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谋无双-第20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魏王面前献策,巧妙摆脱公孙敖。
投魏咎,入项梁幕府。
计取临济,四字收服司马卯。
说服项羽,带兵出征,远离怀王。
鸿门宴上,暗助张良走刘邦。
黄河渡口脱险,走项归刘。
之后的“六出奇计”也一幕幕,一幅幅,快速闪过。
离间项羽、范增,楚势由此颓衰。
乔装诱敌,从荥阳安全撤退。
封韩信王郊,使韩信耿心效命。
联齐灭楚,刘邦战胜项羽。
计擒韩信,翦灭异姓王而固刘家天下。
解白登之围,脱离匈奴险境。
……
赤松子的声音,再一次响起:
“在未来世界,时空都是不存在的。在穿越者身上,没有时间,也没有空间,有的只是体验。”
“来此一世,尽你所能,挥你所长,如此修行,岂不是世间最大的快事。”
“哈哈哈哈哈哈……”
赤松子与陈平的笑声,穿越时空,在天地间回荡。
…………………………………………………………………………………………………
前179年(孝文帝二年)岁首十月。
丞相陈平去世,谥号为献侯。
陈平就这样,离开了穿越的时代。
但,后世的史学家们却对他有限的生命,进行了评价。
盖棺而论,陈平既是古代少有的智士,也不愧为贤相。
陈平微时名言:“嗟乎;使平得宰天下;亦如是肉矣。”
陈平曾与韩信一样,负污辱之名、有见笑之耻,同样也有不世之功,但不同的是,韩信以骄见杀,他却靠智善终。
陈平也曾与张良一样,出谋见用,画计得封,同样不同的是,刘邦定鼎天下后,张良大隐于世外,他却依旧穿梭于庙堂。
如果说韩信在两军对垒之际可以战无不克、攻无不胜的话,那么他却可以不费一兵一卒,于千里之外取上将首级。
如果说张良的功成名退是个人的境界使然的话,那么他便是长袖善舞,凭智商在宦海中游走。
刘邦死后吕后专权,陈平作为丞相左右逢源,夹缝求生,一面辅佐孝惠皇帝保留刘汉政权,一面迎合吕后及其身后的吕氏家族,没让自己和众多老臣受吕后株连。
在此期间西汉难得的没有内战,发展也没有停滞,陈平功不可没。
吕后去世后,陈平力排众议迎此前名不见经传的汉文帝入朝,开启文景之治,功莫大焉。
任凭君主更迭,陈平都能凭借自己的谋略在险恶的官场中安然无恙,而且一步步达到了官场的顶峰,并且善始善终,名列《史记》世家之列。
陈平一生策无遗算,每一个决定都直接影响了大汉王朝命运的走向。
陈平英俊潇洒,却不好色;
陈平胸藏锦绣,却不曾留下只言片语;
陈平一生谨慎,善于规避危险;
陈平一生用计,却从不落空;
陈平一生在政治漩涡中沉浮,几乎一直掌握实权;
陈平是我国历史上最会做官的人,可以说是我国的官圣、官场不倒翁。
陈平是权谋家,大智慧者。一直能把纷争苗头和未来趋向掌控在手,所以得以善始善终。
陈平一生充满传奇色彩,在秦朝末年,英才辈出,有资格被司马迁列入“世家”的,只有陈胜、萧何、曹参、张良、陈平、周勃六人。
陈平能列其中,可见陈平的历史地位。
历代评价
刘邦:“陈平智有余,然难独任。”
司马迁:“陈丞相平少时,本好黄帝、老子之术。方其割肉俎上之时,其意固已远矣。倾侧扰攘楚魏之间,卒归高帝。常出奇计,救纷纠之难,振国家之患。及吕后时,事多故矣,然平竟自脱,定宗庙,以荣名终,称贤相,岂不善始善终哉!非知谋孰能当此者乎?”
《太史公自序》:“六奇既用,诸侯宾从于汉;吕氏之事,平为本谋,终安宗庙,定社稷。”
班固:“陈平之志,见于社下,倾侧扰攘楚、魏之间,卒归于汉,而为谋臣。及吕后时,事多故矣,平竟自免,以智终。”
曹操:“萧何、曹参,县吏也,韩信、陈平负污辱之名,有见笑之耻,卒能成就王业,声著千载。”
陆机:“曲逆宏达,好谋能深。游精杳漠,神迹是寻。重玄匪奥,九地匪沈。伐谋先兆,挤响于音。奇谋六奋,嘉虑四迥。规主于足,离项于怀。格人乃谢,楚翼实摧。韩王窘执,胡马洞开。迎文以谋,哭高以哀。”'78'
司马光:“昔周得微子而革商命,秦得由余而霸西戎,吴国得伍员而克强楚国,汉得陈平而诛项籍,魏得许攸而破袁绍;彼敌国之材臣,来为己用,进取之良资也。”
陈平:“凡事皆可谋划!”
愿本书能带给您一些智谋,使您凡事皆可谋划。
《全书终》
【作者题外话】:可爱的读者菌们,可敬的追书大大们:
《汉谋无双》至此全部结束。
虽然没有按照网文的规矩写,但作者努力用自己的视角,通过陈平对秦末汉初那段历史,进行了一番盘点,希望本书能给您带来一些启迪和收获,同时,无聊时偶尔一阅,博君一笑,吾心亦足矣。
新书《大秦:醒来竟在始皇陵》已在*点发布,喜欢看历史架空文的不妨找了一阅。此书,是为了满足本书的读者要求而写。除了有关历史的严谨,也不乏一些清奇的脑洞。
又是一次尝试,不知诸君能否见爱?
但不论怎样,我想说:“我爱你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