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崇祯:朕就是盛世之君 >

第309章

崇祯:朕就是盛世之君-第309章

小说: 崇祯:朕就是盛世之君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因为一旦遇到的话,就会出现很多事情,这样就会牵扯到很多,甚至会触碰到利益,到时就很难收场了。

    “第一件事情,就是皇家军事学院、大明陆军讲武堂、大明炮兵讲武堂、大明海军讲武堂,现有进修学员的规模,还是太少了。”

    崇祯皇帝撩了撩袍袖,看向王在晋他们,“随着一些部署的明确,朕愈发觉得大明真正懂军事的将校规模,还是太少了。

    不够用,这就是现实。

    像辽地那边,随着辽西、辽南的先后收复,武烈军、平虏军、镇辽军的建制,已达到预定的规模。

    可是受九边整顿的影响,国朝先后抽调走数批将校,这固然能推动九边整顿的部署,可是对辽地的军队,也造成相应的影响。”

    “陛下,上述有司的扩编,不能再继续了。”

    杨文岳走上前,作揖行礼道:“现有进修的学员规模,已增建到2万余众,这批学员的耗费,就占据数十万两银子。

    如果继续扩编的话,那内阁必然会驳斥的,毕竟国朝需要用银子的地方,还是……”

    “既然内阁驳斥,就不必经内阁了。”

    崇祯皇帝摆手打断道:“进修学员的规模,必须要扩建,否则现在所做的事情,根本就没有意义。

    趁着当前的局势,对国朝比较有利,尽快完成军改,就是朕要做的事情。

    一旦辽地或草原,出现任何的战乱,等待国朝的就会是战乱!

    进修学员的规模暂定4万众,所需一应钱粮,由内务府进行承担。

    同样,规模进行扩充,但是过去既定的标准,不能有丝毫的懈怠。

    你们军机处这边,要做好对上述学院、讲武堂的监察。

    朕不希望不学无术的废物,从这些地方出来,还被授予相应职官,这是对大明军队的亵渎,杨卿,此事就交由你主抓。”

    “臣…领旨。”

    杨文岳神情复杂,作揖行礼道。

    压力转移,就是崇祯皇帝在推动维新变法时,最常用到的手段,你想要权力,想要地位,这些都可以给你。

    但是该做的事情,必须要做好。

    该要承担的压力,必须要接住。

    时至今日,崇祯皇帝一直在努力维系平衡,有效利用各方矛盾,来相互进行制约,继而达到他想做的事情。

    恰恰是出于这一点缘由,使得崇祯皇帝一直没有扩大范畴,将相应的谋改也好,维新也罢,都集中在北方诸省。

    真要是不自量力的,将上述所做的这些事宜,扩大到整个大明,那等待崇祯皇帝的,就将会是各地叛乱。

    换源app】

    “第二件事情,是北地各处水师建制,朕觉得还是太混乱了。”崇祯皇帝收敛心神,继续说道:“像过去辽地生乱时,就暴露出一些问题,朕觉得大明的水师力量,应该具备统一的标准,唯有这般,在面对海上威胁的时候,国朝才能迅速的调动海上力量,以应对突发的威胁!”



    第九十六章 军机处的一天(2)

    

旭日东升,驱散了笼罩的黑暗,朝阳撒照大地,紫禁城泛起金光,那一片片琉璃瓦,显得是那般刺眼。

    武英殿。

    崇祯皇帝穿着那身天子团龙服,站在殿前,看着他缔造的军事中枢,脸上露出淡淡的笑意。

    涉及军事改革,就没有快一说。

    大明的军改,必然要经历一个过程,待到初期阶段的谋划部署,都能稳步的落实下来,强军才有可能缔造。

    “陛下,涉及到宣府镇、大同镇、宁夏镇的轮调空降,军机处已经明确下来。”王在晋神情憔悴,拿着一封奏疏,向崇祯皇帝禀明道:“这是第二批的名单,牵扯到的一应将校,军机处会同兵部皆已安排妥当……”

    “陛下,涉及到北直隶治下的撤卫部署,在朝中有司,地方有司的协同下,初期的整体筛选已经落实。”

    杨嗣昌紧随其后道:“被裁撤掉的那批卫所,牵扯到的军户转籍,登记造册等事,直隶赈灾行署正在加紧落实中,不过有些卫所,存在不少问题,涉事的卫所官已被传唤进京,等待着五军都督府的讯问……”

    走进武英殿,一种紧张的氛围,就蔓延在这座殿宇内。

    随着时间的推移,崇祯皇帝特设起来的军机处,也在逐步扩编人手,继而更好的完成份内之事。

    时至今日。

    在大明的权力中枢,涉及军事层面的有司衙署,不止局限于一个兵部,还增添了军机处和五军都督府。

    其实站在更高的层面去看,就当前的大明,在军事领域的权力构架,可以说是非常混乱的。

    涉及的有司衙署职权,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彼此间存在不少交汇,这于统治层面来说,是非常不稳定的。

    不过这恰恰是崇祯皇帝想要的。

    毕竟权力构架不混乱,想要掌控住绝对的军权,并按照自己的意志,逐步推动军事层面的谋改,其实是不现实的事情。

    “先前审议明确的那些决断,按照既定部署推进就行。”崇祯皇帝坐在龙椅上,看向殿内聚集的诸臣,“朕今日来军机处,是有几件事情要明确,诸卿要尽快拟定章程,与有司协同好,尽快落实下来才行。”

    王在晋、杨文岳、丁启睿、杨嗣昌他们,听闻天子所讲,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流露出各异的神情。

    说实话,他们现在的压力,真的很大。

    涉及九边整改之事。

    涉及辽地部署之事。

    涉及卫所裁撤之事。

    涉及军备换装之事。

    涉及都司重建之事。

    涉及军制调整之事。

    涉及平叛镇压之事……

    这一桩桩一件件,在当前混乱的朝局下,不是由军机处牵头,就是由军机处主导,一项项部署的落实,都要事无巨细的汇总起来,定期呈递到御前。

    朝中出现不和谐的声音,其实是很正常的事情。…。原因很简单。

    猜不透崇祯皇帝的想法啊!

    对于文官群体来讲,他们不怕遇到昏庸的君主,不怕遇到懒政的君主,他们怕的,是想要做事的君主。

    因为一旦遇到的话,就会出现很多事情,这样就会牵扯到很多,甚至会触碰到利益,到时就很难收场了。

    “第一件事情,就是皇家军事学院、大明陆军讲武堂、大明炮兵讲武堂、大明海军讲武堂,现有进修学员的规模,还是太少了。”

    崇祯皇帝撩了撩袍袖,看向王在晋他们,“随着一些部署的明确,朕愈发觉得大明真正懂军事的将校规模,还是太少了。

    不够用,这就是现实。

    像辽地那边,随着辽西、辽南的先后收复,武烈军、平虏军、镇辽军的建制,已达到预定的规模。

    可是受九边整顿的影响,国朝先后抽调走数批将校,这固然能推动九边整顿的部署,可是对辽地的军队,也造成相应的影响。”

    “陛下,上述有司的扩编,不能再继续了。”

    杨文岳走上前,作揖行礼道:“现有进修的学员规模,已增建到2万余众,这批学员的耗费,就占据数十万两银子。

    如果继续扩编的话,那内阁必然会驳斥的,毕竟国朝需要用银子的地方,还是……”

    “既然内阁驳斥,就不必经内阁了。”

    崇祯皇帝摆手打断道:“进修学员的规模,必须要扩建,否则现在所做的事情,根本就没有意义。

    趁着当前的局势,对国朝比较有利,尽快完成军改,就是朕要做的事情。

    一旦辽地或草原,出现任何的战乱,等待国朝的就会是战乱!

    进修学员的规模暂定4万众,所需一应钱粮,由内务府进行承担。

    同样,规模进行扩充,但是过去既定的标准,不能有丝毫的懈怠。

    你们军机处这边,要做好对上述学院、讲武堂的监察。

    朕不希望不学无术的废物,从这些地方出来,还被授予相应职官,这是对大明军队的亵渎,杨卿,此事就交由你主抓。”

    “臣…领旨。”

    杨文岳神情复杂,作揖行礼道。

    压力转移,就是崇祯皇帝在推动维新变法时,最常用到的手段,你想要权力,想要地位,这些都可以给你。

    但是该做的事情,必须要做好。

    该要承担的压力,必须要接住。

    时至今日,崇祯皇帝一直在努力维系平衡,有效利用各方矛盾,来相互进行制约,继而达到他想做的事情。

    恰恰是出于这一点缘由,使得崇祯皇帝一直没有扩大范畴,将相应的谋改也好,维新也罢,都集中在北方诸省。

    真要是不自量力的,将上述所做的这些事宜,扩大到整个大明,那等待崇祯皇帝的,就将会是各地叛乱。

    “第二件事情,是北地各处水师建制,朕觉得还是太混乱了。”崇祯皇帝收敛心神,继续说道:“像过去辽地生乱时,就暴露出一些问题,朕觉得大明的水师力量,应该具备统一的标准,唯有这般,在面对海上威胁的时候,国朝才能迅速的调动海上力量,以应对突发的威胁!”

    。

    仗剑至天涯提醒您:看完记得收藏



    第九十七章 草原风起(1)

    

做大明的天子越久,崇祯皇帝就越明白一个道理,不要将所有的压力,都集中到自己的身上。

    一旦那样,就算把自己累死,也不可能解决问题。

    分门别类的去将各种压力,分摊到各个有司身上,巧妙利用各方的矛盾和冲突,维持住基本的大平衡,自己站在统筹的角度,去制衡,去治理,那么就能在一次次的斗争中,取得既定的目标。

    权力场上的斗争,向来是没有硝烟的战场。

    但凡是人,就会有需求。

    崇祯皇帝比较庆幸的,是大明尽管存在很多弊政和毒瘤,可是整体的框架,还算是比较完整的。

    这一点,是其他势力不能比拟的。

    当大明的权力中枢,暗藏着各种争斗和博弈时,远在千里之外的草原,却呈现另一种态势。

    科尔沁大草原。

    “哒哒哒~”

    湛蓝的天空下,一队队精骑飞速驰骋,数不清的人影,散布在一望无际的草原上,风很大,吹的无数旌旗作响。

    肃杀之气,弥漫在这片天地。

    “哥,您说汗王集结精锐大军,却迟迟不向阿敏部展开攻势,究竟是作何打算?”披甲挎刀的多铎,眉头紧锁,跟在多尔衮身后,“各旗的部分将校,对汗王这种行为,都表示很不理解,甚至出现一些声音。”

    “这就是汗王的目的。”

    眼神坚毅的多尔衮,朝帅帐快步走去,“随着大金在辽地频遭失利,加之莽古尔泰、阿敏的率部叛逃,这对于我大金而言,已到生死存亡之际。

    当初汗王要将国都,从盛京回迁至赫图阿拉,尽管将辽左治下的人口、财富等,都分批的迁移走,可依旧引起不小的争议。

    现在的大金,经受不起任何的失利,更别提分裂了,倘若再出现这等情况,那大明就不费吹灰之力,便可击败我八旗劲旅。”

    “可恶的崇祯!”

    多铎冷芒一闪,咬牙道:“要不是这个狗皇帝,在辽地频频挑起战争,大金就不会经历这些惨败。

    早晚有一日,我要率领八旗健儿,踏破大明的关隘,杀进大明腹地,叫崇祯这个狗皇帝,知道我八旗的厉害!”

    想法真是太单纯了。

    看着比自己小上几岁的弟弟,多尔衮的心里生出感慨,就当前所处的境遇,八旗想要再杀进大明腹地,即便镇压叛逃的阿敏、莽古尔泰所部,镇压躁动的科尔沁各部,也很难对明军造成严重威胁。

    其一,辽东这一战略要地,除了铁岭和抚顺等少数地域,其他地域和八旗已再无关系,辽西、辽南等地被明军收复,辽左被叛军窃据。

    其二,大明重开榷关,通过北地贸易缓和与草原各部的关系,更通过榷关贸易,挑起察哈尔、内喀尔喀、喀喇沁等部,对于科尔沁各部、八旗之间的冲突与侵掠。

    其三,八旗被斩断的物资输送通道,至今都没能筹建起来,以范家为首的晋商群体,被崇祯皇帝连根拔起后,就叫八旗的战争潜力遭受严重损失。

    其四,八旗内部间的矛盾激化,满汉对立愈发严重,特别是黄台吉为了积蓄力量,强行迁移国都,在满洲八旗造成极大的影响。

    其五,八旗内部的分裂,阿敏和莽古尔泰的叛逃,对八旗造成极坏的影响,也加剧增强汗权的困难程度。

    其六,大金所控疆域内的灾害,过去由整个辽东供养,还没有凸显出来,可随着辽地的多数丢失,这一威胁开始显现出来。

    八旗真的能渡过危机吗?

    内心复杂的多尔衮,想到大金当前所处的境遇,就生出很大的担忧,倘若这些危机不能渡过,那八旗就会土崩瓦解。

    “多尔衮!

    ”

    帅帐内,一道声音响起,叫愣神的多尔衮,下意识看去。

    “汗王。”

    多尔衮脱口道。

    “处在这等关键时刻,你愣什么神。”

    黄台吉稳坐在帅椅上,冷厉的眼眸,直直的盯着多尔衮,“与阿敏部的对战,必须要做到一战促成,与阿敏部的主力对战,本汗会领着各旗精锐,在所处地域展开,你,豪格,多铎,要统领着镶蓝、正白两旗,绕开阿敏部的骑兵队伍,给本汗插到所部后方,将背叛大金的蒙古各部,都逐一的清扫屠杀!”

    帅帐内,聚集的不少八旗贵族、将校,纷纷看向了多尔衮。

    站在一旁的范文程、宁完我,看了眼对方,流露出各异的神情。

    时下所处的境遇,对于大金而言,已到生死存亡之际。

    倘若侧翼的科尔沁各部,不能真正被大金掌控,那么今后等待大金的命运,就会是无休止的征战。

    一旦陷入这种无意义的征战下,大金想要积蓄力量,尽快摆脱所处困境,无疑是难如登天的事情。

    “汗王,请拨3000汉军火枪兵随行。”多尔衮收敛心神,单膝跪地,向黄台吉请命道:“此次偏师想迂回后方作战,尽快……”

    “本汗给你5000汉军火枪兵!”

    迎着无数目光的注视,黄台吉伸手打断道:“此战,必须要做到速战速决,要叫盘踞前线的叛军,知道后方出现怎样的情况。

    顺我者昌逆我者亡!

    本汗要叫所有人都知道,背叛本汗,背叛大金,将会付出怎样惨烈的代价,此役,本汗要彻底控制住科尔沁草原。

    待解决阿敏部叛乱,本汗要解决掉察哈尔、内喀尔喀等部,想要解决掉明军,想要削弱大明,就必须控制住整个漠南!”

    在辽东地区的频频失利,使得黄台吉内心明白一点,想要战胜大明,想要削弱大明,就必须掌握更多的优势。

    尽管大金过去控制着辽东多地,可是大明发挥出自身优势,频频利用水师力量,来对所部展开袭扰,这让所部蒙受的损失太多。

    今后想要再度杀回辽东,再度杀进大明腹地,就必须要集结更多的精锐,以大规模骑兵作战,来叫明军没有任何招架之力,等到那个时候,大明再想应对,就是极难的事情。



    第九十八章 草原风起(2)

    

崇祯:朕就是盛世之君正文卷第九十八章草原风起“汗王,此役征伐阿敏部,八旗必须扬威。”

    范文程神情严肃,紧跟在黄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