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朕就是盛世之君-第2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六十八章 遵化破
贤达们,不要养书啊,追读真的很重要,定要多多支持本书啊,来点推荐票、月票、打赏吧!
……
被建虏重兵包围的遵化城,其实在不知不觉间,以成为整个北直隶的焦点,成为各方都牵挂的地方。
此前崇祯皇帝,以特设的军机处之名,做出种种的调整部署,那都是围绕着不去驰援遵化城,甚至是三屯营,而展开的,以此来抢夺更多的时间,叫其他地域能更充分的封城,以抵御建虏可能发动的攻势。
这样一来的话,暴露在建虏兵锋下的遵化城、三屯营,必然会经历一场浩劫,站在人性的角度,崇祯皇帝所做之决断,无疑是最冷酷无情的。
数万众乃至更多的大明百姓,一旦失去保护他们的城池,那必将会惨遭杀红眼的建虏屠杀!
竒_書_蛧_W_ω_W_。_q_í_δ_U_ω_ǎ_й_g 。_℃_o_m
但己巳之变的全过程,皆在崇祯皇帝的脑子里刻着,跟一地一城的浩劫相比,那总好的过顺天府、永平府两地,惨遭建虏反复蹂躏肆虐的好吧!!
不在其位不谋其政,在坐到这个位置后,崇祯皇帝才算真正明悟,这句话所蕴藏的真意,到底是什么意思了。
身居在这紫禁城内,没有内廷宦官、锦衣卫,来充当自己的爪牙,那便是瞎子、聋子,朝中大臣说什么,那就是什么!
崇祯朝需要‘魏阉’,从不是自己能力不够,而是自己需要扩宽对外界的渠道,叫皇权能够延展下去。
跳出神京这个包围圈,也不是自己想当懦夫,而是不想浪费时间,去跟朝中那帮大臣亲自下场博弈。
当前所处的危急局面,是悍勇的建虏,一切内部矛盾,都必须要在可控范围之内,不然那跟自爆有何区别?!
崇祯皇帝骑马向前驰骋,紧皱的眉头就没舒展开过,看着远处湛蓝的天空,他的视线仿佛穿透了一切,一眼就看见了凶险无比的遵化城。
“砰砰砰……”
“杀啊!!”
“汗王有令!破城,大索三日!!”
彼时的遵化城外,大批的建虏,将整个遵化城团团围住,数以千计的阿哈,在各旗披甲人、养育兵的弹压下,扛着云梯,冒着箭雨,神情狰狞的向城墙上猛攻,他们配着最简陋的兵器,面对死亡的威胁,只能硬着头皮向上冲。
面对这等凶悍的攻势,昨日尚能坚守城墙的明军,在今日的交战中,明显已生出怯战的情绪,不少城墙的防线,都跳上不少杀红眼的阿哈。
“列阵,逼退建虏!!”
“结阵,杀明狗……”
道道喊杀声,充斥在这遵化城四周,就当前的战局来看,驻守遵化城的明军,正逐步处在崩溃的边缘。
“大汗,今日我八旗劲旅,便可攻破遵化城。”范文程难掩内心喜悦,看向眉宇间透着兴奋的皇太极,激动的说道。
“只要能拿下遵化城,那孤立无援的三屯营,必将会被我八旗劲旅踏破,届时大明关内必然生乱!”
“没错!”
皇太极紧握手中的缰绳,虎目如炬,脸上露出一抹笑意,朗声道:“本汗就不相信了,攻破遵化城、三屯营后,分驻各地的明军,还没有任何动静。
只要我们摆出进攻大明神京的态势,那迁安城一带的明军,势必会绕道玉田,增兵蓟州,到时本汗亲率大军,攻打兵力空虚的迁安城,便可破局!”
当前所处的这种局面,是皇太极先前未曾料想到的,袁崇焕迟迟不增兵关内,这叫皇太极心中生出忌惮。
且大明的一些诡异部署,叫皇太极敏锐的觉察到,这定是崇祯皇帝所定,不然这些明军绝不会这般沉住气。
“汗王英明!”
范文程笑着拍马屁道:“只要能调动关内的明军,逐一击破他们,凭借我八旗劲旅的悍勇,还有随军的蒙古兵,想要重创明军,断然是没有任何问题。
甚至在此之后,我八旗劲旅便可再度调转攻势,对大明神京展开猛攻,哪怕打不下神京,也定能叫大明损失惨重!”
此次建虏进犯大明,就从没想过能攻破神京。
毕竟那是大明的国都,倘若真的那般容易被攻破的话,那早些年,辽东局势动荡下,他们便攻陷了山海关。
按照皇太极的构想,此次集结大军进犯大明,他要树立在八旗中的威望,为日后削代善、阿敏、莽古尔泰三大贝勒之权,夯筑坚实的基础。
另他要通过此战,进一步加剧大明对他们的恐惧,叫崇祯皇帝对袁崇焕生疑,以使得辽东前线局势动荡。
当然在达成这些筹谋部署时,他们攻进大明关内的八旗劲旅,也必将劫掠大量人口,牲畜,财富等,以此来弥补先前的战损。
“报!!!遵化城东城被破,我八旗健儿已杀进城内!!”
就在皇太极、范文程他们,在这里交谈之际,骑马驰来的镶蓝旗摆牙勒,神情亢奋的大声怒吼着。
“嗷嗷!!!”
聚在皇太极身边的两黄旗旗丁,听到这样振奋的消息时,那一个个都举拳长啸起来,反倒是两黄旗摆牙勒,显得却非常淡定,然那一双双灼热的虎目,所散发出的精芒,亦表露出他们的情绪。
“恭喜汗王,贺喜汗王,遵化东城告破,我八旗一个时辰内,便可镇压城内明军!”范文程情绪激动的抱拳说道。
“好,好,好!”
皇太极双眸微张,举着手里的马鞭,对那镶蓝旗摆牙勒喝道:“回去告诉莽古尔泰,此战,他为首功!”
“喳!”
拿下遵化城,对皇太极来讲,意义绝对非凡,这标示着后续的筹谋部署,便可按照计划推进了。
就算明军再怎么能沉得住气,他们八旗的精锐杀进关内,威逼大明国都,那终究有大乱的时候。
“哒哒哒……”
就在皇太极内心激动,一道杂乱的马蹄声响起,沿途建虏并未阻拦,直至来到皇太极跟前,一道急促的声音响起:“汗王,右翼四旗急报!”
“嗯?”
听闻此言的皇太极,眉头紧皱起来,这个时候,岳托他们以右翼四旗之名,传来急报,难不成大安口那边,出现什么问题了?
第六十九章 朕之勇卫
范文程见皇太极的神情,从不解变成震怒,只在刹那间,这心里不免咯噔起来,这到底出什么事情了?
难道右翼四旗遭受明军奇袭了?
“萨哈璘,你这个该死的奴才!!”
皇太极神情狰狞,撕碎手里的军报,怒道:“竟敢为一己私欲,擅自攻打石门镇,叫朕折损八百余众兵马,该死!!!”
“这……”
范文程闻言,心中大骇,他没有想到,岳托所领右翼四旗,竟出了这档子事情,折损八百余众兵马,这可不是小事啊!
“汗王,可是明军大举出动,屯驻石门镇一带?”范文程强压着惊骇,看向暴怒的皇太极说道。
皇太极皱眉说道:“石门镇那边,增补了一支明军,具体兵力,岳托他们尚未查明,这帮明狗在石门镇外围,挖设数条宽沟,里面布满了人。
昨日,萨哈璘率部,刺探石门镇军情,却违背岳托军令,擅自攻打,跟增补的明军交战,所部悉数阵亡!
萨哈璘这个狗奴才,也被明狗杀了!!”
“那增补的明军,少说有两万众!”
范文程脸色微变道:“我八旗健儿实力强悍,想全歼八百余众精锐,依明军的实力,至少要两万众。
汗王,这定是那崇祯小儿,从神京调拨的精锐之师,我们必须加快速度,把三屯营攻陷下来!”
“该死!!可恶!!”
皇太极的好心情,因这则突变的军情,瞬时就烦躁起来,本身所处的境遇,跟预想的就存在差距,这就叫皇太极暗暗生疑。
眼下石门镇那边,出现一支实力强悍的明军精锐,这更加验证他的猜想,当前所处的境遇,就是身处神京的崇祯小儿,所鼓捣出来的。
他集结八旗精锐,进犯大明关内,是彰显八旗之威的。
可时至今日,袁崇焕都未率部出现在关内,反倒是身处深宫的崇祯,极有可能接管了军队调动,这无疑给他们侵略大明关内,造成了极大的困扰。
这个时候,建虏核心人马不足的短板,算是体现出来了。
虽说八旗劲旅战力强悍,在野战方面,与明军交战能以一当十,但奈何此番是进犯大明关内,在这等危急的态势下,大明定然不会眼睁睁看着建虏,任意蹂躏大明京畿要地,崇祯小儿定会调兵遣将,以阻挠八旗劲旅的攻势。
若不能把明军调动起来,想要取得这场近乎豪赌的胜利,那断然是不可能的事情。
越想越气的皇太极,冷厉的双眸,死死盯着遵化城,咬牙启齿的说道:“传令下去,杀光一切阻挡八旗的明狗!!!”
“喳!”
遵化城是进出大明关内的要地,无论如何都不能丢掉,想继续贯彻先前所定,那便要将所有隐患,都扼杀在萌芽中。
看着神情冷厉的皇太极,一旁的范文程,强压着内心惊骇,这摆明是要屠城啊!!
可联想到当前所处的境遇,范文程没有劝说什么,大金若想劫掠大明,必须要将隐患全部扼杀掉。
眼下石门镇那边,出现了一支精悍的明军之师,谁都不能保证,会不会再出现第二支、第三支……
处在暗潮汹涌的乱世下,若没有能震慑外敌的强军,一旦遭遇外敌侵略,首当其冲置身绝境的,便是手无缚鸡之力的底层百姓。
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大明跟建虏,在辽东这片黑土地上,不知交战过多少次,但无一例外,全都是战败后撤。
从萨尔浒之战,到抚顺,再到沈阳……
每每丢掉大片的疆域,就有大批的精锐之师,被凶悍的建虏,在战场上斩杀,以充当他们的军功。
每每丢掉大片的疆域,就有大批的辽东百姓,惨遭建虏的屠杀,以达到以少御多,统治抢夺来的疆域的战略目标。
而这仅仅只是一个开始。
崇祯皇帝坐在一块石头上,保持这般姿势,已有一炷香的时间,围在左右的一众人,无不暗暗揣摩,只怕天子的心里,在担忧前线战场的局面。
“哒哒哒……”
在这泥洼铺的土地上,一阵急促的马蹄声响起,这叫聚在崇祯皇帝身边的众人,无不提高警觉,看向马蹄声传来的方向。
“皇爷,是前锋营的京卫骑兵,护送的好像是勇卫营的武阉。”王承恩看清来人后,强压内心惊意,忙低首对崇祯皇帝说道。
“武阉!?”
崇祯皇帝闻言,忙站起身来,定眼看去,见朝自己驰来的骑兵队伍,还真是勇卫营麾下武阉,心里不免激动起来。
这个时候,周遇吉统率的勇卫营,谴派麾下武阉骑兵,从蓟州方向朝泥洼铺驰来,那表明是想向神京送什么的。
难道周遇吉他们,初抵石门镇一带,便遭遇来犯的建虏了?
是伤亡惨重?
还是取得大胜了?
就当前所处的这种局面,崇祯皇帝的内心,难免变得不安起来,进犯的建虏,正围着遵化城打,留给大明的时间不多了。
若出战的勇卫营,没达到预想的效果,出身未捷身先死,那后面的仗,根本就没办法去打了,时间上就来不及了。
这离煤山太远了,想上吊也吊不了了。
“……”
此时不光是崇祯皇帝,心情变得忐忑起来,待在身边的王洽、李邦华、朱纯臣等一众大臣、勋戚、将校,那心情就更加忐忑了。
天子器重的勇卫营,这个时候谴派麾下武阉,从前线赶赴过来,这摆明就是朝神京方向去的,意外撞到御驾亲征的天子之师。
“报!!石门镇大捷,勇卫营迎战来犯建虏,与之展开激战,全歼所部八百余众建虏!勇卫营铁骑队,百户郑忠,奉命传捷!!”
在这等紧张的氛围下,郑忠的这声怒吼响起,叫崇祯皇帝,叫王洽、李邦华、朱纯臣等,那情绪立时发生变化。
“哈哈!!”
崇祯皇帝抚掌大笑道:“不愧是朕之勇卫啊,好,好,好!!竟全歼八百余众建虏,勇卫营,当属我大明第一军!!”
第七十章 砥砺前行的崇祯
贤达们,求推荐票,月票,打赏!
……
“恭喜陛下,贺喜陛下!”
此起彼伏的恭贺声,此刻在崇祯皇帝耳畔响起,王洽、李邦华、朱纯臣等一众大臣、勋戚、将校,一个个神情变得激动起来,眉宇间透着难掩的喜色。
自国朝得知建虏进犯一事,所得前线紧急军务,不是告急,便是某某要隘告破,尤其是大安口、龙井关、喜峰口接连被攻破,更是导致朝野震动。
崇祯皇帝面露笑意,在众人的注视下,对翻身下马,欲向自己行礼的郑忠,说道:“把报捷奏疏,拿来叫朕看看!”
“奴婢领旨!”
郑忠当即拱手应道,随后小心翼翼的,从怀中掏出那份报捷奏疏,双手捧着,缓步走到崇祯皇帝跟前。
原本呈递报捷奏疏之事,是想让孙承宗派人送抵京城,但临走之际,孙承宗却亲点郑忠带队。
勇卫营于石门镇一带,迎战来犯建虏,并取得这等骄人战绩,没有勇卫营的人,此事说不过去。
王承恩警惕的看着郑忠,说到底,郑忠是先前依附魏忠贤的武阉营,哪怕随军出征,立下战功,该有的警觉,还是要有的。
“好啊,朕果然没看错萃菴,没看错勇卫营啊!”
并没注意到这些的崇祯皇帝,看完手里的报捷奏疏,赞许道:“以三千正兵,于石门镇外围,诱敌迎战来犯建虏。
诸卿,你们也都来看看,朕之勇卫,所立的赫赫战功吧!”
言罢,崇祯皇帝将手里的报捷奏疏,递到了王洽他们跟前,王洽忙走上前,眉宇间透着激动,接过眼前的报捷奏疏,李邦华、朱纯臣等人,则围了上来。
自萨尔浒之战算起,大明于辽东折损众多精锐之师,这使得从天启朝到当前的崇祯朝,就从没出现过,全歼一部建虏兵马的战绩。
曾几何时,在辽东那边的战场上,驻守各处的明军,从不敢跟建虏展开野战,生怕被建虏全歼了。
谁能想象的到,往往一个牛录的建虏兵马,就敢主动追杀十倍,乃至更多的明军,往死里揍。
“郑忠是吧?”
崇祯皇帝叉腰而立,看向保持作揖姿势的郑忠,说道:“起来吧,在朕面前,不必这般拘谨。
勇卫营铁骑队,周卿起的这个名字,很好!
在国朝危难之际,你们能继续为国朝尽忠,过往的种种,就不必再记在心里了,你不必亲去神京了,即刻返回石门镇。
传朕口谕,言,朕之勇卫,所获石门镇大捷,朕已知晓,朕心甚慰,勇卫营出战精锐,皆记功;于战场斩杀建虏者,一律按军功来记,随军待战的精锐,亦记半功。
还有你郑忠,竟斩杀建虏贝勒萨哈璘,再记一功,待此番打败建虏,国朝之危解决,尔等所立之功,朕定不吝封赏。
另告诉周卿,建虏蒙此大败,定不会善罢甘休,叫其小心行事。
若朕所言坑道战,不可强打,可率部暂避锋芒,寻找合适战机,再袭扰建虏,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切记,切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