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古希腊之地中海霸主 >

第438章

古希腊之地中海霸主-第438章

小说: 古希腊之地中海霸主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配得上参谋官这个职位。
  他所担心的是身旁的克洛托卡塔克斯,虽然戴弗斯没有说“要让他照顾好自己的儿子”,但如果让大家公认的、将来会继承戴弗斯王位的王子殿下经历危险、受伤、或者……他不认为自己以后在戴奥尼亚会有好过的日子。
  等到30名宫廷卫士赶到克洛托卡塔克斯身边时,托尔米德已经有了主意,他神情严肃的说道:“王子殿下,这一次前往拦截敌人,关系到我们这整个战斗的成败,关系到整支大军的生死,所以非常重要!你不是其他大队的成员,没有和他们一起进行过训练,没有战斗的默契,所以我不会把你排列在军阵的前列,而是放在后阵,一旦前列抵挡不住敌人的进攻,或者敌人从侧翼包绕过来,我会让你带领宫廷卫队赶去挡住他们的进攻,为其他部队赢得时间!”
  克罗托卡塔克斯虽然很年轻,但有戴弗斯长期的悉心教导,他并不气盛,也知道自己的突然加入让托尔米德有些顾虑,而且托尔米德说得也有道理,所以他立刻点头回应:“遵命,指挥官大人!”
  托尔米德以往跟克洛托卡塔克斯接触较少,对其并不了解,见这年轻人如此通情达理,心中松了口气,同时也对这位王子殿下好感大增。
  一行人径直出了营地的西北门,很快身后就响起了“隆隆”的马蹄声……两个骑兵军团得到指令之后,已经迅速的赶来。
  “托尔……指挥官大人,第一(二)骑兵军团奉命赶到!”
  托尔米德看着平时经常在一起说笑的莱德斯,又扫了一眼他身旁的库奇乌斯,此时却没有说笑的心思,而是神情严肃的说道:“两位军团长,罗马的一支8000人的援军,正从西面赶来,陛下让我们前去阻击,决不能让敌人扰乱我们的攻城计划!请先整顿好你们的部队,等其他部队到达后,一起出发。”
  两位军团长连声应是,尽管他们都看到了在托尔米德身旁的克洛托卡塔克斯,心中诧异,却没有去询问,而是回身命令队官们去收拢、聚集骑兵。
  又过了一会儿,四支步兵大队相继赶到。
  克洛托卡塔克斯看到前来报到的大队长中居然有阿多里斯的长官,不由得心中一喜:以前听父亲说过“上阵父子兵”这句话,没想到这一次我能够与大哥一起战斗!
  但在这样的场合,克罗托卡塔克斯当然不可能再去找寻阿多里斯。
  队伍聚齐之后,托尔米德立刻带队出发,没多久他们就赶到了罗马城墙西南角的正西方,而得到传令兵通知的第四军团两个驻营大队也很快赶到,现在托尔米德所率的军队中有六个步兵大队,其中有四个是重步兵大队、两个轻甲兵大队,毕竟轻甲兵防御较弱,正面进攻比较吃亏,所以好几个军团长都让轻甲兵大队留在营地中。
  从侦骑口中得知敌人尚在一里外,托尔米德松了口气,幸好戴奥尼亚的中军大营占地很大,罗马人从外面绕道,他率领部队直接走内线,虽然是后出发,也还是赶在了前面。
  托尔米德立刻开始布置军阵:他让第四军团、第五军团和第六军团的各一个重步兵大队位于军阵前列的左、中、右三路,第四军团和第六军团的另一个大队位于其后列,第二军团的那个大队位于中路后列,第一和第二骑兵军团位于左、右两翼,整个中路阵型的长度将根据敌人军阵的情况来决定拉长还是缩短。
  托尔米德排列的是一个简单的阵型,但对于这样一支匆忙拼凑起来的万人部队,阵型越简单越有利于他们战斗。
  步兵、骑兵在队官们的指挥下迅速开始布阵,克罗托卡塔克斯和宫廷卫士们正好位于第二军团那个大队的最后列,在列阵的过程中,他看到了阿多里斯,阿多里斯也为弟弟竟然出现在这里感到诧异,但兄弟俩仅仅是眼神稍微交汇了一下,很快就遵循的指令,前往自己所应站立的位置。
  戴奥尼亚的军阵刚刚列好,就看到罗马人的军队已经出现在了远处,托尔米德没有静待罗马军队前来,而是直接命令全军前进。
  ……
  昨天保卢斯、梅久斯带领军队一路向东,经过萨特尼库姆、维利特雷,在黄昏时进入了阿尔巴湖地区,才停止了前进,让军队驻扎下来,一边拍探子侦察戴奥尼亚人的情况,一边由梅久斯带人连夜串访该地区的所有村庄和城镇,希望这片地区的拉丁同胞能够支援他们,抗击入侵者,救援罗马。
  第二天,阿尔巴地区陆陆续续的来了不少拉丁战士,经保卢斯他们的统计,足有3000人,这里不愧是最早被罗马征服拉丁地区,与罗马的关系也最亲密,但这也是阿尔巴的拉丁人所能尽的最大努力了。
  人数增加到8000多人的罗马援军却让两位将领产生了分歧。
  保卢斯认为:根据多方的情报,戴奥尼亚人人已经在全力攻城,罗马正陷入危险之中,他们应该趁着戴奥尼亚人将大部分士兵投入攻城之中、却又没有破城之际,从后方向戴奥尼亚人发起猛攻,一定可以挫败敌人的攻势,拯救罗马!


第一百三十五章 强攻罗马城(七)
  但梅久斯比较谨慎,他首先提醒保卢斯,正是在戴奥尼亚人在登陆时,由于他们仓促进攻,遭受惨败,才导致了罗马今天危险的局面,所以他建议:就因为这支援军是城内罗马民众最大的希望,但是8000名士兵的数量仍然不够,还需要聚集更多的士兵,才能够更有把握一举挫败戴奥利亚人,这样不但能够拯救罗马,还可能将戴奥尼亚人赶出内陆,所以他们应该继续向东行军,去汇合普里尼斯特、加比、博内等城邦的援军。
  双方各持己见,却又不愿意将队伍一分为二,因为那样只会减弱军队的攻击力,导致各自计划的失败。为了不耽搁宝贵的时间,他们只能作出决定,让士兵们来作出选择。
  近3000名拉丁援军倒无所谓,但是5000多名罗马公民兵虽然已经因为份地的分配而迁移到了拉丁姆地区西边的三座城镇,但罗马城内还有他们关心的亲戚朋友,而且他们心里清楚:罗马城内并没有多少公民兵,如果拖延时间,让罗马城被攻破,他们所刚刚拥有的土地也会最终化为乌有,所以大多数士兵都急切地想要挫败戴奥尼亚人的攻城,所以支持保卢斯的意见。
  梅久斯感到很遗憾,但还是真诚祝福了保罗斯,然后只带领一支护卫队迅速赶去东面。
  保卢斯迅速集合好队伍,他虽然心中焦急,但仍然保持着清醒,他知道前方的戴奥尼亚营地虽然还很简陋,但要攻破它,可能需要付出不小的代价,而现在时间和士兵对他而言却是最宝贵的,因此他决定:绕过营地,直逼城下。
  就在军队行进的途中,冒险躲过敌骑的堵截、带伤返回的侦骑带回来一个糟糕的消息:前方出现了五六千名戴奥尼亚步兵,还有很多骑兵。
  保卢斯心里一惊,他没有想到戴奥尼亚人在大举攻城的同时,还保留了这么多的士兵来进行防御。
  但他立刻镇定下来:局势发展到此刻,已经没有退缩的可能,他只能率领部队,义无反顾的向前进攻,击退挡路的敌人,罗马城才有希望!
  他发出命令:军队停止前进,立刻开始列阵。
  考虑着对面的敌人有不少骑兵,而之前会战的失败就是因为戴奥尼亚强大的骑兵攻击侧翼而导致了溃败,因此这一次保卢斯汲取教训,他谨慎的缩短了阵列的长度,增加了厚度,并且将拉丁援军中的一千多名轻步兵布置在军阵的中央,受到重步兵的保护……等列阵完毕,整个军阵类似于一个椭圆形。
  当戴奥尼亚军队映入罗马士兵的视野之时,高亢的军号声就从对面传来。
  戴奥尼亚人竟然抢先对罗马军队发动了进攻。
  冲在最前面的是两翼的骑兵军团,万马奔腾,蹄声如雷,搅起尘雾漫天,几百米的距离转瞬即至。
  看着一匹匹带着强劲力量、猛冲而来的庞然大物,两翼的罗马士兵们心中泛起了恐惧。
  但事实上,这只是错觉,戴奥尼亚骑兵并不具备正面强突重步兵军阵的能力,他们在同罗马军阵两翼擦身而过之时,用力投出了手中的短矛。
  这些罗马士兵毕竟之前同戴奥尼亚骑兵交手过一次,在中队长们的提醒下,纷纷举盾防御。
  而与此同时,军阵中的轻步兵们也朝着疾驰而过的戴奥尼亚骑兵射出了手中的箭矢。
  一时间,罗马士兵中枪倒地和戴奥尼亚骑兵中箭坠马不时可见。
  就在戴奥尼亚骑兵与罗马军阵侧翼擦肩而过、冲向后方之时,戴奥尼亚的步兵军阵已经逼近,罗马中队长们忙不迭的高呼:“小心标枪,举盾防御!”
  克洛托卡塔克斯跟随周围的战友们,一起投出了手中的标枪,然后几乎不带喘息的又匆忙的投出了第二支标枪。
  这时,对面传来的惨叫声让初临战阵的他感到了兴奋,但他还来不及细细品味这所谓的成就感,前方的士兵就开始向敌人发起了冲锋,他带着宫廷卫士们随即跟上。
  即使标枪雨让罗马军阵产生了一些混乱,但当戴奥尼亚士兵开始冲锋时,罗马士兵同样举盾持枪,大踏步向前。
  一方怀着保卫家园、赶走侵略者的信念,奋勇向前;一方则肩负着整支大军的安危,要拼死阻拦来袭的敌人。两军猛烈的撞在一起,然后各自将刺枪长矛狠狠的扎向敌人。
  而在此同时,戴奥尼亚的骑兵兜转过来,冲向罗马军阵的后方。
  “后转!向后转!”在罗马中队长们的指挥下,排列在罗马军阵最后方的重步兵中队纷纷转身,面对骑兵举起了长盾,摆出防御的姿态。而军阵中央的罗马轻步兵们同样转过身来弯弓搭箭,标枪与箭矢再一次在空中交错……
  ……
  罗马士兵在城头浴血抗敌,城内的民众也没有闲着,他们被元老们组织起来,不停的给各段城墙运送各种被消耗的防御物资,同时源源不断的往城内抬送伤员。
  看到亲人负伤、甚至死亡,罗马民众虽然心中悲伤,却没有时间哭泣,他们要抓紧一切时间,尽自己最大的力量,协助军队守住家园,因为敌人开始攻城不到一小时,形势就变得有些严峻了。
  “马古斯将军来报,敌人攻势猛烈,为了阻挡敌人攻上城头,士兵们付出了不小的伤亡,希望能够得到增援!”
  “塞维乌斯将军来报,他所率军队正全力防守敌人攻城,却无法阻止敌人用攻城器械持续破坏城墙,希望能派遣更多的士兵在城后,组成防御阵型,以防止城墙倒塌之后,能够挡住敌人的突破!”
  “普尔洛将军来报,敌人利用战船在台伯河上搭起了众多浮桥,从而可以使他们的进攻不只局限于椎桥,现在士兵们正全力的防御整个堤岸,但敌人攻势凶猛,持续战斗下去,士兵的体力无法支撑,希望得到更多的支援!”
  ……
  罗马元老院本来是让大西庇阿负责整个城市的防御,但在攻城战斗开始之后,大西庇阿就发现他要想掌控整个罗马城的战斗防御比较困难,因为罗马的城区太大,城墙又太过漫长,而且城内各街区道路曲折不平,无论是传达命令、还是派遣援军都比较消耗时间。所以他果断地将指挥权移交给元老院,自己集中精力应对正南面的戴奥尼亚人的攻城。
  元老院迅速的完成了指挥权的交接,甚至为了更方便的协调和组织全城民众守城,元老们都来到罗马广场办公,军事指挥主要交由波蒂图斯、马鲁吉内恩西斯等几位多次担任过执政官的元老,不仅是因为他们资历老,而且是因为作为执政官,他们经常要带兵打仗,因此作战经验比较丰富。
  但即使是五次担任过执政官、多次在战场上提拔过卡米卢斯的波蒂图斯也从来没有经历和见识过这样的攻城战:无数声势赫人的弩炮、巨大的攻城塔、可以藏人的拼接木车和奇特的填壕方式、可怕的腹弓、战船搭建浮桥……更可怕的是攻城的戴奥尼亚士兵不但训练有素,而且勇猛强悍。
  按照波蒂图斯他们以往的攻城经验:像这样的大城,又有几万士兵守卫,没有十几万人,不攻个两三个月到半年,是不可能拿下的。
  但开战到现在不到两个小时,守城军队似乎就有些顶不住了。
  元老们也慌了神,这个时候也顾不得再考虑什么氏族权益、私人利益了,纷纷将各自家族中的奴隶们组织起来,同时也通知所属氏族都行动起来,将所有能拿起盾矛的男丁和奴隶都召集到罗马广场上,大约近万人,紧急进行编队,配发武器,然后将他们一波一波的送往急需的战场……
  平时还算广阔的罗马旧广场,此时却拥挤嘈杂:一边是元老们在紧急编练新组建的部队,一边是民众们在救助躺了一地的伤员们。
  看着台下不久前还算密集的近万部队很快就只剩下一千多人,那些奴隶兵还不太适应戴头盔,不时的晃着头,拿着武器眼神茫然……波蒂图斯的心中突然涌起一种很难受的感觉,他用手拽紧椅背,吃力的说道:“这最后的一千多人给大西庇阿派去吧。他虽然没有派人来求援,但其他军队都遭遇到困难,南面不可能就防御轻松,我了解大西庇阿,他肯定在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尽力避免让我们为难……”
  “唉,罗马有几十年没有经历被敌人攻城了,民众缺乏守城的经验啊!更何况敌人还是戴奥尼亚!……”安布斯图斯懊悔的叹道:“只怪我们这些年只顾着扩张,没有好好的重新规划和修缮城防啊!”
  这话让旁边的元老们听了,都大有同感:如果将弯弯曲曲的罗马城墙拔掉,修成四平八直;如果将城墙的砖瓦石块拼接得更加紧密,用石浆将石缝填实;如果在罗马城北面堤岸上建起城墙;如果在壕沟两边一直布置着鹿砦;如果城区内的街道早早的就被规划得利于通行……恐怕今天守城就不会感到如此的困难!


第一百三十六章 强攻罗马城(八)
  “如果我们的几万青壮年公民没有被调离的话,戴奥尼亚人根本不可能攻到城下,我们完全可以在野战中——”普列尼乌斯刚大声的说了一句,就被马鲁吉内恩西斯打断:“事情已经发生了,就不要再提了,我们现在所有的精力都应该放在如何守住罗马城这件大事上!”
  波蒂图斯赞许的朝他点了点头,尽管平时他和马鲁吉内恩西斯之间因为权力和利益,经常会有争执和分歧,但是当罗马面临危险的时候,各大氏族的利益都是一致的。
  “都这个时候了,不知道我们的援军是否已经赶到?”挨了马鲁吉内恩西斯的批评之后,普列尼乌斯尴尬的转换话题。
  “保卢斯、梅久斯、潘提乌斯他们绝不可能坐视罗马陷入危险而不顾,维爱同样如此,恐怕他们已经同戴奥尼亚人发生战斗了,只是我们不知道而已。”安布斯图斯语气肯定的大声说道,他的话给了不少元老一颗定心丸,因为所有人都明白,以戴奥尼亚人现在的攻势来看,援军是他们守住罗马城的关键!
  ……
  广场上的元老们在操心罗马城的安危,罗马民众在忙碌于救护受伤的士兵,而伤员的鲜血汇聚成一条条细流,流进排水沟,再顺着排水沟汇聚到宽阔的下水道中……
  如果此时负责管理下水道的公职人员掀开石板,进到下水道中,踩着水道两边的狭窄走道,顺着污水流动的方向往前行,走到下水道上方位置是罗马城北面堤岸后方的居民区时,他会惊奇的发现前方蹲伏着一个个强壮的人影,将下水道塞得满满当当。
  两百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