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变臣 >

第233章

变臣-第233章

小说: 变臣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虽然刚才大家齐声相请,但多数人心中并不相信江刺史会轻易传出此法。制蜜水果,能将化州的瓜果保存住风味,卖到各州各县,这法子说是金山银山丝毫也不夸张,现在听到江安义亲口说出无偿把方子说出,众人心头大震,一时间无论是谁,都兴出感佩之情,“先天下之忧而忧”原来并不是文人的修辞。
  江安义拿起手边的一叠纸道:“这是制蜜水果的方法,从煮陶罐到密封储藏我都详细地写在其中,大伙回去后只要照做便是,我在大堂外设了八口锅,大伙一会可以去将全过程看一遍,对照我所书的方法,加深记忆。”
  “大人仁德,我等感佩莫名。”这句话众人说得心甘情愿。
  江安义道:“本官有几句话要交待你们,请你们听仔细了。大伙都知江某出身寒门,家贫如洗,后得天子隆恩,方有江某今日,江某每一念及,莫不感激涕零。我等为天子牧守一方,一定要以百姓为念,此法应该能略解化州百姓贫苦。因此,尔等拿到方子后,要在县衙召集百姓,将此制水果之法原原本本演示给百姓看,让有意学习的百姓都能学会,切不可用于售卖,如果被本官查出,一律严惩不怠。”
  “我等不敢。”你别说,江安义还真说中了一些人的心事,但此刻听了江安义的交待,纷纷息了心思。
  “其二,此法中有些地方需注意,我已经在纸上写了明白,比如沸水煮罐、蒸一刻钟、加入蜜水、用胶密封等,每一步都要精心注意,如有疏漏,恐怕蜜水果便要腐烂不成,请千万注意。”
  “其三,本官让你们在县中兴建慈幼育孤院,不知你们做的怎样。本官有个建议,此法并不难做,你们来时也看到,大堂外是些小丫头在做此事,这些人都来自州府慈幼育孤院中,本官唯一的要求就是请他们做事,每罐给他们五文的提成,不许你们贪没。”
  众人齐声应下。接下来,众人拿了方子,到外面看那些小丫头操作,府衙的胥吏和衙役都知机会难得,纷纷放下手中的事,围在旁边观看。那些小丫头事先已经操作过几遍,做了数千罐蜜水果,有一部分被江安义送往京城作为贡品,有一部分送往平山镇让家人品尝,其他的被江安义收藏在厢房中。
  张文津也坐不住了,跑到外面学法子,这其中的机会,傻子也能看得出来。
  大堂上只剩下华思源和江安义,华思源叹道:“安义一片仁心,最终的利益怕是被这些官员所得,百姓们还是挣些辛苦钱。”
  百姓的生产能力有限,最终生产的大头被官员和富商占去,更不用说普通百姓哪有能力将蜜水果销往他处,所以华思源才会说出这番感叹。他知道这位年轻人有个执念,护佑家人的平安幸福,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将这种护佑向亲朋好友,乃至普通百姓延伸,这种延伸好像不包括世家富豪在内。
  江安义笑道:“至少百姓们的瓜果不愁销路,瓜果的价格会上涨些,日子也会好过些。至于利润的大头铁定在官府,蜜水果真能热销,本官可不会放过这笔税赋,到时再来慢慢想办法吧。”
  江安义和华思源相视而笑,笑声在空旷的大堂内显得有些奸诈,惊得光柱中的尘埃胡乱的飞窜着。
  ………………………………


第三百八十八章 礼轻情重
  从化州会野府到德州新齐平山镇江安义的家中,要穿越五个州,距离二千六百多里,隔着千山万水,路程比从平山镇前往帝都永昌城还要远。
  日子回调到七月十五日,月圆之夜,离八月中秋只有一个月的时间了,凉亭之中,一家人围坐,喝着井水湃过的蜜水果,甜蜜温馨。望月思人,江安义突然动念想让母亲和妍儿以及平山镇的亲朋好友们也品尝到化州的美味。
  路程再远也阻不断江安义的思家之心,六车装满糖水果的马车由威远镖局护送着前往平山镇,这趟镖江安义有个要求,要在一个月内送到,对于蜜水果的保存期江安义心中没底。
  为了讨好江刺史,威远镖局的总镖头罗士明满口应承,甚至想亲自带队押镖前往德州新齐县平山镇。章天刚哪肯让师傅若大年纪长途奔波,好说歹说将事情揽下,罗士明千叮咛万嘱咐,交待章天刚一定要将此事办妥,哪怕赔本也要讨了江刺史的欢心。
  蜜水果装在陶罐之中,路上颠簸容易破碎,镖行有运送瓷器的经验,将陶罐整齐地码放在箱中,四周塞满柔软的蒲草,再将木箱用绳索牢牢固定好。
  六百罐糖水果,原本三车就能装下,但罗士明为了保证速度,硬是让装了六车,配了二十六名镖师,平日往西域运送大量货物,上千两佣金以上才会有如此规模,江安义给五百两镖银,这趟镖虽然不会亏,但要按时按要求送到,绝得算得上是趟苦差了。
  章天刚带着镖局最精干的镖师,辞别师傅带队前往平山镇。事先江刺史有交待,这批蜜水果喜凉怕热,那就只能早行晚宿。这是镖行的大忌,走镖讲究早动身早住宿,晚间是绿林好汉活跃的时候,容易出事。
  章天刚骑在马上,听着前面的趟子手高声喊着“威远镖局,向江湖朋友借道喽”,心中不是滋味。他出师门来罕遇敌手,江湖上的好汉对他既敬又畏,弱冠之年便创下“断魂爪”的名号,这让他变得心高气傲,除了师傅,两个师兄都不太放在眼中。
  韩府那场比试,虽然最后以平手收场,但章天刚知道自己不是江安义的对手,败于一个年岁比他还小的人手中,这让他分感失落。回去之后再次苦练,想着找机会能扳回场子,没料到那个西域商人突然间成了新任的化州刺史。
  师傅得知消息后十分惶恐,这让章天刚颇为不解,在他心中,师傅是个顶天立地的男子汉,大风大浪见过多少,怎么会对一个毛头小子如此畏惧。罗士明把他的担心告诉了章天刚,“破家县令、灭门刺史”,江湖中人除了造反谁敢跟官府做对。
  人在矮檐下哪敢不低头,所以在华家的农庄内章天刚远远看到江安义,第一个念头就是逃,别给师傅惹祸。然而章天刚对江安义充满了怨念,认为他借助官府势力压人不算好汉,此次不得不为江安义押镖讨好,这让章天刚深感气沮。
  因为运送的货物怕热,章天刚带着镖队每天寅正出发,辰未便歇息,待太阳西斜,申时末再上路,酉时住店。这样一来每天赶路三个半时辰,但货物不重,一天也能走出一百多里路。
  走镖原本最怕走晨路和夜路,落草的好汉们在这段时间出没最多,章天刚心中满是怨念,一心想找几伙不开眼的毛贼泄泄怒气,出化州,过并、娄、方、仁州,最后进入德州。在并州和娄州拿几伙不开眼的山贼撒过气后,以后的路程变得平平安安,这让章天刚有火无处发。
  路途顺利,到达德州新齐县平山镇的时间提前了四天,八月十一日未时章天刚等人出现在前往平山镇的大道上。章天刚看着身旁络绎不绝的人群,心中暗暗感叹,这哪像个小镇,沿途经过的几个大县也没有这里热闹。
  离平山镇还有数里远,浓郁的花香便飘荡过来。路上章天刚等人就听说平山镇是江南远近闻名的花镇,无论什么季节来到这里,都能看到美不胜收的花海。如今中秋将至,正是桂花飘香之时,山头田间的桂花树下,有不少大姑娘小媳妇老婆婆手牵着粗布,有人摇晃着桂树,黄色的小花如同下雨般地掉落,落在围好的粗布之上。
  大道上车水马龙,从衣着上看,有骑着高头大马,带著书僮仆人的富贵闲人,有身着青衫手拿折扇的士子,还有乘着香车、坐着软轿的小姐、姑娘,还有赶着马车前来买货的商贩,整个平山镇除了没有城门,比新齐县城还要热闹三分。
  一路行来,都有人在树下采收桂花,有个镖师惊叹道:“这么多桂花树,采下来的桂花得做成多少桂花糕和桂花糖啊。”
  话语一出,立刻迎来路上不少讥讽的笑容,笑容里带着瞧不起外地人的矜持和骄傲。有个花白胡子的老者出言教训道:“外地人见识少,难道不知道咱们平山镇是香水产地吗?一年四季花开不断,这些花都是用来制香水的。”
  章天刚在化州时从一个西域胡商处知道京城有家香水店,卖各种花香的香水。那胡商珍而重之地从层层木箱中取出一**给他看过,三寸长的瓷**装的两许香水居然要一百两银子的售价。
  胡商得意地告诉他,这香水在京城东市十分畅销,每天仅有百**出售,而且每人限售十**,他是半夜就在香水店前排队,才买到箱中的十**。胡商的话让章天刚十分震惊,卖货的从来不嫌买主多,这香水店的老板为何限制香水的出售。
  章天刚还清楚地记得那个胡商说道:“这**香水到了休梨国,至少可以换回二十两黄金。”二十两黄金就是四百两银子,镖行上上下下数百人,一年累死累活也不过十来万两收益,不过是几百**香水的价值,真是人比人得死,货比货得扔。
  “要说咱平山镇真是风水宝地,要不然江家大小子能中状元,这些年咱平山镇日子过得那叫一个红火。”老头显然是平山镇人,指着往来不断人群道:“瞧瞧,每天不知有多少外地人到咱平山镇,镇上几十家客栈天天都客满。都说读书人矜贵,你看看这满街都是读书人,甚至有千里之外的读书人专程前来,至于做生意的商人,那就多的数不过来喽。”
  老头滔滔不绝地说着,这套词估计说过数百遍,连神态举止都练得醇熟,摸着胡子头向上微抬,眼神微眯得意的神情显露无疑。那镖师被老头的话震动,问道:“香水产自平山镇吗,我还以为是京城哪家王公家的产业。”
  “少见多怪”,老头露出鄙夷的神情,带着与有荣焉的神情道:“这香水是江状元琢磨出来的,江家大小子见了我还得叫声叔公呢。”
  香水居然是江家的产业,难怪有人称江安义为点金手,章天刚从震惊中清醒过来,冲着镖师怒喝一声:“多什么嘴,还不快走。”
  镖队很快在江宅门前停住,通报之后有个白胡管家出来,取了江安义寄来的家信,招呼家人将车上的货物搬进府内,虽然江安义已经给过了镖银,管家还是递上一张百两的银票,让章天刚和镖师们喝杯茶。
  江家有钱,不拿白不拿,章天刚毫不客气的收下。时间已经不早,章天刚决定今天在平山镇住下,明日再返还化州。
  客栈不好找,好不容易在镇南的偏僻处寻到一家,店内黑乎乎的,价钱经别处还要贵三分,掌柜的和伙计都是一副倨傲的嘴脸,一副爱住不住的样子。章天刚真想返还新齐县住店,不过来到平山镇,江安义的老家,章天刚总想探寻点什么。
  平山镇是赏花的好去处,镖师们三三两两约伴出外游玩,章天刚换了件衣服,背着手也出门闲逛起来,不过他没有去四野看风景,而是围着江宅前前后后转着圈,盘算着晚上是不是入宅一探。
  冬儿拿着丈夫的信一字一句地念给婆婆听,江安义在信中问侯了家人,儿子已经满了周岁,作为父亲不在身边,江安义有些愧疚,觉得有些对不住儿子和冬儿。信中江安义流露出接一家来化州团聚的念头,能跟丈夫团聚,冬儿当然意动。
  江黄氏笑道:“我老太婆就不去那么远的地方了,过完年,你带着晨智去化州吧。”
  半年多的相处,婆媳间相处愉快,从内心讲,相比欣菲,江黄氏更喜欢冬儿,这媳妇就像村里自己看着长大的丫头一样亲切。冬儿道:“娘,我走了家里谁来孝敬你,再说晨智也离不开你啊。”
  说到孙子,江黄氏眼中闪过一丝不舍,强笑道:“儿大不由娘,义儿他在化州为官,忠孝不能两全,你不用管我,家里还有妍儿,我想你们了,自会去化州看你们。对了,义儿说送来的化州蜜水果要尽快吃掉,怕保存不住,你让人送给三个舅舅家一些,还有郭府和余府也送一点,张先生和周先生那里不要忘掉,对了还有欣菲请来的两位老爷子,也送几罐过去。”
  江安义和欣菲走后,家中便是冬儿管家,在妍儿的帮助下,江家被打理的井井有条,江黄氏安心带着孙儿玩耍,少有过问家务。冬儿叫来汪管家,汪伯已经七十有一,老头依旧精神抖擞,有越活越年轻的迹象。
  不过,汪伯的年纪终是大了,冬儿接手管家后,给他配了几个年轻的管事,汪伯的长子汪牛从富罗县回来后,冬儿有意让他接替汪伯成为江府的新管家。汪伯不服老,硬是里里外外忙个不停,冬儿只得让他,嘱咐汪牛随时跟在父亲身边,跟着学习。
  汪伯让人搬来了两坛蜜水果,打开后果香四溢,倒入碗中一尝,甘甜可口,十分好吃。江黄氏让人把孙子捧来,小心地喂食着,江晨智吃得津津有味,奶声奶气地道:“好痴(吃)。”
  冬儿想起妍儿,问一旁吃着的汪伯,“汪伯,妍儿去哪了,把她也叫来尝尝,江郎说这东西不易久存,怕放段时日就会坏了。”
  汪伯应道:“小姐吃完午饭就和红小姐去了后寨,说是取些花渣做胭脂,差不多该回来了吧,我让人去看看。”
  妍儿发现制香水用过后的花瓣五颜六色,便动手自制些胭脂,结果制成胭脂不仅颜色鲜艳,而且芳香四溢,在表姐妹间大受欢迎。年前江安义返家得知后,让张克济帮着完善,果然研制出上好胭脂,已经送到香水店中发卖,大受富家小姐喜欢,价格还不菲。虽然及不上香水,一年估算下来也有万把两银子。江安义笑称妍儿自己置办了嫁妆,将来谁要娶了她就得了座金山。
  “这丫头,一天到晚不着家,也老大不小的了,再过段时间就该找婆家了,也不知道在家中做做绣活。”江黄氏将果肉夹成小块,小心地喂到孙子口中,一面埋怨着。
  冬儿笑道:“妍儿还愁嫁不出去?只是江郎说妍儿的夫婿要他亲自过目才行,也不知他在化州,如何顾得上这边。”
  婆媳俩说笑着,把注意力集中到江晨智身上,她们不知道,一个阴谋正在向妍儿袭来。
  ………………………………


第三百八十九章 好梦难真
  江宅前往后寨的道路是禁地,除了做事的工匠不许闲杂人等停留。道旁的栽种着果树,有枣有梨,沉甸甸、红艳艳地压低枝头,让人生出丰收的喜悦。从后寨的木栅走出几个嘻闹的少女,银铃般的笑声惊得树上啄食果实的鸟儿远远地避开,阳光映照在她们的色彩斑斓衣裙上,摇曳出一地的欢快。
  时光如电,当年那个瘦小发黄的小丫头已经长成十五岁的青春美少女了,柳眉弯弯,眼睛水灵,白皙的脸颊上挂着笑容,阳光照在脸上那抹红晕上,分外动人。
  “妍儿,你身上的这条花裙真好看,在太阳下还会闪光,我让爹也给买块料子,做件花裙。”说话的是三舅黄开林的女儿黄巧红,她和妍儿同岁,相伴长成了大姑娘。小红用手摸着妍儿身上的衣料,感受着丝滑和柔韧。
  妍儿笑道:“这可有钱没处买去,是我大嫂在京中给我捎来的,听说是贡品,宫里的娘娘也穿这样的衣服。”
  “啊”,妍儿的话引得周围一片惊叹,除了小红,这群姑娘中有珍儿、塾师周先生的孙女周璎若、舅家的表妹黄巧玲、黄巧珍等人。
  小红失落的表情一闪而过,笑道:“我找姑姑要去,姑姑最疼我,她那里肯定还有剩余的布料。”姑姑者,江黄氏也,身旁的几个丫头个个眼中闪光,各自盘算着如何向江黄氏讨要。
  妍儿笑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