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锦鲤娘子(种田文) >

第87章

锦鲤娘子(种田文)-第87章

小说: 锦鲤娘子(种田文)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赵大人奉命查账簿、搜仓库,就是这个原因。“
  何慧芳听了很欢喜,瞧吧,多行不义必自毙,报应来了。
  “娘,过两日我要去青州。”沈泽秋道。
  何慧芳喝着汤,沈泽秋好几年没去过青州了,”干啥去?“
  “李大人来信,说云裳阁商铺被朝廷收了,过阵子准备卖出去,我去青州探探情况。”沈泽秋道。
  这下何慧芳又震惊了,“你是想?”
  “对,要是时机合适,我和安宁想把云裳阁的铺子接下来,换成宁秋阁的招牌。”沈泽秋和安宁已经想好了,如果能接手,宁秋阁的招牌在桑水河这一带也能响当当。
  他们一定能做的比云裳阁强。
  “行,去吧。”何慧芳淡定的把剩下半碗汤喝完了,这十年风里雨里的,啥风浪没见过,她也不是当年那个前怕狼后怕虎的乡下老婆子哩。
  ……
  不久后,沈泽秋带着卫石一起去了青州,宿在青州最大的客栈里。
  这家客栈已经住满了来探消息的商人。
  沈泽秋带着卫石在一楼大堂吃饭,要了两碗热腾腾的牛肉面,一碟酸菜包子,还有两碗凉拌菜,二人埋头吃着,不愧是青州最好的客栈,卖的食物滋味也好,面条劲道,吸足了汤汁,加上一勺麻油,一把蒜末,吃的浑身冒汗。
  凉拌豆腐丝酱汁调得不错,酸辣咸香刚刚好,卫石和沈泽秋吃的津津有味,卫石饭量大,又加了盘韭菜猪肉馅的饺子,吃的那叫一个香。
  出门在外,沈泽秋一向低调,和卫石一起穿棉褂,坐在角落吃饭,并不显眼。
  身边的几桌客人则非富即贵,要了美酒佳肴,正高谈阔论,冷不丁的,沈泽秋还听到了自家的事儿。
  “嘿,你们听说过宁秋阁吗?”一锦衣男子问。
  “有点耳熟,欸,是宁秋船队吧?把生意都做到金陵去了。”另一个黑衣男搭腔。
  锦衣男子翘着二郎腿笑笑,“宁秋阁,宁秋商队,宁秋钱庄都是一个东家,只不过船队的生意做得远,最为外人知罢了。”
  “这家人呐,姓沈,和云裳阁还打过擂台哩,云裳阁正红火那几年,谁都没怕过,唯独在沈家手里栽过跟头!”
  周围的人来了兴致,纷纷竖起耳朵听,“还有这档子事呢?你快讲讲。”
  锦衣男子放下酒杯,绘声绘色的说起来,半真半假,和个说书先生似的,叫周围人听的如痴如醉。
  卫石往嘴里塞着饺子,气不打一处来,这不是瞎说八道嘛。
  “吃,别搭理。”沈泽秋吃完了牛肉面,拿着酸菜肉包吃的津津有味,任凭锦衣男子添油加醋的说。
  在坐的都是竞争对手,沈泽秋与他们不熟,没必要自爆身份。
  吃完了东西,沈泽秋要了壶碧螺春慢慢喝,卫石八分饱,要了一碟盐水花生慢慢吃,两人听了一耳朵闲话,勉强知道了各位的身份。
  都是临近州县的生意人。
  “出去逛逛吧。”沈泽秋想出去透气,顺便在夜集上逛一逛,给家人买些礼物。
  沈泽秋和卫石前脚出客栈,一个蓝衣人后脚便跟了出去。
  这蓝衣人叫做张明才,不仅认得沈泽秋,还有一段“旧仇”。
  张家原先有一支船队,跑的也是吴州至南方的水域,风光过一阵子,但宁秋船队成立后,张家渐渐没落,把船卖了回祖籍青州经营布匹生意。
  这张明才不检讨自己盈盈经营不善,把船队被卖的事全怪在沈家头上,此人特别记仇,睚眦必报。
  张明才摸了摸小胡子,掏出一个小瓷瓶,和路边的小乞丐耳语几句,小乞丐收了张明才的钱,又认熟沈泽秋的脸,点头,”我知道怎么办了。“
  原来这张明才好养犬,家里养了数只恶犬,喂生肉长大,特别凶悍,被训的只听张明才一人的话。
  闲暇时他会训犬,用肉汁调制了一个气味,只要沾上这种气味,恶犬放出来就会拼命撕咬,张明才喜欢在小狗、小羊身上涂抹这种汁水,然后看狗扑杀它们。
  不一会儿,沈泽秋和卫石到了夜集上。
  集市上很热闹,沈泽秋看中了几张面具,正站在摊子前挑选,一个小乞丐扑了上来。
  卫石眼疾手快,扯住小乞丐的胳膊把他拉开,“你干啥?!”
  小乞丐瞪大眼睛,泥鳅似的挣脱桎梏跑远了。
  卫石疑惑的嘀咕一句,“冒冒失失的,真奇怪。”
  大家都没注意到,小乞丐扑过来的时候,手里攥着一个开了口的小瓷瓶,不过他太紧张了,瓶中的东西只有几滴沾在沈泽秋的衣襟上,剩下的都淌在地上。
  不远处,张明才牵着狗过来了。
  ……
  “知府大人,这边请,这是咱们青州最繁华的街巷。”
  沈泽秋和卫石没将刚才的事放在心上,继续挑选东西,前面突然传来一阵嘈杂声,还有兵卒在前开路。
  原来云裳阁被查封,原青州知府也被革职,朝廷派了新任知府来,今晚上新知府大人来逛夜集,熟悉民情来哩。
  虽然有兵卒开道,但也只稍微控制着人流,以免冲撞到大人。
  沈泽秋和卫石往路边避了避,刚好与新任知府擦身而过。
  “沈掌柜?”
  沈泽秋抬起头,惊喜的说,“你是梅玉成?”
  说完了笑着道,“错了,如今该唤梅知府了。”
  他乡遇故交,梅玉成心头一热,分外感慨,当年他在金陵求学,沈泽秋帮他解围,后来还出资助他进京赶考,对他而言有大恩。
  “沈掌柜,实在太巧了。”梅玉成今晚有事,不便叙旧,正准备叫下属留沈泽秋的地址,改日相约,前面传来了激烈的狗吠声。
  拥挤的人群里传来阵阵尖叫,此起彼伏。
  “啊,有狗咬人!”
  “扑过来了,快让开!”
  保护梅玉成的兵卒十分警惕,纷纷低声喝道,“保护大人。”
  话音刚落,几只全黑的恶犬就蹿出来,疯了似的朝他们扑过来。
  作者有话要说:  晚安吖


第136章 
  这些狗每一条都有五六十斤重; 他们低声咆哮着,血口大开,张牙舞爪的扑来。
  狗嘴里的犬齿足有小拇指粗; 这要是被咬上一口,掉块肉都算轻; 能连骨带肉把人给嚼碎喽。
  “沈掌柜; 小心!”
  这狗邪性; 耸动鼻子,径直往沈泽秋身上扑,卫石反应快; 一脚踹在狗脑袋上; 俗话说狗是铜头铁腿豆腐腰; 踹头它们不怕。
  卫石踹得脚都麻了,狗只懵了一瞬; 低吼,夹紧尾巴; 比方才更暴躁。
  它呲牙往后退半步; 做出一个准备扑杀猎物的姿势。
  沈泽秋随手攥紧旁边的一根木棍; 准备专往狗肚子上敲。卫石也集中精神; 准备和这几只畜生殊死一搏。
  梅玉成被吓得脸色发青; 恰好站在掉落的小瓷瓶边上; 淌出来的汁水濡湿了他的鞋底,狗嗅见熟悉的气味; 也饿虎扑食般往他身上扑。
  “保护大人!”“大人小心!”
  衙差们反应过来,他们带了武器,人数也多,加上想在新知县面前留好印象; 一个赛一个的勇猛。
  他们围成一个圈,把狗揍得夹起尾巴乱窜,这几只恶犬受了训练,要撕咬沾染气味的人,可它们没疯,欺软怕硬,见这阵仗不顾主人命令,掉头就溜。
  “大人,您没伤着吧?”
  衙差关心梅玉成,梅玉成心系百姓安危,指着恶犬逃跑的方向,“快去追,别让它们再扑咬别人。”
  “是!”一部分衙差继续追狗,剩下的询问沿街百姓,可知这狗主人是谁。
  张明才人坏报复心重,又胆小如鼠,见自家狗扑错人,惹到了知府大人,顿时吓的屁滚尿流的跑了。
  可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庙,张家养有恶犬,知道的人海了去,这不,很快有人认出来。
  “是张家的狗吧?”
  “对!就是他们家的。”
  梅玉成气怒交加,“家有恶犬,主人看管不严,难辞其咎,你们几个去把狗主人请来!”
  当天夜里,躲到自家柴房的张明才被揪到了衙门,关押起来。
  闹了这么一出,夜集上游人没了逛街的心思,纷纷回家。梅玉成擦了擦额上的冷汗,对沈泽秋道,“沈掌柜住哪家店?改日咱们再好好叙旧。”
  沈泽秋回以拱手礼,告知了客栈名。
  忽然他留意到地上的小瓷瓶,细嗅之下有股奇怪的味道,不禁纳罕,“这是什么?”
  衙差中有一人也好养狗,把瓷瓶拾起,说这是训练猛犬所用的“引子”,犬经过长期训练,会对某一气味十分敏感,会在主人的命令下扑咬沾染了气味的目标,是养狗之人爱玩的东西。
  沈泽秋和梅玉成都很吃惊,沈泽秋觉得可能是仇家冲着他来,而梅玉成也觉得是冲自己的。
  无论哪种,梅玉成都要水落石出的查清楚。
  衙差们在心里默默为张明才点上白蜡烛,无论如何,纵狗咬人,扑咬的还是朝廷命官,足够姓张的蹲几年大牢了。
  ……
  “小石榴,咱们上茶楼去。”
  今天师娘过生辰,书院提前了两个时辰散学。小石榴收拾好书袋,几个伙伴上前勾肩搭背,议论着待会去哪玩。
  “先茶楼听说书,然后去饭馆吃炙肉,怎么样小石榴,这安排不错吧?”圆脸高壮的叫姜之彦,是姜掌柜的孙子,性子开朗不拘小节,就是仗着个高壮实,老把小石榴当小弟弟看,其实今年才九岁,比小石榴大一岁而已。
  小石榴扯着书袋,往前蹦跶几下,逃开这群伙伴的手,“别叫我小石榴,叫我我名字,沈煜皓。”
  “咋了?我们一直这么叫你啊?你爹娘不都这样叫嘛。”姜之彦微愣神,笑嘻嘻的追上两步,粗胳膊圈紧小石榴的脖子,像大人摸小孩似的抓他的头发。
  小石榴反手一个肘击,疼的姜之彦直咧嘴。
  “那是小名,我爹娘才能叫!”小石榴气呼呼的说。
  在场的同窗见他生气了,都改口说好,“行,以后都叫你沈煜皓。”
  唯独姜之彦拗不过劲儿,“哦……我知道了。”
  “小石榴这是闺名,闺名只能家人叫是不?小妞。”
  小石榴因为白净清秀的长相,经常被笑话是女生,可实际上他只是清秀,长的不女气,脾气更不像女娃,比如现在,扔掉书袋就和姜之彦打起来。
  “好了,小石……呃,沈煜皓,不至于不至于,大家都是同窗。”
  “姜之彦,你快停手!”
  在同窗的劝解下,小石榴和姜之彦各走一头,气哼哼的走了。
  小石榴围着衙门附近几条路走了几圈,果然遇到了带着弟弟出门的赵沛柔。
  “赵小姐,赵公子!”小石榴兴奋的挥手。
  赵沛柔眉眼带笑,“原来是沈公子。”说完后提醒弟弟赵泽洋,“快和沈公子问好。”
  “阿姐,我可不可以叫沈公子煜皓哥哥。”赵泽洋五岁,初到新环境,小石榴帮他打跑了坏人,还带他听说书,他从心里喜欢小石榴,想认他做哥哥。
  赵沛柔嗔怪的看了弟弟一眼,这样,有些不妥吧?
  “好啊。”小石榴很高兴,煜皓哥哥这个称呼他喜欢,“那我叫你泽洋。”
  赵沛柔见小石榴不在意,便也没多说什么。
  “上次的书还没听完,今天咱们再去听吧。”小石榴提议,他原就打算去茶楼听书,只是和姜之彦打架后,不想和同窗去。
  赵沛柔没来得及答话,赵泽洋兴奋的跳了起来,“好啊好啊。”
  弟弟想去,而她这为做姐姐的必须跟着一起才放心,赵沛柔无奈的笑笑,“有劳沈公子了。”
  进茶楼时万里无云,等听完了出来,天色已暗,眼看就要下雨了。
  小石榴脱下外袍给赵家姐弟,“你们快回家吧,路上要是下雨了,就用我的衣裳挡雨。”
  赵沛柔蹙眉,“沈公子,那你呢?”
  小石榴跑到茶楼外头,一边往家冲一边回头,“没事,我跑得快!”
  “轰隆隆——”
  几个闷雷过后,大雨倾盆,小石榴刚好冲到家门口,门房老头纳罕道,“小少爷,您没带伞呐?”
  小石榴拍拍衣襟,“没淋着。”
  晚上何慧芳带着厨娘张罗了一桌好饭菜,有板栗烧鸡,梅子鸭,鲫鱼汤,还有油炒青菜,和干煸豆角,都是小石榴爱吃的,他一口气吃了两碗饭,小杨梅在边上看的直鼓掌,奶声奶气道。
  “哥哥,哥哥好厉害呀。”
  小石榴摸摸妹妹的头,笑着给小杨梅夹了只鸡腿。
  “奶奶,娘,我有话要说。”小石榴道。
  安宁和何慧芳抬头看过来,安宁柔声问,“什么事?”
  “就是,以后别叫我小石榴了,就叫石榴好不好?”小石榴道。
  何慧芳一愣,这有啥区别吗?
  “……好,以后就叫石榴。”安宁最先明白,孩子长大了,不喜欢被当成小孩啦。
  用完饭以后,安宁还特意和何慧芳说了。
  “原来是这么回事儿。”何慧芳恍然大悟。
  第二日早上,何慧芳包了两块糕点,给小石榴拿去学堂吃,小石榴挠挠头,“再添两块吧。”
  等到学堂里,姜之彦到的比小石榴还早,不过谁都装作没瞧见对方,直到课歇时,小石榴拿出糕饼,姜之彦拿出甜枣,不约而同的问对方。
  “喂,你吃吗?”
  “吃,不吃白不吃……”
  昨天还打架的哥们,今天又和好了。反正,姜之彦是不敢叫他小石榴了,老老实实喊他的大名沈煜皓。
  ……
  青州之行很是妥当,除了夜集上的那段插曲,张家人凑钱托关系捞人,但一点用也没有,张明才要坐两年大牢,狗也被没收了。
  和梅玉成饮酒叙旧后,沈泽秋才知五年前梅玉成进京赶考,考中了进士。
  梅玉成褪去了当年的青涩,如今已经是一名合格的官员了,他细细查验了有意接手云裳阁产业的商家,从信誉、资产和能力诸多方面考虑,最后只准了五家有资格接手。
  沈家是其中之一。
  九月末,沈泽秋带着卫石回来了,吃过了团圆饭,说要看账本。
  何慧芳以为他担心铺子的生意,“泽秋,明儿再看吧,你去青州的这些日子,生意安安稳稳,你放心吧。”
  “不是这个。”沈泽秋摇头,“被选中的五家要交三千两押金去衙门,才能进一步竞选。”
  安宁沉吟,他们家的资产早已超过了三千两,不过一下抽三千两的现银出来,恐怕有些难。
  不久前还在金陵开了一家草药堂,花了不少现银。
  “泽秋哥,我们去书房看账簿吧。“安宁站起来,就算难,这三千两也需凑齐。
  作者有话要说:  来了,来了,还有二更!


第137章 
  安宁和沈泽秋看完账簿; 情况不太乐观。
  第二日清晨,到了铺子里,又找账房先生一块来商量。
  “掌柜的; 抽一千五百两左右已是极限,再多; 这经营上会出问题的。”账房先生拿着算盘敲敲打打; 最后说道。
  沈泽秋点点头; “知道了。”
  等账房先生走出去,安宁起身轻捏沈泽秋的肩膀,柔声问; “咱们怎么办?”
  放弃吧心有不甘; 不放弃这钱又凑不齐; 实在是左右为难。沈泽秋往后仰,整个人靠在了安宁的怀中; 他握紧安宁的手,望着安宁的眼睛; “你想收购云裳阁吗?”
  安宁认真的点头; “当然想。”
  这样一来; 宁秋阁更壮大; 以后的应经营也能更平稳; 是一次难得的好机会。
  “召集商会的掌柜们来议事; 筹款。”沈泽秋坚定道。
  很快,他们筹措到了足够的银子; 换成银票递交到了青州衙门里。
  梅玉成看着面前沈家、黄家、钟家交来的银票道,“初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