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臣-第5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
第九十三章 大事小情
进入七月前,江安义做了三件大事。
头一件,备下重礼,带着江安勇,前往周秀才家。状元来访,真是蓬荜生辉,当江安义提到请他重回江府执掌书塾,周秀才立刻点头答应,要不是逼不得已,他真不想放弃二十两的年资。
眼前这位可是十岁的状元郎,按资排辈三品以上的大员怎么也逃不掉,说不定将来还会入阁拜相,即便自己不能沾光,为儿孙计也得牢牢贴住。现在江状元亲自来请,面子里子都有了,哪有不答应的道理。
江安义的来意不仅如此,这几日他发现家中帐目混乱不清,家中开支光凭娘用心记,三舅偶尔回来记个大略,这样肯定不行,家里要一个账房,周秀才为人本份,是账房的最好人选。当江安义提及多增加十两的年薪时,周秀才已经保持不住矜持,咧着嘴露出满口的黄牙。
周秀才的两个儿子都已成家,一家人挤在两进的宅院内有些拥挤,江安义笑道:“周兄,不如你索性搬到我府中去住,我家有空着的院落,这样也省得你来回奔波。”
这是求之不得的好事,第二天周秀才带着大儿子一家,七口人住进了江安义为他准备的小院内。小院遍植修竹,环境幽雅,七间精舍,收拾得干干净净,周秀才很满意。拜见过江黄氏,这位旧先生新账房正式走马上任了。
第二件事,江安义一家跟着方至重进了马头山,前往安龙寺烧香礼佛,拜望洪信大师。飞瀑依旧,梯田中有僧人在劳作,山门前的道路被整饬过,变得平坦宽阔,“安龙寺”三个大字遥遥在望。
烧香拜佛,江安义多了一分虔诚,洪信大师暗暗点头,江安义对佛门明显多了好感。禅房叙话,江安义把想带方至重前往仁州从军的事一说,洪信和尚站起身,深深一礼,道:“贫僧是出家人,没有什么答谢江檀越的,只有在佛前为江檀越一家祈福,多谢江檀越的好意。”
方至重有些不舍,闷声道:“叔父,我去了仁州你要多多保重,有空我便会回来看你。”
“痴儿,好男儿志在四方,你父母在天之灵看到你成才,必然欢喜。叔父是出家人,因你多了红尘牵挂,你能重振家声,将来成家立业,开枝散叶,叔父也能安心礼佛,了断尘缘。”洪信大师看着侄儿,一脸慈爱。
“江檀越,你七月中旬动身前往仁州,这段时间我想让重儿住在寺中,一来我们叔侄临别团聚些时日,二来沙场无情,我想传授他一些保命的技能。”
回归的路上,江安勇凑到哥哥身边,道:“哥,我听至重哥说他叔叔会什么伏魔内劲,还说你也会内功。哥,洪信大师铁定是想把伏魔功法传给至重哥了,你能不能把你的内功心法传给我?”江安义立时点头答应,安勇长大了,为人好勇,将来有内劲防身的话安全系数大大增加,只是自己刚如何传功于他?
经过与欣菲交流,江安义知道自己的心法属阳刚一类,进益很快但孤阳过躁,需要与阴柔类的功法双修调和。欣菲指点了他几句运功时要注意经过的经脉,作为调和,这样做有益有弊,好处在于功法变得圆融,走火入魔的危机大大减轻,弊处就是功力增长变得缓慢,这段时间江安义几乎查觉不到自身功力的增长了。
江安义想了想,决定将改进过的运功心法传授给安勇,他可不想安勇像自己那样走火入魔,自己两次都恰逢有高手在旁帮忙,要不然早已经脉**暴体而亡了。
第三件事是整饬家中的田地。将挂在名下的田地归还后,江家现有田地七百六十亩,其中上等田三百六十亩,中等田二百三十亩,下等田一百七十亩,荒山荒地就多达一千五百多亩。另外,三个舅舅共计挂在他名下田产四百十亩。
已有的田地栽种着谷物,租种给别人,原本是六分租,除去一分税后还能得到五分田产,而种地人只得到四分田产,江安义决定让一分利于租种人,只收五分租。
对于没田的人来说,多出一成粮食,就是多条活路,得知消息的佃农感激涕零,全家老小都来感谢。看着他们脸上真诚的笑意,江黄氏悄声道:“义儿,这就是你说的用钱买名声,娘觉得舒坦。娘想过你的话,咱家不缺吃不缺穿的,能够有余力做些积德行善的事那是佛祖保佑,求之不得的好事。”
施比受快乐,江黄氏虽然没有读过书,但生活的磨砺早已人情炼达,世事精通。江安义夸了娘几句,江黄氏脸上泛起薄薄的红晕,秀美娇艳。江安义在心中无声地叹息着,扬起笑脸道:“娘,你买的那些山出别荒废了,多请些人垦成果园或竹林,低凹的荒地如果有水挖成池塘,养鱼种莲都好。”
江黄氏道:“那可得不少时间,要请不少人,家里的人手可不够。”
江安义清走了家中的闲人,现在发现过于急切了,用人的地方还是不少。想了想,江安义道:“家中大小杂事汪伯最为清楚,我的意思是让他任管家,有什么事让汪伯出面好了。家里干活的人手不够,让汪伯到集市上去雇人,价钱不妨优厚些,不要克扣乡里人。”
“这次我将至重和安勇都带走了,家里没人可不行,我的意思让东江哥回来。二舅不是给他说了门亲吗?成了家后就在家里帮忙,这两年他在外面也历练出来了,家里现在不比以前,迎来送往的礼数多了,大舅二舅上不了台面,三舅不在家,让东江哥撑起门面。”
“行,待会我就跟你二舅说去。”
“家里的田地交由大舅去打理,开垦荒地的事让二舅多上点心,家里的表兄弟们有空不妨跟着学着管点事,总不能成天就知道玩。”江安义边说江黄氏边点头,妍儿嚷道:“哥,你们都不在家,家里只剩下我,我也要帮着娘做事。”
江安义逗她道:“你会写字?会记账?”
“我会写上百个字了。”妍儿骄傲地昂起头,道:“周先生都夸我最聪明,二哥他们比我差远了。”
“哟,我家妍儿还是个女秀才,将来肯定比哥哥还利害。”江安义笑道:“不过妍儿现在还小,多跟着周先生读书识字,等妍儿再大两岁,就可以帮着娘管家了。”
妍儿撅起了嘴,哼唧道:“哥哥说话不算数,我都会写字了,可以记账了,还不让我管家,小气鬼。”
江安义有些怕了妍儿的碎碎念,连忙岔开话题道:“妍儿不是最喜欢哥哥做的菜吗?今天哥哥有空,想吃什么?”
妍儿立即欢喜地跳起来,弯着手指数道:“蘑菇炖鸡、红烧排骨、凉拌酥白璧、酸笋肚片、粉蒸肉、炒猪肝,红烧鱼块、茶叶蛋。好了,今天咱们就先吃这些,其他的明天再说。”
好家伙,一口气连说了七个菜,还说先吃这些,江安义笑着举起妍儿,在空中转了一圈,道:“行,你叫余婶准备好材料,哥哥今天大显身手,让小馋猫吃个饱。”
妍儿的眼睛弯成了月芽,笑得那叫一个幸福,撒腿就往外跑,找余婶去了。过了一会,妍儿又跑了回来,气喘吁吁地道:“余婶说家里没有鱼,猪肝也没有,酥白璧也没了,哥,得换几个菜。”
“酥白璧来了。”郭怀理一腿踏了进来,手中托着个盆子,里面盛着二十块酥白璧。将盆子放在桌上,郭怀理问道:“是不是小江准备弄菜,那感情好,我老郭有吃福啊。”
尝过几次江安义的手艺后,郭怀理时不时来江家趁饭吃,总要鼓捣着江安义做几个菜饱饱口欲。妍儿瞪了一眼郭怀理,道:“每次都是你跟我抢,害的我老吃不过着瘾。”
小吃货对大吃货有意见了,郭怀理蹲下身子,装出一副可怜像,道:“好妍儿,胖子哥最近瘦了不少,你就可怜可怜我,顶多让你哥多做一份好了,我单独吃那份。”
“那可不行,得大家一起吃。”
众人哈哈大笑,江安勇走了进来,听说家里没鱼,立刻兴奋地说:“野潭里有大鱼,咱们现在就去钓鱼。我还在旁边还下了几个套,看看有没有收获,说不定晚上还有野味吃。”
江安勇这几天被拘在家中着实难受,竭力鼓动江安义前去钓鱼。江安义见弟弟可怜巴巴的样子,点头答应,江安勇欢呼一声,冲出屋外准备鱼竿去了。
钓鱼的地在江宅后面,一路杂草丛生,只有条弯曲的小路伸向群山怀抱之中。走出五里路,杂树丛中有处半亩大小的水潭,江安义兄弟小时常跟父亲来游泳,现在这块地已经被江黄氏买了下来。
江安勇带着妍儿欢天喜地地开始钓鱼,郭怀理找了处荫凉地,抬头打量道:“这块地真不错,有山有水,而且四周群山环抱,只有一条路通向外面,修处别庄倒是不错。”
江安义心头一动,仔细地打量起记忆中熟悉的这方天地。潭水来自山间的清泉,潭边满是野草,看面积约有四五亩大小,修整后足够建宅院。山势陡峭,整个山谷有如巨人怀抱。
“易守难攻,百年基业”,江安义的脑袋中闪出个字。
………………………………
第九十四章 双猛相会
“江状元家招人了,每天二十枚铜钱,还管两顿饭,顿顿有肉。”消息像长了翅膀,很快飞遍邻近的村庄。离稻谷收割还有半个多月,闲在家中的农人纷纷向平山镇涌来,一天时间,江家就招收到了七十多名壮汉。
开山挖地,力气活,尤其是七月热气正旺,这钱不好攒。吃饭的时候,看到一桶桶雪白的米饭,一大锅油汪汪的红烧肉,大伙恨不得把锅都吞下去。
“别急,都有,家里还在做,待会就送过来,管够。”汪伯用毛巾抹着汗,来回大声地吆喝着,“多喝些绿豆汤,这东西解暑,中午大伙休息会,等太阳偏西再做不迟。”
夕阳下山,大伙收工,又是一顿饱餐,拿着主家发给的二十枚铜钱,三五成群散去。
“江家真不错,说话算数,明天我叫阿牛也来。”
“要不然人家怎么中了状元呢,有神灵保佑,和善人家啊。明天记得喊我一声,我把大小子也带过来,虽说小了点,干活可不比大人差。”
一连十几天,江家的荒山变了样,除了大树杂木都被除去,平整整齐,等待春天种上果树。几口鱼塘已经放水,江安勇兴奋地将钓来的鱼放在塘中,然后幻想着明年池塘里满是大鱼。
象征性地割下第一镰庄稼,江安义抬起头,眼前金黄一片,今年风调雨顺,丰收在望。离家的日子又到了,看着眼前的景色,江安义的心中充满了不舍。
江安勇对此次的远行充满了期待,丝毫没有注意到江黄氏眼中的不舍,临行细细地嘱咐对年少的心来说是烦不胜烦的唠叨,当看到妍儿含泪的双眼时,江安勇突然意识到离家的忧伤。
方至重归来时带了条镔铁棍,这条鸭卵粗细的大棍重达九十斤,江安勇要双手用力才能将他提起,江安义试了试,不运气的话自己也舞不动这根铁棍。看着方至重轻松地将铁棍在手中舞动,江安勇满是羡慕,天生异禀这东西确实存在。
问题来了,方至重体重就近达二百斤,加上这根铁棍,普通的马负重不过二百来斤,根本无法负他前行。江安义的木炭当然行,但江安义还没有大方到将木炭相让的地步。方至重只能坐在马车中,羡慕地看着车前江安义兄弟俩一黑一红两马并辔而行。
先取道前往富阳县近水村拜见范先生。说实话,对于江安义高中状元,老夫子可是有点不敢相信,江安义的水平比师本都有所不及,师本中在二甲算是幸事,怎么可能高中状元。不管怎么说,自己的弟子三元及第,做老师的也光彩,自己曾是状元,现在弟子也是状元,范炎中很满意。
半年不见,范夫子的暴脾气收敛了许多,话变得多起来。话题总绕不开儿孙,一副有子万事足的样子。当初那个激愤的老头子不见了,岁月将他改造成一个和蔼的邻家翁,江安义惊奇地发现,吃过晚饭范师居然会搬起小椅子,坐在槐树下和村里的老人们唠闲嗑了。
七月底,江安义来到了安阳府。余知节的清仗使衙门设在原来的别驾衙门,离府衙只有几十丈远,原本的别驾王大人让出自己的办公地,搬到府衙中去了。天子给假三个月,按说江安义只要月底到任即可,看到自己的弟子提前一个月来帮忙,余知节很高兴,询问了几句,让他休息几天,月初一到任即可。
府门前,刘玉善带着人和江安义打个照面。江安义见他一身簇新的深青色品官服,头戴平帻巾,腰系丝带,看上去神采奕奕,大概是经常在烈日下奔走,肤色变得更黑了。
看到江安义,刘玉善笑着招呼道:“安义,你来了,余大人总念叨起你。现在我还有事禀报大人,你住在何处,晚上我去找你,咱们好好叙谈一番。”
因为带着江安勇和方至重,江安义找了家客栈暂住,将客栈名告诉刘玉善后,两人拱手而别。时间还早,江安义回客栈叫了方至重,带着江安勇前往安阳王府。
魏猛强正在校场上骑马射箭,舞弄兵器。有人过来禀报道:“门前有个叫江安义的求见。”
“江安义?谁啊?”魏猛强想了半天没想起是谁。
旁边射靶子的世子石方道笑道:“魏将军贵人多忘事,打完人家就给忘了。谁,江状元江词仙来了,他不来找我倒来找你。喔,我明白了,上次你许过愿有事找你,现在江状元找你还人情来了。”
魏猛强一拍脑袋,笑道:“我想起来了,是书院那个骑着匹好马的白面书生,考中状元了,这小子了不起啊。”
石方道无语,江安义三元及第中了状元这么大的事他都不知道,倒是还惦记着那匹黑马,真是个好武的粗人不关心文事啊。石方道将手中的弓交给从人,擦了擦汗,道:“本世子去见一见,魏将军,找你的,你走先。”
看到世子满面春风地走了进来,江安义连忙起身行礼,这位世子爷对自己不错,王府替自己扬名,被陷牢中时又暗中为自己出力,说来是自己的恩人。
“安义见过世子殿下,多谢世子数次相助之恩。”
“哈哈哈哈”,石方道笑着拉住江安义,道:“安义居然向我这个大膏梁行礼,岂不折了你大词仙的风骨。快请坐,上茶。”
魏猛强铁塔般地堵在门口,视线在江安义身上瞄了一眼,立即注意到方至重身上。方至重一样的高大魁梧,一样的孔武有力,除了胡须还没有长成虬髯,两人简直是用的一个模板。
石方道也注意到方至重,笑问道:“这位壮士和魏将军一样高大,真壮士也。”
魏猛强晃着身子进来,一屁股压得枣木椅发出惨叫,看着方至重毫不客气地挑衅道:“长得高大有什么用,不知身手如何,要不然就是饭桶,白瞎了这副身材。”
同性相斥,用于魏猛强和方至重之间一点都没有错,方至重“腾”地站起身,喝道:“那汉子,不必风言风语,要不比试比试再说谁是饭桶。”
石方道鼓掌大笑,道:“好好,强子,有人向你叫板了,有好戏看了。安义,咱们就先去看他们比武,再回来叙谈不迟。”
校场上,魏猛强骑着大青马耀武扬威,方至重连选了几把兵器都不适手。石方道问道:“你可自带着兵器。”得到答复后,石方道让人前去取来。
看到两个人抬着方至重的兵器来到校场,方至重一把接过,在手中舞出几朵棍花。魏猛强勒住马,点点头道:“不错,凭这把子力气,倒也值得魏某出手,来吧。”
方至重提着铁棍步行上场,魏猛强一皱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