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变臣 >

第549章

变臣-第549章

小说: 变臣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江安义躬身施礼,道:“臣见过洛王爷,王爷驾临化州乃是幸事,臣迎接来迟还望恕罪。”
  几句没营养的应答,分宾主落座,江安义表达了对先帝的哀思,石重仁抚慰了几句,又略说了说藩王出京的情况,时间不早,酒菜摆上,宾主尽欢。
  月上树梢,众人起身告辞,石重仁笑道:“江师,小王还有些事要向你请教,烦你多留片刻。”众人心知肚明,洛王爷既然挑明身份,就不会简单地到此一游,不知他用意何在。
  方仕书离开时看了一眼江安义,肃帝归天对江安义来说是个坏消息,新皇登基后对这个年轻的重臣不会像以前那样信重,洛王就藩不足一月就急着来化州,绝不会只是来看香雪居的美景,化州初定,人心思安,百业正兴,若是朝庭将江安义调走,对化州恢复是个沉重的打击。
  茶烟袅袅,石重仁斟酌了片刻,开口道:“父皇归天前曾专程把小王召入宫中,对小王就藩并州武阳府做了交待。父皇说并州是西北中心,并州定则西北定,西北定则朝庭无西北之忧,而要西北安定离不开江师你。”
  江安义眼眶微润,欠身道:“臣何德何能,能得先皇如此看中,纵然粉身碎骨也难报万一。”
  石重仁叹道:“父皇与江师君臣相得,定会成为史书佳话。小王年少德浅,奉父皇遗诏就藩并州,诸事还要倚仗江师扶助,望江师看在父皇的情面上,多多鼎力相助。”
  江安义站起身,躬身道:“为国效力,乃臣之本份,臣自然听从王爷吩咐。”
  石重仁很满意江安义的态度,心中念头闪过,若是江安义能像对父皇那样辅佐自己,那西北五州(并州、化州、青州、齐州、孟州)加上身后的灵州、娄州、姜州也要唯自己的的马首是瞻,天下二十七州能掌握八州,将近三分之一的郑国在手,加上安西都护府十六万百战之兵和五万屯兵,石重仁不免有些心潮澎湃。
  喝了一口茶稳了稳心情,石重仁笑道:“并州虽是西北大州,可是比起楚州可就差得太远,楚州去年的税赋四百三十七万两,并州仅有二百八十万,比起化州来都差一百多万,白担了大州之名。小王就藩并州,除了朝庭所给的几万两银子外,平日所耗还得靠并州支持,可是并州图有虚名,小王想着与江师还算亲睦,所以硬着头皮来打秋风了。”
  江安义目光一凝,洛王果然来意不善,伸手就要银子,石家人行事果然肆无忌惮。沉吟片刻,江安义问道:“王爷有何吩咐?”
  石重仁浅笑道:“小王听闻江师可是豪爽人,天子还是太子时为助他购买雁山别苑出手就是百万两银子,京中香水铺日进斗金,听闻江师白白送给了宫中,啧啧,不瞒江师说,小王听到这些传闻,眼红羡慕的很。”
  说着,石重仁还勾起了伤心事,满是感叹地道:“小王刚出宫建府的时候好玩,每年两万两的银子根本不够用,记得那是十月,小王看中了一个翠玉壶,店家开价一千四百两,府中银子只剩下二千余两,还有三个月过年,庄师傅硬是不给钱,唉,没钱的日子真难过。”
  江安义心中不悦,自家的钱也不是大水冲来的,天子和王太后挖去了一半香水产业,看样子洛王也要狮子大开口了。强忍怒气,江安义道:“洛王有话不妨明言。”
  石重仁“嘿嘿”轻笑两声,道:“小王在京城时就听闻过香雪居的美名,亲眼目睹之后更觉实至名归,小王真喜欢这香雪居的景色。郭老板大手一挥便将得杏斋送给了小王,要是别人小王还真不敢接受,不过郭老板是江师的发小,定然不会害孤,所以小王便收下了。”
  江安义刚来,还不知道郭怀理把得杏斋送给了洛王,念头一转便明白了郭怀理的心思,这个郭胖子是想抱洛王爷的大腿,倒是从来不做亏本生意。不过石重仁这话中有话,世人皆知郭怀理的生意后面有江安义在支撑,洛王以得杏斋为引,所图甚大。
  心中不悦,江安义默坐不做声,屋内尴尬地安静下来,石重仁有些暗恼,这江安义对本王远不如父皇和太子尊敬,莫不是认为孤可欺,越是如此,本王越要重重地咬上一口,看你能拿我如何?
  想到这里,石重仁轻轻一磕茶盅,发出一声脆响,打破沉静道:“江师,你是知道的,父皇三子我最不得宠,所以府中并无积蓄,此次母妃随我前来武阳府,并州居然连王府都没有准备妥当,小王有愧于母妃。”
  江安义不能不开声了,道:“刘太妃远道而来,臣当竭力奉迎,臣愿献银二十万两贺太妃乔居之喜。”
  石重仁心中冷笑,果然江安义看不起自己,石重伟买个雁山别苑就能出一百万两,自己的抬出母妃来才给二十万两,把自己当成叫化子了,随手给两个就打发,枉自己在漠北还替他在父皇面前说了不少好话。
  “江师太客气了,小王受之有愧”,石重仁皮笑肉不笑地道:“小王刚来就藩就收了江师的银子,定然惹来物议。知道的人明白小王与江师关系非同一般,不知道的人还以为小王有意勒索呢,多谢江师,此事不要再提。”
  江安义有些头痛,这个石重仁年纪轻轻,心眼却多,二十万两银子都填不平他的胃口,不知他到底要点什么?
  只听石重仁看似无意地道:“小王来到香雪居,才知人间竟有此仙境,或是母妃得闲时能到此常住,定能延年益寿,江师你说呢。”
  江安义明白过来,石重仁看上了香雪居,不过这香雪居江家所占的比重并不大,自家以彤儿的名义占了三成,郭家占了二成,李家占了二成,原本给余师一成,不过余师拒绝了,这一成便分给了追随自己的刘逸兴、田守楼、余庆山等人,一成给了化州的官吏,剩下的一成让给了宁家这些世居化州的权贵。江家的三成中分给了安勇一成,江安义又拿出一成,其中三分给了田少秋,七分分给了身边的亲卫,江安义真正拥有的产业不过一成。石重仁不知其中内幕,以为香雪居和香水一样,江安义可以直接拿主意。
  看到江安义沉吟不语,石重仁变了脸色,自己把话都说得这么明白,江安义仍默不作声,分明就是看不起自己。父皇死了,江安义经略化州,翅膀硬了,看来怀有别的心思了,你不让孤遂意孤岂能让你开心。
  刚才还想着能得到江安义尽心辅佐在西北呼风唤雨,看来自己是痴心妄想了。重重地一墩茶盅,石重仁铁青着脸站起身道:“孤有些累了,江师且回去了。”
  江安义心知自己得罪了石重仁,来之前与张克济粗粗商议过,石重仁来意不明,要尽量逢其所好。并州卡在化州东进之路,如果洛王在并州设碍,化州的商贸就要大损。不过自己手中只有一成股份,看石重仁这样子,就是全送给了他也嫌少。
  想起来时接到李来高的奏报,在戈壁上烧砖已获成功,军镇很快立起,已经着手在玉石矿兴建另一座军寨。玉石矿开采价值比金矿大得多,如果开采出来的玉石能再加雕琢价值越发倍增,化州不凡玉工,但高手不多。江安义看了一眼石重仁,刘家世居娄州长汉,那里出产青玉,刘家的玉匠很多,或是让石重仁和刘家涉足到玉石矿中,是多赢的局面。
  江安义轻笑道:“洛王爷,莫发火,臣并不是小气之人,之所以不作声,是因为香雪居臣只有一成股份,实在不好开口。”
  石重仁一愣,江安义在香雪居只有一成份,这他着实未曾料到,这件事江安义应该不会骗自己,让龙卫暗卫一查便知道。江安义也不隐瞒,把香雪居的股份分成略说了说,石重仁的脸色缓和下来,重新坐回椅中,语气诚挚地道:“小王误会江师了,还望江师看在小王年少无知、行事莽撞,莫要责怪。”
  江安义心想,年少无知、行事莽撞这八个字可与你一点都不搭,要讲也是心黑手辣、心有城府。江安义轻笑道:“王爷一片孝心,江某甚为感动。江某前段时日带兵清剿戈壁马贼,无意中发现了一座玉石矿。”
  石重仁精神一振,刘家便是靠玉石矿豪富,支撑着家族近万人的吃用,如果是座富矿,远胜于香雪居的收入。石重仁笑道:“江师好运道,前去剿匪居然都能发大财,不知那座矿的规模有多大?”
  江安义道:“臣派人暗中看过,不会少于百万斤,而且多是上称的羊脂玉。”
  黄金有价玉无价,石重仁惊喜地直起腰,在心中迅速地盘算了一下,如果真如江安义所说,这处玉矿至少能千万两黄金的价格,哪怕自己得到一成也是百万两黄金,相当于二千万两银子。有了这么多的钱,别说装备六百亲卫,但是组织起六万大军也不难。
  伸手拿茶壶替江安义斟茶,石重仁竭力隐藏着心中欢喜,可是微微发抖的手还是把茶水洒了出来。石重仁放下茶壶,自嘲地笑道:“庄先生常教导小王,逢大事要有静气,看来小王的修养还不够,听到这座玉石矿心浮气躁,让江师见笑了。”
  江安义目露赞赏之色,叹道:“王爷还不满二十岁,能做到如此地步,江某自愧不如,这天下芸芸众生,能做到王爷这样的能有几人,王爷何必过谦。”
  石重仁笑容满面,要知道江安义如今在士林中举足轻重,若是举子得他一赞及第的机会要倍增,看得出来江安义确实是诚心相赞,就像幼时读书得了先生夸奖一样,石重仁确实很高兴。
  江安义看着石重仁朝气蓬勃的脸,想着这样一个早慧、果决的洛王爷,加上贤王之誉的楚王爷,朝庭怕是多事矣。
  ………………………………


第九百一十八章 鸿鹄之志
  送走江安义,望着天空明月,石重仁背着手在院中散步,压抑着兴奋得快要呼喊的心情。淡雅的香风弥散在身旁,石重仁感觉下一刻自己就要飞起来。
  戈壁的玉石矿答应分给自己二成,百万斤矿藏的玉石意味着开采出来就有五百万两黄金的价格,二成便是一百万两,合成银子是二千万两,哪怕分成四十年,每年也有五十万两的收入。
  江安义提出对玉石雕琢后再售卖,让自己联系刘家,刘家以玉工为本占一成份,石重仁知道这是江安义送给自己的又一礼物。出京时外公就暗示自己就藩并州,要多用刘家人相帮,得知这个消息肯定喜出望外。刘家的玉工多是自家奴仆,这些人所需的成本几可不计,一成红利几乎是白送,娘知道了也一定开心。
  经过雕琢的玉石比玉料的价格又会增长数倍甚至百倍,石重仁眼前出现了一条奔腾流淌的银河,有了这么多钱,自己便如虎添翼。深吸了一口气,石重仁强迫自己冷静下来,自己为二成所得欢心鼓舞,那江安义的七成又是多少银子,这些钱又有办出多少大事来。
  这些日子在化州的所见所闻,江安义在化州的声誉如日中天,百姓只知江经略使而不知朝庭。寒流随着念头冒起,将喜悦冻结,石重仁有些不寒而栗,以前在朝堂上听到大臣们说起江安义时总说年少高位、将来尾大难掉之类的话,石重仁对此嗤之以鼻,认为这些大臣们是出于嫉妒,在父皇面前危言耸听。在北漠他与江安义相处数月,知道江安义对父皇忠心耿耿,而且父皇也曾提过让江安义在朝中历练几年,再让他到大州做几年刺史,将来等皇兄即位可用为户部尚书,再以后是不是任为丞相就是皇兄的事了。
  按照父皇的计划,江安义大概会在四十多岁时成为户部尚书,在尚书的位置上磨砺十年,五十多岁成为丞相正是黄金时期,能够再为国效力十年,以江安义的才智,会给郑国带来数十年的繁荣。可是西域联军入侵,正值北线吃紧,父皇不得不让江安义做经略使前去救急,江安义倒是很快赶走了西域人,但他的声望在化州也变得无人能及,过两年若是再让他西征取胜,那江安义携大胜之威朝庭该如何安置?丞相还是太尉?
  石重仁感觉到头皮发麻,石家原是大魏朝的高官,魏代帝任用佞臣、卖官鬻爵、沉湎酒色,天下陷入动 乱。石家先祖是魏朝的国公,带兵四处平定兵乱,深得魏代宗信任,逐渐掌握了朝堂大权。等魏代帝死后,魏顺帝即位,石家先祖联合当时的王家、朱家等世家,逼得魏顺帝禅位,郑取魏而代,当年的历史可不要重演。
  严胜森走近禀报道:“王爷,那几个骗子的同伙抓到了。”
  石重仁心头一动,他来并州就藩身边的人才很少,除了庄松伟和严胜森之外,就是以前王府的几名官员,外公家倒是有几位表兄跟着自己一起来了并州,不过石重仁与他们交谈过几次后感觉都不堪用。想到这里石重仁对二哥羡慕得很,马遂真作为王傅随行,而他的王傅是崇文馆大学士原礼部尚书郭从史,这个王傅只是名义上的,郭尚书进洛怀王的次数用手指头都数得出来。建武三年致仁,郭尚书回了老家晃州,当然不可能跟着他来并州。
  石重杰就藩楚州永宁府后,第三天便颁下招贤令,将楚王府的多数官位虚位以待招求天下贤士,一时之间前往楚王府应任的文人名士如过江之鲫,楚王石重杰礼贤下士之名响誉士林。自己不能像二哥这样做,皇兄的面子还是要给的,石重仁嘴角露出哂笑,王府的官位跑不掉,到时候有的是人才上门来,何必像二哥那样大张旗鼓。不过有二哥这面招风的旗帜在,皇兄对自己的关注应该会少些,闷起发大财才是自己的处世之道。
  吴天赐、徐冲等人被绑在厢房之中,石重仁没有顾得上他们,听严胜森禀报抓住了同党,石重仁心中一动,吴天赐、徐冲虽然是骗子,但身手不错、见识不凡,魏高祖靠着唯才是举的招贤令夺得天下,徐冲几人若能收为己用说不定能派上大用场。
  石重仁看了一眼严胜森,他是姨夫的族人,武功高强、忠心不用怀疑,但处事过于方正,而且对江安义有敬畏之心,用他带兵、保护王府安全可以,要做些私密事就派不上用场了。
  转身向大堂走去,石重仁吩咐道:“把那些贼人都带来,孤要亲自审问。”
  很快,罗观泰等人带到,双臂绑在背后,艰难地下跪叩头。罗观泰道:“小的们有眼不识泰山,冒犯王爷虎威,还请王爷饶小的们一命。”
  这伙贼人已经知道自己的身份了,石重仁居高临下地打量着新抓到的几个贼人,罗观泰等人感到压力倍增,几个胆小的帮闲已经抖成了一团,冷汗滴湿了地面。
  “吴天赐,徐冲,你们的真名是什么?”石重仁问道。
  吴天赐脑中灵光闪过,洛王把自己这些人抓来,并没有交给官府,现在已过戌正,这个时候来审问自己这些人,说明洛王爷对自己这伙人很感兴趣。祸兮福所伏,说不定自己这些人的运道来了。
  罗观泰叩头道:“小的不敢欺瞒王爷,小的名叫罗观泰,江湖上有个匪号‘千魔手’,徐冲名叫贺守齐,他旁边的那个叫……”。罗观泰不敢隐瞒,一五一十地把自己和其他人的名字,在团伙中的位置和作用都告诉石重仁。
  石重仁饶有兴趣地道:“原来骗子这行还有这么多名堂,还分什么八将,有趣得很。罗观泰,你是积年老贼,龙卫都拿不住你,怎么见了本王就全招了?”
  “禀王爷,小人行骗多年从未失手,可是被王爷一眼识破骗局,足见王爷慧智,小人怎敢在王爷面前卖弄玄虚,唯有坦诚相告祈求王爷开恩。”
  这马屁拍得石重仁“哈哈”大笑起来,虽知罗观泰多半言不由衷,不过此人还算机灵,言语中露出投靠之意。一摆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