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大唐已被退学-第15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王玄策躬身站着,李正观察着他的小动作显然他有些紧张了。
见李正不说话,许敬宗扶起王玄策说道:“不必这样,县侯见不得人家多礼。”
李正对王玄策说道:“我们的泾阳护卫队每个月都会有演练考试,你先去护卫队呆一段时间,也好让我看看你的本事,这样我也可以向军中引荐。”
“多谢县侯。”
见王玄策又行礼,许敬宗说道:“怎么又行礼了。”
李正说道:“许敬宗,你带着他去护卫队。”
长安,房玄龄在中书省看着吏部送来的奏章,这些日子科举在即,朝中正式要开始人才的选拔。
这些日子不少书生士子来到了长安,房玄龄正在看着这些名册。
已经物色了几个不错的年轻人。
看着一份又一份的吏部奏章,吏部管着中原官员的升迁,现在掌管吏部的长孙无忌,不过长孙无忌已经有一年多的时间没有来朝中了,虽说长孙无忌是吏部尚书,如今也只有一个名头。
看到一份吏部送来的辞官奏章,如今朝中正是用人之际,辞官奏章上的人是王玄策。
先前看过王玄策这个人,本觉得这个年轻人还不错,怎么就好端端就辞官了,本来还打算把他升迁入鸿胪寺来着。
第三百二十章 杂志风波
这个一个年轻人就如此辞官了房玄龄让人去问询吏部的情况,收到的回复是人已经离开了长安城。
房玄龄有些感慨错过了一个可以栽培的年轻人,不过也只是一个年轻人,今年来长安的不少书生士子也有不少的可造之才。
把心思放下之后,房玄龄依旧看着手中的名册。
杜如晦来到中书省说道:“段纶已经有好些天没有来朝中了,秘书监的差事也不来做,据说这段时间他要闭门修道了。”
房玄龄神情没有太大的变化,低声说道:“朝中还没到用他的时候。”
杜如晦笑着说道:“最近长安又出现了一种叫做杂志的书,卖得很好。”
“杂志?”房玄龄这才放下手中的名册,“你说是李正写了什么书籍?”
杜如晦拿出一本小册子说道:“倒也说不上是书,你看看就知道了。”
房玄龄接过这本小册子,看着上面的内容不禁感叹道:“没想到这些崔家子弟平日里还是有模有样的,没想到私底下这般的不堪。”
“是啊,现在长安的崔家子弟都不敢出门了。”杜如晦说道。
“你觉得李正这本册子上写着是真的吗?”房玄龄问道。
“不见得是真的,半真半假吧,打蛇打七寸,李正拿捏的就是这一点,让他们狡辩不清。”
杜如晦坐下说道:“朝中官员的录取可以不看家室,但是一定要品行端正。”
房玄龄同意杜如晦的说法,“若是品行不端如何入朝为官治民。”
李世民坐在甘露殿中,手里拿着泾阳杂志时不时发出阴森的笑声。
每每传来都让站在宫外的太监和宫女害怕得哆嗦。
“你说陛下这是怎么了?”一个太监小声问着宫女。
“可能陛下想到什么高兴的事情吧。”宫女小声回道。
“高兴的事情?陛下高兴的时候是这样吗?怪吓人的。”小太监低声嘀咕。
宫女感慨地说道:“这你就不知道了吧,陛下是明君,明君都是这样的。”
李世民放下手中的这本泾阳杂志对王鼎说道:“没想到,这些崔家弟子背地里都是这样的德行。”
王鼎也是点头,“真是知人知面不知心,好在如今已经知道了他们的真面目。”
“杂志上写都属实吗?”李世民问道。
王鼎躬身说道:“去查探过确实有一些类似的说法,而且杂志上写着的也都是早在坊市间早有传闻的事情,只是被李正写下来了,算是一种坐实了吧,确有其事,但是不是像李正所写的那样夸张就不得而知了。”
李世民很喜欢这本杂志,至少这本杂志可以恶心崔家的人。
这一次开科举各地的投卷基本上都选择了崔家子弟。
若这次科举还只是为五姓做嫁衣还不如不开科举。
若是这些崔家子弟品行有缺也没有资格做官。
李世民颔首对王鼎说道:“把杂志上的人全部调查一遍,凡是有坐实的,拟定一份名单送到吏部。”
“喏!”王鼎点头。
杂志在长安闹出了多大的风波和李正已经没关系了,如今距离科举开考开始还早。
李正这些日子一直在铁匠铺子里,和铁家三兄弟一起忙活着。
现如今大唐的工匠已经会很熟练地运用灌钢法,横刀就是用灌钢法打造出来,这也是大唐军事实力一直可以睥睨四夷的原因之一。
铁大按照李正的要求在铁匠铺子里做出了一个巨大炉子。
铁二和铁三看着李正带来的铁料不禁咽下一口唾沫,光是从成色上来看,李正带来的铁料是他们做铁匠以来见过的最好的铁料,这种铁料世上很少,就算是半辈子打铁的他们,也是见过几次这样的铁料。
这可是价值千金的铁料,世面上少得可怜。
铁大小声问道:“县侯,这些铁料是从何而来?”
“怎么了?”李正问着铁大。
铁大说道:“县侯这些铁料太贵重了,我们有些不知道如何下手。”
“你们以前没有见过这样的铁料?”
“见过,只是见过几次而已。”铁打说道:“这种赤红色的铁料太贵重了,外面根本买不到,只是听说太上皇的宝剑就是用这样的铁料打造的。”
“没见过是你们开掘程度的落后,这种铁矿一般埋得很深,不好挖掘而已。”李正解释道,不想和他们太纠结这种铁料的来历。
李义府带着村民带来了一堆堆煤石,“县侯要的是这个,对不对?”
李正拿起一块石头点头说道:“就是这种煤石。”
李义府笑道:“我们在外面找到挺多。”
李正拿起一块焦煤问道:“这种煤石是从什么地方拿来了。”
李义府看了一眼说道:“这是我们从秦岭一带挖出来的。”
焦煤是最好的煤,李正对李义府说道:“以后就从那里带这样成色的煤矿过来,不用太多,带来一万斤左右先用着。”
“好!那些煤地都种不了粮食,人家乐得我们去挖。”李义府点头答应。
如今还有不少的露天煤矿,如今的大唐对煤石的利用率很低。
李正嘱咐道:“记住了,挖掘的时候护好口鼻,多带一些人手,实在不行从修路的劳工里抽调人手,十天时间我要一万斤煤石。”
“明白了,只是护住口鼻是不是太过麻烦了,现如今天气又热。”
话语说道一半,见李正看着自己,李义府又改口说道:“县侯吩咐在下一定照办。”
李正站起身对李义府说道:“若是我知道你不照办,我就把你丢到倭国去,让你跟着倭国人过日子。”
这句话吓得李义府低头立刻行礼,“在下谨记县侯的嘱咐。”
李正洗手说道:“你听我的安排,民夫们听你的安排,若是有人不听安排,以后我们泾阳便不会再用他,挖完了这一趟谁也不许私自去挖了。”
“喏!”
李义府紧张地站着,第一次看到李正这么严厉的神情,虽说不知道为什么要一定要护住口鼻,可看李正的态度似乎是非这么做不可。
这是第二次看到李正有这样的神情,第一次是在对付那些和尚的时候。
第三百二十一章 不要门第
既然李正斗这么说了,自己自然不能怠慢。
必须要照办才好。
李义府匆匆忙忙带着人离开。
李正让铁家三兄弟也护好口鼻,三人带着面罩开始把这些煤石敲成小块用来烧铁料。
煤石是一笔巨大的财富,可这个东西不是取之不竭的。
关中的煤矿都是留下来的家底,这些家底先不能乱用。
关外也有很多的煤矿,可以先从关外拿煤矿。
现在西方还有很多蒙昧的国度,他们甚至还不知道煤矿的价值有多大。
用煤石来锻铁,这样火力可以大很多。
李正画了一幅图纸让阎立本他们做出一个类似手动鼓风机的东西,天工开物有记载木风箱的构造。
中原的鼓风机在历史上甩了西方几条街不止。
努尔哈赤这个杂碎,李正还是想要怒骂。
李正在铁匠铺做了很多准备工作,不论是从铁匠铺子开始还是从炉子开始。
整个铁匠铺像是都翻修重建了。
李正坐在石头上和铁家三兄弟一起吃着饼,一张饼夹着一块熏肉吃。
铁家三兄弟没有吃肉,而是把肉小心收了起来,准备拿回家给自己的媳妇吃。
村子里每日都会送菜肉,只要在村子里干活的人家每天都会有定额的肉菜送上门。
李正好奇问道:“你们不吃肉吗?”
“回家给媳妇吃。”铁二咧嘴笑着。
李正说道:“我记得村子里每日都有分猪肉。”
铁三儿说道:“那也给媳妇吃,媳妇就要生了,孙神医给看过就在这几天。”
铁大说道:“县侯放心,村子里的人对我们很好,前些日子还给我们杀了两只母鸡给我们的媳妇补身体。”
说着话铁大抹了抹泪水说道:“在县侯这里觉得自己活得像个人样了。”
李正拍着铁大的背说道:“以前的日子不好过吧。”
铁三说道:“县侯有所不知,以前的户主很苛责,还把我媳妇要赶出去,说是不干活不养着,没收了大哥和我的工钱才留下我们。”
李正问道:“哪个户主啊,这么横。”
铁大示意自己的弟弟不要再说下去,铁三这才闭口不再说话。
看来铁家三兄弟也有一个说不出口的过去。
李正喝下一口凉水看着眼前这个巨大的炉子,现如今还不能用,等到水泥凝固干燥了之后才能使用。
铁匠铺子的规模不算大,还不打算需要这么多的人手。
铁家三兄弟吃了饼就开始干活。
李正帮着把煤搬入屋子里。
铁大小声说道:“县侯,这个打铁其实不用这么麻烦的,县侯是主家,哪里能让主家干活的。”
“我自己参与过程,到时候我才知道什么地方出了问题,你们是打铁用的是灌钢法,这种办法笨重,我们直接从炼钢开始。”
铁大有些不明白,不过还是照办。
李正说道,“把那边的铁料放到炉子边上。”
铁大依照李正的吩咐布置着铁匠铺子。
用苏钢法和串联炼钢来提炼钢铁是眼下最好的办法了。
苏钢法从明代开始一直延续到后世还依旧在使用。
虽说做不出电炉,但是苏钢法从明代开始就有了,最重要的还是要提高炉子的问题,需要温度达到一千三百才行。
这样的温度可以让铁充分完成从熔化到氧化,排除杂质的过程也更加有效率。
铁家三兄弟按照李正的吩咐亲手布置着铁匠铺,本来想要用张齐的木匠班。
不过张齐的手下大多都是土木工事,不是很擅长锻铁这种事情。
铁家三兄弟为了体现自己的办事勤奋,他们很乐意自己干。
李正剩下的也就指挥上的事情。
边上不远处就是泾阳护卫队,一群护卫队刚刚拉练回来。
程处默见到李正带着王玄策而来。
程处默凑到李正的身边问道:“你从哪里找来的这人,很不错,对兵法的见解挺好的。”
李正看向王玄策问道:“还适应这里的训练吗?”
王玄策站得笔直说道:“这里很好。”
王玄策的站姿是现在护卫队用的军姿,李恪在护卫队的训练就是按照自己的军训手册来的。
显然王玄策是在刻意保持这种站姿。
李正对王玄策说道:“我不喜欢那种动不动就点头哈腰的人,站得笔直才有一个人的精气神,你看你挺直腰板连气质都好了很多,也不要一直愁眉苦脸的。”
程处默又说道:“李正以后这个人是不是归某来练。”
“可以啊。”李正倒是不在乎。
程处默笑着说道:“有了这家伙下一次说不定就可以赢了蜀王殿下,蜀王殿下手下的那个薛仁贵着实太过厉害了,有了王玄策某说不定这个月的演练就可以赢了。”
李正瞧着程处默,“你什么时候也讲兵法了。”
程处默吸了吸鼻子有些埋怨也有些不高兴,“这还要从当初你的护卫队把我们程家的部曲揍了一顿说起,那时候某就明白了兵法的重要性。”
“所以你开始看兵法了?”李正又问道。
“不!”程处默否定道:“某不学兵法,某可以让某的手下学兵法。”
“处默兄的境界实在是高,在下佩服。”李正摇着手里的扇子说道。
起初来到泾阳对李正的印象就是一个很高深的人,可是现如今看来李正似乎不讲什么规矩。
在村子里也从来不会以县侯自居,这些日子跟村子里的人打听过。
李正虽说是县侯了也马上就要娶公主了。
但是李正还是李正,他在村子里从来不会摆官威,似乎日子和以往没什么区别。
就连家中的下人也没有。
王玄策低声问着李正:“据村子里的人说县侯家里没有下人。”
李正没否认,“确实。”
王玄策说道:“县侯不喜欢让人照顾吗?”
李正叹息一声说道:“用我爹的话来就是苦日子过习惯了,不喜欢让人伺候的日子。”
王玄策点头。
李正又说道:“我呢,我家中若是有了下人我就是权贵了,我不想做权贵,我也不喜欢权贵门第,更不想和村子里的人有隔阂,一旦脱离了我就无法再融入百姓的生活中去。”
第三百二十二章 饭后散步
王玄策思量着李正的话,对这个少年又多了一些想法。
跟着程处默离开的时候,王玄策问着程处默,“县侯看起来很喜欢自己的村子。”
程处默说道:“你才到村子,有些事情你不知道,既然你拜在李正的门下,就不要打听太多他的事情。”
“多谢处默兄提点。”
忙活了一天,李正回到马圈的时候也已经是下午了,鼓风机的制作交给阎立本。
现如今的阎立本只要看图纸就能明白一样事物的制造。
新式的画图方法,精细到点面与三维立体。
也就是现在有了新式图纸只要有一张图,以阎立本的手艺要造出来不是很难。
刚来到马圈就看到自己的屋子前站着熟悉的女侍卫。
再一看李丽质和武媚就坐在自己的屋子前看书。
再走近一看这两个小丫头正在看着脑筋急转弯。
李丽质看到李正说道:“回来啦?”
“嗯。”李正点头。
武媚有些紧张地站起身连忙说道:“这次前来是来向县侯道歉的。”
李正坐在李丽质的身边说道:“你没什么好道歉的。”
武媚低着头说道:“事情公主殿下都和我说了,我不该让公主殿下向县侯递话,给县侯造成了困扰。”
武媚是一个很特别的女人,从这段时间她解生门死门的方式来看,她想事情的方式确实和一般的孩子有些不一样。
毕竟谁也不会去杀了一个侍卫来得到生门死门的答案。
一般人不会这么做。
李正看了一眼李丽质。
李丽质也朝着李正使劲眨了眨眼。
李正对李丽质说道:“公主殿下是在对我放电吗?”
“放……放电?”
李正:“那公主殿下为何不停地眨眼睛。”
李丽质看了一眼有些羞愧的武媚,揪住李正的耳朵小声说道:“人家女儿家都上门亲自来道歉了,你就不说些什么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