄无声息地坐到了方念真旁边。
  新婚混乱,陌生男女同席也是常有的事,并不是什么失礼的行为。
  桂游眯着眼睛问方念真:“你在躲我?”
  方念真眼神似乎很是惊讶:“桂公子何必此言?我是生意人,这院子里我认识的人多了,总不能挨个地上前去打招呼吧。”
  桂游是知道方念真答非所问的本事的。
  方念真越是不想理他,他就越是忽略不了她。
  “我们之间有何误会,大可以说明白。”
  方念真似笑非笑地抓起一把瓜子,从牙缝里挤出几句话:“你与我相识,本来也不是出于好意,还指望我怎么待你?”
  桂游眸色深了深,难道方念真这是知道了什么?
  他自认,一开始他确实是想通过方念真做些事情来着,可是后来他就改了念头了。
  为了弥补,他还赔本卖给了方念真那么多铜锅。
  若不是方念真后来一直对他避而远之,桂游还想把自己明面上的那栋茶楼,也低价兑给她来着。
  他有心解释,却又无从提起。
  方念真不再理他,转过身子只专心和黄莺说话。
  黄莺一直注意着外面的动静:“都拦了好一会儿了,怎么还不放进来啊?”
  宾客们确实都有些好奇,只见传话的丫头们来回奔走着,过了好一会儿,拦门的才把新郎官放进门。
  里面举行了什么仪式,方念真就不知道了。此时桂游也已经走了,他毕竟有孙家有亲,不好一直闲坐着。
  等到新郎官与孙盈盈拜过父母双亲,孙盈盈的弟弟背着她,送她上轿。
  方念真这时候倒是见到了盖着盖头,一袭嫁衣的孙盈盈。
  也不知道孙盈盈最近过的都是什么日子,她看见孙盈盈的手上虽然戴着镯子、戒指之类的首饰,但是掌心和指关节都有了老茧。
  难道是因为上次算计陆恒的事,在孙家受了罚,让她干活?
  那孙家还真是挺明事理的,一点儿不惯着自家闺女。
  新娘出了门子,方念真和黄莺就专心等着吃席就行了。
  虽然只是娘家的午宴,但是孙家是大户,菜色也是不错的。
  除了孙家自己膳房的出品,似乎也雇了专门做流水席的。
  方念真看着刚刚上来的“五花肉炖鱼”就是眼前一亮。
  她迫不及待地夹了一筷子鱼肉尝一尝,嘿,就是这个味儿!
  之前店里过八月十五中秋节,做不过来饭菜,方念真请的就是就是这位大厨,没想到,隔了没多久,就又吃到了!
  还是一样的新鲜,香味浓郁!这次不像上次在店里还得顾着大家,只要专心吃席就好了。
  方念真细细品味了一下,竟然尝出了隐隐的奶香味儿?
  这是怎么做到的?!
  想学这一门做鱼手艺的念头攀到了高峰。
  有些事情,总得尝试一下吧?
  说干就干,方念真准备直接去这位厨师的家里试探一下。
  若是能用钱买下方子那最好了,若是不成,她也不用总惦记着了。
  虽然方念真心里已经做好了挨骂的准备,却还是低估了一个厨子守护自己秘方的决心。
  作者有话说:
  啊啊啊,营养液一千啦,这两天就加更!谢谢大家一直以来的支持哦~


第118章 村外险情
  方念真与黄莺吃完孙家的宴席; 就溜溜达达回了家里。
  她也没什么悠闲日子了,后日开始,“锅里捞”和“方记涮肉”就要重新上架火锅了。
  今晚她就又要开始炒制锅底了。
  虽然教了小秋和安子炒锅底; 但是二人还不熟练; 而且因为食铺必须得有一个人撑着,只能轮换着干; 方念真要么就在食铺,要么就得辅助炒料。
  除了新云州店铺需要的底料; 还得炒制出京城“念真食品”需要的底料,到时候放在冰库冷冻好,凝结成块,运到京城去。
  能提供给京城的也只有辣锅底了,牛油辣锅底可以凝结,别的底料暂时还没想到好的方法运过去。
  牛肚、还有牛、羊肉卷也还没达到温度的要求; 起码得等到下雪之后才能送了。
  方念真找人打听了做鱼好吃的那位大厨的住处; 决定等把京城第一批的底料发走; 就去拜访一下。
  晚上,住在方家宅子附近的人家,都闻到了之前那无孔不入的香味儿。
  “嚯; 现在天儿凉了,方记的锅子是不是又要回来了。”
  “那麻辣烫应该也能恢复了吧?我可馋这一口了,麻辣烫,就着胡家的馒头和饼子,那味儿,魂牵梦绕啊。”
  “吃什么馒头啊; 我从来都不那么吃; 要我说; 麻辣烫还得是跟拉面最搭配。”
  “你都没吃过麻辣烫配馒头,就在这儿瞎说啊,明儿咱俩就去试试。”
  “行!”
  …… ……
  桂游的宅子里,虽然已经进了秋日,但是危诗霜还是穿的轻薄,只是卧在榻上时往腿上加了条小被子。
  危诗霜一边吃着葡萄,一边听着下人的禀报。
  她吃得很仔细,长长尖尖的指甲把葡萄皮一点点地剥下去。
  “果真?你亲眼见了桂游与她说话?”
  “奴婢绝没看错,二人相邻而坐,不知说了些什么,且,桂公子后来还想寻那姓方的,四处张望,只是姓方的已经走了。”
  危诗霜慢条斯理地吃完手上的那颗葡萄,抬头看了随身侍女一眼,侍女就端了水盆来,危诗霜都没下榻,只是支起了身子。
  洗干净了手,侍女又用干净的帕子给她擦干。
  危诗霜看了看窗外的落叶,冷笑道:“我虽对他无情,可是绝不能容忍,他还想有其他的选择,他怎么配?我会把这些选择一个个地都捏死,让桂游对我,跪地求饶。”
  说完这句话,她勾起红唇笑得更灿烂了些。
  “过来”,危诗霜一勾手指,小声地与那位跟她汇报事情的侍女密语起来。
  方念真晚上加了个班,累得“嘿哟嘿哟”地,总算是炒出了三天内要用的底料。
  若是天气再冷上一些,她五日或者是七日炒一次就行了。
  要不是条件不允许,其实天天现炒底料才好呢,味道肯定更上一层楼。
  为了平稳度过这个“过渡期”,涮肉店那边的烧烤倒是暂时没撤,等以后天气实在太冷,没法在院子里烤串儿了再说吧。
  “锅里捞”那边的冷锅串串倒是干脆利落地撤了下去。
  热腾腾的火锅重新上线,食客们想念一夏天的味道又回来了。
  店里“叮叮咣咣”的手打牛肉丸也又重新开始了。
  方念真也许久没吃到牛肉丸了,还真是有点馋了。
  取了些新鲜的牛肉丸,直接用萝卜炖了,给自己的那一碗撒上一把香菜。
  一口热汤进肚,方念真幸福地眯起了眼睛。
  新来的副厨方大还是第一次吃到“方记”的牛肉丸,他之前在中原做厨子,今年听说新云州发展的很好了,才回到家乡。
  尝了一口牛肉丸后,方大显而易见的震惊了一下。
  “这、这丸子口感这么好啊?还香!”
  他在方记干了没多久,几乎每一天都会被震撼,怎么新云州现在有这么多自己没见过的吃食了?
  好在,他干活麻利,分担了“方记食铺”后厨的一部分压力。
  虽然食铺里这些核心的菜色他不会做,但是炒个土豆丝,做个青菜,这些简单的活计还是可以的。
  食铺的后厨忙,又小,也没功夫避开他做菜,所以方大最近也略懂得了一些菜的做法,只是还掌握不了精髓。
  他下了工,回到自己家练习的时候,做出来总不是那个味儿。不过,方大觉得,假以时日,他一定也能有所进步。
  到时候会的多了,掌柜没准就能给他涨工钱了。
  他之前带着一家人漂泊在外,因为没有土地,吃用都得靠买,和媳妇两个人辛辛苦苦地做工,也没攒下多少钱。
  又因为将信将疑,不大相信新云州会变得好起来,错过了新云州的“高速发展期”,现在他们家的日子在新云州来说仍然算不上小康。
  不过温饱不成问题了,娃娃们还能交很少的束脩就去学堂读书了。
  想到这里,方大飞快地吃掉自己碗里的丸子,一口气喝完了汤,抹了抹嘴就去自己的位置上干活了。
  方念真师徒三人对视了一眼,安子偷笑:“师父,姓方的果然都挺勤快,这人招的不错。”
  “臭小子,敢调侃我,这才来没多久呢,还是先观察着。我跟他签的也不是死契,有些事情还是得防着点儿的。”
  安子和小秋异口同声:“诶,知道了,师父。”
  喝完这碗萝卜牛肉丸汤,方念真就去“锅里捞”和涮肉店都巡视了一圈,见各处都良好,没什么异常,她就放下心来。
  之前杜河送来的那个巨大个头的红薯还没有做,就在宅子厨房里摆着,再不做怕是要放坏了。
  她回了宅子,一方面是把那个红薯处理了,另一方面,她又要开始炒火锅底料了。
  先把那个红薯胡乱切成几瓣上锅蒸熟,蒸熟之后拿出来晾一下,把红薯皮剥下去。
  方念真嗅着红薯的香甜味儿,切了一小块儿下来自己吃。
  唔,跟去年的口感差不多,还不错,说明自己地里的红薯品质没有退步。
  至于改良品种,那就是以后的事情了,大肃如今推行的红薯品种就是现在这样。
  甜度有,但是算不上高;口感也有,但是算不上润。不至于吃一口红薯就噎得锤一下胸口,但是也确实淀粉感重一些。
  方念真不由得怀念起现代的烟薯,至于具体是几号品种,她记不清了。
  那种红薯烤出来会冒着蜜汁,甜,香,糯!
  吃完一个,舔一下手上遗留的汁都是甜甜的。
  方念真那时候光顾着做和吃了,对农业方面的了解却知之甚少。
  现在自己有了地,尤其古代又没有现代化的机械,才知道种田的繁琐与艰难。
  这还是建立在她全程“外包”的基础上,若是她没有这一身厨艺,只怕也会生活艰难。
  摇头叹了口气,方念真把注意力放到了面前已经晾凉的红薯上。
  她打算采用“三蒸三晒”的法子,把红薯晾成干。
  要说这红薯干,也不是没有卖的,商队早就带到新云州了。
  新云州种红薯比其他地方是要晚上一年的,别的地方早就有人研究出红薯的简易吃法了,“晒成干”自然也在其中。
  商队贩货的时候,也有人往新云州带过,这红薯干在新云州并不算新鲜物。
  只是,卖得也太贵了!
  她在新云州的干货铺子买了一次吃,味道尚可,但是吃的肉疼。
  也不知道谁定的价,两斤红薯干的钱都能买她店里一斤牛肉干了。
  不过,今年新云州大批量下来红薯,这个情况应该也会有所改善了。
  把红薯切成条,不能晒干,晒干就会发硬,口感不好。
  最好是放在太阳晒不到的地方,在阴凉处风干。
  过了那场秋雨之后,新云州就干燥起来了,她晾晒房里的葡萄干的晾晒进程都加快了,眼看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