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庶子夺唐 >

第184章

庶子夺唐-第184章

小说: 庶子夺唐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奉慈一边说着,还自背上取下了背着的荆条,俯下身去,捧到了李恪的眼前。

    李恪自李奉慈手中接过荆条,抓在手中,看着李奉慈的模样,心中不禁觉着好笑,他的这个伯父虽然无赖,但倒也是能屈能伸,这般模样也能做得出来。

    李恪问道:“伯父乃本王长辈,所谓轻慢之罪本王无从怪起,不过若是侵占民田确有其事的话,只怕要麻烦一些,不知伯父想本王如何处置?”

    李奉慈在来大都督府前便早已备好了说辞,李奉慈见李恪发问,忙回道:“我愿领殿下责罚,同时我愿奉上近年所侵占之民田,由大都督府出面归还于百姓。”

    李奉慈也知李恪多半无意将他一棍打死,否则李恪弹劾李奉慈的书信早该到了长安,李恪也不会接着酒劲去跟李长沙说那些。

    李恪闻言,嘴角也挂起了一丝笑意,李奉慈所言,有意将这份于百姓的恩情赠给李恪,倒也是聪敏之举。

    李恪满面为难之色,竟是思虑了许久,似是难以抉择的模样。

    片刻后,李恪手中拿着荆条,才缓缓地将荆条折断,将李奉慈扶起,笑道:“伯父知错能改,也可谓之善,既然伯父有此心,本王便出面代伯父还田于百姓,至于请罪之事,本王看便算了吧。只是伯父千万记住,此事以后莫要再犯了,本王可以顶着朝中纷议保你一次,却不会再保第二次。”

    有了李恪这句话李奉慈才算是送了口气,至少李恪愿意出面保他,他的王爵便保住了。

    至于李恪,李恪本就无意同李奉慈彻底撕破脸,李奉慈既然识相,那自然是皆大欢喜,如今有了李奉慈今日之举,日后整个太原的宗室子弟于李恪而言也就不足为患了。

 第五十一章 新军

    晋阳城,大唐龙兴之地,有北都之誉,虽不及雍、洛两京,但也不在扬州、宛城之下,是为繁盛之地。又因地势险要,居天下肩背,“襟四塞之要冲,控五原之都邑”,勾连南北,故而此处来往客商极多,胡汉商旅集聚于此。

    既是商旅如云,自然少不得客宿用餐,城中便不乏酒楼邸店,整个晋阳城中,挂着旗牌,叫得上名号的酒楼邸店便不下百家,至于敞着门院,私做买卖的更是无数,而就在这许多酒楼邸店有一家却是名声最大,生意也是最好。

    盛云楼,居晋阳城城中之地,初建于前隋大业年初,一度兴盛,冠于太原,后虽破败于隋末战乱,但入贞观年后又渐复元气,尤其是自打贞观四年,唐灭突厥以来,更是如此,大有再现往昔盛况的意思。

    “仙儿,这便是你从盐行支了五万贯,盘下的酒楼?”盛云楼三楼雅间,李恪坐在临窗的位置,透窗看着窗外,对面前坐着的萧月仙问道。

    萧月仙问道:“殿下以为此地如何?”

    李恪回道:“此处毗邻晋阳城中主道,楼高又为周遭各处之最,倒也不负盛云楼之名。”

    萧月仙道:“殿下所言极是,这间盛云楼地段极佳,又是老招牌了,若非这盛云楼的东家遇了事,手头急缺,我又拿的出现钱,恐怕五万贯都未必拿得下。”

    李恪笑着问道:“如此说来本王倒还是占了便宜了?”

    萧月仙回道:“那是自然,突厥北迁,复其旧国,日后来往的太原南北的商客货殖日多,再过个三年五载,这盛云楼可就远不止这个价了。”

    李恪笑道:“这些倒是无妨,本王调你来太原又不是为了做买卖,你只要能助本王打开局面,拿地住太原,这些银钱就算都赔了进去,也无妨。”

    自打李恪得了东南盐行这日进斗金的买卖后,年入不下百万贯,这样还只是开始,日后只会再多不少。李恪的手头宽绰了,口气自然也大了许多,区区五万贯,确实不在话下。

    萧月仙闻言,回道:“盛云楼正处城中,盛云楼及周边各处三教九流齐聚,各色营生齐全,消息灵通,是个最是紧要的所在,日后行事便可事半功倍,当可为助力,而且”

    萧月仙说着,脸上竟露出了一抹浅红,似是有些嗔怪着对李恪道:“而且殿下莫要小瞧了仙儿,做买卖也是仙儿的老本行了,仙儿做了这么些年明里暗里的买卖,除了在殿下跟前折了本,把人都赔了进去,其他的何曾亏过。”

    李恪听着萧月仙的话,一下子顿住了,萧月仙以一女儿之身在扬州立足,占得一席之地,确是了得,远胜无数男子。当初若非李恪亲自下场,又有马周、王玄策等人辅弼,李恪未必能在萧月仙的手下讨了好去。

    萧月仙这一输,把自己都委身了李恪,可不是把自己都搭了进去。

    李恪连忙解释道:“仙儿可是误会本王了,本王岂敢轻视仙儿,本王既将盐行和漕行交由了仙儿打理,便是与仙儿不分彼此,本王的,便是仙儿的,何谈盈亏之说。”

    萧月仙听到李恪口中“不分彼此”四个字,脸上的浅红转作了笑意。

    正如李恪所言,盐、漕两处,不止是年入百万贯的巨利买卖,更是牵动半壁江山安稳的国之重噐,萧月仙清楚李恪对盐业和漕运的重视,李恪把盐行和漕行交给了萧月仙打理,本就是把半副身家托给了她,已不是“信任”两字便可言盖的了。

    萧月仙道:“如此说来,倒是仙儿错怪了殿下了。”

    李恪轻笑道:“那是自然,本王待仙儿一片真心,仙儿却如此错怪本王,叫本王好生冤枉。”

    萧月仙故作一副委屈的模样,对李恪道:“仙儿原本以为殿下回京娶了王妃,心中便再无仙儿了,仙儿只是怕自己为殿下所弃,故而如此,还望殿下莫怪。”

    李恪所言,本是想着调笑一番萧月仙,可萧月仙的一句话,竟把李恪堵地哑口无言。

    李恪去岁年中,在扬州时还同萧月仙你侬我侬,可李恪一回了长安后,便娶了武媚娘为妻,册了正妃,倒也确有几分两面三刀的意思,李恪说得出话来才是怪事。

    李恪憋了许久,才道:“本王虽是娶了王妃,但应允仙儿的话自也还是放在心上的,李恪的心意,仙儿不必怀疑。”

    萧月仙看着一向稳重的李恪,此时李恪的脸上竟有着一丝莫名的局促,不禁掩嘴笑了出来。

    萧月仙对李恪道:“殿下莫要当真,殿下待仙儿的心仙儿自是清楚的,仙儿方才不过是在同殿下玩笑罢了。”

    李恪道:“仙儿明白本王的心意便好,本来此次专程将你调来太原,不止是为太原之事,这不过是其次。最紧要的是本王心中对你惦念,想要常能见着你。”

    萧月仙听着李恪的话,问道:“如此说来,纵是仙儿不愿在这晋阳城内外忙活,只想进大都督府陪着殿下,也是行的了?”

    李恪不假思索地回道:“那是自然,只要仙儿愿意,本王府上随时有仙儿的位置,仙儿但管入府便是。”

    萧月仙闻言,心中也不禁泛起了一丝甜意,不过却是对李恪道:“有殿下这句话,仙儿便足矣了,仙儿是个闲不住的人,若是要仙儿每日入府待着,只怕还闲不住呢。”

    萧月仙聪慧,也清楚自己的身份,更清楚自己要与李恪相处的方式,眼下的时机远还没有到她能够堂而皇之地出现在李恪身边的时候,她自然知道。

    李恪在盛云楼中又待了片刻,正想着欲望军中一行,也看看席君买的陌刀营刮练地如何了,便要离去,可就在盛云楼门口,却正巧遇上了匆忙自营中赶来的右骁卫士卒。

    “大都督,席将军在营中同新募的新军动起手来了,席将军特命我来请大都督过去一趟。”这右骁卫士卒刚一见着李恪,便连忙对李恪道。

    李恪听得席君买竟同新军动了手,心中闪过一丝不安,当即问道:“怎了,可是君买失手打死了人?”

    席君买力能格虎,武艺超卓,满朝上下,算了秦叔宝、尉迟恭在内,能同席君买匹敌的也绝不出五人,如今席君买同人动了手,又急着请李恪前往,李恪自是当做席君买失手打死了人,向李恪请罪来了。

    不过这士卒却说了句让李恪极为惊讶的话,士卒对李恪道:“那新军无事,只是席将军同那新军比了手上功夫,两人未分胜负,现已比试兵刃去了。”

 第五十二章 薛仁贵

    李恪听着右骁卫士卒的话,顿时一惊。

    席君买何许人也,力能格虎,手臂开得六石强弓,只以百二十人轻骑便敢冲万人之阵的盖世猛将,整个大唐,能敌席君买的不会过一手之数,可如今,席君买竟在河东被人难住了。

    赤手空拳,能和席君买打成平手的必也是悍勇之人,这样的人绝不会是庸碌之辈,无名之徒,而贞观年间,在河东,李恪想了想,却只有一个可能薛仁贵。

    李恪心中想到这个名字,便再也待不住了,翻身上马,便往陌刀营军营而去。

    陌刀营奉李恪之命驻扎于晋阳城西北角,李恪专门为陌刀营新辟的营盘中,这处营盘相距盛云楼不过八九里的距离,李恪乘快马盏茶便至。

    李恪到了营中,便直奔校场而去,果然,就在陌刀营的校场外围,已经围上了许多士卒,数百人将整个校场围地水泄不通。

    当初诺真水一战,席君买一招速杀薛延陀猛将拔野力,名震河东边军,如今席君买又同人较武,自然引地许多人围看。

    “大都督来了,大都督来了。”众军见得李恪来此,这才纷纷避让,给李恪让开了一条路,让李恪上得前去,而就在李恪过路之后,众人又纷纷围了回去,看着场中的两人。

    李恪走到校场外围的最前,校场中的两人,一个持百炼银枪,一个持方天画戟厮杀正酣。

    场中席君买手中的银枪正如毒蛇吐信,快如闪电,直刺新军的左侧肩胛骨,席君买气力骇人,这一刺又来地极快,李恪自幼习武,师从名将秦叔宝,也是个中高手,纵是放在禁军主将中也是名列于前的,但面对席君买这一枪,自问也没有接下的把握。

    可与席君买交手的新军显然也非泛泛之辈,面对席君买势如破竹的一枪,新军手握画戟,看似轻描淡写地一挥,将席君买手中的银枪荡开,而后腰身一转,竟是一戟自侧面劈向了席君买。

    这新军手中的大戟长近一丈,戟身有儿臂粗细,李恪粗略望去,这方天画戟怕不是在百斤上下,寻常人拿都不易,可这新军却用地极是顺畅,看似毫不吃力。

    这新军一戟劈下,足有数百斤之力,可席君买倒也不见丝毫慌张,席君买收回银枪,竖枪一挡,也稳稳地挡住了新军劈下的一戟。

    这新军倒也是硬气,自己的大戟被席君买挡下,竟也不撤戟出去,反倒双手紧握戟身,和对面双手持枪的席君买较起了力来,欲凭着自己的气力将席君买压垮。

    这新军与席君买年纪相仿,都不过二十上下,正是气壮之年,又都是当世罕有的猛将,向来少有人敌,如今遇到了旗鼓相当的对手,谁都不愿退让,两人竟就这样双手持兵,较上了气力。

    “君买和这新军相斗多久了?”李恪看着场中的一幕,随便寻来身边一个陌刀营的士卒,问道。

    士卒如实回道:“回大都督的话,约莫半柱香的功夫了。”

    李恪听了这士卒的回话,点了点头,心中不禁有些焦急了。

    场中两人相斗,看似险象环生,但两人武艺超卓,也都还算稳当,一时倒也无碍,只是两虎相争,必有一伤,更何况通过这杆方天画戟,李恪已经越发肯定了这新军的身份,李恪爱才,自然不愿这两人中有任何一人受伤。

    李恪盯着场中的局势,看准了时候,就在两人枪戟相接,相互角力的时候,李恪夺过一旁士卒手中拿着的陌刀,一跃而至两人身边,猛地一振刀身,自下而上挥刀,竟是用巧劲分开了两人的兵器。

    “好!好!好!”

    李恪下场,虽是用的巧劲,但陌刀极重,李恪拎着陌刀却毫不吃力,轻如鸿羽,也足可见李恪的气力和武艺俱是不俗,场中的众军见李恪一刀分开了缠斗着的两人,不禁高声喝了声彩。

    “照你二人这样比下去,何时才是个头,且停手吧。”李恪荡开了两人手中的兵器,提着陌刀,对两人道。

    “诺。”两人被李恪分开,席君买看着眼前站着的是李恪,当即应了一声,收起了手中的银枪。

    这新军不过昨日方才入营,未曾见过李恪的模样,本也不知眼前的男子是何人,但这新军却知席君买的身份,席君买是楚王殿下的亲卫统领出身,以诺真水之功拜正四品右骁卫中郎将,掌陌刀营军使。

    席君买是李恪绝对的心腹,漫说是晋阳城了,就是整个河东,敢如此严令席君买的能有几人?能叫席君买如此恭敬的又有几人?自不必说,眼前这个武艺不俗的少年必定是楚王殿下无疑了。

    这新军猜到了李恪的身份,当即将手中的画戟倒插在地,俯身拜道:“小卒拜见大都督。”

    李恪也把手中的陌刀交到了一旁的席君买的手中,双手扶起了身前拜倒的新军,道:“快快请起。”

    “谢大都督。”新军应了一声,起身对李恪道。

    待新军起身后,李恪才瞧仔细了他的模样,这新军身高八尺余,身材坚实宽阔,样貌尚算白净,颇有几分硬朗。

    李恪看着眼前的新军,问道:“你叫何名,哪里人士?”

    新军执礼回道:“小卒名作薛仁贵,绛州龙门人。”

    果然,李恪听了新军的话,心中一震,薛仁贵的回话正是印证了李恪此前的猜想。

    大唐立国之初,猛将不少,诸如程知节、薛万彻、丘行恭俱是悍勇之辈,一时之选,可当世能同席君买打成平手的,却没有几人,现在河东的,李恪一时间能想到的也只有“薛仁贵”这一个名字。

    此时,一旁的席君买上前对李恪拱手道:“殿下来的正好,此人便是末将要举荐于殿下的人选,此人武艺不俗,与末将不相伯仲,正可抵末将之缺。”

    席君买也是坦荡之人,面对与自己不相伯仲的薛仁贵没有丝毫嫉才、妒才之心,反倒亲自举荐于李恪。

    李恪闻言,问道:“君买的意思是要他接你之位,入楚王亲事府?”

    席君买道:“不错,薛仁贵之勇当世罕有,稍加历练可为良将,若只做一陌刀营士卒,实在可惜了。”

 第五十三章 亲事府令

    薛仁贵的将来能走到哪一步,李恪比谁都清楚,甚至比薛仁贵自己都清楚。

    大唐立国之初,武将如云,若论将才,冲阵军前,百万军中取敌将首级,当以秦叔宝、尉迟恭为首,若论帅才,运筹帷幄,用兵如神,则有李世民、李靖,可若论帅、将兼备,既可提兵十万,略地夺城,又能阵前斩将,摄敌胆魄的,却莫过于薛仁贵了。

    正如席君买所言,以薛仁贵的本事,若只用于陌刀军,实在是暴殄天物。

    陌刀营营盘,帅帐中,薛仁贵正手持方天画戟,站在李恪的身前,而李恪正上下打量着他。

    李恪看着薛仁贵,盯了片刻,慢慢地走上前去,自薛仁贵手中拿过画戟,提着画戟在手中握了握,便能觉出手中武器的分量。这画戟比之李恪的虎头湛金枪还要重上几分,非力壮之人不可用之。

    “好戟,果真是壮士。”李恪看了看手中的画戟,看了看身前的薛仁贵,赞叹道。

    薛仁贵行事倒也稳重,年正弱冠,面对李恪的夸赞,竟也不见丝毫得色,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