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变臣 >

第603章

变臣-第603章

小说: 变臣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又咳又喘,看到郑骑奔来,纷纷解甲想轻装逃走。
  杀死这些重骑兵作用不大,只要铠甲尚在戎弥人很快又能组织起飞驼重骑。江安义早有准备,最后三百枚火弹派上了用场,很快大火围着三千重骑燃起,火光中戎弥将士和骆驼垂死挣扎着,但是身上披着重甲又吸入了毒烟,根本无力挣脱。
  此刻,毒烟逐渐变淡,张克济道:“主公,险地不可久留,戎弥人重骑全失、元气大伤,已经不足为患了。”
  郑军冲出军营,换乘座骑离开。戎弥军营,卑俟斯强忍着喉头肿痛,沙哑着声音指挥着众军灭火,抢救飞驼重骑。好不容易将火救灭,发现三千飞驼重骑伤亡大半,被烧死杀死的骆驼超过两千,而重骑也伤亡了一千六百余人。
  卑俟斯顾不上关心将士的伤亡,上前查看铠甲的情况,只见那些铠甲被火烧得黝黑变形,过完火的铠甲变脆发软,绝大多数不能用了。卑俟斯惨叫一声,喷出一口鲜血,栽倒在地。
  虎锐铁青着脸听赤扣哲禀报着战损,“……重骑铠甲焚坏二千三百四十余具,重骑兵伤亡一千七百余人,骆驼几乎损折殆尽,其他将士伤亡五千八百余人,帐蓬焚毁……。”
  赤扣哲脸色沉重,心中却在窃喜,伤亡如此惨重卑俟斯这次无论如何是脱不了罪了,自己要争取将主帅的位置拿到手中。虎锐脑袋里“嗡嗡”作响,满怀信心出兵却遭受到惨败,归国之后如何向臣民们交代,虎当等人定要借机生事,自己的王位怕要不稳。
  “大王,当务之急是加快退兵,防止郑军再次来袭。”佩里道。
  虎锐清醒了一些,道:“不错,郑军会再来,要尽快回国。”
  赤扣哲见被佩里抢了风头,忙插言道:“大王,臣建议借道大齐国回国。”戎弥军驻地离大齐国的元同城不过六十里,而回戎弥国的奢羯陁城还有一百二十里。
  佩里点头道:“不错,借道大齐国能节省一半路程,而且有大齐国相助,郑军不敢来袭。”
  虎锐沉吟不语,大齐国名义上奉戎弥国宗主国,实际上却另有打算,和莎宿、田韦等国眉开眼去,趁着戎弥无暇对外之机,吞并了尉车好几座城池,如今有五座城池,二万多兵马,俨然已是一个独立国,尉车国都不是他的对手。
  此次出兵虎锐就有敲打大齐国的意思,命大齐国出兵协粮,大齐国以兵少为借口没有出兵,但是却提供了十万石军粮表示了臣服之意。若是大胜郑军,虎锐准备率军再从大齐国敲要此好处,甚至让大齐国还给尉车国一两处城池,以彰显宗主国的威风。可是兵败在郑军手中,兵马折损过万,特别是自己倚为锋锐的重骑损折殆尽,此时借道大齐国,如果大齐国生出异心趁机劫杀,自己还有机会平安归国吗?
  佩里看出虎锐的忧虑,道:“大王,我军虽败,但仍有近四万兵马,而且粮草不缺。此次借道并不一定要从大齐国内经过,大军可以从大齐国城外走,命大齐国沿路提供补给便是,这样一来大齐国便无机可趁,万一郑军胆敢追击,则命他们打开城池避敌,甚至可以让大齐国出兵对付郑军,臣想郑军投鼠忌器必不敢来追。”
  虎锐被佩里的话打消疑虑,道:“命人给大齐国送信,就说本王要借道大齐归国。”
  三军不能无帅,卑俟斯吐血卧床,虎锐扫了一眼身边的三大金护--佩里、赤扣哲和皮洛斯,道:“即刻派人通知大齐国,本王要借道大齐归国,让他们准备好大军所需粮草补给;皮洛斯,你率三千轻骑先行回国,守住奢羯陁城,迎候本王;一个时辰后本王和赤扣哲率一万人马先行出发,剩下的人两万多人由佩里统帅,严防郑军再度来袭,两路大军在大齐国元同城下汇合。”
  …………
  杨思齐就在元同城。戎弥国与郑国交战,关系到未来西域局势的走向,同样关系到大齐国的命运,杨思齐岂敢怠慢,半个多月前便暗中率领八千兵马来到元同城。
  元同城离两国战场最近,城内鱼龙混杂,各国的密探云集,茶楼酒肆是他们交换情报之所,各种消息在这里汇集又传送出去。郑军剿灭黑风煞、郑军出现新军械、戎弥军与郑军试探性  交战……一天之后,情报便会交到杨思齐手中。
  杨思齐知道,戎弥国与郑国的决战很快就要爆发,作为大齐国的相帅,实际的掌控者,杨思齐感觉大齐国行走在一条独木桥上,左边是戎弥、右边是郑国,稍有不慎便会坠入深渊中。
  大齐国在西域立国,比起当年在青山水寨时的状况要好得太多,许多元天教的兄弟姐妹们闻讯来投,大齐国呈现出勃勃生机。可是大齐国的力量还是弱小,杨思齐嘴角露出一丝苦笑,戎弥军出征勒索他十万石粮食,背地里又与江安义暗通款曲,国内的议论声不小,杨思齐承受的压力不小。
  元同城的城主涂志强是元天教的人,他不谙武事却善长处理政务,大齐国在西域立国后,杨思齐将海岛上的教众暗中迁来,涂志强六年前来到西域,后被任命为元同城城主。元同城在他的治理下,日见兴隆,每日往来的客商不断,在大齐五城中繁华仅次于国都兴齐城。
  杨思齐来到元同城,就住在城主府的后院,涂志强急匆匆地脚步声惊动了议事的众人,杨思齐朗声道:“志强来了,快进来吧。”
  大堂内除了杨思齐还有章天刚、任强、赵良铁和蒋飞鱼,李清被留在兴齐城坐镇。涂志强走进屋中,将手中的谍报递给杨思齐,道:“相帅,这是刚收到的急报。”
  杨思齐展开一看,吃惊地“咦”了一声,任强坐在他身边,忍不住歪着脑袋去看,问道:“戎弥人与郑军交战的结果出来了?”任强是杨思齐的亲信,这几年杨思齐着意培养他在军中的威信,作为自己的接班人,章天刚等人反而不及他被杨思齐看重。
  将手中谍报交给任强,杨思齐道:“郑军动用了一种新型军械-火弹,一举焚死了戎弥军的二千重骑,戎弥国主已经下令撤军。”
  任强将谍报往下传给赵良铁,道:“没想到戎弥人居然藏着这样一个大杀器,幸亏当初相帅力排众议给了戎弥军十万石粮食,要不然戎弥人对大齐用兵,我们还真难抵挡。”
  章天刚道:“江安义一向狡诈,他敢以三万兵马出征西域,我就知道他有所恃,火弹是什么东西?相帅要派人打探清楚,要不然将来交战我们要吃亏,要不派人问问李鸣锋?”
  杨思齐摇摇头道:“鸣锋说过两不相帮,不要去难为他。江安义主政化州,化州财力倍增,才有钱财支撑新军械的研制,唉,我们纵是知道,也无力仿制。而且戎弥国举国之力仿制出五千重骑,初一出战就败在火弹之下,关键在于能研制出别人没有的东西来,待我回国都之后要奏明国主,多招揽人才研究军械。”
  赵良铁拍拍手中的谍报道:“这份谍报说戎弥人已经退军,但实力损折并不大,江安义应该不会就此罢休,接下来肯定还要打上几场。相帅,要不我们悄悄地潜到战场上,亲眼看一看郑军火弹的威力。”
  这个提议让杨思齐有些心动,杨思齐知道:“不知现在戎弥人的驻地在哪里,等新谍报确定位置后,我们几个人偷偷瞧瞧去。”
  外面又传来脚步声,过门处有人高声叫道:“急报。”这份急报是江安义夜袭戎弥军营的消息,具体战况不明,但一万戎弥军朝元同城方向而来。
  杨思齐在墙上的地图找到戎弥军昨夜的驻地,沉声道:“此处距我元同城不过六十余里,戎弥军向元同城而来,不用问,昨夜江安义袭营大胜,虎锐感觉直接归国不安全,想要借道我大齐国,想把祸水引到大齐国来。”
  任强冷声道:“趁他病要他命,元同城有一万多兵马,索性灭了这伙戎弥人,省得他们摆出一副大爷样,成天吆三喝四要这要那。此次出征的五万人是戎弥人的精锐,没有了这五万人虎锐便做不成国主,戎弥国内乱对我们来说是好事。”
  蒋飞鱼笑道:“江安义肯定不愿放过戎弥人,若是能让郑军出手,我们从中捞取好处就更妙了。”
  章天刚冷哼一声道:“蒋将军,要占江安义的便宜没那么容易,小心偷鸡不成蚀把米。”
  “我看你是被江安义吓破了胆,一说到他是胆颤心惊。”蒋飞鱼反口相讥道。
  “都给我住口”,杨思齐怒喝道。大齐国立国后,杨思齐广纳人才,以元天教教众为基,招纳了赵良铁、章天刚、韩家甚至一些投诚的马贼、西域各国的人才,大齐国称得上人才济济,欣欣向荣。可是人多了明争暗斗也出现了,元天教出身的人看不起后来加入的人,认为他们抢了位置,而后加入的人也抱怨处处受制,杨思齐调和矛盾颇为头痛。
  正准备申诉两人,门外有人高声禀道:“城主大人,戎弥国派使者前来下书。”
  ………………………………
  第一千零七章战定乾坤(六)
  杨思齐装扮成侍卫,站在涂志强身后。戎弥国的使者苏曼大踏步走进大堂,斜着眼睛看了一眼站在屋中迎候的涂志强,道:“你就是元同城城主?”
  涂志强拱手礼道:“涂某见过上国使者。”
  苏曼哼了一声,径自走到主座坐下,道:“我奉国主之命前来下书,你且收下了。”
  杨思齐从侧旁看着戎弥国的国书,国书的口气傲慢无比,让元同城准备五万大军三日所需的粮食,要牛羊千只,还要骆驼二百六十峰。
  苏曼咬着梨子,含糊不清地道:“这些东西今日之内要备齐,国主大驾明日就会来到元同城,若是少了东西怪罪下来可别怪我事先没说。”
  涂志强得到杨思齐的暗示,陪笑道:“请上国使者到馆驿歇息,下官这就派人筹措物资。”
  当看过戎弥国的国书后,任强气愤地道:“戎弥国把我们当成臣属了吗?相帅,要我说干脆撕破脸,打一仗。戎弥人退走元同城,估计是在江安义那里吃了大亏。”
  杨思齐沉吟道:“关键是要知道戎弥人到底折损了多少兵马,尤其是他们暗藏的重骑还剩下多少,江安义劫营,八成是冲着重骑去的。天刚,你带几名弟兄去探探戎弥人的虚实。”
  章天刚起身离开,杨思齐又道:“强子,飞鱼,你们两个人即令回军营备战,等候我的命令。”
  元同城有三千守兵,杨思齐带来的八千兵马并没有入城,而是在城西十里处驻扎,任强和蒋飞鱼领命离开。
  涂志强有些紧张,道:“相帅,戎弥人要五万人的粮食,看来人数不少,我们仅有万余人,怕不是戎弥军的对手,还是小心为上,不要轻易动手。”
  杨思齐笑道:“志强你放心,我不会鲁莽,会见机行事。对付戎弥人光靠咱们不行,不是还有郑军吗?我会写封信给江安义,让他率军夹击。志强,你且派人做出筹粮的姿态,麻痹戎弥人。”
  元同城内客商们得知戎弥大军将至,纷纷起程离开,热闹的城池迅速地变得冷清下来。胡风酒楼门前,戎弥谍探看着大街上满载粮食的车辆驰过,回到店中找到装扮成伙计的手下道:“你去见国主,就说元同城依照国主之命在筹集物资,让大军放心前来。”
  一个时辰内,有数匹快马先后出东门,带着不同的目的驰向远方,申初时分,一匹快马驰到了百里外的枭镇。很快,这名信使见到了郑军主帅江安义,呈上了杨思齐的亲笔信。
  看过信之后,江安义淡淡地说了声,“我知道了,你先下去休息,等我回信”。信中通报了戎弥军准备借道大齐国返回戎弥的消息,邀江安义一起袭杀戎弥大军。
  江安勇笑道:“哥,你不常说痛打落水狗嘛,不能放过这些戎弥军。”
  张克济亦点头道:“主公此次西征的主要目的就是打残戎弥国,既然大齐国邀咱们一起合击,机会不容错过。枭镇离元同城有百里之遥,只能轻骑前去,一万轻骑主公不妨全都带上。百工科新近又调配出四百枚火弹,可以应急。”
  江安义来到沙盘边查看地形,道:“轻骑需要休整,明日卯时出发,在此处驻扎。”
  手指点在元同城北面的一处沙地,江安义道:“此处离元同城三十余里,戎弥军的侦骑不会到达。我准备在后日丑正时分发动攻击,让杨思齐拖住戎弥军一天。”
  张克济笑道:“轻骑若是明晨出发,今夜还能赶制出二百枚火弹。”
  …………
  先行的一万戎弥军在巳正时分来到元同城外,元同城城主涂志强率领属员迎出十里,恭请戎弥国主虎锐进城休息。
  虎锐笑道:“本王要与将士们同甘共苦,入城休息就不用了,大军就在城外十里扎营。涂城主,粮草物资可准备妥当了。”他接到元同城内的谍报,大齐国正在筹措粮食、牛羊等物资,城中也仅有三千人马,所以比较放心。
  “大王之命,下臣不敢不从”,涂志强谦卑地笑道:“粮食已经筹齐,只是牛羊一时无法调集,还有骆驼需要到别处搜集,大王再给下臣三天,一定办妥。”
  虎锐脸一沉,喝道:“本王没有那么多时间等候,明日一早,这些东西便要送到营中,否则别怪本王屠了元同城。”
  涂志强苦着脸连连应是,又道:“下臣略备了些酒席,替大王接风,请大王赏脸。”
  这些天在军营担惊受怕,吃不好睡不香,虎锐还真有些馋了,笑道:“难为你有心,那就送上来吧。”
  十余桌酒席送去军营,国主和将领们有吃有喝,虎锐怕将士离心,吩咐杀牛宰羊犒赏三军。涂志强还让人送来了五百坛美酒,虎锐怕将士饮酒误事,规定每十人只许饮酒一袋。戎弥军营中酒肉飘香,欢声笑语,低垂的士气重新振作起来。申末,佩里带着剩余的二万六千余人撤至,虎锐吩咐加紧戒备,不可松懈。
  元同城内,任强悄然进入城主府,向杨思齐禀报,八千人马已经准备妥当,随时可以出击。
  杨思齐道:“我刚刚接到江安义的信,他的一万轻骑到达了索拉荒漠,离戎弥人的大营有三十里,他准备在今夜丑正从北面发动袭击,届时我们从东面出击,务必将几万戎弥军留下。”
  戎军大营,劳乏了一天又饱食后的将士早早睡下,大营内鼾声一片。佩里骑着战马巡视大营,发现巡逻的将士打着哈欠,一副缺觉的样子,了望楼上的兵丁靠在柱子打瞌睡,整个大营防备漏洞百出。
  佩里急忙来见国主虎锐,却被拦住告知国主已经睡下,佩里问身旁之人到了什么时辰,得知已过子时。佩里来的较晚,大营的防卫和侦骑的派遣都由赤扣哲负责,佩里带着人来找赤扣哲。
  赤扣哲从梦中被叫醒,得知佩里找他有事,一肚子起床气,半夜三更这个佩里分明是在折腾自己。
  板着脸来见佩里,佩里心急火燎地道:“赤扣哲将军,我刚才巡营发现戒备轻散,若是有敌来袭恐生不测,还望将军下令加强巡视。”
  赤扣哲打了个哈欠,道:“佩里将军过于担心了,此处在元同城旁边,郑军真要来袭,我们可以进城暂避,到时再率军出击,郑军便有去无回。佩里将军放心,郑人不敢来,劳乏了一天,早些歇息吧,哈……”
  从赤扣哲的大帐中走出,佩里的不安越发强烈,身为主将都如此轻敌,难怪将士们懈怠。回到自己的住处,佩里吩咐道:“离天亮还有三个时辰,让儿郎们分成三拨,加强巡视,预防郑军来袭。”
  佩里手下有三千直系人马,他的将令得到遵从,一千人又分成二十组,在大营中来回巡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