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变臣 >

第89章

变臣-第89章

小说: 变臣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号角变得高昂急切,默吉口中发出“哟哟”的呼喝声,带领着马队如同潮水般向前奔涌而去。
  要论骑术,郑军不如胡骑,不过胡骑少用盾牌,而廖建辉所率的轻骑个个带弓。相隔六十步,铺天盖地的箭雨向着胡骑倾泄而来,顿时间人仰马翻。
  默吉口中咒骂着,手中弯刀拨打着雕翎,灵巧地操纵着马匹躲避着箭雨,他一眼就看中了廖建辉,那身亮闪闪的明光凯在众军中分外醒目。好东西,默吉眼睛发亮,砍死他这盔甲就归我了。
  廖建辉看到了迎面而来的黑大个,眼如铜铃放着凶光,手中的弯刀在空中随手舞出片片刀花,看穿着应该是胡骑的首领。擒贼擒王,廖建辉对自己的武艺相当自信,脸上挂起冷酷的笑意,迎向默吉。
  转瞬间两马接近,默吉弯刀向前横劈,斩向廖建辉的脖子。默吉看这身明光凯眼热,生怕劈损了盔甲。
  廖建辉长矛一振,以攻对攻,矛尖点向刀锋,眼光、手劲差一点就会被默吉伤到。
  矛尖与刀锋碰在一起,火花迸射,发出一声激响。
  默吉心头一惊,这个郑人将军好生了得,长矛精准无比。
  马头相错,默吉的弯刀向廖建辉的马头抹去,廖建辉的右手一压,手中长矛挑起,将弯刀高高挑起。
  两马相距不过三尺,默吉在马上向右探出身子,扭腰借势,手中弯刀拉出一道弯弧,如一汪清泉般向廖建辉的腰间扫去。对手厉害,顾不上保全盔甲了。
  廖建辉的心中发紧,没想到这个北漠汉子不仅骑术精良,手中弯刀运使得出神入化,换个别人,说不定这下就被弯刀砍成两段了。
  长矛是精钢百炼铸就,廖建辉左手往外一搪,弯刀削在长矛之上,发出一阵刺耳的摩擦声。
  两马尾部相接,默吉身子往马后一倒,手中弯刀如练,向着廖建辉的后背劈去。
  廖建辉正忙于应付前面驰来的胡骑,真没提防默吉的反背一刀,等听到身后风声响起,手中长矛再来抵挡已经来不及了。
  脚猛点马蹬,银马知道主人心意,往前猛地一窜,廖建辉往马脖上一趴,身子尽量往前倾。弯刀划过,将身后披着的大氅割了个大大的口子。
  这个时候,两股马流撞击在一起,马蹄声、呼喊声、刀枪划破肉体的闷响交织在一起,鲜血飞溅,惨呼声不绝于耳。
  这次面对面的碰撞胡骑吃了大亏,三百余骑与郑军二千骑轻骑交锋寡不敌众,等两军交错而过后,默吉身边只剩下百余人。
  廖建辉刚才在默吉手中吃了大亏,不肯善罢干休,圈转马头,带着轻骑又返身来战默吉。先头部队护送着车仗先行出发,阿史支磨带着部分人马还未动身,这样一来队伍接得老长,一时间无暇顾及郑军。
  身边的伙伴一个个中箭落地,昨夜还在一起饮酒唱歌的兄弟再也回不到草原,默吉双目凶光大盛,变身成择人而噬的恶狼,死死地盯着那身闪亮的盔甲。
  廖建辉丝毫不敢大意,长矛如箭般直点默吉的前胸,隐隐带着风雷之声。
  默吉冷哼一声,以牙还牙,用刀锋迎向矛尖。
  “叮”的一声脆响,廖建辉感到矛身颤动,发出“嗡嗡”的细鸣,像要变成活物,从手中挣脱,廖建辉急忙用劲握紧矛身。
  默吉也不好受,回震之力令胸口发闷,特别是回刀之时发现,锋利的刀锋上多了个黄豆大小的缺口。
  这让视刀为命的默吉发出一声怒吼,手腕连连抖动,瞬间劈出三道刀影。
  三道刀影有如三只獠牙,劈头盖脸地向着廖建辉的头顶吞噬而来。廖建辉横矛过顶,三道刀影正中矛身,一劲强似一劲,震得他身形矮了一截,跨下银马发出一声嘶鸣。
  默吉不敢恋战,再要停留片刻,身边的勇士恐怕没几个能回去了。恶狠狠地向廖建辉比了个手式,默吉向着北方冲杀逃去。
  廖建辉当然不肯轻易放胡骑离开,带着人马在后面紧紧追赶。眼见得默吉就在向前二十来步开外,廖建辉挂好枪,摘弓搭箭,瞄着默吉的后背抽冷子就是一箭。
  听到身后的弦响,默吉知道有人放冷箭,手中弯刀往后一扫,将箭扫落。
  廖建辉有一手绝技,连珠箭法,前箭射出,后箭紧续,一连三箭。
  默吉将第一箭扫落,第二箭便至,默吉侧身避开,刚坐正身子,第三箭又来了,这下躲不开了,箭扎进了肩头。
  见主将射中敌酋,郑军欢呼出声,士气大涨,紧紧地催马追赶。
  返手折断箭只,这点小伤默吉没有放在心上,等与叔父会合,再来与这暗箭伤人的小子决战。
  阿史支磨一时大意,没料到郑军居然敢出关追击,致使前后队相隔过远,虽然用号角传出信号,但此时聚焦在身边的人马不过八百余人。
  眼见默吉带着人败回来了,看郑军的规模不下于二千人,阿史支磨传令:“撤。”
  阿史支磨当然不是怕了郑军,不过此时郑军风头正盛,避其风头,等郑军疲乏时再带着人马将这群郑军咬死。阿史支磨很自信,在马上,这些郑人怎么是自己的对手。
  胡骑看似散漫地分散开来,廖建辉求功心切,带着人马紧紧咬在熊头旗后,只要能将阿史部或浑支部的首领斩获,这场大功便足以让自己连升几级,荣归京都了。
  阿史支磨的主意打的不错,但他却忘了还有二千多仆从军,郑军漫山遍野地杀至,控弦之士有马可以逃走,这些仆从军拖着辎重无路可逃。廖建辉当然不会轻易放过送来的功劳,马蹄过处,人头滚滚。
  仆从军虽然比不上部落中的勇士,但少了这些人吃食住行都会很麻烦,看看身边差不多有一千二百多骑,应该能与郑军一战了。
  阿史支磨勒住马,下令道:“吹响号角,反击。”
  浑重的号角声响起,胡骑纷纷圈转马匹,向着熊头旗下汇聚。转眼之间,胡骑带着奔腾之势,向着郑军反冲过来。
  ………………………………


第一百四十五章 锥阵破敌
  看到胡骑返身而来,廖建辉知道关键的时刻来了。迎面而来的胡骑不下于千骑,大郑与北漠的千骑以上的交战不多,如果自己能击溃阿史部和浑支部的联军,那可谓战功赫赫,说不定天子一高兴封赏万户侯也不是不可能。
  胡骑与郑骑交锋中,同等数量的对仗,郑军几乎没有赢过。此刻,廖建辉身边的轻骑接近二千,而胡骑的数量在千人以上,优势并不大。
  不过,廖建辉从左武卫到安北都护府的五年并没有虚渡时光,安北都护府每年都要举行针对北漠骑兵的专门训练,以阵型弥补骑术上的不足,廖建辉带来的轻骑全都经过这套专门的训练。
  长矛高高地举起代替军令,传令兵高声呼喝:“变阵。”
  以廖建辉为锥锋,二千轻骑迅速地化成一只锋利的锥尖,向着散漫而来的胡骑狠狠地扎去。
  手中长矛横扫,对面的胡骑发出一声闷哼,被廖建辉一矛扫下马去。紧接着身后无数马匹从其身上踏过,将其踏成肉泥。
  廖建辉眼睛直视前方,长矛指处,胡骑或避或让,勇不可挡。身后的轻骑紧跟其后,如同撕布,将胡骑越分越开,撕成两块。
  阿史支磨发觉不妙,自己的部众接敌,总有二至三把长枪指来,伤敌一人,郑军很快从队型里面冒出一人,整个尖锥形状没有破损。
  锥型的队伍的外层不断更替着,累了的郑军往阵型里一退,新的郑军又顶替过来,保持着锥子外层最强的战力。
  最可恨的是锥子内部的郑军弯弓射箭,不断地向靠近的部众射击。而胡骑向前奔逃,偶尔回射一二箭,形成不了攻势,被郑军用盾牌防住。
  战损已经大大地高出预计,如果这样下去,一个冲锋下来,恐怕就有二三百人丧命,不用三次,阿史部落就不复存在了。
  阿史支磨情急拼命,大吼道:“跟我来。”带着数百骑横着向锥体冲来,只要能冲破锥型,郑军的优势便不复存在。
  胡骑如重锤般狠砸向郑军,锥体的外部被砸塌进去一块。
  廖建辉此时已经退入锥体内,跟在队中暂做休息,听到左后侧大乱,回头见胡骑正朝锥体的腰身冲击。
  “传令,收缩,强弓侧射。”廖建辉自己也弯弓在手,连珠箭向着阿史支磨射去。
  箭雨飞来,阿史支磨只得勒马躲避,进攻的势头被郑军扼住,而此刻郑军已经成攻地将胡骑分开。
  “一分为二,左右冲杀。”
  随着廖建辉的命令,郑军一分为二,从腰身处突起,变成左右两个锥子,向着四散的胡骑再次冲去。
  廖建辉策马急行,迅速地移动着左边的锥尖处,阿史支磨带着部众且战且退,寻找着战机。
  胡骑的速度迅速,灵活多变,锥阵向退却的胡骑追击成效不大,倒是强弓屡屡发威,不少胡骑中箭落马。
  廖建辉暗暗发急,郑军的马匹原本就不如胡骑,时间长了,耐力速度都跟不上,到时不用说克敌,自保都难。目光落在前面不远的阿史支磨身上,从衣着上看得出此人应该是阿史部的首领,只有缠住此人,胡骑才不会像只兔子。
  长矛轻轻在银风的屁股上一抽,这匹宝马知道主人的心意,四蹄蹬开,如风似箭,离阿史支磨越来越近。
  阿史支磨所骑的马也是万里挑一,但胜在长力,短线冲锋比不上廖建辉的银风。
  廖建辉追近阿史支磨,手中长矛毫不客气地朝他的后背刺去。阿史支磨侧身避开,马向左侧斜着奔去。
  好不容易追上,廖建辉当然不会放过阿史支磨,长矛再举,刺向阿史支磨的马臀。阿史支磨只得扭转身子,用手中弯刀砍向长矛。
  刀矛相碰发出刺耳的响起,廖建辉借着这个机会已经追了上来,几乎与阿史支磨并辔。
  廖建辉的长矛泼风般向阿史支磨扎去,矛身更长,弯刀较短,两马相隔三尺多,无形中阿史支磨吃了大亏,只能被动地防御,一个没留神,头上的狼皮帽被长矛扯下,头发披散开来。
  阿史支磨吓出一身冷汗,连忙大叫:“默吉,默吉。”
  默吉就在前面不远,听到叔父叫自己,拨转马头回来救人。只是默吉刚才肩头中箭,用劲时肩膀疼痛,实力打了折扣。与廖建辉硬磕几记后,手中弯刀差点被长矛挑飞,默吉只得拨马向另一边逃去。
  默吉是阿史部的第一勇士,他的败逃严重影响了士气,胡骑纷纷由佯逃变成真逃。阿史支磨见部众散成乱沙,知道事不可为,只得紧催座骑,自己也亡命向北逃去。
  胡骑败了,廖建辉喜出望外,大郑与北漠的交战中这样的胜利屈指可数,这意味着八个字:升官发财,名利双收。
  廖建辉突然间有种被幸福击倒的感觉。稳了稳心情,廖建辉放缓马速,传令:“追击十里后折返。”
  此处离黄沙关十多里了,再追击十里差不多到了马力的极限,胡骑速度快,多半斩获不多,但仆从军有二千多,这场功劳足以使整个轻骑晋升一级。郑军追逐着胡骑,沿路逃亡的仆从军跪在地上投降,那些胆敢举刀反抗的人头落地,被割下了计功的耳朵。
  应该说廖建辉的决策很正确,但计划总是赶不上变化。距离黄沙关二十里外,拔都昆波率领着三千黑狼骑等待着前方的消息。
  北漠诸部以拔都乌施为汗,统称北漠。北漠由几十个部落组成,男子几乎都是控弦之士,多达四十余万。这四十多万兵源分为三等,最次等的是仆从军,由附庸的小部落或者从各处掳来的俘虏、奴隶等构成,阿史部和浑支部冒险南下,就是怕削弱后整个部落变成仆从军。
  其次是揭卫军,由部落中青壮构成,这些人从小在马背上长大,熟习弓箭,是北漠南征北战的主力军。
  最高等的是附离军,是大汗的侍卫军。北漠每年从仆从军和揭卫军中精选骁勇善战之士组成附离军,共计二万五千人,又分成金狼、苍狼和黑狼三部,五千金狼军中精锐中的精锐,由大汗亲自统率。
  风吹得黑狼旗烈烈作响,队列中偶尔传出声马嘶声,三千黑狼骑分成五队排列整齐,拔都昆波身披锁子甲在队伍的最前方。远处,一骑侦骑朝他跑来。
  侦骑在昆波的座骑前勒住,前蹄高高扬起,马上骑士大声禀道:“报,阿史部、浑支部溃败,前方七里。”
  拔都昆波冷笑道:“阿史支磨这个废物,嚷嚷得比谁都凶,攻不下黄沙关也就罢了,怎么连郑骑都比不过了,雄鹰居然败给了麻雀,真让草原蒙羞。”
  说话间,远处已经能看到尘头乱起,败兵逃了下来。
  ………………………………


第一百四十六章 诿过于人
  “鸣号,让这些没用的东西让开道路。”拔都昆波冷冰冰地下令道。
  低沉的号角在戈壁上空回荡,溃败下来的胡骑像被马蜂蜇到般纷纷向两侧让去,空出黑狼骑正前方的位置。
  昆波开始策马,身后的黑狼骑整齐地跟随在他的身后,震耳的马蹄声有如雷鸣,在戈壁滩头响起。黑骑所过之处,无论是胡骑还是郑军,都被一掠而过的刀光斩落于马。
  廖建辉不紧不慢地追赶着散逃的胡骑,不时地用弓箭点射着,大局在握、成功在即的喜悦感充盈着胸膛。
  陡然间听到远处胡号低鸣,廖建辉一惊,从马上掌起身子向前眺望,只见远远地尘土扬起不散,多年带兵的经验告诉他,远处来了一伙精骑。
  “快,鸣号集队”。廖建辉急声传令道。
  聚拢的号角响起,但追逐的队伍分得太散,谁也不想放弃手边的功劳,等到廖建辉能清晰地看到黑狼旗时,身边不过才聚拢了不足千人。
  三千黑骑带着无限的压力,不徐不急地碾压过来,廖建辉脸色苍白,片刻间做出了决定,“撤”。
  千余轻骑此刻顾不上保持阵型,如溃水般向黄沙关涌去。
  昆波哂笑道:“大郑这样的骑兵,就是草原上的兔子,勇士们,试试你们打猎的手段。”
  狼骑发出一阵嚎叫,无数利箭腾空而起,死死地咬住溃败的郑骑,一场箭扬,前面的郑骑便减少了几十骑,等到接近黄沙关时,廖建辉侧眼看了一下,身边的轻骑剩下不足五百人。
  廖建辉心如死灰,喜悲的转换来了太迅速了,刚才还做着万户侯的美梦,此刻却连死的心都有了,不要说功劳,损折一千多轻骑是大败,大罪。
  安北都护府一万轻骑,那是朝庭花费无数银两,耗时六七年才打造出的规模,此次援助黄沙关,要不是时间紧迫,苗大都督又视自己为子侄,换个别人顶多给五百轻骑。
  来的时候苗都督千叮咛万嘱咐不要轻进,只要守稳黄沙关就是功劳一件,可是自己贪功心切,这个时候说什么都晚了。
  黄沙关,兵丁们在紧急地抢修着,城墙上被冲城车挖的大洞已经填补平,城门上的损坏处乱七八糟地钉上了木板加固。幸运地是被默吉割损的绞车弩没有坏,找到了替换的弓弦换上,又威风凛凛地守护在城头。
  胡简正站在城头,眉头紧锁地盯着关外,廖将军追逃的时间已经不短了,怎么还不见回返?
  经过激战,眼见石大胆的逝去,明白了战场上生死残酷,阿虎迅速地成长起来,脸上残留的硝烟让这张稚嫩的脸变得凝重。一场大战胡简正身边的护卫折损大半,阿虎被胡简正选中,成了他身边的一名亲卫。
  站在胡将军身后,阿虎按刀而立,少年的惆怅容易被风吹去,此刻的阿虎满是崇拜地看着眼前的胡将军,幻想着有一天也能身披将军甲,屹立在雄关之上,护卫身后家人的平安。
  “阿虎,传令下去,在城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