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边关厨娘发家记(美食) >

第125章

边关厨娘发家记(美食)-第125章

小说: 边关厨娘发家记(美食)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暗房”中只呆了不出三日,那曹老太太就直呼受不了了,她要卖房子,给程大户和方念真赔钱。
  虽然二百两对方念真来说不多,但是她收获了一个意外惊喜——买了曹老太太房子的人,也是为了出租。
  小五第一时间得了消息,因为方念真已经走了,他就去请示了小严娘子,小严娘子当机立断地拿下了。
  所以现在原本的那间小杂货店的铺面被简单修整,作为外卖窗口和等位间使用。
  后面的院子和房舍则是真的在墙上通了个门,作为仓库使用。
  开业以来,因为人多而乱糟糟的正经的“方记”,一下子就整洁又安静了。
  这可真是“塞翁失马焉知非福”了,抓这曹老太太抓的真值!
  歇了两日,方念真就闲不住了,她要做好吃的!
  牛腩煲做起来,再来一锅泡椒鱼!还有土豆,她要报复性吃土豆!
  京城的土豆太贵了,毫不夸张的说,一个的价钱都能在新云州吃十个了。
  还得是原产地优势啊!
  先做一个土豆汉堡解解馋。
  这其实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汉堡”,先把清洗干净的带皮土豆放在炭盆上面小火慢烤,直到内里也熟透了,外头都烤出微微的黑色斑点了。
  趁热将土豆在中间切一刀,但是不切到底,这样,“汉堡”的胚就做好了。
  在里面撒上她闲来无聊,在京城做出来的“新口味辣椒面”。
  这辣椒面里面,奢侈的放了瑶柱磨成的粉,起到一个提鲜的作用。
  再来一点目前种出来的最辣的辣椒研磨出来的粗辣椒面。
  抹好两样辣椒面后,再撒上一层葱花,开吃!
  热乎乎的土豆,隐隐还能吃出一丝甜意,再配上两种辣椒面,鲜香和热辣在口腔中交融,刺激的舌尖更加敏感了。
  边吃,边剥去外层的土豆皮,时不时还被烫的要换个手托着土豆。
  虽然只是简简单单的一个“烧洋芋”,味道也不正宗,起码辣椒的香味还是赶不上后世的,但是方念真也满意极了。
  她还是适应这种简单、原始但是美味的食物。
  一转眼,已是阳春三月。
  本来说是要从京城回来的陆恒,还是被事情绊住脚步,没能回来。
  小五倒是回来了,是方念真和小严娘子给他准的假,许他回来休息一月,顺便看看方念真这边有没有可造之材带去京城的铺子里。
  而方念真的新铺子也总算是在日夜赶工的情况下竣工了,内里的装饰早就定好了,桌椅板凳都向“方记涮肉”那边看齐。
  当初郭知州赐她的“方记”二字招牌也派上了用场,新店的名字就叫“方记酒楼”,简单,但是有自信、有实力。
  酒楼嘛,肯定是和食铺的定位不一样了。
  但是方念真又舍不得她那一堆平价小吃,就在一楼门面依旧开放一个窗口,那些土豆粉、铁板土豆之类的小吃还照卖,打算哪天有酒席的时候再关上。
  有了彭贵大厨的加入,似乎“方记”的后厨更加规范了,做菜也是又快又好。
  开业迎宾了三日,方念真就拉到了第一单“婚庆生意”。


第154章 承办婚宴
  这单生意也是来得太巧了。
  开业嘛; 亲朋好友都来捧场了。
  黄太医和王太医在楼下遇到了认识的人,非要留在一楼大堂吃。
  方念真就也没管了,一楼也好; 热闹。
  这次知州夫人严氏也悄悄地来了; 被安排在三楼雅间内,方念真亲自作陪。
  吃着吃着; 黄太医就来寻她了。
  方念真出了门来,她就和黄太医在走廊里嘀嘀咕咕。
  “方丫头; 你不是说以后想承办婚宴嘛?我刚听到一桩生意,你干不干?”
  “啊?”
  后来,经过了解,正在着急的这户雇主是临时被做席的厨子给爽约了。
  本来说好的到家里做席面,结果那位大厨病了,都起不来床了; 来不了了。
  这户人家是个姓张的富户; 又是独子成婚; 力求尽善尽美。
  这眼看着还有七日就到婚期了,临时找了许多可以做婚宴的厨子,要不就是看不上人家的手艺; 要不就是厨艺好的厨子早就被别人家订走了。
  干这个行当最忌讳不守约了,他出再多的钱也请不来想要的厨子。
  婚宴上的菜代表着主人家的体面和这婚宴的等级,现在这户人家着急的跟热锅上的蚂蚁似的。
  今天正好是他家里的亲戚来“方记酒楼”吃饭,正好遇见了两位太医,就说起来此事。
  结果他一听,这“方记酒楼”还能承办宴席; 就说要回去问问; 来酒楼办也挺好!
  方念真听黄太医这么一说; 心里也有了点谱。
  没想到,都还没到下午,也就刚过了午饭的时间点吧,张家的人就来了。
  来的是这家即将成亲的张公子和他家的管家。
  实在是看得出这家人的着急,这位公子的眉头皱的哟,眉心都能夹死一只苍蝇了。
  张公子眼神不善,四处打量着方记的装修。
  方念真也没多话,酒楼办宴席嘛,最重要的就是菜品,直接让后厨做了几道大菜。
  新云州这边的婚宴,家境殷实的人家讲究的是“四碟六碗十二盘”。
  即四碟小吃、六道凉菜、十二道热菜。
  名义上是这样,但是各家根据自家的财力,也有可发挥的空间。
  比如说这四碟小吃,家境一般的,就直接装上瓜子、花生还有喜饼。
  听石大嫂说,她去过最抠门的一户人家,硬生生装了四盘瓜子,当着面宾客不敢议论,背后可给那户人家数落惨了。但是人家能干得出这种事,就不是怕人议论的人家。
  说就说呗,反正是省了钱了。
  方念真这回让后厨做的是两道凉菜、四道热菜还有两道汤,这汤是一咸一甜。
  总不可能把满桌宴席都做全了,那太亏本了。
  凉菜做的是油泼肉丝白菜芯,也是方念真的拿手好菜,现在已经被小秋完美继承了;另一道是安子做的胭脂萝卜,红醋是没有了,但是新云州有“心里美”萝卜,做出来也是粉色的,只是口感上没有白萝卜那么脆就是了。
  四道热菜,肘子是来不及做,没有高压锅的时代,做熟一个肘子至少得提前两个时辰准备。
  于是就上了溜肉段、 松鼠鱼、四喜丸子、松仁酥牛肉。
  溜肉段又扎实又下饭;松鼠鱼则是造型精美,酸甜可口;四喜丸子肉质细腻,寓意又好。
  松仁酥牛肉则是小秋的独创菜了,当初也是凭这道菜打动了方念真,才收下她为徒的。
  现在小秋已经把这道菜研究的更上一层楼了,松仁油香,牛肉又薄又脆,里面还带汁,就连方念真自己也很是爱吃。
  同时也成为了“方记酒楼”的招牌菜之一。
  咸汤是海带排骨汤,海带是在京城买的干海带,有肉厚的宽海带,也有爽脆的海带丝。
  买回来的宽海带泡发之后,用的时候被方念真稍微加工了一下,系成了海带结,这样造型更好看,也免得粘到一起成一坨。
  这次炖排骨用的就是海带结,海带排骨汤煮出来是非常鲜香的,海带是用猪油炒透了又炖的,一点腥味儿都没有,留下的只有香味。
  厚厚的海带咬起来却很软糯,煮出来的汤也是鲜美极了。
  最后一道是甜汤,由晒干的山楂、干红枣和地窖里留存的新鲜苹果加糖煮成的,这道严格意义上来讲都不算是汤了,和水果茶差不多。
  喝上一口,感觉之前吃了这么多菜的油腻感顿时就消失了,肚子里舒服极了。
  因为是试菜,本来应该都是小分量的,但是这毕竟有可能是第一单生意,方念真就也没吝啬,直接让后厨做了跟婚宴酒席一样标准的分量。
  试完菜后,这位公子久久没有说话。
  他进店时的满脸挑剔已经消了一大半了。
  “方掌柜,说实话,之前你家的食铺我也不是没来过,菜也很好吃,但是,你们家真的能承办这么大的婚宴吗?我可是有五十桌。我看,一楼也就放个二十多桌?”
  方念真笑了笑,“楼上的客人也吃完了,现在楼上雅间里没人,您二位随我来。”
  她拍了拍手,立刻就有几位店员自觉地赶紧上楼去,只见他们分别进了每一间包间,不知道在里面操作了什么。
  反正二楼的每一间包间的门打开之后,管家和这位公子就见各个雅间都连通了来,形成了开阔的场地,虽然与一楼布局不同,但是也不阻碍视线。
  “两层楼加起来有个六十桌,如果您还有更多的需求,我们也可以调整桌子之间的间距,再加个十桌也行。三楼还有六个包间,但是那里是挪不开的。”
  这可是方念真的得意之作,装修的时候与木匠沟通许久才定下来的方案。
  整个二楼的隔板都是可推拉的,但是机关比较隐秘,只有店内员工才知道,这样主要是为了防止食客好奇,乱动,再经扰了隔壁的客人。
  但是也不是没有缺点,二楼的雅间相对于三楼来说,隔音要差一些,普通宴请吃饭尚可,若是有什么重要事情要谈,那还是去三楼比较稳妥。
  张公子见了这个场子,满意极了,“甚好,甚好!只是此处装饰简单了些。”
  方念真神秘一笑,“曲齐,来!”
  原本的小二曲齐现在已经成了众小二里的领班,他带了一本画册过来。
  这是方念真拿了炭笔做草图,之后又涂了颜色的。
  “您看,我们这里有几种主题装饰,这个主色调是大红色的,名字是‘缔结良缘’,另外这套,这套更好,带乐师队的,琴筝萧合奏的,寓意是‘百年琴瑟’……”
  方念真一口气介绍了六套,一套比一套好,当然,也一套比一套贵。
  小小的画册把张公子和管家都给看懵了。
  最后还是管家比较持家,他咳了一声,“只是……婚期将至,这些装饰我们家里早都已经买好了,您看……”
  方念真不着痕迹地叹了口气,她做出一副痛心的样子。
  “这……唉,本来是没有这样的规矩的,但是看在您家是第一个在我的酒楼承办婚宴的吧,这样吧,我破个例,允你们用自己的装饰,但是得在我前一日闭店之后才能来。”
  “那当然,不能耽误了贵店做生意。”
  “人手也得你们自己出,我这边只留两个等着关门的。”
  收了定金,再确定了当日婚宴上的菜式,当然,这菜式也不是他想定什么就定什么的,而是有四套餐标。
  张家选了最高等级的那款,“吃得好就行,我们不怕贵,楼上的几间包间我们也定了,给贵客使用。”
  看样子,这张家是更注重宾客们的吃席体验。
  不过,张家虽然没有采用方念真画册上的方案,但是却点了那支乐师队。
  说起来,这乐师队在新云州还是不好组的,刚解决温饱问题,即便有如此的雅兴好好学乐器,那也是大户人家的姑娘,怎么可能出来卖艺。
  遍寻不到,甚至还去了知州府问了严夫人,但是她也表示爱莫能助。
  最后还是去瑞王府问了,虽然曾管家没在,但是棋云留下来暂时主持府里事务了。
  虽然她远在新云州,但是消息似乎很是灵通,对方念真的尊敬又多了两分。
  “按说,这最方便找乐师的地方应是……青楼,那里的女子自小学艺,组一队乐师队还是不难的。但是咱们王爷不喜这个,在他管辖的几个州府都没有开设青楼。”
  看吧,到底是忠心的侍女,都这个时候,还不忘夸一嘴他们王爷。
  棋云的话又转了个弯,眉眼弯弯地笑着:“不过,府里正有一队乐师,王爷不在,自然是由姑娘您来差遣。”
  方念真从她的眼神里看出来,这妮子绝对在调侃她和陆恒的关系。
  “咳,我只是想雇佣,不如棋云姐姐去府里的乐师队问一下,有愿意赚外快的,便可以到方记来,也不要强迫人家,这样不好。”
  方念真把乐师在方记的待遇与棋云说了,棋云点了点头,片刻后便领了乌泱泱一堆人来。
  “姑娘,这些人都是愿意跟您去的。”
  方念真看着眼前的二十多人,嗯……倒是也养不起这么多呢。
  不过棋云说,这些人技艺都是过得去的。
  最后方念真索性就撒手不管了,让棋云排班去吧,这是他们府里的事,她可干不了那得罪人的事。
  棋云看着方念真落荒而逃的背影,喊也喊不住,“这以后也是王妃得管的事呢……”
  张家娶亲这天,场面非常的盛大,把新娘子接回来拜了堂,方念真还“赠送”了特别服务。
  两个训练有素的喜娘分立新郎官和新娘子两侧,待宣告“礼成”的时候,从红色的手帕里用力利落地甩出红艳艳的花瓣。
  “花瓣雨”的效果非常好,虽然没有照相机,不能拍照留存,但是那一幕都印在了在场观礼的宾客心里。
  后来有人打听怎么想到这个想法的时候,张家也很厚道,直接告诉了就是“方记酒楼”出的人,还顺便给方记大力宣传了一波。
  观礼过后,宾客们就步行前往“方记酒楼”。
  这次同时来的食客太多,方记招待的小二做不到像平时那样,每个人都递上热毛巾之类的。
  但是服务也很是热情了,基本上有求必应。
  菜品味道上乘,造型精美,又有乐师队在旁边演奏着喜庆的乐曲。
  张家定的席面也够“硬”,一大半的荤菜,每一个人都吃得香极了。
  整场宴席下来,宾客尽欢,圆圆满满。
  张家高兴,除了尾款,又另付了三十两银子。
  “方记酒楼”算是打了个开门红,有了这第一单生意,后面的生意就好接了。
  来参加婚宴的,谁家还没有几个要成婚的亲戚了。
  只要订餐满二十桌,能差不多占满一个楼层的,方记都接。
  一楼和二楼都能单独承办宴席。
  虽然算下来比在家里办要贵一些,但是省心省力,而且有面子。
  只是有时候布置场景时需要用到鲜花,一般订这种布景的都是新娘子的要求比较高。
  虽然新娘人来不了现场,但是也希望自己的婚礼场面盛大、美丽。
  买花的这项花销着实让方念真有些肉疼,主要是这玩意价格不定啊,时不时就涨价了。
  自己店里的定价又不能跟着实时变动,那客人还不得以为她故意坑钱。
  就因为这,都干了好几回赔本买卖了。
  她一咬牙,一跺脚。
  “小五啊,你最近没事的时候,帮我问问周边种花圃的,有没有想转手的?”
  从根源上解决问题!还得是“产地直供”,就像她已经把牛羊肉的价格“打下来”了一样。
  这对在家休假的小五来说也不算什么难事,动动嘴皮子问一问,他家毕竟是原住民,对这里多少也更熟悉些。
  可惜了,酒楼刚起步,彭顺就收到家里来信,说是他在安北州分到的耕地被别人给侵占了些。
  虽然他也不靠那个生活,可是这口气难咽下去啊,他跟方念真请了六天的假。
  为了让他早点回来,方念真还把骡子车借给他了。
  …
  方记酒楼,方念真正神情肃穆,对面坐着久未相见的桂游。
  桂游盯着她,神情几近恳求:“跟我走吧,离开新云州,这是我最后一次来找你,也是为了还你救命之恩。”
  方念真无语:“有病就赶紧找郎中看看吧,你这算哪门子还我救命之恩?”
  桂游站起身,深深地又看了方念真一眼,“钱财都是身外之物,你赚多少都无用的。”
  出了方记的门,桂游背着手回身又看了看还崭新着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