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朕就是盛世之君-第16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也是崇祯皇帝最喜欢王承恩的一点。
该叫他做的事情,想来都是不打折扣的去做,至于别的,不该他问的,绝不会多问一句。
李自成啊,看看朕对你的事情,多上心吧。
稳坐在龙椅上的崇祯皇帝,神情平静,心里却暗暗说道:包括你去辽南发展,所需的一应家伙事,怎样解决,都帮你考虑好了。
等这些小型军工产业,悉数筹建起来后,那就是你的专供,到时咱们军火交易时,朕再给你打些折扣。
你杀的鞑子越多,朕给的折扣力度越大。
要是能颠覆建虏八旗,在辽东的统治根基,那朕给你封个侯,敕个国公,都是可以的,前提是你能办到啊。
为了能给大明中兴,争取宝贵的时间,对李自成赴辽南一事,崇祯皇帝已然做了周密的谋划。
等韩赞周从陕西带着人回来,后脚崇祯皇帝就从各地官府,找一批死囚,叫李自成领着去辽南。
包括李自成到辽南以后,喊怎样的口号,崇祯皇帝都替他想好了。
吃他娘,穿他娘,闯将来了不纳粮!
杀鞑子,干鞑子,跟着闯将当主子!
第一百二十七章 乱中求稳
军机处。
“陛下,军机处这边,明发的上谕,包括明发的奏捷之报,皆已落实下来。”
周延儒微微欠身,身后是王洽、王在晋他们,崇祯皇帝翻阅着奏疏,听取周延儒禀明的情况。
“特别是犒赏陕西和东江军的那批赏银,军机处、上直亲卫军、西辑事厂都派了人手,随同宣读旨意的队伍,一并赶赴”
对待能打仗,敢打仗的虎将和强军,崇祯皇帝向来是不吝赏赐的,这些可是镇压区域叛乱的骨干。
哪怕朝中的官群体,用各种理由想拖欠赏银,以减轻国库压力,那崇祯皇帝也会用各种办法,逼朝中的官就范。
不过现在的局势,还不是很稳定,且韩城之战和辽南奇袭,都具有特殊的含义。
崇祯皇帝就不打算假借他人之手,来恩赏这批虎将悍将,以及那些敢打仗的健儿了。
内帑直接拨发赏银,拿出两百多万两银子,叫西辑事厂的厂番,一边发放赏银,一边询问赏银是谁给的。
忠诚这种东西,就是要舍得砸银子,就是要潜移默化的影响,就是要实发粮饷,能解决这些问题,那底层的将士,绝对是最忠诚的。
大明的官群体很强,底蕴也很强,崇祯皇帝想摆脱他们的摆布,就必须变着法子,增强手里的实控兵权。
现在特设的军机处,对山陕、辽东两个特殊区域,所拥有的权柄,已然做到相对的掌控了。
跟大明官群体的博弈斗争,从不是朝夕就能分出胜负的,崇祯皇帝有足够的耐心,来逐步改造朝堂,来逐步梳理朝堂,继而掌控住更多的权柄。
“陕西和辽东的平叛事,有忠诚于朕的那帮良臣勐将在,朕心里不是很担心了。”崇祯皇帝合上奏疏,扫视着眼前的众人,说道。
“一个韩城之战,一个辽南奇袭,这两场战事的奏捷,证实国朝先前对上述之地,所采取的策略,有不少是有漏洞的。
你们军机处这边,所需要做的事情,就是加强跟前线的联系,切实解决粮饷供应,各类军需辎重的调拨等事。
以下克上的建虏八旗,包括肆虐地方的流贼势力,倘若能早一日平叛,那对大明的担子和压力,就相对应的减轻不少。”
王洽、周延儒、王在晋几位军机大臣,金铉这帮留京参赞大臣,都流露出各异的神情。
就当前所取得的成果来看,以特设的军机处,总揽大明境内平叛事,的确取得了显着成效。
特别是韩城之战、辽南奇袭的奏捷之报,趁着国朝较为混乱的态势下,从平叛前线呈递进京,叫不少非议的大臣,都闭上了嘴。
“说说山西镇压民乱事吧。”
崇祯皇帝神情严肃,盯着王洽他们,语气变得冷厉起来:“因为山西官场的腐败,导致这场不受控的民乱,其势已影响到大明安定。
现在陕西平叛事,京畿安稳,甚至包括安置灾民事,都受到较大的影响,你们军机处这边,将掌控的情况,给朕一一禀明。
先前在国朝内部,有一帮潜藏的奸臣逆子,在暗中想动摇大明根基,想卖主求荣。
以至于朕没有多余的心思,去关顾山西镇压民乱事。”
王洽、周延儒、王在晋几人,相视一眼后,当值的王洽走上前,向崇祯皇帝作揖行礼,随后便禀明起来。
现阶段的大明,就像是半复苏的火山,或许今日,或许明日,或许后日,就会喷发出一股,也可能会持续较长的时间。
置身在这种环境下,崇祯皇帝就要能抓得住大局,叫这些伤害到他的威胁,能巧妙的规避开,并设法填住这半复苏的火山。
隐患和雷,从万历朝的党争就逐步形成,经泰昌、天启两朝的发酵和推波助澜,后果全叫崇祯皇帝承受了。
“时下大同府各县的民乱,在大同镇总兵官赵率教,宣府镇总兵官侯世禄的领兵下,逐步的稳定下来。
孔有德所率武骧右卫,在此期间,对大同滋生的山贼、流匪势力,展开分批清除的行动,战果亦很斐然”
听着王洽汇报的这些,崇祯皇帝的思绪,变得感慨起来。
若是不去捅破,山西官场腐败的雷,那兴许这场民乱,就不会在山西发生,这也不会对大明带来被动。
可真若是这样的话,一旦陕西的流寇势力,突破了三边总督杨鹤,陕西巡抚洪承畴,延绥巡抚陈奇瑜,勇卫营主将周遇吉,所构建的层层防线,大举攻进山西境内,那爆出的雷只会更多。
为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同时也为减轻陕西那边的压力,崇祯皇帝针对山西这边,可谓是层层加码。
李邦华所领的钦差队伍,主抓肃贪。
军机处所派的镇压前指,主抓处突。
并且在此期间,崇祯皇帝还给毛承禄、孔有德他们,下达一应的密旨,叫他们负责镇压之际,再做些别的事情。
当前就山西这个地界上,形成了较为特殊的格局。
追查贪官的追查贪官。
镇压民乱的镇压民乱。
梳理地方的梳理地方。
铲除山贼的铲除山贼。
若这次对山西的处置,能得到妥善解决,不说能彻底整改山西风气吧,那至少能相对改善不少。
“前线将士为了大明的安定,在山西浴血奋战,你们军机处这边,要时刻紧绷一根弦。”
听完王洽所讲之言,崇祯皇帝眼神坚定道:“一应的粮饷拨发,包括各类军需辎重,绝不能短半分。
现在山西那边,所做的事情,就是追查贪官污吏,处置这帮蛀虫,所爆出来的问题。
谁要是敢在这件事情上,再把手伸出来,包括兵部、户部等有司,一经查出,朕绝不会轻饶!”
大明官群体,手里所掌握的权柄太重,崇祯皇帝要借着生出的乱局,一步步剥离他们的权柄。
该对立的对立。
该制衡的制衡。
该分权的分权。
只有官群体不是一条心,那他才能在一批批奉大义处置下,叫大明局势逐步的拨乱反正。
第一百二十八章 劫掠晋藩
“陛下,当前从真定、保定两府,所迁移安置到京城的灾民,算是安定了下来。”
孙传庭坐在木墩上,神情间是难掩的倦意,微微欠身,向崇祯皇帝禀明道:“不过京中的不少人,对安置灾民一事颇有微词。
但总的局势尚稳。
有西辑事厂的厂番,协助顺天府衙,掌管阜财坊重建事,臣这边的压力减少许多。
此外周国丈所控的商号,通过顺天府衙,赎买购进几处地块,眼下其所控的灾民,在清除相应的地基。”
听着孙传庭所介绍的这些,崇祯皇帝的心里,满是唏嘘和感慨,幸好在京城这边,有孙传庭出任顺天府衙,坐镇京城。
不然想谋定重建京城事,恐并非是件容易的事情。
作为该时代下最大的城池,没有之一!
京城所聚人口超过百万,加上流动人口要更多些,只是从嘉靖时期就定下的城池基础框架,传到他所处的时期后,那诸多的基础建设,其实已然是非常脆弱的了。
特别是外城各坊治下,可谓是脏乱差的典范。
一百多万的人口大城,不说别的,就说每天拉的屎,都是海量的存在,且就这一项,亦衍生出诸多产业。
京城下的三教九流,那里面的门道多的数不胜数。
“孙卿,这些时日辛苦你了。”
崇祯皇帝端起茶盏,呷了一口,说道:“重修京城的内外城,整饬京城各坊建筑,包括整饬卫生,重修城防设施,皆是朕经过深思熟虑所定。
但是京城的重修,绝非朝夕所能做成的。
每每提到建设城池,那往往都与劳民伤财牵扯到,我们君臣所做之事,就是给京城的重建,蹚出一条全新的路。
叫国库和内帑花费最少的银子,叫民间的一些群体,参与到重修事宜中,叫破家的灾民参与其中。
通过分区域,分批,分期的方式,统筹谋划重修京城事,这样改建好的京城,国朝能得到不少银子,参与的各个群体,皆能得到惠利。”
像崇祯时期的大明,想大搞特搞地产经济,这并不是件现实的事情,可偏偏有一些特殊的城池,却能够搞起来这件事情。
比如大明国都,政治、军事、经济、化重心的京城,若是操作得当的话,就能够实现这一目标。
毕竟是大明的国都所在,天然具备虹吸效应,每天进出京城的人群,都是以万来进行计算的。
倘若京城的重建事能做好,那坐落在漕运要地的通州和天津,一个紧挨着京城,一个是京城门户,都能相对应的展开行动。
事实上天津知州陈延生,在天津卫城那边,已然开启了重建事。
面对灾害频生的大环境,大明的北方诸省,包括大明的江南诸省,每天都有破产的灾民,过着朝不保夕的生活。
崇祯皇帝心生感慨道:现在自己这位大明天子,对江南那边,算是鞭长莫及吧,离开了京城,政令就算传递过去,又有多少会切实履行呢?
当前他所能做的事情,就是围绕北方诸省,在大层面的谋划部署,逐步向前推进的前提下。
尽可能多的收拢灾民,叫他们参与到城池建设,水利建设,基础建设上来。
征发徭役这种事情,至少要在北方诸省杜绝,用以工代赈的方式,逐步的进行取缔。
叫参与承接的群体,获得利益。
叫参与建设的群体,获得工钱。
至于银子和粮食,由他这位天子来解决。
至于如何杜绝贪污腐败,甚至是以次充好,那就只能先以建设北直隶为核心,逐步叫务实的官员,取缔无能之臣,贪婪之臣了。
吏治腐败、土地兼并严峻的大背景下,崇祯皇帝无论怎样做,都是很难做的,但是全凭空想,却不付出行动,那大明永远都不可能改变。
“陛下,重修京城这一思路是对的。”
孙传庭眉头微蹙,讲出心中的担忧,“但是臣现在所担心的,是山陕两地的灾民,会源源不断的逃到北直隶治下。
特别是山西的民乱,这是臣最担心的事情,若是镇压不下来,不仅会影响到直隶,甚至还会影响到平叛事。”
“放心吧孙卿,朕都做好相应的谋划了。”
崇祯皇帝听闻此言,剑眉倒张道:“军机处这边,包括山西本土,都在围绕镇压民乱事,在紧密的行动中。
这样的乱局,持续不了几个月。
只怕在这个时候,毛承禄、孔有德他们,对地方镇压事,展开着相应的行动。”
讲到这里的时候,崇祯皇帝露出凝重的神情,抬头看向东暖阁外,思绪渐渐的也飘到了山西那边。
太原府治下。
“本将再给你们重审一遍。”
毛承禄神情冷厉,挎刀而立,看着眼前的十几名将领,冷冷道:“你们都是原东江军的老人。
先前跟着义父,为国朝分忧。
现在跟着陛下,为国朝分忧。
若非陛下垂怜,就咱们这些姥姥不疼,舅舅不爱的家伙,想摇身一变,成为天子亲军,都他娘的做梦去吧。”
这帮认毛龙的义子义孙,一个个神情都凝重起来,那一双双虎目,紧紧盯着毛承禄。
“当前山西各府州县,是怎样的情况,你们心里比谁都要清楚。”
毛承禄继续说道:“甚至直隶治下,处于怎样的态势,先前陛下的密诏,本将也都叫你们看了。
老子选你们这些人,去劫掠晋藩,在就藩城池外的那些田庄,不是他娘的,叫你们一个个发财的。
都记住了。
明面上尊崇天子,暗地里坑害天子的人,很多!
就他娘的这晋藩,咱皇明的龙子龙孙,都算计起天子了,既然是这样的话,那咱们这些天子的将领,就要多为陛下分忧才是。
伪装成山贼、流贼,劫掠那些刺探清楚的田庄,谁敢暴露自己,谁敢贪银子,那到时就休怪本将不客气了!”
“喏!”
在场的这帮将校,一个个瞪大眼睛,朗声喝道,那眉宇间流露出的亢奋,是怎样都遮掩不住的。
第一百二十九章 真他娘的富啊
崇祯朝的大明,就是撑死胆大的,饿死胆小的。
谁的手里掌着权,要是不发挥到淋漓尽致,榨干最后一丝价值,就算白来这一遭。
这是多好的大明啊,吏治**,法纪崩坏,除了天子脚下,其他地方,那就是掌权者的天下!
银子,当然是越多越好。
土地,当然是越多越好。
对大明绝大多数的官员,包括各自治下的士绅、大小地主等特权群体,最喜欢的,就是出现灾情的时候。
甭管是旱灾,涝灾,雪灾,还是地龙翻身,出现灾情以后,先将其呈递给朝廷再说。
大把的赈灾粮饷,会从朝廷那边调拨过来。
大片的良田桑地,在等着他们去上下其手。
要是再悲催点,恰巧在就藩的宗藩治下,那不好意思了,一个个就等着被榨干,沦为佃户,流民,或者枯骨吧……
“噼啪~”
伸手不见五指的荒野上,几簇燃烧的火把,驱散周边的黑暗,一双双狼一般的眼眸,在微弱火光的映照下,闪烁着些许精芒。
“直娘贼的,陈二狗这厮,是干什么吃的,叫他刺探个军情,都这般费劲。”
关得乾持刀蹲着,冷厉的眼眸,看向黑漆漆的前方,怒骂道:“他这个夜不收,算是他娘的废了,再他娘的……”
“沙沙……”
“将军,好像有人过来!”
远处依稀传来的脚步声,叫关得乾身边的人,警惕的半蹲弓腰,手横在刀柄上,更多的人,都警觉的看了过去。
在微弱火光的照耀下,关得乾眯着眼睛,死死盯着前方,那矫健的身影,叫警觉的关得乾,放松了下来。
“将军!”
一袭黑衣的陈二狗,满头大汗,腰间别着短刀,背着一张长弓,所束箭囊插着十枝羽箭,弓腰跑到关得乾身前。
“将什么军!”
关得乾一巴掌,拍在陈二狗脑袋上,低声骂道:“老子现在是震塌天,叫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