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希腊之地中海霸主-第64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特里菲利亚下属的一个叫斯基洛斯(scillus)的村庄里有一个占地很大的宅院,里面住着受人尊敬的波斯远征英雄、著名的雅典学者色诺芬。
20多年前从波斯远征归来的色诺芬回到雅典后受到驱逐,不得不再次率领雇佣军,跟随斯巴达王阿格西劳斯征战小亚细亚,履立战功,因此受到阿格西劳斯的器重而成为斯巴达的贵宾,并给他分配了这里的土地,色诺芬在这里生活了近20年,已经将这里作为他的第二故乡。
他平时除了跟随斯巴达军队出外作战,更多的时间是待在安静祥和的村子里,专注地思考和撰写文章,有时还带着孩子和奴仆们到附近的森林里打猎散心,过着非常惬意的田园牧歌生活,他还自己筹钱,在斯基洛斯村子附近修建了阿尔忒尼斯神庙,年年供奉,希望这位神祗能够庇佑这一片地区,使其始终保持和平安宁。
今天晚上,他还和往常一样坐在书房里点亮油灯,开始构思他新的著作《希腊史》,这是前些年继《远征记》完成之后他所萌生的新想法,他要续写修昔底德所写的《伯罗奔尼撒战争史》之后希腊本土所发生的一系列事件,这其中有不少都是他亲身经历,他非常之熟悉。
就在他凝神细思、提笔书写的时候,突如其来的喊叫声打破了村子的宁静,而且它并没有很快消失,反而让整个村子都沸腾起来。
色诺芬不得不扔下笔,走出书房,刚走到院子里,就迎面撞上了他的大儿子,他略显惊慌的说道:“父亲,听村民们说,戴奥尼亚的大军在爱利斯海岸登陆,准备向内陆进攻!”
戴奥尼亚向爱利斯宣战?!这怎么可能?!戴奥尼亚与爱利斯从无来往,事先也没有任何征兆,怎么突然就爆发战争了呢?!……色诺芬感到疑惑,随即问道:“你听到的这些消息是确实的吗?!”
“听村民们说,有几名奥林匹亚的祭司正好去爱利斯境内的村庄为人送葬,亲眼所见,戴奥尼亚的船只停靠在海滩上,一眼望不到头……”
色诺芬的神情变得严肃起来,他想了想,对儿子说道:“你出去告诉村民们,就说是我说的,让他们不要惊慌,就算戴奥尼亚军队真的要进攻内陆,距离我们这里还远着呢,我们有足够的时间去做好准备,让他们各自回家休息,不要在黑夜里聚众吵闹,这样反而容易引起恐慌,发生意外!”
他的儿子出去之后没多久,喧闹声就渐渐的小了,色诺芬在这个村庄的威望可见一斑。
色诺芬此时哪里还有写作的欲望,他在院子里烦躁的来回踱步,回想着之前“斯巴达要提前结束与戴奥尼亚的和平协议”一事:他当时就对此感到十分不安,可惜人微言轻,就连阿格西劳斯强烈反对,也没能阻止。现在可好,协议中止没多久,戴奥尼亚的大军就踏上了爱利斯的土地,这将对伯罗奔尼撒、对整个希腊本土的局势造成多大的影响?!
色诺芬刚去过图里伊,他对戴奥尼亚王国的实力有了较为深刻的一些了解,一想到这头可怕的巨兽终于出了笼子、扑向希腊本土,他就不禁浑身颤栗,心中只有一个念头:立刻赶去斯巴达,告诉他们这件事,让他们赶紧商议出一个好办法,将这只巨兽重新关回笼子!
但是……真的有好办法吗?……色诺芬抬头望着黑沉沉的夜空,想起了之前与戴弗斯见面时他那张满面笑容的脸上令人看不透的眼神……
……
第2日清晨,戴奥尼亚船员们将船只推离海滩,士兵们迅速上船,整个船队继续向南行驶。
看到戴奥尼亚人真的离开了,爱利斯人这才松了口气,接下来他们将迫不及待的等待着南部剧变的发生。
在这支戴奥尼亚船队中多了一个人,就是之前与提西亚斯对话的、身为美塞尼亚后裔的爱利斯议员伊奥尼库斯,他是主动申请随军,作为爱利斯与戴奥尼亚军队的联络员,同时也作为向导,因此得到了指挥官列奥提奇德斯的批准,而出现在第一舰队的旗舰上。
这时,他指着左前方的海岸,声音颤抖的说道:“过了这个岬角,就进入了美塞尼亚的海域!”
“别紧张,我们拥有这么多的战船,斯巴达的舰队根本不敢来犯。”一旁的提西亚斯安慰他。
“我这不是紧张,而是有点激动。”伊奥尼库斯长吐了口气。
提西亚斯看着他,感同身受的点点头,轻声说道:“我也一样。”
这时,旗舰主桅杆顶上的瞭望手高声喊道:“前方的快船升起一条黄旗!”
站在船头、眺望前方的塞克立安,立刻对旗舰舰长说道:“告诉第一分舰队,保持阵型,继续前进,不予理会,除非对方发起进攻。”
“是!”
塞克立安之所以敢下达这样的命令,是因为他早已了解清楚,斯巴达现有的战船不超过40艘,而且有一半多还是来自于盟邦,根本不足以对第一舰队造成威胁。整个希腊本土或许只有雅典舰队才能稍微让塞克立安提起一点精神。
实际上出现在第1舰队前方的是两艘斯巴达巡逻船,他们原本只是想警告戴奥尼亚舰队,让其远离近海的航线,但是第1舰队毫不理会的径直向前,几百艘战船乘风破浪的逼近,斯巴达船员们早已胆寒,迅速调头,往南撤退。
斯巴达海军和陆军相比,一个地上一个天上,除了昔日在莱山德的领导下获得过一次羊马河大捷,其余并无辉煌的战绩,这几年又被被雅典海军接连打得灰头土脸,士气极度低落,此刻更不敢跟庞大的戴奥尼亚舰队叫板。
很快就再也没有斯巴达战船出现在附近,整个戴奥尼亚的船队顺利的沿着海岸南行,一方面是为了更方便的保障运兵船、辎重船的安全,另一方面也是顺便观察陆地上的情况。
但船员们看到的更多是连绵的山岭,唯有在靠近海岸的地方,每隔一、两里地就能看到一个石制的塔楼。
伊奥尼库斯语气沉重的说道:“这是斯巴达人逼迫美塞尼亚人修建的塔楼,其目的却是用来监视美塞尼亚人,防止他们逃跑。在美塞尼亚领地的北面也有不少这样的设施,斯巴达人将整个美塞尼亚制造成一个囚禁美塞尼亚人的牢笼……想当年我父亲他们近两百人难以忍受斯巴达人残酷的压迫和杀戮,拼命的逃离美塞尼亚,最终能够活着逃到爱利斯的不到15人……”
提西亚斯听完之后,沉默了好一会儿,暗自攥紧双拳,恨声说道:“今天我们戴奥尼亚就是来打破这个牢笼的,以后这样的惨事不会再发生!”
两人相互发泄着对斯巴达的愤恨,一个声音插了进来:“为什么没看见这些塔楼里有人?”
伊奥尼库斯回头,见是戴奥尼亚的军队指挥官列奥提奇德斯,忙解释道:“以前是有人的,每个塔楼至少有10人以上的士兵驻守,但现在嘛……斯巴达人年年征战,年年都有公民死伤,导致连防御拉哥尼亚的人手都不足,哪里还有多余的战士派驻到这些塔楼里!”
伊奥尼库斯流露出幸灾乐祸的神情,列奥提奇德斯的神色倒显得有点怪异。
接着伊奥尼库斯又说道:“不过前面的皮洛斯城一定还有斯巴达的战士驻守,因为它是斯巴达人在美塞尼亚西海岸的重镇。”
第九十五章 登陆美塞尼亚
半个小时之后,戴奥尼亚士兵们望见了海岸边的这座城,说它是重镇,其实它只是一座面积不大的石制小城,卡在山岭与海岸之间的狭窄土地上,那城头上站立着一排身披红色大氅的战士,手中的刺枪反射着阳光,远远的看不清他们脸上是畏惧、还是亢奋,他们始终一动不动的站着,这样的一种姿态似乎对戴奥尼亚的军团士兵们是一种刺激,让他们的战意迅速飙升。
“都给我安静下来!很快就要登陆美塞尼亚海滩了,你们有的是机会同斯巴达人战斗!”马克斯在运兵船上大声的呵斥亢奋的士兵们:“但是现在你们都给我安静的待着,好好保存你们的体力,等到船靠岸的时候,给我第1个冲上去!”
“你就放心吧,分队长!咱们绝对不会落在其他分队的后面,一定会第1个突破敌人的防线!”一名士兵大声的说道,立刻得到其他士兵的积极响应。
“希望如此。”马克斯看似回答得蛮不在乎,但内心却感到兴奋,因为士气可用。
他一手扶着船舷,低头看着幽蓝的海水,不禁回想起第1次乘坐战船登陆特里纳海军基地时狼狈的模样,但后来他又跟随大军登陆西西里,击溃迦太基的10万大军,接着又登陆阿非利加,征服迦太基,早已克服了晕船的毛病。
西地中海战争结束之后,马克斯和一些罗马贵族士兵被安排到图里伊大区居住,他幸运的被编入了第一军团,后来又北上征服了高卢,因战功晋升为分队长,从而跨入了戴奥尼亚军官的行列。
更幸运的是他适应了戴奥尼亚的生活,不愿意和那些对王国还怀有怨恨的前罗马贵族来往,结果在几年前图里伊的那场谋逆事件中不少罗马贵族遭到逮捕,而他却未受牵连,甚至没有受到一次盘问和审查,这其中他的上司发挥了不小的作用。
阿多里斯就是他的顶头上司,第一军团第三大队大队长,马克斯兜兜转转,又重新归到其麾下,还真是有缘,阿多里斯对他也确实颇为照顾……
马克斯还在回想这些往事,船上的士兵们的欢呼声让他回过神来:“过海角了,船队调头了,我们快要到了!!……”
伯罗奔尼撒半岛的南面海岸线呈一个“M”型,它形成了两个海湾,东边是拉哥尼亚湾,西面是美塞尼亚湾,当船队绕过有山岭形成的海角之后,航行在最前方的第一舰队第一分舰队战船就分成了两部分,少部分战船调头向北,逼近前方的海滩,大部分战船则转头向南,在海湾的东面开始排列船阵,以防备可能的敌船袭扰,保障登陆船只的安全。
无数运兵船在向北行驶的过程中,逐渐的扩展开来,铺陈在整个海湾的海面上,再加上紧跟运兵船的辎重船,整个海湾几乎已经被船只塞满。
马克斯所乘坐的船只处于前列,他眺望前方,随着船只的前进,眼中的景象更加的清晰:两侧是郁郁葱葱的山岭轮廓,中央是平坦宽阔的平原、白色的沙滩,中间一条白练从南到北将其一分为二……如此优良的海湾却没有建起临海城镇,只有寥落的村庄、简陋的码头、和稀少的船只,倒是天空中海鸥成群,上下翻飞鸣叫,颇有几分情趣……
见惯了图里伊大港的繁荣和喧闹,看到这几乎没怎么被开发的海湾,马克斯不仅眼睛一亮。
但这份心情很快就一闪而过,因为沙滩上已经出现了一些斯巴达士兵。
……
斯巴达人在征服美塞尼亚的过程中前后经历了三次战争,尤其是在前两次战争中美塞尼亚士兵依托要塞和城镇,顽强抵御斯巴达人的进攻,使得战争持续了很长时间,给斯巴达人制造了很大的麻烦,所以在彻底征服美塞尼亚之后,斯巴达人拆除了这个平原上所有的城镇,导致这一块相比较伯罗奔尼撒半岛的其他地区可算是最大的平原上只有村庄、没有城镇。
但在平原的中央有一个较大的军营,那是斯巴达人训练战士的地方,也是他们随时可以组建军队、镇压黑劳士叛乱的基地。
在与底比斯的战争中,由于雅典的参战,雅典海军的强势给斯巴达控制的海域造成威胁,为了保证美赛尼亚地区的安全,斯巴达还往美塞尼亚增派了一些战士,但是卡利阿斯合约签署之后,斯巴达就立刻撤回了多余的公民,如今整个美塞尼亚地区只剩余不到500名斯巴达战士。
不过,斯巴达人坚信即使只有这么一点人驻守,美塞尼亚依然会保持稳定,因为几十年的残酷统治和一年又一年的血腥杀戮(即斯巴达会允许年轻的战士在固定的时间随意的捕杀见到的任何黑劳士,一方面可以让年轻人见见血、锻炼胆量;另一方面可以防止黑劳士人口过多),黑劳士们早已经像牛羊一样驯服,甚至当外敌入侵时他们还可以将黑劳士组织起来,充当辅兵,壮大军队规模,进行抵御。
现在的情况就是这样,斯巴达巡逻船仓皇的撤回美塞尼亚,向军营汇报:近海出现了戴奥尼亚的庞大船队,来势汹汹,恐怕不怀好意。
军营指挥官多利欧斯,从小就经历残酷的阿革戈军事训练,并且成为其中最出色的战士之一,因而在成年后被选入国王卫队,在20年的军事生涯中大小战斗几十次,立下多次战功,军事经验可谓丰富,前年被任命为美塞尼亚军事长官,负责该地区的防务。
听到消息后,多利欧斯立刻就引起了警惕,不但迅速集合军营内的战士,而且派人通知各个村庄的治安官(这些治安官都是年老体衰、从军队退役的原斯巴达战士,他们被任命管理美塞尼亚的各个村庄,任务主要有三个:监督黑劳士干活、防止其偷懒,秋收后收缴大部分的收成,以及监督黑劳士的日常生活、发现有异常立即通知军营进行捕杀),让他们将年轻力壮的黑劳士都组织起来。
斯巴达军营派出的使者乘坐小船,迎上进入海湾的戴奥尼亚战船,准备质问其为什么没有事先通告就突然侵入斯巴达的领地。
然而使者根本就没能登上戴奥尼亚的战船,小船就被撞翻,戴奥尼亚人的敌意已经显露无遗。
得到消息的多利欧斯立刻率领斯巴达战士赶往海边,同时命令各村庄的治安官也尽快带着黑劳士队伍赶到。
匆匆赶到海滩,多利欧斯定睛一看,不禁傻眼:视野里全是戴奥尼亚的船只,无边无涯……
这种铺天盖地的巨大声势让身经百战的多利欧斯也不禁头皮发麻。
几十年间斯巴达统治的美赛尼亚地区并非没有遭受过入侵,在伯罗奔尼撒战争期间雅典舰队就多次袭扰过这里,但其登岸的士兵数量不多,大多数时候还没等斯巴达援军赶到,他们就匆匆乘船逃离,即使有一次向营地发起了进攻,结果还被士兵数量少于自己的斯巴达战士给打败……
那个时候的雅典军队在陆地上很少正面同斯巴达战士作战,像今天这样如此庞大规模的登陆作战,多利欧斯还是第一次遭遇,还好随后黑劳士队伍陆续赶到,整个军队的人数逐渐增加至3000人,即使大多数的黑劳士只是手持一根长矛,不要说盔甲,连盾牌都没有,也让多利欧斯舒心不少。
但他随即又皱起眉头,因为他望见海面上的船只铺展得如此之开,看情况是准备全面登陆:能够登陆的海岸足有二十多里,而他手中只有这么点兵力,怎么可能完全防御住!更何况这支队伍中黑劳士的数量是斯巴达战士的几倍,一旦让其脱离斯巴达战士的掌控,独自去防御作战,很难保证其忠诚。而如果将斯巴达战士分散到各支黑劳士队伍中,又会大大减弱整支军队的战斗力,尤其是在面对传闻中战斗力不弱的戴奥利亚军队……
多利欧斯不敢冒这个险,所以他决定不分散军队,先集中防御帕米苏斯河口以西的这一片海滩。
……
“斯巴达的士兵人数好像还不少!”此时已经跟随列奥提奇德斯从第一舰队旗舰转移到另一艘战船上的提西亚斯大声说道,他所乘坐的战船距离海岸不到两里,因此看得还比较清晰。
“其中很多是黑劳士,他们不会为斯巴达人全力作战的!”伊奥尼库斯将手搭在额头上,望着前方,大声提醒道。
在一旁的参谋官穆克鲁手指前方海岸,也在提醒军队指挥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