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汉谋无双 >

第160章

汉谋无双-第160章

小说: 汉谋无双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枞公也是一个忠臣,当即说道:“大人说哪里话,如果大王怪罪下来,怎能让你一个人承担,要杀就一起杀,要坐罪就一起坐罪。”
  周苛颔首道:“既如此,那就这么干吧。”
  枞公一举手,拦道:“别急。”
  周苛看着枞公。
  枞公道:“这样下手,容易被他察觉。我有一策,就说要召开军事会议,请他来参加。等他一坐下,刀斧手当即把他拿下。”
  周苛点头道:“好主意,就这样办。”
  两人下了城楼,周苛端坐中军帐,枞公悄然布置好人手在帐后埋伏。
  随即,通知各军将来中军帐商议军机。
  众军将相继到来。
  魏豹毫无戒备,坦然而至。
  大家正端坐在那里,等待会议开始,猛听得周苛一声断喝:
  “军士何在?”
  帷帐后面早拥出数名刀斧手,
  正在大家惶恐惊讶之际,只听周苛大喝一声:
  “将魏豹拿下。”
  刀斧手上前拿住魏豹。
  魏豹大喊道:“魏豹无罪。”
  周苛怒斥道:“魏豹勾结楚军,意欲图谋不轨,军法无情,推出去斩了。”
  魏豹还待分辨,早被刀斧手推出去。
  不一刻,魏豹的头颅已献到大帐前。
  周苛命人将魏豹尸首示众,宣称魏豹勾结楚军,特此正法,如有怯战通敌等情,当与豹一样下场。
  满城军卒官吏人等,统皆咋舌,不敢懈怠。
  于是,荥阳城内,军民同心,拚死拒敌,竟将一座危城,牢牢地守住。
  项王不肯善罢甘休,连续攻了半个月之久。
  正在僵持不下,斥候探马来报,汉王逃出荥阳后,从关中征来新兵,已经出了武关,正向宛洛方向进发。
  项王大吃一惊。这分明是当初汉王南攻彭城的路线。
  项王一拍几案,站起身来道:
  “刘邦诡计多端,寡人中他诈降计,被他走脱,现在又移兵南下,莫非又去攻彭城?”
  随即传令将士,撤围向南而去。
  汉王怎么这么快就出了武关呢?
  原来,汉王利用陈平的密计,在东门夜放两千女子出城,吸引楚军的注意力,却带着众将西出荥阳城,一路向西疾驰,直奔成皋。
  跑到天明,也不见楚兵追击,安安稳稳抵达成皋。
  守在成皋的英布等人,赶忙将汉王一行迎入城内。
  汉王查看了一下成皋的城防情况,见英布治理有方,防备得当,城内尚有三万守军,心内稍稍宽慰。
  随后,听到了纪信被项王烧死的消息,汉王心内禁不住一阵悲伤,就令萧何将关中招集的兵马征发过来,准备杀回荥阳解围,替纪信报仇。
  陈平听说要杀回荥阳,赶紧来见汉王。
  进了军帐,陈平施过君臣之礼,对汉王道:
  “大王不必再往荥阳,只需带大军出兵武关,沿着当年伐楚攻彭城的路线,南向宛洛,沿途多造声势,荥阳之围即可解除。”
  “项王上次吃了彭城失守的亏,此次担心大王再次袭击彭城,一定会移兵拦阻,这样,荥阳、成皋都不会吃紧。”
  汉王问道:“如果楚军主力全部南进,我们手头的人马,也不够抵挡他们的,怎么办?”
  陈平道:“我们此次出击宛洛,并不是要找楚军决战,目的就是吸引楚军南下。待楚军主力来攻时,我们只需坚壁不战,与楚军相持上几个月就可以了。”
  “趁着这段时间,一可使荥阳、成皋,军士得到休息,粮草得到补充;二可令彭越在楚军背后,不断的出击,骚扰楚军运输线,使其疲于应付;三可等韩信大军平定燕赵后,前来会师。”
  “那时,大王再还荥阳,集合各军与楚军再战,楚军疲惫我军休整完毕,我盈彼竭,还怕不能破楚吗?”
  汉王道:“爱卿说得有道理,那就这样办。三军出动,兵发武关。”


第382章 失荥阳周苛受烹
  汉三年(公元前204年)五月。
  汉王带军出武关,攻下了宛城。果然项王引兵前来。
  汉军按照事先部署,坚守城池,立定营垒,任凭楚军百般挑衅,不予出战。
  项王组织兵马,攻打了数日,毫无成果。
  双方在宛城,形成对峙。
  项王心下烦躁,正拿汉王没办法,忽然接到斥候探马急报,魏国的相国彭越,渡过睢水,大破下邳驻扎的楚军,杀死楚将薛公,截断了楚军的后路,气势甚盛。
  项王大怒道:“可恨彭越,这般猖狂,屡次与我作对,众将官,先跟我回去宰了他,再来收拾刘邦。”
  说罢,带领大军,拔营东去,往下邳回击彭越。
  说起彭越,自起兵以来,曾经配合汉王攻过昌邑,后来,应汉王的讨楚檄文,归附汉王。
  汉王当时没有带其随诸侯军进攻彭城,而是令他在魏梁之地攻城拔寨。
  彭城之败后,汉王听取张良的“下邑之谋”,劝说彭越继续在梁魏之地,往来出没,替汉王游动出兵,攻击楚军,在楚军后方断绝他们的后援粮草。
  这样的来回游击,逐渐奠定了彭越作为世界战争史上,第一个正规使用游击战术军事家的地位,可以说,彭越是游击战的始祖。
  论军事谋略与指挥才能,彭越虽不如韩信,但论功绩,却有过之而无不及。
  在楚汉战争中,正是由于彭越率部在楚军的后方开展游击战,打击楚国的补给,用敌进我退,敌退我追的战术,使项羽两面作战疲于应付,楚军的粮食装备得不到补给,也给了前线汉军不被项羽歼灭,创造了机会。
  整个楚汉战争,主要就是三个战场。
  正面是汉王的正面防御,侧面是韩信的千里包抄,后方就是彭越的游击战。
  正面防御消耗疲惫了项王的有生力量,后方的袭扰搞得楚军缺粮断兵,最后,随着韩信的战略大迂回,带着强大的汉军有生力量,最终形成了致命一击。
  现在,项王之所以恼火,并不是彭越的军事实力有多强大,而是彭越在项王的身后,搞得这些小动作,令项王头疼不已。
  所以,项王决定先回军剿灭了彭越,安顿了后方再说。
  下邳这边,彭越自项王进攻荥阳后,在楚地往来游弋,今天攻下一城,明天拔下一县。
  彭越每攻下一城,既不用心守城,也不屠城,更不扰民,只管将金银财物,粮草之类,洗劫一空。
  彭越的战术就是,打的赢就打,打不赢就走。
  就像后世老人家的“十六字令”那样,敌进我退,敌退我追,敌驻我扰,敌疲我打。
  所以,等项王带着楚军怒气冲冲来攻的时候,彭越早已放弃了下邳,转战到外线去了。
  项羽带军紧追。
  彭越不愧是游击大师,撤退得既有条不紊,又快捷迅速。
  项王的军队,屡次扑空,就是找不到与彭越决战的机会。
  项王指挥军队,从下邳一路向北追击,陆续收复了魏梁之地被彭越占领的城池。
  虽然没有歼灭彭越的军队,好在城池都回到了楚国的手里,项王多少松了一口气。
  折腾了一个多月,梁魏之地又平,项王又将目光投向了汉王这里。
  经过打探,现在汉王已经离开宛城,回到了成皋,与英布合兵驻守。
  项王接到消息,便引兵西进。
  打成皋,必先经过荥阳,这次,项王准备用奇兵,拿下荥阳。
  项王命数十名勇士乔装扮做樵夫和客商,等候在荥阳城东门,待城门开时,混进城内在城门附近埋伏。
  龙且带一万骑兵,夜半出发,悄悄接近荥阳,待次日城门开时,放火为号,由事先埋伏的勇士,突然袭击城门,龙且的骑兵,快速冲进城去,占领东门,大军随后跟进。
  此时的荥阳城,依旧由周苛和枞公把守。
  上个月见楚军退去后,立即安排去敖仓取粮,补给城内,兵卒也相继放假休息。
  又通过探马侦查到,项王尚在魏地追击彭越,一时半会儿不会返回来,所以防备少疏,警惕性有所放松。
  待到这日早上,东门突然大哗,人报说,楚军攻进来了。
  周苛和枞公,连忙召集队伍拒敌,已经来不及了。
  万余楚军铁骑,冲入城内,四下砍杀。
  楚军随后蜂拥而至,不到中午,荥阳彻底失守。
  楚兵将周苛和枞公,一并擒住。
  项王随即率众将入城。
  楚兵们将周苛五花大绑,推至项王面前。
  听罢军士汇报过周苛的身份,项王一改态度,和颜悦色地对周苛道:
  “汝既然是汉的御史大夫,做为一个文臣,能坚守孤城,至今才破,可谓是个难得的将材。”
  “可惜汝误投汉王,最后还是为我军所擒。若汝肯降顺,我当授汝上将,封邑三万户,汝可愿否?”
  周苛怒目圆睁,叱道:
  “降是可以,不过,不是我降汝,而是汝带着手下降汉,汝难道不知道,汝早晚被汉王所擒么?”
  项王怒从心头起,厉声大骂道:
  “不识抬举的东西,我好言相劝,汝竟给脸不要脸。”
  “既然这样,将汝一刀两段还太便宜了,左右快与我取大鼎来。”
  左右闻命,很快就将大鼎搬了过来。
  项王命道:“把这个不知天高地厚的家伙,烹了。”
  左右齐声应喏。
  周苛见状,哈哈大笑道:“哈哈哈哈哈,烹就烹,有什么大不了,汝发那么大的火干嘛?”
  项王气得脸色绯红。
  周苛毫无惧色,任兵士将他的衣服剥下。
  不一刻,鼎下架好柴火,水也煮沸了。
  项王命兵士将周苛投进沸鼎内。
  眼见是水火相济,场面不忍目睹。
  随后,项王命人将枞公带进来。
  枞公大义凛然,毫无惧色。
  项王令兵士押着枞公,到大鼎前观看。
  枞公面不改色,说道:
  “我与周苛同守城池,周大人既然烹死,我何忍独生,情愿一死,大王随便处置吧。”
  项王见枞公也不示弱,毫无降意,就冲着兵士挥了挥手,令推出去斩首。
  枞公也随御史大夫周苛,一同为国尽忠了。
  【作者题外话】:PS:推荐一本悬疑小说《855458+鬼娃儿》,是人间精灵,还是所谓的活尸,还是我们的朋友,读后便知。PS:推荐一本玄幻小说《849000+苟道》,修仙还是苟下去,看看本书就知道了。


第383章 广武夺军
  汉三年(公元前204年)六月。
  项王攻下荥阳后,烹周苛,杀枞公,随即向成皋进逼。
  汉王接到荥阳失守的消息,心内暗暗吃惊。
  眼见项王十万大军逼近成皋,汉王看了看城内的几万人马,考虑到成皋的城池,远不如荥阳坚固,汉王对坚守城池,没有多少信心。
  既然荥阳失守,成皋就成了突出部,如果项王将成皋围住,切断与关中的退路,自己恐怕就成了瓮中之鳖了。
  关键是,现在哪里还有第二个纪信,一旦被围住,谁再来替死?
  斟酌再三,汉王命夏侯婴驾车,开了北门,一声招呼都不打,出城而去。
  等到众将得知,汉王已经去远。
  汉王这一跑,大家哪里还有信心,于是,陆续出城向关内撤去。
  英布一见,知道自己独力难支,索性也弃城北走。
  第二日,项王引大军来到,兵不血刃,拿下成皋。
  入了城,项王一打听,得知汉王吓跑了,心里忍不住暗笑。索性也不去追赶,就在成皋驻下,休养兵锋,徐图进取。
  再说汉王,出了成皋,命夏侯婴一路向北。
  夏侯婴问去向,汉王答复,去修武,找韩信去。
  自韩信拿下赵国后,燕国投降,本来按计划应该东进伐齐,但因赵国这个地方,民风历来剽悍,一时间难以征服,经常有一些城池反叛,使得韩信不得不与张耳四处剿抚。
  上个月,汉王移师武关,攻下宛城的时候,派人传令韩信,令其向黄河岸边靠拢,遥遥声援荥阳与成皋。
  因此,韩信与张耳将军队南移,驻扎修武县附近。
  此时,韩信的军队已经达到十万人的规模,且经过韩信的训练,颇具战斗力。
  汉王在成皋出逃时,就已经计画好。
  现在的项王,除了韩信,没有人是他的对手。这是京索之战,带给汉王的启示。
  包括井陉之战,在汉王看来,以三万兵打败占据地利的二十万赵军,实在是难以想象。
  现在的汉王心里,不得不佩服韩信的统军能力,与自己的屡战屡败相比,韩信确实是此时汉王最需要的人。
  所以,汉王准备前往韩信军中,让韩信带军回师,对抗项王。
  汉王早已知道,韩信和张耳屯军修武,所以,一路上催促夏侯婴,星夜兼程而来。
  终于,在黄昏时分,两人赶到了黄河岸边。
  渡过黄河后,就是修武,两人找了一个驿馆,住了一宿。
  第二天早晨,天刚刚蒙蒙亮,两人早早就起来了。
  汉王与夏侯婴出了驿馆,直奔几里以外的韩信张耳军营。
  军营内,起床令还没传起,营门口的卫兵拦住了两人。
  由于是赵地新募的兵卒,统统不认识汉王。汉王穿着汉军普通士卒的衣服,被拦在营门外,不肯放其入内。
  汉王灵机一动,也不报真实身份,谎称是汉王特使,奉命来此,有急事要报大将军。
  军营卫兵听说有王命,当然不敢再阻拦,对二人说大将军尚未起来,请先入营在一旁等待。
  汉王也不与卫兵多说,大踏步进入营内,直奔中军大帐。
  中军大帐两旁,有中军护卫,认识汉王,慌忙致敬行军礼。
  汉王向护卫们摆手,示意他们不得声张,直奔内帐韩信卧室。
  韩信还在梦中,丝毫没有察觉。
  汉王静悄悄的走至几案旁,见案上摆着将印兵符,当即取在手中,出来外帐。
  以汉王的喜欢戏谑的性格,本想和韩信来个恶作剧,但当他拿到将印兵符的那一刻,忽然改变了主意。
  汉王暗想,如果就这样让韩信统兵回去救荥阳,似有很多不妥。
  一是,凸显作为汉王的他,统军无方,打了败仗,求救于部将,脸上很无光。
  二是,如此一来,原来制定的令韩信北上略燕赵,再东向攻齐的战略,不得不因此中止,这有些得不偿失。
  三是,如果韩信回军赢了项王,从此,三军的统帅大权,恐怕就一直在韩信手里了。
  这样一来,汉王对军队的控制力就会无形中会减弱,那样,就会重蹈陈胜的覆辙。
  既然如此,现在将印兵符已经在握,韩信、张耳还不知道自己来了军营,正好借着责备他们疏忽过失之机,夺了其军,一来可以带这些精锐之兵,回援荥阳;二来可以切实将军队掌握在自己手里;三来可以让韩信再行募兵,组织新军,东向攻齐。
  以韩信的能力,三万新兵,都能战胜二十万的强赵,再让他重复一次这样的以弱胜强,也不是不可能。
  即使韩信伐齐旷日持久,也不碍事。到那时,自己与项王的交战,也大致见了分晓,收拾了楚军,齐国自然不在话下。
  而如果韩信再次创造军事奇迹,拿下齐国的话,那就可以完成对楚国的战略包围了。
  想到此,汉王改变了主意,不再征调韩信,而只是夺了韩信的军,为自己所用。
  于是,汉王当即传令,升帐点兵。
  一大早,听到升帐点兵令,诸位将领以为是韩信大将军有军令,纷纷赶来。
  等大家到了中军,走进大帐,举头仰望,统统大吃一惊。
  帅案前,端坐的并不是韩信大将军,而是汉王。很多人,张开嘴巴,好久合不上。
  众将先不管下巴了,赶紧依礼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